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中小企业财务管理规范化的思考

目 录
1 引言 1
2 我国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现状及问题分析 1
2.1 我国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的现状 1
2.2 中小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
3 导致中小企业财务管理问题存在的原因 7
3.1 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和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 7
3.2 国家行政机构的监督力度不够 7
3.3 政府对中小企业的会计工作缺乏指导 7
3.4 企业组织结构不健全,没有健全的财务管理监控系统 8
4 加强中小企业财务管理规范化的措施 8
4.1 政府层面采取的相关措施 8
4.2 企业内部采取的相关措施 10
结论 14
致谢 15
参考文献 16
表1 大庆创业塑钢门窗厂资产负债表 4
表2 大庆创业塑钢门窗厂损益表 5
表3 大庆创业塑钢门窗厂流动资产结构表 6
1 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市场经济制度日渐趋于完善,与此同时国家对创业项目辅以强有力的政策支持,促进了我国中小企业在近36年内的飞速发展,中小企业促进了国内GDP的增长并且推动着产业技术的革新,与此同时加快了市场竞争、增加了就业机会、推动了经济结构的转型与升级、促使市场经济在我国的经济发展过程中步入良性循环的轨道。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报告,全国工商登记企业1100多万家,个体户企业约有3620万家,这其中,中小气业的数目在企业总数占比中高达98%以上。中小企业所产生的产品和服务总值在国内GDP的占比重中高达60%左右,税收缴纳占比约为50%左右,重要的是中小企业提供了85%的城镇就业岗位,促进了市场的充分就业。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 但是由于中小企业创业初期资本的短缺以及技术力量的薄弱,大多数中小企业并不具有一定的规模,再加上监管没有及时的跟进,特别是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忽视,导致中小企业的发展与经济大环境出现了一定的脱节现象。因此,对于我国中小企业内部财务管理的研究,对中小企业的发展以及转型有着重要的时代意义。着力解决在现行的经济背景下我国的中小企业在财务管理方面所遇到的难题和突出问题,进一步提升中小型企业在市场当中的竞争力,推动中小企业内部机制的革新与进步。为了促进国内中小企业的良性持续发展,必须对中小企业的财务管理予以规范和提高。
2 我国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现状及问题分析
一方面我国大部分的中小企业体量较小,在技术以及资本构成等方面处于劣势,没有健全的财务制度,另一方面后金融危机时期外围经济的疲软以及我国相关体制的落后,导致了中小企业在财务管理方面面临着层出不穷的问题,使得中小企业的发展无法及时跟进经济发展的步伐。
2.1 我国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的现状
在中国,有相当一部分的中小企业单一的追求营业总额以及利润的多少,而对于财务管理的认识较为浅显,忽略其核心作用的发挥,并且企业管理者的理念较为固化,依旧采用传统的管理思想,产生了一定的路径依赖。认为财务管理就等同于生产的经济性管理,使企业管理拘泥于单方面的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而没有充分发挥内部的财务管理和风控的作用。与此同时,绝大多数私营企业配备的财务管理人员整体的专业素质偏低,很多管理者对财务报表并不充分了解,规范财务管理也无法得以实施。另一方面,受制于经济环境的波动和以及系统性风险,中小规模的企业在加强财务管理方面的障碍也日益突出。这些问题使中小型的企业是很难对付激烈的、复杂的及开放的市场竞争,如2008年的金融危机,许多小型和中型的企业陷入困境。因此,对于中小规模的企业管理者,只有不断学习新的经营理念,管理模式和方法,并加以灵活的运用, 特别要加强企业的财务管理, 落实好财务管理的工作, 才能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促进企业更好地发展。我们可以说,财务管理水平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存亡。
通常情况下,企业对于财务管理理解存在两个方面的偏离: 一方面过于简化财务管理,将财务管理笼统的归结于财务部门, 忽视整体的管理与协作;另一方面企业经营管理者对于企业财务具有绝对的控制权,忽视了财务管理本身和相对独立的体制安排。在当下的经济环境中,为了进一步规范和引导企业财务管理的运行, 就必须重点解决企业中的投融资管理、现金流控制,利润分配等多方面的问题。
2.2 中小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在中小企业的发展进程中,企业的财务管理面临着诸多问题,综合分析这些问题,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几方面。
2.2.1 资金短缺,融资困难,投资资金不足
大多数中小企业的初创资本结构较为单一, 并且初期资本较为匮乏。企业经营规模普遍偏小, 没有较为透明的经营活动, 财务数据不具备公开性, 没有足够的抵押或质押资产,信用评级普遍偏低,不能直接通过发行债券,股票和其他融资方式,融资能力十分有限,他们的财务管理缺乏完善的外部环境,限制了小型和中型企业的发展。中小企业在财务管理上面临的主要外部问题是缺乏政策支持, 造成融资渠道少, 形成只能通过间接的渠道进行融资,获得资金更加困难,缺乏后续资金的情况,这成为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核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心问题。国有商业银行出于对贷款风险的考虑,对于固定资产贷款项目的发放过分集权。在银行信贷政策上, 存在歧视。信贷资金过度倾斜于大中国企和央企,而没有足够的信贷支持赋予中小企业,对中小企业提供的信贷数量与其在经济总量中的占比严重失衡。在银行利率政策上, 也存在着歧视。一般而言国有企业能够获得更多的利率优惠,但大部分的民营企业却只能望而却步。因此增加了中小企业的融资成本, 造就了中小民营企业在市场环境中的不利处境。
2.2.2 管理模式僵化,管理观念陈旧
中小企业传统的管理模式中最为突出的一点是企业的各方面权利过分的集中于企业所有人,这种权利过分集中的组织架构势必会使得企业的财务管理体制无法得到规范的确立。私营企业作为我国中小企业中的市场主体,企业的决策权利为企业领导者所有,并未充分认识和研究财务管理的理论方法,造成了企业内部管理制度的缺陷扩大,出现失控的财务管理状况,并且没有对财务施以严格的监控,造成部分会计数据不具备真实性。大部分中小型企业没有完备的内部审计体系,同时内部审计的独立性无法得到有效的保障。其次,企业管理者的管理理念无法与时俱进,并且管理素质偏低,自身能力无法适应企业的扩张[1]。
2.2.3 财务管理人员素质不高,财务管理工作重视不够
首先,中小企业中缺乏高素质的财务管理人员是制约财务管理在企业发展中发挥效用的主要屏障。企业偏向于培养终端销售以及一线的核心操作人员,而对于企业管理人员整体能力水平的提升却没有做出足够的重视,无法合理的平衡会计人员的培养和使用,会计人员在企业的经营活动中常常失去主动权[2]。其次,出于成本效益的考虑,绝大多数小企业管理者一般不设专门的会计机构,而是将企业的会计任务进行外包。由于聘请的会计服务机构或兼职会计人员没有对企业的经营活动进行实时跟进和充分了解,因此很难将会计核算的结果与企业的管理决策活动有效的相结合。第三,由于中国职业经理人体系还处于起步阶段,大多数私营企业更偏向于“任人唯亲”,尤其是对这个特殊岗位——会计,许多中小企业内部聘用的会计人员并不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对于企业管理更显得力不从心。第四,财务管理不被重视。许多中小企业的管理者认为,会计仅具备单一的核算功能,对会计的需求还停留在利润的计算和计税需求等浅显的层面。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cwgl/6741.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