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利润操纵问题及其治理

目录
一、绪论 1
(一)研究背景 1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1
二、基本理论 1
(一)上市公司的范围 1
(二)利润操纵的概念 1
三、我国上市公司利润操纵的现状 2
(一)利润操纵行为的客观存在 2
(二)我国上市公司利润操纵的主要行为 2
1.内部利润操纵行为 2
2.外部利润操纵行为 3
四、上市公司利润操纵的动机 4
(一)利润操纵动机形成及作用原理 4
1.内部成因 4
2.外部成因 4
(二)国外上市公司的利润操纵动机分析 5
(三)国内上市公司的利润操纵动机分析 5
(四)利润操纵动机的比较分析 5
五、上市公司利润操纵的治理 6
(一)完善上市公司治理 6
(二)提高投资者对会计信息的追求 6
(三)加强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的完善 6
(四)加强注册会计师制度的完善以及外部对注册会计师的监控 7
结论 7
参考文献 8
致谢 9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
现如今,虽然经济秩序日益完善,但上市公司依然存在着利润操纵的问题。为获得利润企业管理者很有可能通过利润操纵的手段向投资者提供假信息,在我们这个信息时代如果信息错误可能导致的后果不言而喻,这种后果不仅仅可能造成投资者与企业之间会产生隔阂信任程度会下降这一点影响,还会关系到与这件事有关的会计师事务所、证券监管部门,甚至严重时影响到我国证券市场是否可以健康稳定的发展。由此可见。重视利润操纵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意见,这不管对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还是证券市场的发展都有及其重要的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外对于上市公司利润操纵问题的研究时间比较早,在20世纪50年代开始比较广泛的研究这个问题。美国著名的会计学者 Kathehne Schipper(1989)认为:利润操纵就是企业管理人员通过提供虚假的财务报告信息而达到一己私利。Barton、Jan、simko、Paul.J(1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见,这不管对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还是证券市场的发展都有及其重要的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外对于上市公司利润操纵问题的研究时间比较早,在20世纪50年代开始比较广泛的研究这个问题。美国著名的会计学者 Kathehne Schipper(1989)认为:利润操纵就是企业管理人员通过提供虚假的财务报告信息而达到一己私利。Barton、Jan、simko、Paul.J(1993)认为平衡表积累了以前会计选择的影响。Godfrey(2003)通过对澳大利亚的多家上市公司的研究以及考察得出了管理层对利润操纵问题有重大影响的结论,利润操纵受到平衡表的约束。Steve Albrecht(2005)提出了目前最为公认的企业舞弊三角动因理论。
国内对于研究利润操纵问题的专家学者还比较多,主要的有下面几个:施赟(2007)通过各个方面分析了企业的利润操纵行为受到的制约及存在的空间。朱静芬 (2008)分析了利润操纵的现状及其治理措施。张瑞红(2008)指出利润操纵得到了有效的遏制在新会计准则出台之后。曾之明,杨彩林(2009)指出我国上市公司利润操纵现象之所以普遍与公司内部治理缺失和外部监管不力等方面有着密切的了联系。黄军(2009)指出上市公司的利润操纵问题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很好的控制尤新会计准则的出台后但是在一定程度上确实留下了不少隐患。江丽(2011)提出传统的利润操纵的手段在现行的会计制度实施中失效。
二、基本理论
(一)上市公司的范围
上市公司是股份有限公司的一种,国务院或者国务院授权的证券管理部门批准该公司的发行的股票,之后该公司才可以上市交易。所以上市公司有以下几个特点:首先必须是股份有限公司然后就是必须经过国务院或者国务院授权的证券管理部门批准最后是在证券交易所进行股票交易。
(二)利润操纵的概念
利润操纵是指利润主体为达到某种目的通过更改财务报表来提高自己的利能力,有时候是在违背会计准则以及会计制度下进行的。利润操纵的手段不断更新,有时候会计制度会计准则在新的利润操纵的手段上并没有太多的要求,所以利润操纵的问题很难彻底消除,只要不断完善会计准则以及会计制度,填补这方面的空白就会减少这一问题的出现。
三、我国上市公司利润操纵的现状
(一)利润操纵行为的客观存在
2011年云南绿大地科技有限公司利润操纵事件比较出名,该公司主要因为涉嫌虚增资产、虚增收入、虚增利润被立案稽查。绿大地科技有限公司利润操纵的手段首先就是随意更改业绩,在2004年到2008年年报表明该公司净利润一直为正而且成逐年递增的状态,可是在2009年的调查中显示该公司亏损1.5亿元,在这几年中该公司一直处于虚报利润的状态。第二是虚报客户人数,给外界一种错觉,感觉该公司实力雄厚,客户源比较多从而给人一种假象。第三通过售出的商品退回这种方式,增加收入和利润,在此期间许多客户已经失踪甚至查不到该客户。现在的上市公司中存在大量像绿大地一样的公司,他们为了上市不择手段,不惜冒着会计制度及准则的约束下的危险通过各种手段虚增利润收入,以达到上市公司的标准,然后获取更大的利润。利润操纵行为在现在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还是占较大比例,这种现象很容易造成市场混乱的局面。
财务数据能反应企业是否存在利润操纵的行为,目前为止,只要财务数据发生变化或者波动就可以考虑该企业是否具有利润操纵的行为了。作为衡量一个企业收益状况的重要指标,净资产收益率也是衡量上市公司利润操纵的重要指标,其他数据例如资产负债率等等也可以反映出公司利润操纵的事实但不明显,所以很多企业为了能能够使净资产收益率可以了落在相应的区间上基本上会存在利润操纵的行为。
虚假的会计信息就是由利润操纵导致的财务数据不准确造成的,进而影响会计信息的可信度。出现这种结果与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商家故意炒作,钻会计制度的漏洞有一定关系,这些问题都可能造成利润操纵问题。
(二)我国上市公司利润操纵的主要行为
1.内部利润操纵行为
内部利润操纵是指在企业内部,管理人员为实现利润目标不惜在企业账目上动手脚,在这期间可能为瞒过注册会计师采用很特殊的方法然后进行利润操纵,基本上注册会计师都可以发现,但有时候确实会有比较多的缺漏。
提前确认或虚增收入。提前确认收入:在我国收入的确认是有明确规定的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cwgl/5933.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