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事业单位项目管理内部控制规范的构建(附件)
在我国,主要的公共服务机构便是行政事业单位,是服务于人民的重要机关单位,因此行政事业单位的康健成长便极其重要。此时,我们应给予行政事业单位项目管理内部控制规范的构建足够的关注。足够的关注可以为行政事业单位健康发展保驾护航。在构建内部控制制度时,我们应该关注到它的发展现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且对症下药,争取能够早日建立起一个行政事业单位独有的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关键词 行政事业单位,项目管理,内部控制
目录
1 引言 5
2行政事业单位项目管理内部控制规范的内容 5
2.1预算控制 5
2.2收支控制 5
2.3资产控制 6
2.4采购控制 7
3 当前行政事业单位项目管理内部控制的现状 9
4 当前行政事业单位项目管理内部控制的问题 10
4.1内控环境弱,自控意识不强 10
4.2内控控制制度不全,监督力度不够 11
4.3内控措施不完善。控制重点弱化 11
5 加强行政事业单位项目管理内部控制的措施 12
5.1对内部控制的环境进行建设 12
5.2强化内外部监督管理 13
5.3注重信息披露的质量 14
5.4 重视流程管理 15
6 以宿迁市交通委员会为例分析 16
总结 19
1 引言
行政事业单位的工作需要调控和引导,而这必然离不开行政事业单位的项目管理内部控制。行政事业单位的社会效率和工作效率的提高也依赖于政事业单位的项目管理内部控制。可让人无奈的是,由于内部控制上的一些漏洞缺陷导致部分行政事业单位管理上的必然弱化,也让一些违法违纪的现象公之于众。这些现象造成的结果不仅是国家财产的价值没有得到最大化利用,也很大程度上无形中浪费着国家财产。贪污腐败更是得到了最大限度的纵容。因此,当前迫在眉睫的便是行政事业单位项目管理内部控制规范的构建。
2行政事业单位项目管理内部控制规范的内容
行政事业单位项目管理内部控制规范的构建,第一步就要了解清楚,具体的内容包括哪些,以此方能达到行政事业单位项目管理内部的有效控制。
2.1预算控制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 预算,通俗理解为是行政事业单位的基本财政收支计划,把财政支出和财政收入划入一定的收支分类表格中,从而达到全面客观反映其的财政收支情况。伴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政府职能的扩张,财政的一些收支项目变多,自然而然收支关系也随之变得复杂,此时预算便显得尤为重要,它使得行政事业单位必须进行预算控制。而这其中的原因便是,预算控制的功能强大到可以达到对行政事业单位预算支出限制的目的,甚至可以督促行政事业单位职责的履行。并且由于预算一旦下达,行政事业单位就意味着接到了刚性的任务,即代表行政事业单位必须在任务期间不折不扣的完成所下达的任务。而且还会在年末终了时对其进行绩效考核,并根据考核指标对未完成任务的行政事业单位辅助以激励政策,以促使其全员更努力的完成该任务。在这一过程中,预算控制会贯穿预算的编制、执行、分析等一系列步骤,最好做到全程都有跟进。并且争取在开始就运用预算控制把预算编制的科学准确,最大限度的减少浪费。
2.2收支控制
行政事业单位的收支控制,顾名思义是指行政事业单位的收支活动与行政事业单位的收入与支出行为。毋庸置疑,这是行政事业单位的一项非常重要的经济活动,是一个有力的财力保障,保障了行政事业单位能够正常开展业务和每一项事业的康健发展。当然,为了确保收支管理正确高效的运行,在执行时一定要做到遵守相关的政策和法规,从而对收支管理进行相应的规范和监督。并且,要做到保证收入的合法合规和应尽应收,以及要关注到支出审批的程序是否合理,严格把控开支的标准,最后,在收支核算这一环节,做到及时准确,严禁账外私设账本。收支控制有六大要求,不相容职务务必分离;授权批准;大额物资必须按照集中采购制度;定期轮岗制度和财会人员岗位责任制;比较重大的项目支出必须内审跟进相关制度;严格按照要求执行的还有月末财务分析制度和财务专管制度。检查收支控制要不定期进行,如果在检查过程中发现了一些问题,一定要及时并高效的改整。
2.3资产控制
财政资金是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是一个物质基础,帮助每一个单位实现其职能。但值得我们关注的是,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和企事业单位的资产有很大的不同,首先,资产的构成便有很大不同,资产形态有很多种,主要的有流动资产、固定资产、有价证券、对外投资、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无外乎房屋、设备等,但大部分不计提折旧,有一些需要计提折旧;还有的就是流动资产方面,明显的是行政事业单位流动资产最大的特点是年初比较高,年底比较少,主要就是考虑到财政拨款都在流动资产中;另外,通常一些数额比较小并且稀少的是一些无形资产;其他资产则包括一些土地、出借资产、出租等。这些与企业相比,资产在数额方面就显得少很多,但是意义上来看,却重大很多。国家行政机构完成国家管理和经济管理职能的物资基础是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是一个必备条件,从而国家才可以向社会公众提供公共社会产品和公共服务,同时它也促使国家保障着人民物质文化生活不断提高;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方面更是起到了更大的作用。因此,我们只有控制好,提高利用的效果保证资产的安全完整,减少流失,行政事业单位的领导责无旁贷,当然也是建设现代化社会主义国家的需要。
行政事业单位提高资产管理效率和效果,首先必须健全资产管理模式,建立一套如图1的完善的资产管理模式同时配合单位内部控制的完善。
图1
如图所示,行政事业单位在资产管理过程中,有由资产管理部门作为主体负责经营性自查和非经营性资产在各个层面的管理。在管理过程中,遵循相应的资产管理制度,已防止管理的前后一致性。同时,实现有效的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依赖完善的内部控制,才能实现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有效管理的目的。
目录
1 引言 5
2行政事业单位项目管理内部控制规范的内容 5
2.1预算控制 5
2.2收支控制 5
2.3资产控制 6
2.4采购控制 7
3 当前行政事业单位项目管理内部控制的现状 9
4 当前行政事业单位项目管理内部控制的问题 10
4.1内控环境弱,自控意识不强 10
4.2内控控制制度不全,监督力度不够 11
4.3内控措施不完善。控制重点弱化 11
5 加强行政事业单位项目管理内部控制的措施 12
5.1对内部控制的环境进行建设 12
5.2强化内外部监督管理 13
5.3注重信息披露的质量 14
5.4 重视流程管理 15
6 以宿迁市交通委员会为例分析 16
总结 19
1 引言
行政事业单位的工作需要调控和引导,而这必然离不开行政事业单位的项目管理内部控制。行政事业单位的社会效率和工作效率的提高也依赖于政事业单位的项目管理内部控制。可让人无奈的是,由于内部控制上的一些漏洞缺陷导致部分行政事业单位管理上的必然弱化,也让一些违法违纪的现象公之于众。这些现象造成的结果不仅是国家财产的价值没有得到最大化利用,也很大程度上无形中浪费着国家财产。贪污腐败更是得到了最大限度的纵容。因此,当前迫在眉睫的便是行政事业单位项目管理内部控制规范的构建。
2行政事业单位项目管理内部控制规范的内容
行政事业单位项目管理内部控制规范的构建,第一步就要了解清楚,具体的内容包括哪些,以此方能达到行政事业单位项目管理内部的有效控制。
2.1预算控制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 预算,通俗理解为是行政事业单位的基本财政收支计划,把财政支出和财政收入划入一定的收支分类表格中,从而达到全面客观反映其的财政收支情况。伴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政府职能的扩张,财政的一些收支项目变多,自然而然收支关系也随之变得复杂,此时预算便显得尤为重要,它使得行政事业单位必须进行预算控制。而这其中的原因便是,预算控制的功能强大到可以达到对行政事业单位预算支出限制的目的,甚至可以督促行政事业单位职责的履行。并且由于预算一旦下达,行政事业单位就意味着接到了刚性的任务,即代表行政事业单位必须在任务期间不折不扣的完成所下达的任务。而且还会在年末终了时对其进行绩效考核,并根据考核指标对未完成任务的行政事业单位辅助以激励政策,以促使其全员更努力的完成该任务。在这一过程中,预算控制会贯穿预算的编制、执行、分析等一系列步骤,最好做到全程都有跟进。并且争取在开始就运用预算控制把预算编制的科学准确,最大限度的减少浪费。
2.2收支控制
行政事业单位的收支控制,顾名思义是指行政事业单位的收支活动与行政事业单位的收入与支出行为。毋庸置疑,这是行政事业单位的一项非常重要的经济活动,是一个有力的财力保障,保障了行政事业单位能够正常开展业务和每一项事业的康健发展。当然,为了确保收支管理正确高效的运行,在执行时一定要做到遵守相关的政策和法规,从而对收支管理进行相应的规范和监督。并且,要做到保证收入的合法合规和应尽应收,以及要关注到支出审批的程序是否合理,严格把控开支的标准,最后,在收支核算这一环节,做到及时准确,严禁账外私设账本。收支控制有六大要求,不相容职务务必分离;授权批准;大额物资必须按照集中采购制度;定期轮岗制度和财会人员岗位责任制;比较重大的项目支出必须内审跟进相关制度;严格按照要求执行的还有月末财务分析制度和财务专管制度。检查收支控制要不定期进行,如果在检查过程中发现了一些问题,一定要及时并高效的改整。
2.3资产控制
财政资金是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是一个物质基础,帮助每一个单位实现其职能。但值得我们关注的是,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和企事业单位的资产有很大的不同,首先,资产的构成便有很大不同,资产形态有很多种,主要的有流动资产、固定资产、有价证券、对外投资、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无外乎房屋、设备等,但大部分不计提折旧,有一些需要计提折旧;还有的就是流动资产方面,明显的是行政事业单位流动资产最大的特点是年初比较高,年底比较少,主要就是考虑到财政拨款都在流动资产中;另外,通常一些数额比较小并且稀少的是一些无形资产;其他资产则包括一些土地、出借资产、出租等。这些与企业相比,资产在数额方面就显得少很多,但是意义上来看,却重大很多。国家行政机构完成国家管理和经济管理职能的物资基础是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是一个必备条件,从而国家才可以向社会公众提供公共社会产品和公共服务,同时它也促使国家保障着人民物质文化生活不断提高;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方面更是起到了更大的作用。因此,我们只有控制好,提高利用的效果保证资产的安全完整,减少流失,行政事业单位的领导责无旁贷,当然也是建设现代化社会主义国家的需要。
行政事业单位提高资产管理效率和效果,首先必须健全资产管理模式,建立一套如图1的完善的资产管理模式同时配合单位内部控制的完善。
图1
如图所示,行政事业单位在资产管理过程中,有由资产管理部门作为主体负责经营性自查和非经营性资产在各个层面的管理。在管理过程中,遵循相应的资产管理制度,已防止管理的前后一致性。同时,实现有效的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依赖完善的内部控制,才能实现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有效管理的目的。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cwgl/23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