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地下轨道交通票价定价策略研究以兰州市为例(附件)

摘 要伴随“一带一路”政策推进,以及在国家大力发展城市轨道交通的大背景之下,我国西北经济落后的城市迎来地铁发展新机遇。本文以即将通车运营的兰州市地铁一号线为案例,在借鉴以往研究经验的基础上重点针对财政税收紧张,人口流动相对稀少、人文地理环境较差、经济发展落后城市的地铁票价定价策略进行研究,通过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在维护生产者、运营商、地铁消费方等诸多利益方的条件下,以地铁消费方可以接受的水平为基础,灵活分析市场活动变化,探寻出一条适合西北地区城市的地铁票价定价策略。本文首先通过收集兰州市地铁日均客流量以及地铁建设之中的外部、内部、使用者成本、城市客流量等的相关数据,对其中一些关键数据运用SPSS软件做出置信区间检验。随后,运用平均成本定价模型对兰州市地铁票价加以预测。最终,以兰州市为案例,探寻出一条适合西北地区城市的地铁票价定价策略,使得西北地区城市地铁能够实现可持续健康发展,能早日实现自己“地铁梦”。
目 录
一、前言 1
(一)研究背景 1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1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2
(四)论文创新点 3
二、地铁票价成本及影响定价相关因素分析 4
(一)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输成本分析 4
(二)票价供求原理 5
(三)居民出行的支付能力分析 7
(四)政府定价管制及其他因素 7
三、城市地铁客流量分析 9
(一)理论分析 9
(二)数据分析及置信区间检验 10
四、平均成本定价模型及实证分析 12
(一)平均成本定价模型 12
(二)兰州市地铁成本及客流量数据 13
(三)实证数据代入 15
五、对我国西北经济欠发达城市地铁定价策略建议 16
(一)注重公共效益以及政府补贴 16
(二)地铁票价结合自身情况制定 16
(三)注重可持续发展 16
(四)对弱势群体体现人文关怀 16
结论 17
参考文献 18
附录1客流量置信区间SPSS软件检验图 20
致谢 21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一、前言
(一)研究背景
伴随着“一带一路”政策的提出与推进,西北地区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各地积极申报或开展地铁建设活动。例如西安市开展1、4、5、9号地铁线的扩展或新建工程;兰州市开展自身第一、二条地铁的建设;乌鲁木齐市则更是一次性开始4条地铁线路建设;此外,一些西北地区其他省会城市如银川、西宁也积极协调相关事宜,为自身“地铁梦”开展前期准备工作。
地铁建设需要一笔数额巨大的资金,并且耗时较长,如表1所示,西北地区总体来说经济落后,政府财力与东部地区相比有着极大的差距,如需建设地铁无疑会借入大量债务,从而导致地方政府产生债务危机。故而在建设中不仅仅考虑社会效益,还应注重可持续发展,而可持续的发展便需要市场化的运作模式引入,因此,票价的制定问题便成为核心,有必要对地铁票价的制定展开研究。
表 1 我国西北地区部分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情况
城市名称
预计投资总金额(亿元)
总规划(千米)
已建成(千米)
线路条数(条)
首条完成年份
首条线路工期(年)
西安
1000
549.8
91.35
9
2011
5
乌鲁木齐
312.4
211.9
0
7
2018
4
兰州
434
180
0
5
2018
4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网站(2017)
在此背景之下,我们可以基于地铁投资高,成本回收时间长的特点,制定科学合理的票价。地铁票价的合理定价不仅能优化地铁的投资方、建设者、运营公司的工作布局,亦能使得消费者的利益得到保障。本文以即将开通的兰州市地铁一号线票价定价策略为研究对象,拟对西北地区地铁票价制定方法的进行探究,以便为相关方面提供决策参考。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1.研究的目的
因为地铁建设耗资巨大,很容易造成政府财政压力急剧增大,这种状况在西北省份尤其明显。故而地铁的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一个合理的票价,不仅有利于地铁的健康、可持续发展,还有利于缓解政府的财政压力,从而使得城市发展更加具有活力。西北城市不同于沿海城市,经济发展较落后,财政方面的压力更为明显。由此,本文拟通过科学合理的数据、公式在一定约束条件下对兰州市地铁票价展开预测,为西北落后省会城市地铁提出一个相对合理的票价体系,希望能让更多的省份实现自己的“地铁梦”。
2.研究的意义
紧随着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地铁建设在西北地区城市也已经展开。目前针对产品定价的研究较多,但具体针对地铁定价就很少,而有关兰州市地铁定价更是尚属空缺。一个合理的定价策略,有助于城市财政收支平衡;有助于地铁可持续发展。但是地铁工程十分之繁杂,若无一定经济实力恐难以启动。近日发改委又批文指出某些城市地铁发展存在资金或人口指标上的不达标,甚至于叫停一些城市在建的地铁项目。那么作为一些已经开工或即将开通的城市,如何考虑自身已建成的地铁运营便成了巨大问题,由此也就引出了地铁票价制定方面的问题。这方面的问题若无法解决,势必会给一些西北城市的地铁发展带来“绊脚石”。因此本文的研究旨在为西北地区地铁定价提出合理建议,进而探索西北地区城市地铁持续、健康的发展道路。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内研究现状
刘孝文(2016)基于弹性需求的城市轨道交通票价优化方法研究[15],从需求弹性角度解析了城市轨道交通的定价策略,阐明了需求与供给因素变动所带来的各方面影响。赵慧(2016)基于拉姆齐模型的城际轨道交通定价方法研究[5],有具体的解析策略,为各大城市轨道交通定价策略提供了可靠依据。但是问题在于,其适用于一些较大城市,这些城市中变动因素十分之多,其中很大一部分在中型城市是不存在或可忽略的。而本文所探讨的是西北地区城市,大部分属于中小型。
闫智(2017)对于全国二三线城市地铁经济建设的商业空间开发模式探讨[8]从我国中小型城市实际情况出发,为地铁票价定价策略的研究提供参考。汤薇(2012)从乘客出行的角度出发,提出了根据生命周期客流分摊成本的地铁定价方法。指出将地铁生命周期中一切成本分摊至乘客之中,让乘客支付地铁建设、运营中产生的一切费用。
2.国外研究现状
Marvin Kraus和Yuichiro Yoshida (2012)提出了关于地铁服务优化的票价的相关模型,对国外一些大城市地铁定价提供建议,但是,其预测模型似乎与我国西北地区实际之情况不甚相符,故而可能需要对其中部分内容加以中国化运用。 Pratt Hetrakul,Cinzia Cirillo(2014)为了解决如何运用有限的运输资金,利用调整后的效用理论与区域运输模式来推算减少拥堵给小汽车使用者带来的好处以及地方公交系统给公交使用者带来的好处。TsungHsien Tsai(2016)提出了针对机票价格的制定的方法,指出了机票价格应当在保障基本成本的同时适应居民消费水平,不应当设置价格壁垒。Marvin Kraus(2012)具体分析了市民在等车时所花费的排队时间,指出客流量的增加会使得乘客使用者成本增加,使用者成本的增加使得市民不得不考虑优化自己出行方式,选择适合自身的出行方式。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jjymy/2214.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