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进区本土超市价值链成本管理研究

武进区本土超市价值链成本管理研究[20191229205955]
摘 要
在今天日益严峻的竞争环境下,企业间的竞争就是企业成本的竞争。创造并保持成本竞争优势,已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问题。现代企业谁能更快地吸收先进的成本管理理论和方法,并将其恰当地运用于实践,谁就能赢得市场,获得竞争的主动权。目前,超市行业已经进入微利时代,本土超市没有规模优势,也没有资金实力,价值链管理普遍缺失,和跨国超市在竞争中处于劣势。本文以常州市武进区本土超市为研究对象,运用价值链成本分析法,从超市的价值链—定位价值、渠道价值以及顾客价值三个方面指出武进区本土超市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有:超市的规模较小,目标市场不清晰,商品定位不准确,定位成本较高;落后的信息技术又使供应、采购、物流等方面的成本过高;文化建设较差,顾客服务方面不完善以致于顾客价值难以实现。从价值链的角度出发,对武进区本土超市的成本进行分析并提出了以下的措施:整合资源,实现规模效益;通过先进的信息技术,建立高效的采购系统,降低购买成本;提高超市人员的文化水平,构建良好的服务体系,使顾客价值得到较好的实现。
 *查看完整论文请+Q: 351916072 
关键字:本土超市价值链成本控制
目录
摘 要 I
Abstract II
1 绪论 1
1.1研究背景及意义 1
1.1.1研究背景 1
1.1.2研究意义 1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2
1.2.1国外研究现状 2
1.2.2国内研究现状 2
1.3研究内容及方法 3
1.3.1研究内容 3
1.3.2研究方法 3
2 价值链成本管理的概述 4
2.1价值链的含义 4
2.2 价值链成本分析的含义及特征 5
2.3 实施价值链成本分析法的意义 7
3 本土超市价值链成本管理的现状分析 7
3.1本土超市价值链成本管理的发展优势 7
3.2本土超市价值链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8
3.2.1本土超市定位成本较高 8
3.2.2商品采购成本较高 9
3.2.3 存货储存成本较高 9
3.2.4 没有采用信息技术 9
3.2.5 顾客价值难以实现 10
4 优化本土超市价值链成本管理的措施 10
4.1 降低定位成本 10
4.2 降低源头成本 11
4.3 建立完善的库存管理制度 11
4.4 降低采购及物流成本 12
4.5 努力实现顾客价值 12
结论 14
参考文献 15
致谢 16
1 绪论
1.1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研究背景
在今天日益严峻的竞争环境下,企业间的竞争就是企业成本的竞争。现代企业谁能迅速吸收先进的成本管理理论和方法,并采取适当的措施,有效地降低成本,谁就赢得了市场,取得竞争的主动权。面对零售企业的客户服务理念化、信息系统网络化、市场国际化的管理理念的形成和发展,企业的成本管理越来越困难,传统的成本分析方法很难发挥有效的作用。近年来,迈克尔·波特的价值链理论已愈来愈受到企业的重视,并由此产生了价值链成本分析法。本文主要将这种方法用于零售业中的超市行业。
零售商与供应商,消费者等的有更密切的关系。作为一个零售商,必须将全过程的商品的采购、销售和售后服务,看作是一个价值链,并进行有效的管理。唯有如此,才能让零售业的成本达到最低,让产品的销售渠道更加畅通,并实现良性循环。
目前,超市行业已经进入微利时代,本土超市在规模和资金上都没有优势,价值链管理也普遍缺失,所以和跨国超市在竞争中处于劣势。本文主要以常州市武进区的本土超市为研究对象,结合上述背景,站在战略的高度,运用价值链成本管理,先对超市行业的价值链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指出各个链条上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剖析存在这些问题的原因,提出一些可行的措施。
1.1.2研究意义
第一、在理论上,超市行业在市场环境下要能够有效地发挥其竞争优势和行业经济地位的维护、提高资本的利润空间的使用效率、保障超市的健康发展需要创新。通过对前人研究的理论成果进行梳理,构造零售业价值链成本管理的框架,分析价值链各环节上的成本,丰富本土超市价值链成本管理理论,使得成本管理研究更加全面、系统。
第二、在实践上,行业的发展历程就是核心竞争力创造持续竞争优势的过程,超市行业普遍存在的最重要的核心竞争力就是成本优势。对价值链成本管理的研究,一方面提高价值链成本管理水平,探讨了影响价值链成本管理的因素,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传统的管理模式。另一方面有助于超市把人、财、物、信息等战略资源有效的配置到行业核心竞争力的长期较量之中。[1]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国外研究现状
价值链的概念是第一个由迈克尔·波特(Michael Porter,1985)[2]在1985年出版的《竞争优势》中明确提出的。他认为:每一个企业都是在设计、生产、销售和服务等价值创造活动的集合体。所有这些活动都可以用一个价值链来表明。
在迈克尔·波特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美国会计学者桑克和戈文德拉贾(Shank and Govindarajan,1993)[3]在1993年出版的《战略成本管理》中指出可以用价值链的思想分析企业的战略成本,提出价值链理论将会是战略成本管理中重要的分析工具。
近几十年来价值链的分析重心经历了许多变化,价值链理论体系的不断发展,基于价值链的成本管理的同样成为热点。从汉德菲尔德和尼克尔斯(Handfield & Nickels,1999)[4]物质信息和管理成本,到斯蒂芬·苏瑞(Stefan Seuring,2001)[5]将价值链成本划分为直接、作业和交易成本这三个层次,价值链在不同的行业、不同领域被实践和应用。
1.2.2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学者对价值链的研究多数是采用经验研究和规范研究的方法,并在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在我国的应用思路。
张旭波是我国最早在《公司行为与竞争优势》中对迈克尔·波特的很多有关价值链的观点进行具体介绍和进一步分析的学者,这对价值链理论在我国的应用起到了很好的带头作用。[6]张继焦认为,企业不仅要考虑纵向价值链的管理,在现代竞争环境下,更要关注横向价值链管理方式。通过价值链管理来达到优化业务流程的目的,提高企业竞争力。[7]阎洪彬、刘志鹃等学者基于企业价值链运用战略成本管理工具的成本控制为主要研究对象,并研究了西方管理工具在我国各行业的应用。[8]郑文山指出在价值链分析的基础上进行成本管理对零售业发展的积极意义。从“定位价值”渠道价值”和“顾客价值”三方面分析成本竞争优势,以此来启示本土零售业的发展。
随着我国人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消费水平也在不断提升。在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背景下,零售业备受关注,其中代表大众消费的超市零售业的竞争也愈来愈激烈。价值链理论在零售业成本管理中的进一步应用是需要进一步在该领域探索的。随着零售行业环境的变化,降低零售成本,提高超市核心竞争力的需求越来越迫切,价值链理论作为现代成本管理的新方法,其在零售业领域的应用必将大有所为。
1.3研究内容及方法
1.3.1研究内容
本文根据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路,采用理论研究与案例研究相结合的方法,找出了本土超市的现行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在对超市价值链分析的基础上,构建超市的价值链成本管理体系,重点研究价值链下超市管理者优化成本的措施,最后结合武进区本土超市的成本管理情况进行实证分析。本课题共分成5章,主要内容如下:
第一章为绪论,主要阐述选题背景和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和研究内容、方法。
第二章主要是相关理论介绍,包括价值链理论和价值链成本管理理论,实施价值链成本分析的意义,在价值链分析的基础上构建零售业成本管理体系。
第三章以武进区本土超市为研究平台进行案例剖析,主要分析其价值链成本管理的全过程,分析其在价值链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第四章根据武进区本土超市价值链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对应的措施。
第五章是结论和展望,讲述本文中的研究成果和存在的不足,对零售业价值链成本管理前景进行展望。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cwgl/7053.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