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微企业融资困境及破解途径

小微企业融资困境及破解途径[20200105104056]
小微企业为我国的GDP和就业方面做了很大贡献,但是在融资方面一直以来却屡遭歧视,小微企业作为中小企业的弱势群体,已经成为我国就业的主渠道、企业家成长的平台,但是由于多种原因造成了小微企业融资难、发展难。小微企业的融资难的问题在当前经济发展过程中不但没有缓和,反而变得越加明显。基于此,本文分析了小微企业在当前的融资渠道以及面临的问题,并对应提出解决对策与建议。  *查看完整论文请+Q: 351916072 
关键字:小微企业,融资困境,对策
目 录
1 引言 1
2 小微企业融资概况界定 2
2.1 企业融资的概念及相关理论 2
2.2 中小企业及小微企业的界定及定义 2
2.3 国内外关于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研究3
3 小微企业融资存在问题 3
3.1 小微企业融资特点 3
3.2 小微企业融资方式 5
3.3 小微企业融资存在问题 7
4 小微企业融资难的原因 8
4.1 小微企业的自身原因 8
4.2 社会环境原因 9
5 小微企业融资困境破解途径10
5.1 提升小微企业自身融资能力 10
5.2 改善小微企业外部融资环境 11
结论 13
致谢 14
参考文献 15
1 引言
2011年6月18日,国家统计局、工信部等四个部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拟定了《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该规定将中小企业划分为中型、小型、微型三种类型。在新的规定里面,小微型企业今后将成为政策扶持的重中之重。我们国家的小微企业发展迅速并呈现良好态势。据统计,到2013年年末,全国企业总额为1527.84万户。其中,小微型企业共11698700户,占企业总数的76.57%。再把4436.29万户个体工商户纳入统计后,小微型企业所占比重就达94.15%。但因为近几年来中国经济增速、结构调整缓慢和国际经济不景气,对小型型企业的发展产生很大影响,其中最大障碍就是小微企业融资难题,这是世界各国都存在的问题。小微企业是近几年来中国最具生机的经济发展主体,我国小微企业的发展与国民就业率、经济增长率和社会稳定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增长国民收入和增加税收等方面发挥着不可代替的作用,是提升国民经济的首要力量,但它们却在得到好的融资上遇到了瓶颈,其中的主要因素便是资金不足影响其发展。当前我国小微企业的融资问题主要体现在引入融资能力较弱,极缺乏直接融资的途径,但由于中国实体经济的影响及货币政策的调整对中国小微企业融资不利,使小微企业融资问题已经成为一个致命的硬伤。造成我国小微企业融资难的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既有企业本身的原因,也有政府、银行的问题,也包含经济法律的原因,所以融资成为小微企业发展中值得探讨的一个问题。
由于小微企业融资困境是由诸多原由共同造成的,所以融资难题也要从多个方面方面进行解决。有数据分析说明,欧洲、日本等小微企业的平均寿命达12.5年,美国市场角逐相对于比较激烈,小微企业的平均寿命也能达到8.2年。而在我国小微企业的平均寿命仅仅只有3.7年,甚至其中部分还不到3年。而导致小微企业寿命如此之短暂的元凶就是融资问题,大部分小微企业由于引入资金困难而倒闭。小微企业的的规模小,对资金需求时间短,但是其抗风险能力弱,依靠自身的话很难解决融资问题。所以对探究怎么解决小微企业的融资问题,对于激励小微企业的成长,加速我国经济增长速度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本文试图通过探究小微企业融资困境形成的原因,提出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的对策和建议。
2 小微企业融资概念界定
2.1 企业融资的概念及相关理论
企业融资是指是以企业的产权和预期收益为基础,以企业为主体的融资建设、运营和发展所需资本的过程,使企业与其内部各环节之间资金供求从不均衡到均衡的过程。融资的概念有广义狭义之分。从广义上讲,融资便是货币资金的融通,是指当事人以各种方式到金融市场上筹资的经济活动,包含两部分:投资者的资金投入和借款者的资金输入,和狭义的概念不一样。从狭义的角度来看,是指企业在融资活动中筹集资金,只包含借款者的资本投入。即企业通过某种方式,根据自身的各项指标,所拥有资金数额和企业未来的发展的需求制定出适合自己的资金需求预算。为了确保小微企业的生产经营能正常运行和发展,企业会从公司的出资者或者债权人方面获得预想的资金。公司在融资过程中要按照原则进行,不能使用法律禁止的方式进行融资。
按照资金提供者的不同,企业的融资主要可以分为内源融资和外源融资两种渠道。内源融资就是指从企业的自有资本和在生产经营过程当中产生的资金转化为投资,帮助企业融资。内源融资来源于企业的内部,企业的融资需求反映出企业资金不足等多个问题,而当内源融资依然没有办法让企业的资金需求得到满足时,企业才会把重心转到外源融资上。外源融资是指企业通过吸收企业自身以外的其余经济主体的资金,转化到自身投资上的运作过程。随着经济发展和企业生产规模的膨胀,单单依赖于内源融资已经很难使企业的资金需求得到满足,所以为了让企业更好的得到发展的机会,外源融资已经逐步成为企业获取资金的一项重要形式。
2.2 中小企业及小微企业的界定及定义
2.2.1 中小企业的界定
中小企业,也被称为中小型企业或中小企业,这是大型企业标准的下限,与大中型企业相比在职工人数、资产规模与经营范围上都比较小的经济单位。这样的企业大多数是由一个人或少数人提供资金组成的,所以这样的企业招聘员工人数与营业数额都不多,故这种类型的企业多半是由出资者直接管理。目前世界对相关中小型企业的分类标准虽然不同但是还是具备一定的相似之处,普遍的做法就是通过从业人员、资本金和营业额这三个标准来区分。然而与国际普遍区分方法相比较,我国对这类企业的区分标准则来的太过复杂。据统计,中国对各行业的大中小企业划分方法有150多种,大抵可以分为三大类:一类是基于产品的生产能力指数,二是设备的生产能力指数,另外就是既不能以产品生产能力又不能以设备的生产能力划分的,则用固定资产来衡量。
我国已经制定的中小企业新的划分标准大体已经和国际相接轨,同时考虑到小微企业的生产力水平较低、劳动力密集等特征,新的标准更为合理、有效、符合小微企业的实际需求。
2.2.2 小微企业的界定[1]
在2011年颁布的《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中,根据企业从业人员、营业收入、资产总数等指标的具体情况,联系各业特点,中小企业被划分为中型、小型、微型三种类型。具体划分标准参见表1。
表1 中小企业划型标准
行业 小型企业 微型企业
—— 营业收入额(万元) 从业人数(人) 营业收入额(万元) 从业人数(人)
农林牧渔业 50—500 —— 50以下 ——
工业 300—2000 20—300 300以下 20以下
建筑业 300—6000 —— 300以下 ——
批发业 1000—5000 5—20 1000以下 5以下
零售业 100—500 10—50 100以下 10以下
交通运输业 200—3000 20—300 200以下 20以下
仓储邮政业 100—2000 20—300 100以下 20以下
住宿餐饮业 100—2000 10—100 100以下 10以下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cwgl/6869.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