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院校大就业难的原因及对策分析以国际商贸为例(附件)
摘 要近年来严峻的就业形势给大学生带来了沉重的就业压力。尤其是民办高校大学生的就业,更是难上加难。本文主要是通过对陕西国际商贸学院的近五年的毕业生的就业调查数据为依据分析该校目前的就业现状、就业影响因素然后据此提出相应的管理对策,以便为民办院校的下一阶段跨越式发展提供策略参考。文章共分三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是通过文献研究法对民办院校就业现状及就业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第二部分主要是通过问卷等方式收集、整理、分析数据,然后对陕西国际商贸学院的就业现状进行分析。首先队陕西国际商贸学院的一个总体情况进行介绍,其次是通过该校近5年的毕业生的就业情况进行现状分析。第三部分主要是依据已有的关于民办院校就业影响因素的研究成果结合该校具体的就业情况从政府、用人单位、学校和个人四个方面进行对比分析,研究这些因素对陕西国际商贸学院大学生就业影响的具体特点。第四部分主要是根据前面分析出的陕西国际商贸学院大学生就业影响因素呈现出的具体特点,依旧从政府、用人单位、学校和个人四个大的方面进行深入的具体的切合陕西国际商贸学院实际情况,进而采取有效措施帮助民办院校大学生就业,从而使大学生尽快尽早适应就业压力,早日实现就业,择业,创业的良性发展。
目录
1绪论 1
1.1研究背景及意义 1
1.1.1研究的背景 1
1.1.2研究的意义: 1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1
1.2.1国外研究现状 1
1. 2.2 国内研究现状 2
1.3研究内容 2
1.4研究思路与方法 3
1.4.1研究思路 3
1.4.2研究方法 3
2民办院校大学生就业现状 4
2.1大学生就业 4
2.2民办院校大学生就业现状及特点 4
3陕西国际商贸学院毕业生就业现状 5
3.1陕西国际商贸学院基本情况介绍 5
3.2陕西国际商贸学院大学生就业现状问卷调查及分析 6
3.2.1问卷调查的目的? 6
3.2.2问卷的甄选与取样 6
3.2.3该校近5年就业率统计 6
3.2.4陕西国际商贸学院大学生就业单位分布特点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7
3.2.5陕西国际商贸学院大学生对目前工作满意度调查 7
3.2.6该校大学生就业现状的整体概况 8
4 民办院校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分析 9
4.1毕业生数量攀升造成就业压力 9
4.2院校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脱轨 9
4.3招聘单位门槛高 9
4.4个人期望值过高 9
5 改变民办院校大学生就业难局面的对策 11
5.1政府方面加快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实行高等教育产业化 11
5.2用人单位方面 11
5.2.1摆正用人心态 11
5.2.2建立校企合作培养机制 11
5.3高校方面 11
5.3.1加强就业指导,帮助民办院校大学生掌握更多就业技巧,增强竞争力 12
5.3.2合理学科专业设置 12
5.4大学生自身方面提高自身素质转变就业观念 12
结论 14
参考文献 15
致谢 16
附录 17
1 绪论
1.1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研究的背景
民办高等教育在我国从改革开放出现至今已经经历了三十多年的发展,在高等教育逐步走向大众化的过程中,民办高等教育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并且渐渐取得了社会的广泛认同,已经逐步成了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增长和组成部分,在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和变革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本文主要对陕西国际商贸学院大学生就业问题进行了研究,分析了民办院校大学生就业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促进民办院校大学生就业的解决对策。
1.1.2研究的意义:
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问题已成为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话题,随着民办院校的快速发展,院校学生的人数不断增加,他们的就业面临着越发严峻的势态。受我国传统观念的影响,认为民办院校的教育质量远逊于公办高校的教育质量,所以在就业方面,民办院校普遍得不到社会和企业的认可,导致民办院校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如何正确认识和解决民办院校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关系到一个学校的生存与发展,关系到学生的个人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1.2.1国外研究现状
卡诺就把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难问题归因于劳动力市场的需求方,认为是资本主义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结果,因为失业大学生的存在有利于满足企业对技术人才的需求,也有利于压低工资和提高在岗大学生的生产力。
教育经济学家M.布劳格(M.Blaug)认为造成毕业生失业的原因不是大学毕业生的绝对过剩,而是供给的快速增长[1]。
法国经济学家萨伊(J.B.Say)他提出著名的“萨伊定律”,认为“供给能自动创造需求”[2]。该理论理论认为,在市场机制自动调节下,全竞争市场可以实现充分就业,不会出现“非自愿性”的真正失业。
经济学家凯恩斯的就业论指出,要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关键就在于提高有效需求,因此,主张通过国家干预经济来拉动需求,以实现促进生产、提高就业目的。凯恩斯就业理论为发达国家在20世纪3060年代摆脱经济危机和缓解就业问题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1.2.2国内研究现状
1995年,陈昌贵在《关于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规模的非经济学思考》中提出:“扩大高等教育规模将会造成大量的教育性失业”[3];张桂春在《关注“教育性失业”问题的新视角》一文中指出:“教育性失业现象是教育产品出于买方市场下的典型产物”[4];杨立安认为教育过度与知识失业是相互联系的,与教育过度相伴生的是知识失业[5]。
瞿振元和谢维和在《中国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形势的分析与预测》中对高校毕业生的失业问题进行了分类:①结构性失业;②摩擦性失业;③体制性失业。其中摩擦性失业就是由于市场中的信息不对称引起的,体制性失业是由于制度的不合理造成的,而结构性失业是学校教育与社会需求的脱轨引起的[6]。
刘心红在《浅析大学生就业难原因及应对策略》一文中提出: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产生的原因分为用人单位的原因、学校的原因和大学生自身的原因三个方面,同时也指出就业难问题的解决对策包括政府、用人单位、高校和大学生四个方面[7]。刘心红认为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用人单位的原因分为三方面:首先,我国企业大多是加工制造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企业,为大学生提供的有效岗位不足。其次,用人单位方面强调应聘人员的工作经验和高学历。再次,用人单位选择人才的误区。学校的原因也分为三个方面:首先,专业结构不合理,与市场需求存在错位。其次,人才培养质量滑坡。再次,大学生就业指导力度不够,大学生自身综合素质不足,对职业和自己的认知不够产生就业压力。
1.3研究内容
本论文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进行分析和研究。
第一部分,绪论。这部分主要介绍了该论文的研究目的及意义,并且介绍了国内外研究现状和研究内容、方法。
第二部分主要是通过查阅文献对民办院校就业现状进行研究。
第三部分主要是通过收集整理分析数据对陕西国际商贸学院的就业现状进行分析。主要是从陕西国际商贸学院的一个总体情况进行介绍,然后通过该校近几年的大学生的就业状况来分析该校大学生就业率、就业区域分布等多方面进行具体的描述。
第四部分从政府、学校、单位和个人四个大的影响因素出发根据陕西国际商贸学院具体的实际情况,结合具体的调查数据有针对性地对分析研究这些因素对陕西国际商贸学院大学生就业的影响。
目录
1绪论 1
1.1研究背景及意义 1
1.1.1研究的背景 1
1.1.2研究的意义: 1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1
1.2.1国外研究现状 1
1. 2.2 国内研究现状 2
1.3研究内容 2
1.4研究思路与方法 3
1.4.1研究思路 3
1.4.2研究方法 3
2民办院校大学生就业现状 4
2.1大学生就业 4
2.2民办院校大学生就业现状及特点 4
3陕西国际商贸学院毕业生就业现状 5
3.1陕西国际商贸学院基本情况介绍 5
3.2陕西国际商贸学院大学生就业现状问卷调查及分析 6
3.2.1问卷调查的目的? 6
3.2.2问卷的甄选与取样 6
3.2.3该校近5年就业率统计 6
3.2.4陕西国际商贸学院大学生就业单位分布特点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7
3.2.5陕西国际商贸学院大学生对目前工作满意度调查 7
3.2.6该校大学生就业现状的整体概况 8
4 民办院校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分析 9
4.1毕业生数量攀升造成就业压力 9
4.2院校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脱轨 9
4.3招聘单位门槛高 9
4.4个人期望值过高 9
5 改变民办院校大学生就业难局面的对策 11
5.1政府方面加快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实行高等教育产业化 11
5.2用人单位方面 11
5.2.1摆正用人心态 11
5.2.2建立校企合作培养机制 11
5.3高校方面 11
5.3.1加强就业指导,帮助民办院校大学生掌握更多就业技巧,增强竞争力 12
5.3.2合理学科专业设置 12
5.4大学生自身方面提高自身素质转变就业观念 12
结论 14
参考文献 15
致谢 16
附录 17
1 绪论
1.1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研究的背景
民办高等教育在我国从改革开放出现至今已经经历了三十多年的发展,在高等教育逐步走向大众化的过程中,民办高等教育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并且渐渐取得了社会的广泛认同,已经逐步成了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增长和组成部分,在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和变革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本文主要对陕西国际商贸学院大学生就业问题进行了研究,分析了民办院校大学生就业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促进民办院校大学生就业的解决对策。
1.1.2研究的意义:
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问题已成为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话题,随着民办院校的快速发展,院校学生的人数不断增加,他们的就业面临着越发严峻的势态。受我国传统观念的影响,认为民办院校的教育质量远逊于公办高校的教育质量,所以在就业方面,民办院校普遍得不到社会和企业的认可,导致民办院校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如何正确认识和解决民办院校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关系到一个学校的生存与发展,关系到学生的个人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1.2.1国外研究现状
卡诺就把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难问题归因于劳动力市场的需求方,认为是资本主义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结果,因为失业大学生的存在有利于满足企业对技术人才的需求,也有利于压低工资和提高在岗大学生的生产力。
教育经济学家M.布劳格(M.Blaug)认为造成毕业生失业的原因不是大学毕业生的绝对过剩,而是供给的快速增长[1]。
法国经济学家萨伊(J.B.Say)他提出著名的“萨伊定律”,认为“供给能自动创造需求”[2]。该理论理论认为,在市场机制自动调节下,全竞争市场可以实现充分就业,不会出现“非自愿性”的真正失业。
经济学家凯恩斯的就业论指出,要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关键就在于提高有效需求,因此,主张通过国家干预经济来拉动需求,以实现促进生产、提高就业目的。凯恩斯就业理论为发达国家在20世纪3060年代摆脱经济危机和缓解就业问题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1.2.2国内研究现状
1995年,陈昌贵在《关于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规模的非经济学思考》中提出:“扩大高等教育规模将会造成大量的教育性失业”[3];张桂春在《关注“教育性失业”问题的新视角》一文中指出:“教育性失业现象是教育产品出于买方市场下的典型产物”[4];杨立安认为教育过度与知识失业是相互联系的,与教育过度相伴生的是知识失业[5]。
瞿振元和谢维和在《中国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形势的分析与预测》中对高校毕业生的失业问题进行了分类:①结构性失业;②摩擦性失业;③体制性失业。其中摩擦性失业就是由于市场中的信息不对称引起的,体制性失业是由于制度的不合理造成的,而结构性失业是学校教育与社会需求的脱轨引起的[6]。
刘心红在《浅析大学生就业难原因及应对策略》一文中提出: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产生的原因分为用人单位的原因、学校的原因和大学生自身的原因三个方面,同时也指出就业难问题的解决对策包括政府、用人单位、高校和大学生四个方面[7]。刘心红认为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用人单位的原因分为三方面:首先,我国企业大多是加工制造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企业,为大学生提供的有效岗位不足。其次,用人单位方面强调应聘人员的工作经验和高学历。再次,用人单位选择人才的误区。学校的原因也分为三个方面:首先,专业结构不合理,与市场需求存在错位。其次,人才培养质量滑坡。再次,大学生就业指导力度不够,大学生自身综合素质不足,对职业和自己的认知不够产生就业压力。
1.3研究内容
本论文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进行分析和研究。
第一部分,绪论。这部分主要介绍了该论文的研究目的及意义,并且介绍了国内外研究现状和研究内容、方法。
第二部分主要是通过查阅文献对民办院校就业现状进行研究。
第三部分主要是通过收集整理分析数据对陕西国际商贸学院的就业现状进行分析。主要是从陕西国际商贸学院的一个总体情况进行介绍,然后通过该校近几年的大学生的就业状况来分析该校大学生就业率、就业区域分布等多方面进行具体的描述。
第四部分从政府、学校、单位和个人四个大的影响因素出发根据陕西国际商贸学院具体的实际情况,结合具体的调查数据有针对性地对分析研究这些因素对陕西国际商贸学院大学生就业的影响。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jjymy/17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