四种不同产地朱砂根的质量研究比较(附件)
摘 要本文通过对四种不同产地朱砂根的质量进行比较研究,优选优质药材的产地,为资源开发及合理使用提供参考依据。实验采用烘干法测定水分含量;浸出物测定法测定浸出物含量;总灰分测定法测定总灰分的含量;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岩白菜素的含量。湖北、陕西、浙江、四川四个产地朱砂根中水分的含量分别为8.4%,10.4%,11.3%,10.2%;四个产地的总灰分含量分别为3.2%,1.3%,2.5%,3.3%;四个产地的浸出物含量分别为20.5%,18.2%,22.9%,18.85%;岩白菜素含量分别为0.66%,0.69%,0.67%,0.68%。 通过实验研究发现,四个产地的朱砂根的质量标准在水分含量、总灰分含量、浸出物含量、朱砂根多糖的含量四个方面均符合药典规定,但各项指标存在一定差异,根据浸出物和总灰分的含量、水分的含量大小综合评价结果为:湖北>四川>浙江>陕西目 录
1绪论
1.1朱砂根的本草考证 1
1.1.1朱砂根的分布 1
1.1.2朱砂根的原生形态 1
1.2药理作用研究 2
1.2.1抗肿瘤作用 2
1.2.2镇痛抗炎作用 2
1.2.3抗氧化作用 2
1.2.4抗生育作用 2
1.2.5护肝作用 2
1.2.6体内过程 3
1.2.7毒性 3
1.3化学成分研究 3
1.4临床应用作用 3
1.5提取工艺研究 4
1.6资源开发展望 5
2实验部分
2.1实验材料.试剂及仪器 6
2.1.1材料 6
2.1.2试剂与试药 6
2.1.3仪器与设备 6
2.2研究方法及结果 6
2.2.1水分测定 6
2.2.2醇浸法 7
2.2.3总灰分 8
2.2.4薄层色谱法鉴别朱砂根 9
2.3.1色谱条件 10
2.3.2对照品的制备 10
2.3.3供试品的制备 10
2.3.4线性关系的考察 10
2.3.5精密度实验 11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及结果 6
2.2.1水分测定 6
2.2.2醇浸法 7
2.2.3总灰分 8
2.2.4薄层色谱法鉴别朱砂根 9
2.3.1色谱条件 10
2.3.2对照品的制备 10
2.3.3供试品的制备 10
2.3.4线性关系的考察 10
2.3.5精密度实验 11
2.3.6稳定性实验 11
2.3.7重复性实验 12
2.4讨论 13
结论 13
参考文献 14
致谢 16
1 绪论
1.1朱砂根的本草考证
朱砂根又名大罗伞、富贵子、圆叶紫金牛、圆齿紫徽牛,属紫金牛科紫金牛属,常绿小灌木,原产南亚、东亚及中国长江以南各地区。朱砂根为紫金牛科常绿灌木,长江流域各省均有分布。秋季采收。
朱砂根味苦、辛,微寒。归肺、肝经。清热解毒,活血止痛。本品苦寒,有明显的清热解毒作用,为治咽喉肿痛等证的有效药物。又能活血止痛,用之有较好的疗效。用于外感风热或肺胃一实火所致的咽喉肿痛、牙眼肿痛及白喉等证。咽喉红肿疼痛,由外感风热所致者,可与金银花、连翘、桔梗、牛蒡子等配伍;由于肺胃实火所致者,可与射干、黄荃、玄参、甘草等配伍,并以根磨汁含咽或研粉吹喉。治白喉,可与土牛膝、黄荃、连翘、生地黄、麦门冬等配伍。治毒蛇咬伤,以根研粉,冷开水调搽,并内服。用于跌仆肿痛、风湿筋骨痛,可单用,加水、酒各半煎服或浸酒服;亦可与活血化淤或祛风胜湿药物配伍,以增强疗效。
分布于中国大陆的长江中下游地区、华南以及台湾、日本、琉球及爪哇。朱砂根不同的叫法:凉伞遮金珠、平地木、石青子(植物名实图考),珍珠伞(江苏、浙江),凤凰翔(膓)、大罗伞、郎伞树、龙山子(广东),山豆根、八爪金龙、豹子眼睛果(云南),万龙、万雨金(台湾)、三两金(湘西一带)。朱砂根为常绿灌木,果实繁多,鲜红艳丽,与绿叶相映成趣,极为美观,具有极大的观赏价值;耐荫性及匍匐发达的根系使其在景观林下的固土作用明显,生态效益突出;药用性及其它经济实用性又使其经济价值倍增,是一个不可多得的观赏、生态及经济三用植物[1]。
1.1.2朱砂根的原生形态
朱砂根灌木,高达1.5m,全体秃净。茎直立,有数个分枝。叶纸质至革质,椭圆状披针形至倒披针形,长6~12cm,宽2~4cm;先端短尖或渐尖,基部短尖或楔尖,两面均秃净,有隆起的腺点,边缘有钝圆波状齿,背卷,有腺体;侧脉12~18对,极纤细,近边缘处结合而成一边脉,常隐于卷边内;叶柄长5~10mm。伞形花序顶生或腋生,花序柄长1.5~2cm;花白色或淡红色;萼片5裂,裂片长卵形,钝头;花冠5裂,裂片长椭圆状披针形,长4~5mm,与萼片均有稀疏的腺点;雄蕊5,花丝极短,基部扁;子房上位,花柱线形。核果球形,直径约6mm,熟时红色,有黑色斑点。花期6~7月。生于山地林下、沟边、路旁[2]。
1.2药理作用研究
1.2.1抗肿瘤作用
朱砂根皂普对多种肿瘤细胞的增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如肝癌、结肠癌、鼻咽癌、白血病和宫颈癌等[1]。有研究表明,朱砂根抗肿瘤作用的物质基础为其根中含有的五环三菇皂普类化合物[2]。另有研究发现,朱砂根皂普A、B和朱砂根新普A、B均有较强的抑制肿瘤增殖活性;此外,研究者从朱砂根中分离得到的三菇皂普,其有较强的抗肿瘤活性[3]。
1.2.2镇痛抗炎作用
岩白菜素对醋酸引起的小鼠扭体反应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甲醛致痛反应也有良好的抑制作用;岩白菜素对二甲苯引起的小鼠耳廓肿胀有良好的抑制作用,对纽扣致小鼠肉芽肿也有明显抑制作用[3]。
1.2.3抗氧化作用
朱砂根乙酸乙醋部位抗氧化能力最强,正丁醇部位次之。乙酸乙醋部位清除DPPH自由基的能力比BHT低12/,清除ABTS自由基的能力比BHT强,但比BHA弱,还原Fe+3的能力为BHTI3/L[4]。
1.2.4抗生育作用
朱砂根乙醇提取物有很好的抗生育作用L,习。研究表明朱砂根中的三菇皂普具有抗早孕作用。试验结果表明小剂量朱砂根总皂普使成年小鼠、豚鼠和家兔离体子宫的收缩频率加快,振幅加大,张力明显升高;大剂量朱砂根总皂普使子宫强直性收缩。离体试验表明,三菇皂贰对子宫产生的兴奋作用可能与兴奋Hl受体以及影响前列腺素合成酶系统相关L61[5]。
1.2.5护肝作用
朱砂根中岩白菜素改善由四氯化碳所致的小鼠肝损伤模型,岩白菜素可以降低损伤小鼠肝的谷氨酸丙酮转移酶和山梨醇脱氢酶的释放。同时岩白菜素还可以降低谷胱甘肽还原酶及提高谷胱甘肽含量,很显然,岩白菜素是通过调节谷胱甘肽和抑制自由基的释放来护肝的
其它作用张正仙报道岩白菜素有抗大鼠实验性溃疡的作用[21]。阿亚斯拜山佰报道岩白菜素有免疫增强作用[22]。仇渭强用岩白菜素治疗肺结核也取得满意的效果[23]。
1.2.6体内过程
人口服岩白菜素后,吸收快,但不完全,口服后1h尿中即出现原形药物。狗肌注大剂量后,血药浓度高峰出现在药后1~4h,尿药浓度高峰出现在药后2~7h。以原形在尿中排泄的药物在12h内排除大部分,仅占给药总量的0.8%~4.2%(对人不足服药量的1%),说明此药在体内可能大部分进行转化,然后迅速经肾排泄[2]。
1.2.7毒性
小鼠腹腔注射岩白菜素的最小致死量为10g/kg,对大鼠生长发育和各个主要器官都无毒性作用。中国医学科学药物研究所的药理实验表明无论对小鼠、狗和工作人员,均无岩白菜素所致的异常现象[11]。
1.3化学成分研究
朱砂根中含有三萜皂苷、香豆素类、挥发油、酚类、醌类、强心苷、氨基酸、糖类等多种化合物。三萜皂苷到目前为止发现的朱砂根中皂苷结构类型主要为五环三萜类齐墩果烷型衍生物,其苷元有2中类型:环氧醚和12烯。皂苷中一般含有葡萄糖、鼠李糖、阿拉伯糖和木糖[1]。香豆素类,岩白菜素为朱砂根的主要有效成分[2]。麻秀萍等[3]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贵州不同产地朱砂根药材中岩白菜素含量最高1.654%,倪慕云等从朱砂根中分离得到甲岩白菜素和一个新化合物丁香酰岩白菜素和1个新化合物11O丁香酰岩百菜素[4]。Jia等人又从朱砂根中分离得2种新的岩白菜衍生物香草酰岩白菜素和甲基没食子酰基岩白菜素,同时还获得已知的化合物11O没食子酰基
1绪论
1.1朱砂根的本草考证 1
1.1.1朱砂根的分布 1
1.1.2朱砂根的原生形态 1
1.2药理作用研究 2
1.2.1抗肿瘤作用 2
1.2.2镇痛抗炎作用 2
1.2.3抗氧化作用 2
1.2.4抗生育作用 2
1.2.5护肝作用 2
1.2.6体内过程 3
1.2.7毒性 3
1.3化学成分研究 3
1.4临床应用作用 3
1.5提取工艺研究 4
1.6资源开发展望 5
2实验部分
2.1实验材料.试剂及仪器 6
2.1.1材料 6
2.1.2试剂与试药 6
2.1.3仪器与设备 6
2.2研究方法及结果 6
2.2.1水分测定 6
2.2.2醇浸法 7
2.2.3总灰分 8
2.2.4薄层色谱法鉴别朱砂根 9
2.3.1色谱条件 10
2.3.2对照品的制备 10
2.3.3供试品的制备 10
2.3.4线性关系的考察 10
2.3.5精密度实验 11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及结果 6
2.2.1水分测定 6
2.2.2醇浸法 7
2.2.3总灰分 8
2.2.4薄层色谱法鉴别朱砂根 9
2.3.1色谱条件 10
2.3.2对照品的制备 10
2.3.3供试品的制备 10
2.3.4线性关系的考察 10
2.3.5精密度实验 11
2.3.6稳定性实验 11
2.3.7重复性实验 12
2.4讨论 13
结论 13
参考文献 14
致谢 16
1 绪论
1.1朱砂根的本草考证
朱砂根又名大罗伞、富贵子、圆叶紫金牛、圆齿紫徽牛,属紫金牛科紫金牛属,常绿小灌木,原产南亚、东亚及中国长江以南各地区。朱砂根为紫金牛科常绿灌木,长江流域各省均有分布。秋季采收。
朱砂根味苦、辛,微寒。归肺、肝经。清热解毒,活血止痛。本品苦寒,有明显的清热解毒作用,为治咽喉肿痛等证的有效药物。又能活血止痛,用之有较好的疗效。用于外感风热或肺胃一实火所致的咽喉肿痛、牙眼肿痛及白喉等证。咽喉红肿疼痛,由外感风热所致者,可与金银花、连翘、桔梗、牛蒡子等配伍;由于肺胃实火所致者,可与射干、黄荃、玄参、甘草等配伍,并以根磨汁含咽或研粉吹喉。治白喉,可与土牛膝、黄荃、连翘、生地黄、麦门冬等配伍。治毒蛇咬伤,以根研粉,冷开水调搽,并内服。用于跌仆肿痛、风湿筋骨痛,可单用,加水、酒各半煎服或浸酒服;亦可与活血化淤或祛风胜湿药物配伍,以增强疗效。
分布于中国大陆的长江中下游地区、华南以及台湾、日本、琉球及爪哇。朱砂根不同的叫法:凉伞遮金珠、平地木、石青子(植物名实图考),珍珠伞(江苏、浙江),凤凰翔(膓)、大罗伞、郎伞树、龙山子(广东),山豆根、八爪金龙、豹子眼睛果(云南),万龙、万雨金(台湾)、三两金(湘西一带)。朱砂根为常绿灌木,果实繁多,鲜红艳丽,与绿叶相映成趣,极为美观,具有极大的观赏价值;耐荫性及匍匐发达的根系使其在景观林下的固土作用明显,生态效益突出;药用性及其它经济实用性又使其经济价值倍增,是一个不可多得的观赏、生态及经济三用植物[1]。
1.1.2朱砂根的原生形态
朱砂根灌木,高达1.5m,全体秃净。茎直立,有数个分枝。叶纸质至革质,椭圆状披针形至倒披针形,长6~12cm,宽2~4cm;先端短尖或渐尖,基部短尖或楔尖,两面均秃净,有隆起的腺点,边缘有钝圆波状齿,背卷,有腺体;侧脉12~18对,极纤细,近边缘处结合而成一边脉,常隐于卷边内;叶柄长5~10mm。伞形花序顶生或腋生,花序柄长1.5~2cm;花白色或淡红色;萼片5裂,裂片长卵形,钝头;花冠5裂,裂片长椭圆状披针形,长4~5mm,与萼片均有稀疏的腺点;雄蕊5,花丝极短,基部扁;子房上位,花柱线形。核果球形,直径约6mm,熟时红色,有黑色斑点。花期6~7月。生于山地林下、沟边、路旁[2]。
1.2药理作用研究
1.2.1抗肿瘤作用
朱砂根皂普对多种肿瘤细胞的增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如肝癌、结肠癌、鼻咽癌、白血病和宫颈癌等[1]。有研究表明,朱砂根抗肿瘤作用的物质基础为其根中含有的五环三菇皂普类化合物[2]。另有研究发现,朱砂根皂普A、B和朱砂根新普A、B均有较强的抑制肿瘤增殖活性;此外,研究者从朱砂根中分离得到的三菇皂普,其有较强的抗肿瘤活性[3]。
1.2.2镇痛抗炎作用
岩白菜素对醋酸引起的小鼠扭体反应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甲醛致痛反应也有良好的抑制作用;岩白菜素对二甲苯引起的小鼠耳廓肿胀有良好的抑制作用,对纽扣致小鼠肉芽肿也有明显抑制作用[3]。
1.2.3抗氧化作用
朱砂根乙酸乙醋部位抗氧化能力最强,正丁醇部位次之。乙酸乙醋部位清除DPPH自由基的能力比BHT低12/,清除ABTS自由基的能力比BHT强,但比BHA弱,还原Fe+3的能力为BHTI3/L[4]。
1.2.4抗生育作用
朱砂根乙醇提取物有很好的抗生育作用L,习。研究表明朱砂根中的三菇皂普具有抗早孕作用。试验结果表明小剂量朱砂根总皂普使成年小鼠、豚鼠和家兔离体子宫的收缩频率加快,振幅加大,张力明显升高;大剂量朱砂根总皂普使子宫强直性收缩。离体试验表明,三菇皂贰对子宫产生的兴奋作用可能与兴奋Hl受体以及影响前列腺素合成酶系统相关L61[5]。
1.2.5护肝作用
朱砂根中岩白菜素改善由四氯化碳所致的小鼠肝损伤模型,岩白菜素可以降低损伤小鼠肝的谷氨酸丙酮转移酶和山梨醇脱氢酶的释放。同时岩白菜素还可以降低谷胱甘肽还原酶及提高谷胱甘肽含量,很显然,岩白菜素是通过调节谷胱甘肽和抑制自由基的释放来护肝的
其它作用张正仙报道岩白菜素有抗大鼠实验性溃疡的作用[21]。阿亚斯拜山佰报道岩白菜素有免疫增强作用[22]。仇渭强用岩白菜素治疗肺结核也取得满意的效果[23]。
1.2.6体内过程
人口服岩白菜素后,吸收快,但不完全,口服后1h尿中即出现原形药物。狗肌注大剂量后,血药浓度高峰出现在药后1~4h,尿药浓度高峰出现在药后2~7h。以原形在尿中排泄的药物在12h内排除大部分,仅占给药总量的0.8%~4.2%(对人不足服药量的1%),说明此药在体内可能大部分进行转化,然后迅速经肾排泄[2]。
1.2.7毒性
小鼠腹腔注射岩白菜素的最小致死量为10g/kg,对大鼠生长发育和各个主要器官都无毒性作用。中国医学科学药物研究所的药理实验表明无论对小鼠、狗和工作人员,均无岩白菜素所致的异常现象[11]。
1.3化学成分研究
朱砂根中含有三萜皂苷、香豆素类、挥发油、酚类、醌类、强心苷、氨基酸、糖类等多种化合物。三萜皂苷到目前为止发现的朱砂根中皂苷结构类型主要为五环三萜类齐墩果烷型衍生物,其苷元有2中类型:环氧醚和12烯。皂苷中一般含有葡萄糖、鼠李糖、阿拉伯糖和木糖[1]。香豆素类,岩白菜素为朱砂根的主要有效成分[2]。麻秀萍等[3]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贵州不同产地朱砂根药材中岩白菜素含量最高1.654%,倪慕云等从朱砂根中分离得到甲岩白菜素和一个新化合物丁香酰岩白菜素和1个新化合物11O丁香酰岩百菜素[4]。Jia等人又从朱砂根中分离得2种新的岩白菜衍生物香草酰岩白菜素和甲基没食子酰基岩白菜素,同时还获得已知的化合物11O没食子酰基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yxlw/zyx/6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