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银行规范化发展探索和思考
民营银行规范化发展探索和思考[20191229210331]
摘要
随着金融体制改革,民营银行的建设和发展成为我国金融改革的一大亮点。它的存在有效的解决了中小企业对资金的需求,同时也为企业进入金融市场提供了途径。但与此同时,银行业是一个高利润的行业,一旦政府的政策不够严谨,自身的管理运作不够规范,最后容易使民营银行的发展举步维艰,甚至于最终破产。导致社会资金无法按时的归还,使社会群体的利益甚至是整个社会都受到损害。因此,要想很好地发展民营银行并且发挥其积极作用,必须要制定一系列严谨、全面的政策,保障社会群体的利益。必须规范民营银行的进入门槛及其管理运作,保障金融经济的健康持续的发展,促进社会的稳定发展。本文从民营银行发展现状出发,分析民营银行在我国发展的存在的制约因素,并且结合以前民营银行发展的实践经验,对如何发展民营银行提出了一些建议措施。
*查看完整论文请+Q: 351916072
关键字:民营银行限制因素规范化发展
目 录
1绪论 - 5 -
1.1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 5 -
1.2研究目的和意义 - 5 -
1.3本课题的研究现状 - 6 -
2民营银行的概述 - 8 -
2.1民营银行的定义 - 8 -
2.2民营银行的作用 - 8 -
3我国民营银行的发展现状 - 10 -
3.1民营银行的规模小 - 10 -
3.2民营银行的占有比例少 - 12 -
3.3各地纷纷申办民营银行 - 13 -
4民营银行发展的制约因素 - 14 -
4.1制约民营银行发展的内因 - 14 -
4.1.1民营银行缺乏公众的信任度 - 14 -
4.1.2抗风险能力、竞争力不强 - 14 -
4.1.3民营银行的所有者缺少金融管理能力 - 15 -
4.1.4民营银行易成为关联企业融资平台 - 15 -
4.2制约民营银行发展的外因 - 16 -
4.2.1民营银行具有进入壁垒 - 16 -
4.2.1金融市场竞争激烈 - 17 -
4.2.3民营银行缺少规范性的外部环境 - 18 -
5民营银行发展的建议措施 - 19 -
5.1加快建立民营银行的管理制度,推动其发展的步伐 - 19 -
5.1.1建立民营银行准入、监管、退出机制 - 19 -
5.1.2建立存款保险制度 - 19 -
5.1.3建立民营银行的升级制度 - 20 -
5.2加强民营银行的风险控制管理 - 21 -
5.2.1健全贷前审批制度 - 21 -
5.2.2完善贷后审查和贷款回收制度 - 21 -
5.3施行分权模式,推动民营银行的发展 - 21 -
5.4树立正确的市场定位,形成独特的竞争优势 - 21 -
结语 - 23 -
参考文献 - 24 -
致谢 - 25 -
1绪论
1.1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的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在这三十多年里各地纷纷涌现出许多的民营企业,推动了我国经济的持续稳定的发展。而随着这些民营企业的涌现使得我国民间资本不断积累,甚至出现了“闲钱”。导致了那些民营企业家的目光不再仅仅局限于将资本完全投入于自身企业,他们希望能够寻求到不同的发展出路已便获取更多的利益。但是并非所有的民营企业都存在着“闲钱”,相对的某些中小企业尤其是那些微型企业却面临着由于资金短缺导致无法扩大企业的规模,使得企业的发展处于停滞甚至于倒退状态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应该思考着如何将两者有机的联系起来,推动共同的发展。
中国经济的转型,市场经济的进一步深化,使得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我国现有银行已无法满足于当今社会的发展。同时为了推动民间资本的活跃性,提高民间资本的利用率,也为了弥补现有银行自身存在的一些缺陷,政府允许存在由民营资本设立的民营银行。这项规定也成为了当前金融改革的重点。其实,早在很久以前我国就陆续出台与民营银行的相关政策。但是,它的发展始终受到不同程度的制约。直到2013年7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金融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指导书》指出:鼓励民间资本投资入股金融机构和参与金融机构重组改造;尝试由民间资本发起设立自担风险的民营银行、金融租赁公司和消费金融公司等金融机构。2013年9月29日,中国银监会发布的《关于中国(上海)自由贸易实验区银行业监管有关问题的通知》指出:支持民间资本金融区内银行业。这些政策的出台使得民营银行真正的破冰而出,开创了新局面。
这些政策的出台虽然使得民营银行真正意义上破冰而出。但如何有效的利用民营资本来推动民营银行的发展,克服在发展中存在的种种困难也成为当今社会值得研究思考的问题。
1.2研究目的和意义
如何利用民间资本建立和发展起民营银行的问题已经不是存在了一年、二年,虽然它能产生的效益是不可估量的,但同时一旦对它的监管不够严谨,它由此引发的消极作用也同样不可小觑。所以在对它适当的放松审批制度的同时也要对民营银行制定好相应的法律法规,使民营银行在准入、监管、退出等方面都有一定的控制,尽可能的避免在未来发展中因存在的问题而使得中国经济发生动荡。本文从当前民营银行发展的基本情况出发,通过对目前阻碍民营银行发展的因素进行分析,同时结合过去民营银行在发展中的实践经验提出一些推动民营银行发展的措施,并且对于如何发展民营银行提出自己的见解。通过对此课题的研究,可以让我们了解到目前民营银行发展状况和存在的问题,并且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一些建议,为未来民营银行的发展提供一些借鉴,从而推动其发展。允许民间资本建立民营银行对我国的企业尤其是那些中小企业的影响有着深远的意义,能够最大程度的发挥民间资本的作用,推动我国经济的发展。
1.3本课题的研究现状
关于民营银行发展状况的研究:近几年来随着相关政策的出台,我国的民营银行也开始了它的缓慢进程,但是到目前为止,由于受到各方的影响它的规模实在太小,与那些国有控股的银行不能相比。虽然我国的政府允许使用民间资本来建立民营银行,但是从整个银行业来看它在所有银行中所占的比例仅仅5%,并且我国的民营银行大都是社区银行。但是由于今年陆续出台的相关政策开创了民营银行的新局面,使得民营银行真正意义上破冰而出。尽管许多投资者看到了建立民营银行所带来的巨大好处,他们也已经提出申请设立民营银行的要求。但也有一些人考虑到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而呈观望状态。
关于民营银行发展的制约因素的研究:民营银行的建立依靠的是民间的资本,同时不管民营银行在未来的发展中可能会出现的各种风险都必须由民营企业自己承担。这就意味着一旦民营企业出现问题,那么民营银行所面临的必然破产倒闭,而不是像过去那样由人民银行直接接管来保障存款人的利益。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对于普通民众来说他们更愿意将自己的钱存入具有国家信用的国有银行;一个成功的企业家他们有能力来经营自己的企业,但并不代表他们同样有能力来管理好一家银行,毕竟企业和银行的管理存在的差别;虽然我国的政府出台了许多允许它发展的政策,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政府所设立的门槛十分的高,许多的企业只能望而却步,同时它的审批制度也十分的严格。这些都阻碍了我国民营银行的设立和发展。
关于民营银行发展的有效措施的研究:一些学者认为让没有管理银行经验的企业家来建立民营银行始终存在着一定的风险,因此他们建议可以设立升级制度。可以从那些有市场经验的规范化的小贷公司和担保公司中挑选出一批升级成为民营银行,也可以是所有权和管理权分离;有些学者认为要推动民营银行的发展首先要解决民众对它的不信任,因此,国家应该尽快将存款保险制度落实;政府还应该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同时建立民营银行的准入、监管和退出机制,规范我国民营银行的外部坏境。
2民营银行的概述
2.1民营银行的定义
所谓民营银行就是由民间资本控制与经营的,权、责、利统一的现代金融企业,或者说民营银行是由民有、民治、民责、民益四有构成的统一体。所谓民有就是指银行的产权属于民间投资者;所谓民治就是由民间投资者决定公司的治理;所谓民责就是指民间投资者对银行的经营成败负全责;所谓民益就是指银行经营的利益按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分配。这就意味着民营资本进入银行业不仅仅以投资控股的方式,而是可以在符合一定条件的情况下自行设立民营银行,拥有民营银行的管理权。在未来银行可以采用真正市场化的机制来管理银行,丰富了我国银行业的发展模式。
摘要
随着金融体制改革,民营银行的建设和发展成为我国金融改革的一大亮点。它的存在有效的解决了中小企业对资金的需求,同时也为企业进入金融市场提供了途径。但与此同时,银行业是一个高利润的行业,一旦政府的政策不够严谨,自身的管理运作不够规范,最后容易使民营银行的发展举步维艰,甚至于最终破产。导致社会资金无法按时的归还,使社会群体的利益甚至是整个社会都受到损害。因此,要想很好地发展民营银行并且发挥其积极作用,必须要制定一系列严谨、全面的政策,保障社会群体的利益。必须规范民营银行的进入门槛及其管理运作,保障金融经济的健康持续的发展,促进社会的稳定发展。本文从民营银行发展现状出发,分析民营银行在我国发展的存在的制约因素,并且结合以前民营银行发展的实践经验,对如何发展民营银行提出了一些建议措施。
*查看完整论文请+Q: 351916072
关键字:民营银行限制因素规范化发展
目 录
1绪论 - 5 -
1.1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 5 -
1.2研究目的和意义 - 5 -
1.3本课题的研究现状 - 6 -
2民营银行的概述 - 8 -
2.1民营银行的定义 - 8 -
2.2民营银行的作用 - 8 -
3我国民营银行的发展现状 - 10 -
3.1民营银行的规模小 - 10 -
3.2民营银行的占有比例少 - 12 -
3.3各地纷纷申办民营银行 - 13 -
4民营银行发展的制约因素 - 14 -
4.1制约民营银行发展的内因 - 14 -
4.1.1民营银行缺乏公众的信任度 - 14 -
4.1.2抗风险能力、竞争力不强 - 14 -
4.1.3民营银行的所有者缺少金融管理能力 - 15 -
4.1.4民营银行易成为关联企业融资平台 - 15 -
4.2制约民营银行发展的外因 - 16 -
4.2.1民营银行具有进入壁垒 - 16 -
4.2.1金融市场竞争激烈 - 17 -
4.2.3民营银行缺少规范性的外部环境 - 18 -
5民营银行发展的建议措施 - 19 -
5.1加快建立民营银行的管理制度,推动其发展的步伐 - 19 -
5.1.1建立民营银行准入、监管、退出机制 - 19 -
5.1.2建立存款保险制度 - 19 -
5.1.3建立民营银行的升级制度 - 20 -
5.2加强民营银行的风险控制管理 - 21 -
5.2.1健全贷前审批制度 - 21 -
5.2.2完善贷后审查和贷款回收制度 - 21 -
5.3施行分权模式,推动民营银行的发展 - 21 -
5.4树立正确的市场定位,形成独特的竞争优势 - 21 -
结语 - 23 -
参考文献 - 24 -
致谢 - 25 -
1绪论
1.1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的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在这三十多年里各地纷纷涌现出许多的民营企业,推动了我国经济的持续稳定的发展。而随着这些民营企业的涌现使得我国民间资本不断积累,甚至出现了“闲钱”。导致了那些民营企业家的目光不再仅仅局限于将资本完全投入于自身企业,他们希望能够寻求到不同的发展出路已便获取更多的利益。但是并非所有的民营企业都存在着“闲钱”,相对的某些中小企业尤其是那些微型企业却面临着由于资金短缺导致无法扩大企业的规模,使得企业的发展处于停滞甚至于倒退状态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应该思考着如何将两者有机的联系起来,推动共同的发展。
中国经济的转型,市场经济的进一步深化,使得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我国现有银行已无法满足于当今社会的发展。同时为了推动民间资本的活跃性,提高民间资本的利用率,也为了弥补现有银行自身存在的一些缺陷,政府允许存在由民营资本设立的民营银行。这项规定也成为了当前金融改革的重点。其实,早在很久以前我国就陆续出台与民营银行的相关政策。但是,它的发展始终受到不同程度的制约。直到2013年7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金融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指导书》指出:鼓励民间资本投资入股金融机构和参与金融机构重组改造;尝试由民间资本发起设立自担风险的民营银行、金融租赁公司和消费金融公司等金融机构。2013年9月29日,中国银监会发布的《关于中国(上海)自由贸易实验区银行业监管有关问题的通知》指出:支持民间资本金融区内银行业。这些政策的出台使得民营银行真正的破冰而出,开创了新局面。
这些政策的出台虽然使得民营银行真正意义上破冰而出。但如何有效的利用民营资本来推动民营银行的发展,克服在发展中存在的种种困难也成为当今社会值得研究思考的问题。
1.2研究目的和意义
如何利用民间资本建立和发展起民营银行的问题已经不是存在了一年、二年,虽然它能产生的效益是不可估量的,但同时一旦对它的监管不够严谨,它由此引发的消极作用也同样不可小觑。所以在对它适当的放松审批制度的同时也要对民营银行制定好相应的法律法规,使民营银行在准入、监管、退出等方面都有一定的控制,尽可能的避免在未来发展中因存在的问题而使得中国经济发生动荡。本文从当前民营银行发展的基本情况出发,通过对目前阻碍民营银行发展的因素进行分析,同时结合过去民营银行在发展中的实践经验提出一些推动民营银行发展的措施,并且对于如何发展民营银行提出自己的见解。通过对此课题的研究,可以让我们了解到目前民营银行发展状况和存在的问题,并且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一些建议,为未来民营银行的发展提供一些借鉴,从而推动其发展。允许民间资本建立民营银行对我国的企业尤其是那些中小企业的影响有着深远的意义,能够最大程度的发挥民间资本的作用,推动我国经济的发展。
1.3本课题的研究现状
关于民营银行发展状况的研究:近几年来随着相关政策的出台,我国的民营银行也开始了它的缓慢进程,但是到目前为止,由于受到各方的影响它的规模实在太小,与那些国有控股的银行不能相比。虽然我国的政府允许使用民间资本来建立民营银行,但是从整个银行业来看它在所有银行中所占的比例仅仅5%,并且我国的民营银行大都是社区银行。但是由于今年陆续出台的相关政策开创了民营银行的新局面,使得民营银行真正意义上破冰而出。尽管许多投资者看到了建立民营银行所带来的巨大好处,他们也已经提出申请设立民营银行的要求。但也有一些人考虑到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而呈观望状态。
关于民营银行发展的制约因素的研究:民营银行的建立依靠的是民间的资本,同时不管民营银行在未来的发展中可能会出现的各种风险都必须由民营企业自己承担。这就意味着一旦民营企业出现问题,那么民营银行所面临的必然破产倒闭,而不是像过去那样由人民银行直接接管来保障存款人的利益。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对于普通民众来说他们更愿意将自己的钱存入具有国家信用的国有银行;一个成功的企业家他们有能力来经营自己的企业,但并不代表他们同样有能力来管理好一家银行,毕竟企业和银行的管理存在的差别;虽然我国的政府出台了许多允许它发展的政策,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政府所设立的门槛十分的高,许多的企业只能望而却步,同时它的审批制度也十分的严格。这些都阻碍了我国民营银行的设立和发展。
关于民营银行发展的有效措施的研究:一些学者认为让没有管理银行经验的企业家来建立民营银行始终存在着一定的风险,因此他们建议可以设立升级制度。可以从那些有市场经验的规范化的小贷公司和担保公司中挑选出一批升级成为民营银行,也可以是所有权和管理权分离;有些学者认为要推动民营银行的发展首先要解决民众对它的不信任,因此,国家应该尽快将存款保险制度落实;政府还应该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同时建立民营银行的准入、监管和退出机制,规范我国民营银行的外部坏境。
2民营银行的概述
2.1民营银行的定义
所谓民营银行就是由民间资本控制与经营的,权、责、利统一的现代金融企业,或者说民营银行是由民有、民治、民责、民益四有构成的统一体。所谓民有就是指银行的产权属于民间投资者;所谓民治就是由民间投资者决定公司的治理;所谓民责就是指民间投资者对银行的经营成败负全责;所谓民益就是指银行经营的利益按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分配。这就意味着民营资本进入银行业不仅仅以投资控股的方式,而是可以在符合一定条件的情况下自行设立民营银行,拥有民营银行的管理权。在未来银行可以采用真正市场化的机制来管理银行,丰富了我国银行业的发展模式。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cwgl/70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