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顺达科技有限公司的融资策略研究(附件)

摘 要随着经济全球化大趋势的逐步推进和强化,中国的进出口贸易得到迅速的发展,外贸类企业成为推进中国整体经济实力的重要力量。然而,新时期却受到全球经济整体形势的影响,我国一些外贸型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却碰到很多的难题,资本缺少的难题却表现的特别严重,通过企业的融资来解决这一问题就显得十分的重要。本文写作的目的是研究英顺达科技有限公司的融资策略研究,以期解决企业发展中的实际问题。本文通过企业融资相关理论和发展历程进行资料检索,并在检索的基础上分析英顺达科技有限公司融资的现状、困境以及解决的相应措施;对过去、现在国内外公开发表的文献资料进行比较分析,解析英顺达科技有限公司融资的现状和存在的不足,得到有效的解决措施,同时借鉴我国现有的企业融资策略研究成果进行比较,寻找英顺达科技有限公司融资在新时期的出路。 目 录
1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
1.3论文研究的方法 3
2企业融资与融资方式的相关理论
2.1 企业融资相关理论 4
2.2 企业融资方式相关理论 5
2.3 企业融资策略基本原则 6
3英顺达科技有限公司的融资现状及问题分析
3.1 英顺达科技有限公司的融资现状 8
3.2 英顺达科技有限公司融资存在的问题 8
3.2.1整体融资难度大 8
3.2.2 融资方式单一 9
3.2.3 融资体系不完善 10
3.3英顺达科技有限公司融资问题的原因分析 11
3.3.1 企业信用等级低,融资意识淡薄 11
3.3.2金融体系不完善,银企信息不对称 11
3.3.3政府扶持力度不够,政策不配套 12
4解决企业融资问题的对策建议
4.1 提高英顺达公司的综合素质及信用水平 13
4.2 构建多元化、多层次的融资体制 13
4.3 加强融资管理以提高融资效率 14
结论 15
参考文献 16
致谢 17
1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随着知识经济和经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2
4解决企业融资问题的对策建议
4.1 提高英顺达公司的综合素质及信用水平 13
4.2 构建多元化、多层次的融资体制 13
4.3 加强融资管理以提高融资效率 14
结论 15
参考文献 16
致谢 17
1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随着知识经济和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化,企业的发展成为了新的经济增长点已成为共识备受关注。近年来,虽然这类企业的规模不断扩大、领域也逐步拓宽,特别是积极参与国际竞争承接一些大全球性项目,但相对于发达国家,总规模仍然较小、竞争力也较弱。因此,这类企业的快速发展势在必行,要想能够快速、健康发展,解决好融资问题就变得尤为重要。
因为在一个企业的发展进程中,资金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无论在企业的初创期还是发展期等,都需要有一定的资金储备来保证企业的正常运转。但是与众不同的是,外贸行业的发展深受经济条件、金融背景、国家政策等的影响,所以要建立与之相匹配融资策略才能促进外贸类企业的健康发展。本文通过对英顺达科技有限公司的融资策略研究,分析该企业在融资方面的优势和不足,寻找符合企业条件、市场需求、和国家政策的融资渠道与融资[1]。
本文的意义在于运用企业的相关融资理论,对英顺达科技有限公司融资面临的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所运用的融资策略详细的解析、努力寻找企业未来所采用的融资策略,确保企业融资最优化。合适的融资渠道和融资方式不仅可以保证企业资金链的平稳运行,也可以大大降低投资风险,解决自己的财政困难,推动外贸企业发展,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详细研究英顺达科技有限公司的融资策略对其他外贸企业也有一定的借鉴价值,同时也是和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是遥相呼应的。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外研究现状:现代企业融资理论,国外学者的研究始于20世纪50年代末。早在1958年,经济学家莫迪格利尼(Modighani)和米勒(Miller)就提出了著名的MM理论,开创了现代西方企业融资理论的先河。MM理论提出了在完全竞争市场和完全信息条件下,公司资本结构与市场价值无关的结论。到了70年代后期,西方学者对“不对称信息在资本结构决定中的主导作用”展开一系列研究并取得成果,例如,优序筹资理论、控制权理论等。
关于外贸易融资理论,在国际贸易融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些有影响力的理论和观点。例如金融界传统的“自偿性贸易融资理论”、新兴的“结构性贸易融资理论”和巴塞尔协议关于“贸易融资”的阐述等[2]。传统的“自偿性贸易融资理论”,阐述的是,银行提供的所有贸易融资都存在未来自动偿付融资的预期,即未来的特定出口贸易的销售收入为出口融资业务还款的直接来源。同样的,一笔未来的进口货物在国内产生的销售收入,也是进口融资业务的还款的直接来源。新兴的“结构性贸易融资理论”,就是将整个贸易流程作为融资对象,运用组合搭配融资方式,使进出口商在承担适度风险的基础上获得全程的融资服务,提高其资金的使用效率,降低总体的融资风险。
国内研究现状:关于对外贸易融资理论,在改革开放以前的发展相对比较缓慢,大多数是在对西方国家的贸易方式及融资组合进行研究,而我国的对外贸易融资理论是没能得到深化研究;直到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我国确立了对外开放的发展策略,国际贸易得以迅速发展,相应地,对外贸易融资理论得以不断深入和发展。
现在将国内学者关于对外贸易融资理论的研究成果简述如下:1998年咚志广在《结构贸易融资》中介绍了一些较新的国际贸易融资方式,正式提出了结构性贸易融资的概念,介绍了结构性贸易融资在政策性银行或非银行金融机构中的操作,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2002年《国际贸易实务与融资》,在该书中作者如敏全面介绍国际贸易规则,国际贸易方式、合同条款、国际贸易结算、贸易融资及贸易作价等;2006年王立军在《商业银行国际贸易融资及风险控制》中系统地介绍了贸易融资的产生、发展以及银行围绕贸易融资所建立的风险控制机制及其运作;2007年庄乐梅和韩英在《贸易融资与外汇理财实务》中详细叙述了贸易项下的各种融资手段和弹性汇率下外汇理财的各种方法和多种金融产品,详细介绍了各种融资手段理财方法的实际操作方法;2008年原擒龙在《商业银行国际结算与贸易融资业务》中介绍了商业银行国际结算和贸易融资的几乎所有业务。
关于现代企业融资理论,刘彪早在1995年就做了系统地论述,他将企业融资机制与经济体制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对不同体制下企业融资机制的作用方式和运行效果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分析。王铁军在《中国中小企业融资28种组合》中,总结出经典的28种模式。2004年谢代银在《现代企业融资策略研究》中运用实证分析、规范研究等方法,对现代融资策略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2008年房西苑在《突破企业融资瓶颈》一书中阐述了企业争竞的胜负最终取决于企业融资的速度和规模的观点。2009年刘建华和安迪樊(美)在《融资—奔向纳斯达克》一书中介绍了中国本土企业真实的融资案例。在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cwgl/5121.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