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器开关e型垫片的冲压模具设计

摘 要此设计说明书的内容包括了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关于模具发展的历史,冲压模具的概念以及模具中冲压模具的工艺,基本分类。第二个方面:此次我设计的是电器开关E型垫片的冲压模具,其中包括了制定工艺方案,计算生产冲压模具所需要的所有尺寸:排样的确定,凸凹模刃口尺寸的确定,电动机的选择等。此次的E型垫片包含了冲裁跟打孔两个方面,因为有冲孔,有落料,没有弯曲,所以单工序模,级进模都不合适,所以采用复合模。目 录
第一章 绪论 1
1.1模具的发展历史和趋势 1
1.2冲压的介绍 1
第二章 冲压件的结构及工艺性分析 2
2.1冲压件的零件图分析 2
2.2冲压件的材料分析 2
第三章 结构设计及尺寸计算 3
3.1排样图设计 3
3.1.1排样 3
3.1.2排样的设计原则 3
3.2 冲裁力的计算 3
3.3 推件力和卸料力的计算 4
3.4总冲压力 4
3.5压力中心的确定 4
3.6压力机的选择 5
3.7冲模的闭合高度 6
3.8工作零件的设计与计算 6
3.8.1确定制件尺寸公差 7
3.8.2计算冲孔凸凹模刃口尺寸 8
3.8.3落料凸、凹模刃口尺寸的计算 8
3.10凸模结构设计 10
3.10.1 凸模的结构设计、长度计算及固定方法 10
3.10.2凸模强度校核 11
3.11凸凹模设计 12
3.12其它零件的设计 12
3.13模架及其零件设计 14
结束语 16
致 谢 17
第一章 绪论
1.1模具的发展历史和趋势
在陶器、铜器时期,人们就利用“型”或“模”的概念来制出器件了。在近一百到一百五十年期间,才形成了“模具”的概念。在模具生产的手工制造阶段,常用锯、凿、锤等工具来制造模具;而当采用车床和刨床来制造模具时,这就意味着机械化、半机械化阶段的到来;当采用铣床和磨床来制模时,这就是标志着模具进入初步工业化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致 谢 17
第一章 绪论
1.1模具的发展历史和趋势
在陶器、铜器时期,人们就利用“型”或“模”的概念来制出器件了。在近一百到一百五十年期间,才形成了“模具”的概念。在模具生产的手工制造阶段,常用锯、凿、锤等工具来制造模具;而当采用车床和刨床来制造模具时,这就意味着机械化、半机械化阶段的到来;当采用铣床和磨床来制模时,这就是标志着模具进入初步工业化;最后,模具进入正式工业化是在十九世纪30年代初。在之后,从1975年开始,以模具标准化作为根本的现代模具生产体制确立,模具CAD/CAE/CAM系统普及。
现在,国内市场的模具都处于低档次的产品,但是对于模具的要求并没有下降,它必须满足性能好及效率快的特点。此外,在最近几年里,劳动力成本在工业化国家在逐渐增多,发展中国家尤其是东南亚国家已经成为模具生产的首选。现在只要国内的模具性能各方面都增强,并且制造的效率高,对于模具出口,那将成为一大趋势。
1.2冲压的介绍
冲压工艺是冲模经过压力机的作用,对金属或者非金属的材料施加压力,压后让材料产生分离从而获得所需要的形状,当然了,在冲压的过程中,需要满足生产工艺的要求,并且生产出来的零件符合使用要求。冲压也有很多其他的名字,比如根据环境温度,多为常温(冷态)因此称之为冷冲压,或者因为生产材料多为板材,人们也称之为板材冲压。
现在人们使用的许多生活用品或多或少都用了冲压技术,比如一个手机的壳子或者一些电器的小零件,应用广泛,冲压技术的材料利用率很高,一次行程可以完成一道或者几道工序,快捷方便。当然,冲压工艺还是有不少的不足之处,比如对于一些小批量制造的零件,整套模具制作出来的成本会比较高,而且整套模具比较复杂,需要的精度要求高,并且会存在安全的隐患。
总的来说,冲压工艺在目前的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
第二章 冲压件的结构及工艺性分析
2.1冲压件的零件图分析
E型垫片的冲压模设计,工件尺寸如图所示:

图21 E型垫片
工件为电器开关的E型垫片,它的材料为45钢,料厚为1mm,需要大批量生产。
2.2冲压件的材料分析
工件的材料为45钢,45钢是中碳优质碳素结构钢。性能优越,适用于此零件。
第三章 结构设计及尺寸计算
3.1排样图设计
3.1.1排样
排样是指冲裁件想要加工生产,从而在条料或者板材上放置的方法。合理的排样决定了材料的利用率以及做出来的零件的使用寿命。通常情况下,排样会考虑材料的利用率,而且本零件需要批量生产,因此排量也需要考虑此方面。
材料利用率是指在相同的材料面积上得到最多的工件,以提高材料的利用率。
一个进距的材料利用率k的计算式:k= nA/bh×100%
其中 k:材料的利用率;n:单位进距内冲裁件数目;b:板材的宽度(mm);h:进距(mm)。
3.1.2排样的设计原则
批量生产也必须考虑在内,这部分需要大规模的生产。因此决定排样方案时应遵循的原则:
(1)排样时的工艺步骤不要太多,这样可以减少累积下来的零件的误差。
(2)尽量避免复杂的形状,减少模具制造的难度。
(3)设置空工位,保证模具有足够的强度可以加工出来零件。
所以我选用了直排式。根据材料厚度t=1 mm,查书p24可得最小搭边值a=2.5mm,工件间搭边值a1=2.2mm。
(1)零件毛坯的面积:A零=12×183×9×2=162
(2)条料的宽度:b条=12+2×2.5=17mm
(3)进距:h进=18+2.2=20.2mm
(4)单位进距里的材料利用率:K利 =n×A/(b×h)×100%=47.1%
3.2 冲裁力的计算
冲裁力p25公式211,进行计算,
其中 L:冲裁件周边长度(L=2×(9+12+3+9+3+9+3)=132mm);
t:材料的厚度(t=1mm);
:是代表材料的抗剪强度(抗剪强度=280 Mpa);
K: 系数(K是考虑实际生产中的很多不确定因素而给出的修正系数,一般取1.3,因此,K=1.3);
所以,=1.3×132×1×280=48048N=48.048KN
因此冲孔力的计算:F2=K L2tb
L2=2π×1=6.28mm
所以:F2=1.3×6.28×1×280=2285.9N
3.3 推件力和卸料力的计算
推件力是指将凹模内的料沿着冲裁的方向将其推出来的力,我们称为推件力。而卸料力指的是在冲裁的过程中,把工件或者是废料从凸模上取下来的力。查阅文献(1)p42:<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hxycl/gfzcl/440.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