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财务杠杆的研究__以超级细菌概念板块为例

上市公司财务杠杆的研究__以超级细菌概念板块为例[20191229204601]
摘 要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逐步发展和深化,企业之间的联系也更加紧密,而竞争也日趋激烈。从我国上司公司来看,负债筹资也由于其独特的杠杆效应为各个企业所青睐。超级细菌概念作为生物制药行业中的一个分支,广泛被人们所熟知,其利用资本市场的支持迅速崛起,发展空间备受瞩目。而超级细菌作为一个新兴的社会热点,人们对其在财务杠杆方面的研究不够完善,如果这些公司出现资本结构不合理,负债筹资过度等问题,都会使企业面临很大的财务风险。因此,探索财务杠杆对于上市公司的应用状况,如何规避财务风险,将对企业实现价值的最大化具有及其深远的意义。
论文首先介绍了国内外对财务杠杆的相关研究和财务杠杆的一些基本理论,阐述了财务杠杆的概念和计算原理。然后着重研究了财务杠杆对于超级细菌概念板块上市公司的运用状况并得出结论。最后对财务杠杆的运用提出了一些建议。
 *查看完整论文请+Q: 351916072 
关键字:超级细菌财务杠杆财务风险
目 录
1.引言 1
1.1研究背景及意义 1
1.1.1研究背景 1
1.1.2研究意义 1
1.2国内外研究综述 1
1.2.1国外研究综述 1
1.2.2国内研究现状 2
1.3本文的研究思路 3
2.财务杠杆理论 4
2.1财务杠杆的概念与原理 4
2.1.1财务杠杆的概念 4
2.1.2财务杠杆的计算方法分析 4
2.2财务杠杆的效应 5
2.2.1财务杠杆的正效应 5
2.2.2财务杠杆的负效应 5
2.3影响财务杠杆的因素 6
2.3.1息税前利润的变动对财务杠杆的影响分析 6
2.3.2利息费用的变动对财务杠杆的影响分析 7
3.财务杠杆对于超级细菌概念板块上市公司的运用 9
3.1超级细菌概念板块的上市公司介绍 9
3.2上市公司财务杠杆运用的现状 9
3.2.1财务杠杆系数在区间(0,1]的上市公司 9
3.2.2财务杠杆系数在区间(1,2)的上市公司 12
3.2.3财务杠杆系数在区间(2,+∞)的上市公司 14
4.财务杠杆与财务风险的关系分析 16
4.1财务杠杆对财务风险的影响 16
4.2财务杠杆的合理范围 17
4.3本章的研究结论 17
5.财务杠杆的运用建议 19
5.1根据企业所处环境来确定负债水平 19
5.2改变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 19
5.2.1提高上市公司现金股利的支付比例 19
5.2.2.寻找多样化的融资方式 19
5.2.3.完善上市公司的审批制度 19
5.3优化上市公司债务融资结构 20
5.3.1注重提高企业的内源融资能力 20
5.3.2大力发展我国的债券市场 20
结语 21
参考文献 22
致 谢 23
1.引言
1.1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研究背景
西方哲学家阿基米德曾说过:“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动一个地球”。在当今世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杠杆原理也不局限于物理范畴,被人们运用到生活中的各个领域。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速,企业之间的联系变得相当紧密,而竞争也日趋激烈。从我国的上市公司来看,负债筹资由于具有独特的杠杆效应而被各个企业所广泛的采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物制药类行业成为21世纪最具发展潜力和希望的行业,也对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近几年来,超级细菌这个新兴概念也被人们广泛的熟知,但是,作为一个新兴的社会热点,人们对其在财务杠杆方面的研究还不够完善,财务杠杆对于超级细菌概念板块上市公司的运用现状如何?运用财务杠杆过程中还有哪些问题?对财务杠杆的运用有何建议?本文就这些问题进行进一步的探索和研究。
1.1.2研究意义
在我国,生物制药和医药类事业起步比较晚,多数专利技术都来自国外,而超级细菌作为一个新兴的概念,其风险相对较高,倘使这些公司出现资本结构不合理,负债筹资过度,或因销售方面出现问题,使公司的销售业绩下滑,财务状况出现异常情况,企业将会面临较大的财务风险。因此,探索企业对于财务杠杆的运用情况及影响因素,如何运用财务杠杆的正效应来获得杠杆效益,实现企业价值的最大化有着及其深刻的意义。
1.2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国外研究综述
国外有关财务杠杆的基本理论已经趋于完善,开始从理论方面的研究转入为实证分析。国外学者从多个方面对财务杠杆进行研究分析,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Jensen(1986)提出自由现金流理论。他指出:企业管理层迫于财务杠杆的利息压力必须要吐出现金,来使衍生代理成本和自由现金流降低,公司负债对资源浪费活动,避免无效率的投资行为具有重要的作用,最终使公司的价值得到提升。
Sandberg把有关公司资本结构决策中涉及到的研究财务杠杆作用的问题作为一个重要的战略课题来进行研究。作者认为高负债比率往往被企业经营者当作防止公司被迫购买重组的工具,但企业过高的负债比率又会带来新的“债务管理”和“违约风险”等一系列问题。在当今社会,企业的战略家通过负债筹资方式来进行有效的战略管理。
Chatrath Arjun(1994)未排除筹资成本与财务杠杆的非线性关系。其次,作者运用了时间序列数据和横截面,再针对企业筹资成本和财务杠杆的关系做了稳定性测试。
Ross认为通过举债的方式来筹集资金,使债权人对公司盈利能力充满信心,但是负债成本不随盈利的变化而变化,是固定的,就会使企业的普通股每股收益出现大幅度波动的现象,增加企业的风险。
Jensen and Mecking认为通过债务融资的方式能够更好的协调股东和管理者的相关利益,由此使股东和管理者因利益冲突而导致的代理成本得到降低,使企业的公司价值得到提升。
1.2.2国内研究现状
在我国国内,一些学者对财务杠杆相关知识也有所涉及。近几年来,学者们对财务杠杆的讨论层见叠出,主要从它的概念、计算方法、效应等方面进行研究与探讨,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讨论的情况主要有以下几种:
1、财务杠杆及其系数的确定
韩明君、宜希龙(1999)指出影响财务杠杆的因素主要有息税前利润、资本结构、资金成本等。作者得出的主要影响财务杠杆系数的是企业自身因素,企业应该结合自身情况来确定财务杠杆的程度。
赵娟(2002)提出财务杠杆计算的方法主要有:将息税前利润的变动率分别与净利润变动率和税前利润进行对比。作者把固定财务费用比作杠杆中的支点,通过改变支点位置来引起息税前利润和普通股每股收益不同程度的变动。
2、财务杠杆的正效应和负效应
张鸣(1998)对财务杠杆的正效应和负效应进行深入的研究。在分析正效应时得出:无论企业息税前利润变或不变,若能够正确使用财务杠杆,就能使权益资本利润率得到提高。作者在分析负效应时得出:财务杠杆的负效应是因财务杠杆的存在而给企业带来的财务风险,企业要对财务杠杆进行合理的预测,从而得出有效的管理方法。
李心愉(2000)对张鸣教授的观点作了进一步的说明和补充,作者认为财务杠杆若要发挥正效应,企业的全部资本由负债融资的利息率应小于息税前利润率。财务风险的增大是财务杠杆的提高所引起的,而财务杠杆提高所付出的代价是企业资本成本的增加。
3、财务杠杆与财务风险的关系
近几年来,学术界对财务杠杆与财务风险关系的分析较多。
邵希娟、崔毅(2000)认为:企业进行融资决策分析时,如果对企业的预测较好,面临的风险较小时,就应增大债务融资比率,利用高财务杠杆实现普通股每股收益的增长。企业管理者应该结合实际情况,考虑企业自身面临的风险来决定负债、优先股在资本结构中的比率。总的来说,企业的经营者应积极利用财务杠杆的正效应来实现杠杆收益,避免损失,陷入财务困境。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cwgl/7179.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