尔康制药公司财务舞弊问题及对策

摘 要近年来,中国资本市场的不断完善和发展,投资者对证券市场的参与也越来越高。财务信息已经作为金融领域的一个重要信息,此信息关乎上市公司是否有投资价值的重要考核。财务欺诈事件不断发生,造成投资者损失,资本市场混乱。如果上市公司不严格管理财务信息,上市公司的发展得不到保障,这对资本市场的稳定,可持续发展有一定影响。本文基于尔康制药股份有限公司财务舞弊事件,运用三角理论对舞弊的动因进行具体分析,在研究分析后,有针对性的提出防范公司财务舞弊的对策建议。
目录
1 绪论 1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
1.1.1 研究目的 1
1.1.2 研究意义 1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
1.2.2 国内研究现状 2
1.2.3 文献述评 3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3
1.3.1 研究内容 3
1.3.2 研究方法 3
2 财务舞弊理论 5
2.1 财务舞弊的概念 5
2.2 财务舞弊动因理论 5
2.2.1 三角理论 5
2.2.2 GONE理论 5
2.2.3 风险因子理论 6
3 尔康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现状 7
3.1 尔康制药公司介绍 7
3.2 尔康制药财务舞弊现状 7
3.2.1年报造假 7
3.2.2资产增加 8
3.2.3内部控制制度 8
3.2.4审计单位 9
4 尔康制药股份有限公司财务存在的问题 10
4.1 虚增利润 10
4.2 虚增资产 10
4.3 高位减持套现 11
5 尔康制药财务舞弊问题存在的原因 12
5.1 压力因素 12
5.2 机会因素 12
5.2.1 内部控制未能有效发挥 12
5.2.2 中介机构的失职 13
5.3 自我合理化借口 13
6解决上述问题的措施 15
6.1 减轻舞弊压力 15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6.2 减少舞弊机会 15
6.2.1 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15
6.2.2 提升中介机构工作质量 15
6.3 消除舞弊借口 16
6.3.1 树立诚信道德观念 16
6.3.2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16
总结 17
参考文献 18
致 谢 19
附 录 20
1 绪论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1.1 研究目的
上市公司的发展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也逐渐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上市公司会计舞弊行为的研究是必要的,由于会计舞弊是非常有害的。本文基于财务舞弊的理论,分析了国内外现状和尔康制药有限公司的财务造假的时间的分析,提出了自己的理解和看法,并对财务舞弊事件的发生应怎么样控制提出了方法和意见,警示大家要遏制财务舞弊事件的发生。
1.1.2 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会计信息是现代会计理论中的基本范畴。如果会计信息丧失了可靠性,就很难使有关会计信息使用者做出正确决策,从而难以发挥会计信息在市场经济中优化资源配置的作用。研究会计舞弊的识别和防范,可以警示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成本,正确引导投资者进行决策,并为有关部门制定完善的法律法规宝贵意见。因此,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研究会计舞弊的识别和防范。
(2)现实意义
有利于改善上市公司的结构合理。通过研究企业财务造假的原因,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得到改善,并有效地防止企业财务造假。
有利于投资者作出合理的投资决策。投资者可以在进行决策前通过企业的财务报告提前预测该企业是否有可能进行财务舞弊,从而投资者可以做出更好的投资决策,也减少了很多不必要发生的损失。
有利于监管部门的强化监管。通过研究可以及早的识别出财务造假的手段和动机,把财务造假的幼苗扼杀在摇篮中。
有利于修订我国证券市场的法律法规,使国民诚信的意识有所提高,完善了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Lajos Zager(2016)[1]研究发现财务舞弊最常用手段是高估资产。有必要建立强有力的内部控制体系,并确定各方在财务报告中预防和发现欺诈行为方面的角色和责任。除了管理层之外,董事会、审计委员会、外部审计和内部审计师都在确保财务报表的可靠性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和责任。
Sayed A Bala(2015)[2]研究了企业管理机构的重要性、原理及改善公司的管理结构是否显示创造性会计负相关关系,改善公司的管理结构,有助于上市公司经营状况的提高和会计信息的质量提高。
Edward Lee(2013)[3]提出中国政府还没有对财务舞弊案件的发生进行严厉的处罚,从而降低公司因财务舞弊所要付出的成本,让他们更有机会进行财务舞弊。
1.2.2 国内研究现状
王帅(2015)[4]认为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是财务舞弊的两个原因。
郝倩(2013)[5]分析了我国财务舞弊的三个动因,即动机、机会与借口三个方面。为了让公司有良好的业绩作为动机,内部控制机制的不健全、处罚的力度不严重还有信息的不对称都为公司进行财务舞弊提供了机会,再加上违背道德规范的舞弊者找到合理的借口。
王礼东(2013)[6]总结出上市公司把公司的销售成本进行虚增,提前把收入前进行确认,固定资产进行虚增等违法的行为是财务造假的手段。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cwgl/1570.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