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并购的财务风险管理研究以延安圣果收购高山红果为例(附件)

摘 要在当下竞争异常激烈的市场经济环境中,并购成为企业进行扩张与做大做强的重要手段。但并购也是一种高风险的投资方式,它能为企业带来规模扩大、效益提升等利处的同时,更应该洞悉由于各种不确定性因素引起的风险,财务风险更是不可避免。现实中主要研究的是狭义的并购风险,是指企业在进行并购行为时遭受亏损的可能性。本文通过运用理论和案例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阐明企业并购财务风险并提出防范对策,最后得出研究结论,对企业并购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目 录
引 言
1 企业并购现状
1.1 企业并购在我国的发展 1
1.1.1 探索阶段 1
1.1.2 第一次并购浪潮 1
1.1.3 第二次并购浪潮 1
1.1.4 第三次并购浪潮 1
1.2 企业并购的意义 1
1.2.1规模经济效应 1
1.2.2市场权力效应 2
1.2.3交易费用的节约 2
2 企业并购中财务风险的类型
2.1 定价风险 4
2.2 融资风险 4
2.3 支付风险 4
2.4 并购后整合风险 4
3 企业并购财务风险产生的原因
3.1 并购双方企业信息不对称 6
3.2 收购企业管理者目标不明确 6
3.3 价值评估缺乏系统性 6
3.4 并购企业支付方式不当 6
4 企业并购的经典案例延安圣果收购高山红果
4.1 延安圣果和高山红果双方的基本情况 7
4.2 延安圣果收购高山红果原因分析 7
4.2.1 延安圣果找原料 7
4.2.2 高山红果找靠山 7
4.3 延安圣果收购高山红果的财务风险分析 7
4.3.1 定价风险 7
4.3.2 融资风险 8
4.3.3 支付风险 8
4.3.4 并购后整合风险 8
4.4 延安圣果收购高山红果后的发展前景 8
4.5 延安圣果收购高山红果案例对我们的启示 10
5 企业并购的财务风险防范和控制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 4.3 延安圣果收购高山红果的财务风险分析 7
4.3.1 定价风险 7
4.3.2 融资风险 8
4.3.3 支付风险 8
4.3.4 并购后整合风险 8
4.4 延安圣果收购高山红果后的发展前景 8
4.5 延安圣果收购高山红果案例对我们的启示 10
5 企业并购的财务风险防范和控制
5.1 充分重视并购前尽职调查 11
5.2 选择合理并购方式 11
5.3 采用合适的价值评估方法 11
5.4 选择恰当的支付方式 12
5.5 有效整合债务结构和现金流量 12
结 论 13
参考文献 14
致 谢 16
引 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及世界各国的企业不断发展掀起了一股并购的浪潮,或是强强联合;或是被并购方引进外资,增强各自的实力与竞争;或是跨国并购本土企业以进军各国市场等。并购对企业在市场中获得对自身有利的各种资源,扩大市场份额具有重要的意义,它是企业主动与其它企业有选择的有偿合并,能使企业走上多元化发展的道路。最近几年来,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日渐成熟与完善,企业并购迅速成为企业扩大市场份额,提高竞争能力和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同一时间,一些实力雄厚的企业开始重视怎样快速并且有效的扩大生产规模,如何将企业的发展向国外扩张,使得并购活动越多的在企业中出现。但同时,企业并购也存在着很高的风险,原因在于主并企业对于目标企业的不对称性,行业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以及经营管理活动的复杂性等。致使并购活动失败的因素有很多,但财务风险是最为重要的一个因素。所以企业并购的效果究竟如何?这中间成功的又有哪些例子呢?
企业并购的财务风险,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为并购融资或因兼并背负债务,而使企业发生财务危机的可能性。同时其中的一个原因是没有解决好并购中的财务问题,使企业的财务状况逐渐恶化,从而直接影响企业的运营状况。目前我国企业并购中大多数存在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对企业并购风险的认识不足,缺乏对避免企业并购风险进一步的研究。本文通过对“延安圣果收购高山红果”期间财务风险方面的研究,希望能有助于我国企业并购,使企业并购成为资本增值和资源有效配置的重要途径,发挥并购在我国经济发展和企业改制中不可磨灭的作用。
1 企业并购现状
1.1 企业并购在我国的发展
中国企业并购活动是在改革开放之后逐渐出现的,经历了30多年的发展,到如今我国并购活动已经非常强大。我国的并购历史可以分为下面几个阶段。
1.1.1 探索阶段
一九八四年七月保定纺织机械厂并购保定市针织器材厂,保定锅炉厂并购保定市鼓风机厂,并购在中国正式拉开序幕。随后,并购开始在中国的各大城市蔓延开来。
1.1.2 第一次并购浪潮
自一九八七年之后,政府为鼓励企业并购重组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促成了第一次并购高潮。据相关部门统计,在80年代全国25个省市自治区和13个计划单列市共有6226个企业兼并了6966个企业,共转移资产82.25亿元,减少亏损企业4095户,减少亏损金额5.22亿元。
1.1.3 第二次并购浪潮
一九九二年邓小平在寻访南部发表讲话时,指明了我国市场经济改革的方向,使我国的企业并购进程得到进一步的发展。随后产权交易市场和股票市场迅速发展,国际间的相互并购活动接连不断的涌现[1]。
1.1.4 第三次并购浪潮
2002年中国正式加入WTO,既反映了经济全球化的趋势进一步加强,又促进了中国与世界经济的接轨。中国政府先后制定了一系列并购法规,如《指导外商投资方向规定》 《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 《利用外资改组国有企业暂行规定》 《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 《上市公司股东持股变动信息披露管理办法》 《关于向外商转让上市公司国有股和法人股有关问题的通知》和《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暂行规定》等。这些并购法律规定的制定必将引发新一轮的并购浪潮[2]。1.2 企业并购的意义
1.2.1 规模经济效应
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企业的生产规模经济效应。企业通过并购可以补充和调整企业的资产,达到最佳经济规模,使企业的生产成本降低;并购也使企业有条件在保证整体产品结构的前提下,集中在一个工厂中进行单一品种说我生产,达到专业化水平;并购还能解决专业化生产带来的一系列问题,使各生产过程之间有机地配合,以产生规模经济效益。二是企业的经营规模效应。企业可以通过并购对不同的顾客或市场进行专门的生产和服务,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可以集中足够的费用致力于研究、设计、开发和生产工艺改进等方面,快速推出新产品,采用新技术;企业规模的扩大使得企业的融资相对容易等[3]。
1.2.2 市场权力效应
企业的纵向并购可以控制大量重要原材料和销售渠道,从而有力地控制竞争对手的活动,提高企业所在领域的进入壁垒和企业的差异化优势;企业通过横向并购活动,能够提高市场占有率,根据竞争对手的减少去增加对市场的控制力[4]。一般在以下三种情况下,可能导致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cwgl/5157.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