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的公司治理模式重构以古村落旅游公司治理模式为例【字数:11263】
摘 要自上世纪80年代起,我国古村落独有的文化魅力和历史内涵逐渐被挖掘,旅游开发商发现了其中的商机,并在古村落地区大力发展旅游文化产业。一方面促进了当地文化产业、社会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也造成了许多负面影响,古村落居民、旅游公司和政府之间的矛盾日益激增。本文从公司治理和股东理论两个概念入手,阐述了“股东至上”的单边治理模式存在的弊病,并提出了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的概念。在第二章阐述了不同利益相关者的利益需求和相互之间存在的冲突和矛盾,这一问题将极大地影响我国古村落旅游产业的发展,因此本文在第三章引入古村落旅游企业治理绩效评价,尝试从多个维度综合评估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并建立了相关的评估指标。最后,本文构建了古村落旅游企业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模式,并从内部治理和外部治理两个角度完善了该治理模式,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改善古村落旅游企业在公司治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平衡更多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从而促进古村落地区旅游产业的发展。
目 录
第一章 相关理论基础 1
1.1相关概念的界定 1
1.1.1公司治理 1
1.1.2古村落旅游公司治理模式 1
1.2股东治理理论 1
1.2.1股东治理理论的概念 1
1.2.2股东治理理论的特征 1
1.2.3股东治理理论的局限性 1
1.3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理论 2
第二章 古村落旅游企业利益相关者的利益需求及冲突分析 3
2.1古村落旅游企业利益相关者的界定及种类 3
2.1.1古村落旅游企业利益相关者的界定 3
2.1.2古村落旅游企业利益相关者的种类 3
2.2古村落旅游企业利益相关者的利益需求和冲突 3
2.2.1利益相关者的利益需求 3
2.2.2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冲突分析 4
第三章 古村落旅游企业治理绩效评价研究 6
3.1古村落旅游企业治理的特殊性 6
3.1.1经营产品和经营目标的特殊性 6
3.1.2对社区的高度依赖性 6
3.1.3公司治理的复杂性 6
3.2古村落旅游企业治理绩效评价体系的设置原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则 6
3.2.1全局性性与关键性结合的原则 6
3.2.2动态性与可预测性结合的原则 6
3.3古村落旅游企业治理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 7
3.3.1指标体系的递阶层次结构模型 7
3.3.2评价方法的选择 7
3.4古村落旅游企业治理绩效的评价指标 7
第四章 古村落旅游企业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模式的构建与完善 9
4.1古村落旅游企业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模式的构建 9
4.2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的机制 9
4.2.1内部治理机制的完善 9
4.2.2外部治理机制的完善 11
结束语 13
致 谢 14
参考文献 15
第一章 相关理论基础
1.1相关概念的界定
1.1.1公司治理
公司治理包括内部治理和外部治理,在设计相关的公司治理制度法规时,不仅需要考虑企业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以及高层管理之间的利益关系,还需要考虑其它利益相关者的利益,通过平衡公司内部和公司外部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使企业获得长期的发展,比如公司的社会责任,员工、债权人、政府及社区的利益。通过设置合理的结构和机制,使得公司的外部治理和内部治理均能稳定的进行。
1.1.2古村落旅游公司治理模式
在中国经济社会、文化传统以及政治法律制度的外部公司治理环境下,古村落旅游公司的治理模式通过古村落旅游公司的发展过程和企业制度的演进,体现了不同公司治理结构和机制的运用。
1.2股东治理理论
1.2.1股东治理理论的概念
股东治理理论,故又称“股东至上”的理论。该理论以股东利益为核心,通过建立约束和激励机制,促使股东努力实现利润最大化。该理论主张股东个人拥有企业的剩余索取权和控制权,即企业的运营要以股东的利益为主,股东既是企业的投资者又是企业的所有者。
1.2.2股东治理理论的特征
股东通过购买公司的大量股票,达到一定比例后拥有公司的控制权从而实现对公司的影响,并对公司的职业经理人形成约束。一方面股东可以通过资本市场买入公司的股票,另一方面,当股东认为公司的股票将会缩水或处于不利地位时,更多的时通过抛售的方式减少这种损失,而不是通过经营活动来解决公司的危机。当然,这种对市场的控制和管理,更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一个健全的法律制度,建立起保护投资者利益和保障控制权的法律制度管理,就是要激励、加强投资控制,保护投资者利益。
1.2.3股东治理理论的局限性
股东治理理论在设置制度时没有考虑公司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不利于公司的长期治理。虽然它仍然是英美两国的主流理论,但近年来的理论研究和企业实践已经充分暴露了它的不足。股东治理的局限性包括以下几点:第一,忽视了包括人力资本在内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要求。第二,外部治理机制功能缺失。第三,利益相关者的权力没有得到赋予。第四,中小股东的利益难以得到有效保障。
1.3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理论
利益相关者的共同治理理论衍生了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公司不只是追求企业利润最大化为唯一目标,同时还需要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它存在于社会之中也必须以服务社会为目标,利益相关者理论认为不仅要为公司股东、管理者、职工创造最大化利益,还需要保护环境、保护消费者权益,为社会和谐稳定的发展贡献更多力量,这一观点被消费者权益倡导者,环境学家和社会学家所认可。另外社会在创造财富中的存在也是一种观点,资本就是要有自己的利益。股东的利益与整个社会的利益往往是不一致的。但是公司政策主要以为股东创造财富为核心,往往与全社会的利益相冲突,因此未必会创造最佳的社会总财富。
第二章 古村落旅游企业利益相关者的利益需求及冲突分析
2.1古村落旅游企业利益相关者的界定及种类
2.1.1古村落旅游企业利益相关者的界定
首先,旅游企业的利益关系到具体投资,特别是企业投资。企业是无个人或者团体利益的。一般来说,相关媒体与竞争对手都不是利益相关者,因为他们不会对特定的企业进行特定的投资。
其次,由于古村落旅游公司的利益相关者对企业进行了投资,因此会承担了企业一部分的经营风险。高回报通常伴随着高风险,高回报和风险的大小与利益相关者投资的集中度成正相关,集中度越高,特异性的程度越高,投资者承担的风险就越大,越容易耽误企业,相反,投资水平特异性越低,越容易退出企业的投资,以降低自身的风险。
目 录
第一章 相关理论基础 1
1.1相关概念的界定 1
1.1.1公司治理 1
1.1.2古村落旅游公司治理模式 1
1.2股东治理理论 1
1.2.1股东治理理论的概念 1
1.2.2股东治理理论的特征 1
1.2.3股东治理理论的局限性 1
1.3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理论 2
第二章 古村落旅游企业利益相关者的利益需求及冲突分析 3
2.1古村落旅游企业利益相关者的界定及种类 3
2.1.1古村落旅游企业利益相关者的界定 3
2.1.2古村落旅游企业利益相关者的种类 3
2.2古村落旅游企业利益相关者的利益需求和冲突 3
2.2.1利益相关者的利益需求 3
2.2.2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冲突分析 4
第三章 古村落旅游企业治理绩效评价研究 6
3.1古村落旅游企业治理的特殊性 6
3.1.1经营产品和经营目标的特殊性 6
3.1.2对社区的高度依赖性 6
3.1.3公司治理的复杂性 6
3.2古村落旅游企业治理绩效评价体系的设置原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则 6
3.2.1全局性性与关键性结合的原则 6
3.2.2动态性与可预测性结合的原则 6
3.3古村落旅游企业治理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 7
3.3.1指标体系的递阶层次结构模型 7
3.3.2评价方法的选择 7
3.4古村落旅游企业治理绩效的评价指标 7
第四章 古村落旅游企业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模式的构建与完善 9
4.1古村落旅游企业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模式的构建 9
4.2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的机制 9
4.2.1内部治理机制的完善 9
4.2.2外部治理机制的完善 11
结束语 13
致 谢 14
参考文献 15
第一章 相关理论基础
1.1相关概念的界定
1.1.1公司治理
公司治理包括内部治理和外部治理,在设计相关的公司治理制度法规时,不仅需要考虑企业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以及高层管理之间的利益关系,还需要考虑其它利益相关者的利益,通过平衡公司内部和公司外部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使企业获得长期的发展,比如公司的社会责任,员工、债权人、政府及社区的利益。通过设置合理的结构和机制,使得公司的外部治理和内部治理均能稳定的进行。
1.1.2古村落旅游公司治理模式
在中国经济社会、文化传统以及政治法律制度的外部公司治理环境下,古村落旅游公司的治理模式通过古村落旅游公司的发展过程和企业制度的演进,体现了不同公司治理结构和机制的运用。
1.2股东治理理论
1.2.1股东治理理论的概念
股东治理理论,故又称“股东至上”的理论。该理论以股东利益为核心,通过建立约束和激励机制,促使股东努力实现利润最大化。该理论主张股东个人拥有企业的剩余索取权和控制权,即企业的运营要以股东的利益为主,股东既是企业的投资者又是企业的所有者。
1.2.2股东治理理论的特征
股东通过购买公司的大量股票,达到一定比例后拥有公司的控制权从而实现对公司的影响,并对公司的职业经理人形成约束。一方面股东可以通过资本市场买入公司的股票,另一方面,当股东认为公司的股票将会缩水或处于不利地位时,更多的时通过抛售的方式减少这种损失,而不是通过经营活动来解决公司的危机。当然,这种对市场的控制和管理,更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一个健全的法律制度,建立起保护投资者利益和保障控制权的法律制度管理,就是要激励、加强投资控制,保护投资者利益。
1.2.3股东治理理论的局限性
股东治理理论在设置制度时没有考虑公司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不利于公司的长期治理。虽然它仍然是英美两国的主流理论,但近年来的理论研究和企业实践已经充分暴露了它的不足。股东治理的局限性包括以下几点:第一,忽视了包括人力资本在内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要求。第二,外部治理机制功能缺失。第三,利益相关者的权力没有得到赋予。第四,中小股东的利益难以得到有效保障。
1.3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理论
利益相关者的共同治理理论衍生了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公司不只是追求企业利润最大化为唯一目标,同时还需要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它存在于社会之中也必须以服务社会为目标,利益相关者理论认为不仅要为公司股东、管理者、职工创造最大化利益,还需要保护环境、保护消费者权益,为社会和谐稳定的发展贡献更多力量,这一观点被消费者权益倡导者,环境学家和社会学家所认可。另外社会在创造财富中的存在也是一种观点,资本就是要有自己的利益。股东的利益与整个社会的利益往往是不一致的。但是公司政策主要以为股东创造财富为核心,往往与全社会的利益相冲突,因此未必会创造最佳的社会总财富。
第二章 古村落旅游企业利益相关者的利益需求及冲突分析
2.1古村落旅游企业利益相关者的界定及种类
2.1.1古村落旅游企业利益相关者的界定
首先,旅游企业的利益关系到具体投资,特别是企业投资。企业是无个人或者团体利益的。一般来说,相关媒体与竞争对手都不是利益相关者,因为他们不会对特定的企业进行特定的投资。
其次,由于古村落旅游公司的利益相关者对企业进行了投资,因此会承担了企业一部分的经营风险。高回报通常伴随着高风险,高回报和风险的大小与利益相关者投资的集中度成正相关,集中度越高,特异性的程度越高,投资者承担的风险就越大,越容易耽误企业,相反,投资水平特异性越低,越容易退出企业的投资,以降低自身的风险。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cwgl/6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