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企业融资风险及其防范以金风科技公司为例(附件)
摘 要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不断推进和循环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经济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社会也在不断进行着变革,新能源企业作为新兴企业正在不断的发展壮大,近年来,能源使用和环境污染之间的矛盾日渐凸显,世界各国都意识到发展新能源产业的重要性,我国政府也在扶持和鼓励新能源企业的发展。但是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新能源企业面临融资困难的问题,对融资风险的预估和防范能力有待提高。本文以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为例,对新能源企业的融资现状及风险进行简要概述,阐述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发展过程中存在的融资风险,并提出有针对性的防范融资风险的措施及建议,从而提升自身整体融资水平,以期为新能源企业的融资发展提供一些可行性的风险防范策略。
目 录
1 绪论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
1.1.1 研究目的 1
1.1.2 研究意义 1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
1.2.2 国内研究现状 2
1.3 研究内容 3
1.4 研究方法 3
2 新能源企业的融资现状及风险
2.1 新能源概述 4
2.1.1 新能源的概念 4
2.1.2 新能源的特点 4
2.2 新能源企业的融资现状及风险 4
2.2.1 新能源企业的融资渠道 4
2.2.2 新能源企业的融资方式 5
2.2.3 新能源企业面临的融资风险 5
3 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融资风险分析
3.1 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概述 6
3.2 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融资现状及面临风险 6
3.3 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融资存在问题 11
3.3.1 企业缺乏理性意识的融资方式 11
3.3.2 过度的资本运营模式使得企业的资金链条出现问题 11
3.3.3 企业的融资方式和途径单一 11
3.3.4 企业的总体资金不足 12
4 防范融资风险的措施及建议
4.1 提升自身整体融资水平 13
4.2 增强资本科技运营含量 13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4.3 完善财务制度扩宽融资方式 14
4.4 建立新能源创业板市场增强新能源企业融资能力 14
结 论 15
参考文献 16
致 谢 17
1 绪论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1.1 研究目的
新能源是一个国家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力军,是经济快速增长的重要保障。但大部分新能源企业由于其融资渠道单一、投入大、研发周期长,会导致其面临相当程度的融资风险。而目前国内又缺少针对我国新能源企业融资风险进行控制的系统研究。基于此,本文在对新能源企业融资风险进行深入剖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防范措施,帮助新能源企业客观、科学的识别和评估其所面临的融资风险,对其融资所带来的风险进行一定的防范和控制提出合理建议,督促其采取合理的融资策略,提高和保持企业竞争力,增加新能源企业的经济效益,从而达到降低新能源企业融资风险的目的,实现可持续发展。
1.1.2 研究意义
本文通过对新能源企业融资风险与防范分析,拓宽新能源企业的融资渠道,并对新能源企业融资过程中的风险进行有效地识别和监控,最终推动新能源企业的不断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首先,研究新能源企业的融资风险问题,有助于向有关管理部门提供有效的政策建议,帮助新能源企业拓宽融资渠道。
其次,通过新能源企业融资环境与融资结构的协调发展,有利于其突破发展的瓶颈,提升竞争力,促进新能源企业的健康发展。
最后,研究新能源企业的融资风险问题,有利于进一步解决新能源企业的生存问题,结合融资的特征,帮助企业形成全新的融资观念,从而壮大整个新能源企业经济的飞速增长。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新能源企业之间竞争越来越激烈,对资金的需求也越来越强烈。鉴于企业地位的重要性,很多学者研究了新能源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Paperhanging,Yang Yank 等(2009)认为政府支持是新能源发展的关键和初始动力,并对中国的法律法规、经济激励、技术研发和政策模式进行了回顾和评述,针对其不足,提出加强政策配套等建议[1]。
San ya Barley(2011)主要探讨了美国电力部门主张投资多样化、分散化和去碳化的政策工具,具体分析了新能源数量标准、净计量、公共福利基金,认为在美国能源政策革新时代,政策工具使用会更广泛[2][3]。
Laura Dazed Adana(2012)分析了美国、英国和中国在新能源革新方面的刺激性制度,突出了国家目标与环境的差异对政策的影响,指出了政府支持新能源研究、设计与开发不同路径可能存在的差距[4]。
综上所述,国外学者对于新能源行业以及新能源企业融资的研究,主要是从支持新能源企业的法律法规的颁布、政府的支持角度来研究。而本文的选题重点趋向于新能源企业融资风险的防范方面,与国外学者研究成果有一定区别。
1.2.2 国内研究现状
我国政府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对新能源企业给予了大力扶持。不同的学者也积极出书立著阐述观点,为我国研究新能源企业的融资风险起到了很好的指导意义。
赵刚(2009)介绍了德国新能源企业技术的研发资助、生物质能发电的投资补偿、补贴、税收优惠和进口关税政策,以及风电上网电价政策,认为要加强企业技术合作,重视支持企业创新,加强国际合作[5]。
魏曙光(2012)在其著作《循环经济理念下的我国新能源发展战略的若干问题研究》中对风电、核电等新兴能源产业的发展、融资进行了具体细致的分析,并对新能源企业更好发展提出了再认识,应集中于调整资金流入,实现资金优化[6]。
陈石(2012)在《浅议企业融资风险及其控制方法》一文中,着重按照企业融资方式以及其相关风险防范进行研究。陈石认为,企业融资风险影响因素众多,想要更好的规避这些风险,应从相关影响因素着手[7]。
于静霞(2013)在《新能源企业融资及财务风险控制研究》中分析阻碍我国新能源企业融资的风险因素,提出要推动新能源企业的发展,关键在于拓宽融资渠道,扩大融资市场[8]。
翁秀芳,叶云静(2015)在《浅析新能源企业融资风险》中分析阻碍我国新能源企业融资的风险因素,提出要推动新能源企业的发展,关键在于拓宽融资渠道,扩大融资市场[9]。
目 录
1 绪论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
1.1.1 研究目的 1
1.1.2 研究意义 1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
1.2.2 国内研究现状 2
1.3 研究内容 3
1.4 研究方法 3
2 新能源企业的融资现状及风险
2.1 新能源概述 4
2.1.1 新能源的概念 4
2.1.2 新能源的特点 4
2.2 新能源企业的融资现状及风险 4
2.2.1 新能源企业的融资渠道 4
2.2.2 新能源企业的融资方式 5
2.2.3 新能源企业面临的融资风险 5
3 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融资风险分析
3.1 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概述 6
3.2 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融资现状及面临风险 6
3.3 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融资存在问题 11
3.3.1 企业缺乏理性意识的融资方式 11
3.3.2 过度的资本运营模式使得企业的资金链条出现问题 11
3.3.3 企业的融资方式和途径单一 11
3.3.4 企业的总体资金不足 12
4 防范融资风险的措施及建议
4.1 提升自身整体融资水平 13
4.2 增强资本科技运营含量 13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4.3 完善财务制度扩宽融资方式 14
4.4 建立新能源创业板市场增强新能源企业融资能力 14
结 论 15
参考文献 16
致 谢 17
1 绪论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1.1 研究目的
新能源是一个国家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力军,是经济快速增长的重要保障。但大部分新能源企业由于其融资渠道单一、投入大、研发周期长,会导致其面临相当程度的融资风险。而目前国内又缺少针对我国新能源企业融资风险进行控制的系统研究。基于此,本文在对新能源企业融资风险进行深入剖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防范措施,帮助新能源企业客观、科学的识别和评估其所面临的融资风险,对其融资所带来的风险进行一定的防范和控制提出合理建议,督促其采取合理的融资策略,提高和保持企业竞争力,增加新能源企业的经济效益,从而达到降低新能源企业融资风险的目的,实现可持续发展。
1.1.2 研究意义
本文通过对新能源企业融资风险与防范分析,拓宽新能源企业的融资渠道,并对新能源企业融资过程中的风险进行有效地识别和监控,最终推动新能源企业的不断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首先,研究新能源企业的融资风险问题,有助于向有关管理部门提供有效的政策建议,帮助新能源企业拓宽融资渠道。
其次,通过新能源企业融资环境与融资结构的协调发展,有利于其突破发展的瓶颈,提升竞争力,促进新能源企业的健康发展。
最后,研究新能源企业的融资风险问题,有利于进一步解决新能源企业的生存问题,结合融资的特征,帮助企业形成全新的融资观念,从而壮大整个新能源企业经济的飞速增长。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新能源企业之间竞争越来越激烈,对资金的需求也越来越强烈。鉴于企业地位的重要性,很多学者研究了新能源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Paperhanging,Yang Yank 等(2009)认为政府支持是新能源发展的关键和初始动力,并对中国的法律法规、经济激励、技术研发和政策模式进行了回顾和评述,针对其不足,提出加强政策配套等建议[1]。
San ya Barley(2011)主要探讨了美国电力部门主张投资多样化、分散化和去碳化的政策工具,具体分析了新能源数量标准、净计量、公共福利基金,认为在美国能源政策革新时代,政策工具使用会更广泛[2][3]。
Laura Dazed Adana(2012)分析了美国、英国和中国在新能源革新方面的刺激性制度,突出了国家目标与环境的差异对政策的影响,指出了政府支持新能源研究、设计与开发不同路径可能存在的差距[4]。
综上所述,国外学者对于新能源行业以及新能源企业融资的研究,主要是从支持新能源企业的法律法规的颁布、政府的支持角度来研究。而本文的选题重点趋向于新能源企业融资风险的防范方面,与国外学者研究成果有一定区别。
1.2.2 国内研究现状
我国政府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对新能源企业给予了大力扶持。不同的学者也积极出书立著阐述观点,为我国研究新能源企业的融资风险起到了很好的指导意义。
赵刚(2009)介绍了德国新能源企业技术的研发资助、生物质能发电的投资补偿、补贴、税收优惠和进口关税政策,以及风电上网电价政策,认为要加强企业技术合作,重视支持企业创新,加强国际合作[5]。
魏曙光(2012)在其著作《循环经济理念下的我国新能源发展战略的若干问题研究》中对风电、核电等新兴能源产业的发展、融资进行了具体细致的分析,并对新能源企业更好发展提出了再认识,应集中于调整资金流入,实现资金优化[6]。
陈石(2012)在《浅议企业融资风险及其控制方法》一文中,着重按照企业融资方式以及其相关风险防范进行研究。陈石认为,企业融资风险影响因素众多,想要更好的规避这些风险,应从相关影响因素着手[7]。
于静霞(2013)在《新能源企业融资及财务风险控制研究》中分析阻碍我国新能源企业融资的风险因素,提出要推动新能源企业的发展,关键在于拓宽融资渠道,扩大融资市场[8]。
翁秀芳,叶云静(2015)在《浅析新能源企业融资风险》中分析阻碍我国新能源企业融资的风险因素,提出要推动新能源企业的发展,关键在于拓宽融资渠道,扩大融资市场[9]。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cwgl/37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