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应收账款质押融资的风险问题研究
中小企业应收账款质押融资的风险问题研究[20200210135804]
摘 要
2007年出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借鉴国外经验,正式地将“应收账款”归入到可以用来担保的资产范畴,在拓宽了中小企业可供质押担保资产范畴的同时,同时也将这些财产演变成了可担保物。中小企业在整个的发展壮大过程中不仅面临着融资约束这一难题,另一方面还积累了大量的搁置着的应收账款,所以要想彻底地打开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症结,问题的关键在于要学会融资创新。应收账款质押融资作为一种新型有效的融资方式,根据其独特的融资长处,不仅能有效率地盘活中小企业常年累积的沉淀资金,而且有助于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提供了可靠的途径。本文主要介绍应收账款质押融资的概述,包括:现状、概念、基本运营流程以及特点,讨论了应收账款质押融资对中小企业发展的重要意义以及在实践中存在的风险问题,最后提出相对应的应对措施以有助于其对中小企业应收账款质押融资的发展。
*查看完整论文请 +Q: 3 5 1 9 1 6 0 7 2
关键字:中小企业应收账款质押融资风险与对策
目录
1.绪言 1
1.1研究背景和动机 1
1.2国内外研究综述 1
1.2.1国外研究现状 1
1.2.2国内研究现状 2
1.3主要思路与研究方法 2
2.应收账款质押融资概述 4
2.1应收账款质押融资的内涵 4
2.1.1现状及基本概念 4
2.1.2基本运作流程 6
2.2应收账款质押融资的特点 6
2.2.1出质的对象限于货币债务 6
2.2.2属于存在债权和未来债权 6
2.2.3质权在信贷征信机构开展出质时设立 6
2.3应收账款质押融资对中小企业发展的积极作用 7
3.关于丹阳市X企业应收账款质押融资业务的案例 8
4.根据X公司案例分析应收账款质押融资存在的风险问题 9
4.1由于银行操作和人员管理的不规范引发的风险 9
4.1.1从操作角度分析银行带来的风险 9
4.1.2从银行人员的技术和道德水平分析其带来的风险 9
4.2由于出质人引发的风险 9
4.2.1存在于出质人信用管理方面的风险 10
4.2.2存在于出质人应收账款管理方面的风险 10
4.2.3存在于出质人诚信管理方面的风险 10
4.3由于债务人的还款能力和意愿引发的风险 11
4.4由于法律制度的不全面引发的风险 11
4.4.1国家在质押融资方面的规定不严格 11
4.4.2欠缺对金融机构质押融资风险控制标准的规范 11
4.5由于政府宣传质押融资的业务及制度不到位引发的风险 12
5.监控中小企业应收账款质押融资风险的对策 13
5.1从质权人的角度进行风险监控 13
5.2从出质人的角度进行风险监控 13
5.3从债务人的角度进行风险监控 14
5.4从法规制度的角度进行风险监控 14
5.5从相关政府宣传的角度进行风险监控 15
6.结论 16
参考文献 17
致 谢 18
1.绪言
1.1研究背景和动机
近些年来,应收账款质押作为一种新崛起的担保途径,也开始演变成权利质押大家族中的一员,它不仅其体现了现代以利用《物权法》为核心的思想潮流,而且在当今社会经济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这一点特别体现在在缓解中小企业因缺乏实在有形的资产抵押物而导致加大筹资难度这一方面。现如今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采用应收账款质押这一融资方法,既能够加大银行等信贷机构对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也能使得中小企业在原有的基础上做强,从而达到银行和企业实现互利互赢的目的。但是,我国2007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以下简称《物权法》)对应收账款质押这一概念规定的范畴又比较简略不全面,导致应收账款质押在中小企业真正的社会实践中应用型比较差,适用性也比较弱,同时也存在基本的操作流程不规范等问题,从而导致应收账款质押这一新的质权担保制度在真正操作中的实用效率低下。
1.2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国外研究现状
Mian和Smith(2012)分析企业规模的大小、企业信用等级的高低、销售渠道的多少、政策的规范程度、行业集中度的强弱和销售环境等多种因素时,利用了美国某协会在《会计趋势与技术》的文件中挑选700家企业为标本的数据资料作为参考,来研究其对应收账款质押融资造成的不同效果,经过试验发现,其中企业信用等级的高低、行业集中度的强弱、政策的规范程度三个因素对应收账款质押融资的效果最明显。
Summers and Wilson(2010)通过对英国多家企业资料核查发现,英国企业进行应收账款质押融资业务大都是为了更好的达到为企业拓展融资方式的目的,另外还证明了企业生产何种商品、企业客户的信用等级高低这两者和开展应收账款质押融资业务的关系紧密相连。
Soufani(2012)在其实验报告中绝大多数采用实证研究的手段调对英国3600多个企业进行了抽样调查,发现企业更容易选择做应收账款质押融资的方式若是在获得银行贷款几率小、负债多、融资缺口大的情况下。
1.2.2国内研究现状
马菁菁(2011)在分析我国应收账款质押融资现状的阐述中,表明在我国办理这种业务绝大部分都是银行类信贷机构,在商品制造业、动产不动产租赁业、娱乐服务业、电、气及水的供应、建造业等行业该业务发生频繁,且聚集在东部沿海地区。
刘荣浩(2011)在收集各大银行资料后表明各大中小银行开展应收账款质押融资业务的态度比较消极,而且应收账款融资业务的办理依附在应收账款转让、保理等业务上,实践中真正开展质押融资业务的银行没有几家。
王海涛(2011)进行了进一步的总结认为,虽然信用扩大市场份额是增加经营利润的好方法,可以增加企业应收账款的数量,但它降低了应收账款的质量。
张淼(2013)在认真研究其他学者观点的基础上,提出要加强应收账款质押融资过程中生成的风险、法律风险、操作风险等方面的风险防范,另加入金融财务风险提醒银行对应收账款质押融资要加强自我风险控制意识。
周光琪(2013)总结表示目前由于企业只关注应收账款对产品的促销作用而忽略了资金本身潜在的时间价值,同时因为缺少科学系统地管理应收账款,且实行宽松的信用政策,从而造成应收账款质量低下,从而造成我国中小企业应收账款具有应收账款周转率低、收款期限长、流动性弱的弱点。
综上所述,目前我国的应收账款质押融资还处在基本的起步发展阶段,加快对质押融资所存在问题的研究刻不容缓。所以本文借鉴上述文章的观点,试图从现今我国中小企业应收账款融资现状出发,首先阐述何为应收账款质押融资下,对此概念进行普及与介绍,并分析其对中小企业发展的重要意义,然后结合现实生活中应收账款质押融资来自各个方面的风险问题,对其提出切实可行的降低风险的措施,希望能为我国应收账款的质押融资的发展提供绵薄之力,并希望它在与中国实际国情相符的同时,也能早日与国际接轨跟上时代的步伐,走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之路。
1.3主要思路与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通过理论分析和比较分析的方法来探讨我国中小企业应收账款质押融资的一些问题和解决方法。本文的撰写主要是通过文献查阅、理论分析来展开的。首先,在论文的第一部分,主要阐述了应收账款质押融资的现状、概念、基本运营流程以及特点。其次,在论文的第二部分,将应收账款质押融资和应收账款保理进行比较研究,从而分析其在属性及责任承担方式上的区别及可能带来的影响。然后,在第三部分列举关于某中小企业应收账款质押融资业务的案例。再次,在论文的第四部分,根据第三部分案例的思考,从五个方面分析应收账款质押融资存在的风险问题,即包括应收账款质押融资给银行等信贷机构造成的风险,作为出质人对实施应收账款质押融资的制约,作为第三债务人在还款能力及还款意愿使得应收账款质押融资的实施面临考验,政府的宣传不全面及不健全的政策法规等这些方面都对中小企业应收账款质押融资的发展不利。最后,在论文的第五部分,对针对第四部分反映的存在的风险及问题提出建议,使该篇论文具有存在的意义。
摘 要
2007年出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借鉴国外经验,正式地将“应收账款”归入到可以用来担保的资产范畴,在拓宽了中小企业可供质押担保资产范畴的同时,同时也将这些财产演变成了可担保物。中小企业在整个的发展壮大过程中不仅面临着融资约束这一难题,另一方面还积累了大量的搁置着的应收账款,所以要想彻底地打开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症结,问题的关键在于要学会融资创新。应收账款质押融资作为一种新型有效的融资方式,根据其独特的融资长处,不仅能有效率地盘活中小企业常年累积的沉淀资金,而且有助于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提供了可靠的途径。本文主要介绍应收账款质押融资的概述,包括:现状、概念、基本运营流程以及特点,讨论了应收账款质押融资对中小企业发展的重要意义以及在实践中存在的风险问题,最后提出相对应的应对措施以有助于其对中小企业应收账款质押融资的发展。
*查看完整论文请 +Q: 3 5 1 9 1 6 0 7 2
关键字:中小企业应收账款质押融资风险与对策
目录
1.绪言 1
1.1研究背景和动机 1
1.2国内外研究综述 1
1.2.1国外研究现状 1
1.2.2国内研究现状 2
1.3主要思路与研究方法 2
2.应收账款质押融资概述 4
2.1应收账款质押融资的内涵 4
2.1.1现状及基本概念 4
2.1.2基本运作流程 6
2.2应收账款质押融资的特点 6
2.2.1出质的对象限于货币债务 6
2.2.2属于存在债权和未来债权 6
2.2.3质权在信贷征信机构开展出质时设立 6
2.3应收账款质押融资对中小企业发展的积极作用 7
3.关于丹阳市X企业应收账款质押融资业务的案例 8
4.根据X公司案例分析应收账款质押融资存在的风险问题 9
4.1由于银行操作和人员管理的不规范引发的风险 9
4.1.1从操作角度分析银行带来的风险 9
4.1.2从银行人员的技术和道德水平分析其带来的风险 9
4.2由于出质人引发的风险 9
4.2.1存在于出质人信用管理方面的风险 10
4.2.2存在于出质人应收账款管理方面的风险 10
4.2.3存在于出质人诚信管理方面的风险 10
4.3由于债务人的还款能力和意愿引发的风险 11
4.4由于法律制度的不全面引发的风险 11
4.4.1国家在质押融资方面的规定不严格 11
4.4.2欠缺对金融机构质押融资风险控制标准的规范 11
4.5由于政府宣传质押融资的业务及制度不到位引发的风险 12
5.监控中小企业应收账款质押融资风险的对策 13
5.1从质权人的角度进行风险监控 13
5.2从出质人的角度进行风险监控 13
5.3从债务人的角度进行风险监控 14
5.4从法规制度的角度进行风险监控 14
5.5从相关政府宣传的角度进行风险监控 15
6.结论 16
参考文献 17
致 谢 18
1.绪言
1.1研究背景和动机
近些年来,应收账款质押作为一种新崛起的担保途径,也开始演变成权利质押大家族中的一员,它不仅其体现了现代以利用《物权法》为核心的思想潮流,而且在当今社会经济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这一点特别体现在在缓解中小企业因缺乏实在有形的资产抵押物而导致加大筹资难度这一方面。现如今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采用应收账款质押这一融资方法,既能够加大银行等信贷机构对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也能使得中小企业在原有的基础上做强,从而达到银行和企业实现互利互赢的目的。但是,我国2007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以下简称《物权法》)对应收账款质押这一概念规定的范畴又比较简略不全面,导致应收账款质押在中小企业真正的社会实践中应用型比较差,适用性也比较弱,同时也存在基本的操作流程不规范等问题,从而导致应收账款质押这一新的质权担保制度在真正操作中的实用效率低下。
1.2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国外研究现状
Mian和Smith(2012)分析企业规模的大小、企业信用等级的高低、销售渠道的多少、政策的规范程度、行业集中度的强弱和销售环境等多种因素时,利用了美国某协会在《会计趋势与技术》的文件中挑选700家企业为标本的数据资料作为参考,来研究其对应收账款质押融资造成的不同效果,经过试验发现,其中企业信用等级的高低、行业集中度的强弱、政策的规范程度三个因素对应收账款质押融资的效果最明显。
Summers and Wilson(2010)通过对英国多家企业资料核查发现,英国企业进行应收账款质押融资业务大都是为了更好的达到为企业拓展融资方式的目的,另外还证明了企业生产何种商品、企业客户的信用等级高低这两者和开展应收账款质押融资业务的关系紧密相连。
Soufani(2012)在其实验报告中绝大多数采用实证研究的手段调对英国3600多个企业进行了抽样调查,发现企业更容易选择做应收账款质押融资的方式若是在获得银行贷款几率小、负债多、融资缺口大的情况下。
1.2.2国内研究现状
马菁菁(2011)在分析我国应收账款质押融资现状的阐述中,表明在我国办理这种业务绝大部分都是银行类信贷机构,在商品制造业、动产不动产租赁业、娱乐服务业、电、气及水的供应、建造业等行业该业务发生频繁,且聚集在东部沿海地区。
刘荣浩(2011)在收集各大银行资料后表明各大中小银行开展应收账款质押融资业务的态度比较消极,而且应收账款融资业务的办理依附在应收账款转让、保理等业务上,实践中真正开展质押融资业务的银行没有几家。
王海涛(2011)进行了进一步的总结认为,虽然信用扩大市场份额是增加经营利润的好方法,可以增加企业应收账款的数量,但它降低了应收账款的质量。
张淼(2013)在认真研究其他学者观点的基础上,提出要加强应收账款质押融资过程中生成的风险、法律风险、操作风险等方面的风险防范,另加入金融财务风险提醒银行对应收账款质押融资要加强自我风险控制意识。
周光琪(2013)总结表示目前由于企业只关注应收账款对产品的促销作用而忽略了资金本身潜在的时间价值,同时因为缺少科学系统地管理应收账款,且实行宽松的信用政策,从而造成应收账款质量低下,从而造成我国中小企业应收账款具有应收账款周转率低、收款期限长、流动性弱的弱点。
综上所述,目前我国的应收账款质押融资还处在基本的起步发展阶段,加快对质押融资所存在问题的研究刻不容缓。所以本文借鉴上述文章的观点,试图从现今我国中小企业应收账款融资现状出发,首先阐述何为应收账款质押融资下,对此概念进行普及与介绍,并分析其对中小企业发展的重要意义,然后结合现实生活中应收账款质押融资来自各个方面的风险问题,对其提出切实可行的降低风险的措施,希望能为我国应收账款的质押融资的发展提供绵薄之力,并希望它在与中国实际国情相符的同时,也能早日与国际接轨跟上时代的步伐,走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之路。
1.3主要思路与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通过理论分析和比较分析的方法来探讨我国中小企业应收账款质押融资的一些问题和解决方法。本文的撰写主要是通过文献查阅、理论分析来展开的。首先,在论文的第一部分,主要阐述了应收账款质押融资的现状、概念、基本运营流程以及特点。其次,在论文的第二部分,将应收账款质押融资和应收账款保理进行比较研究,从而分析其在属性及责任承担方式上的区别及可能带来的影响。然后,在第三部分列举关于某中小企业应收账款质押融资业务的案例。再次,在论文的第四部分,根据第三部分案例的思考,从五个方面分析应收账款质押融资存在的风险问题,即包括应收账款质押融资给银行等信贷机构造成的风险,作为出质人对实施应收账款质押融资的制约,作为第三债务人在还款能力及还款意愿使得应收账款质押融资的实施面临考验,政府的宣传不全面及不健全的政策法规等这些方面都对中小企业应收账款质押融资的发展不利。最后,在论文的第五部分,对针对第四部分反映的存在的风险及问题提出建议,使该篇论文具有存在的意义。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cwgl/68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