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老年人购买银行理财产品行为的因素研究


目录
摘要 1
关键词 1
Abstract 1
Key words 1
一、引言 1
二、文献综述 2
三、老年人购买银行理财产品行为的描述性统计 4
(一)数据来源 4
(二)描述性统计 4
1.购买理财产品的现状和原因 5
2.老年人个人特征与购买行为 5
3.相关产品特征与购买行为 6
4.对银行的认知情况与购买行为 6
(三)小结 6
四、老年人购买银行理财产品行为的实证研究 6
(一)Logistic模型 6
1.模型设定 6
2.变量介绍 7
(二)实证结果与分析 7
1.老年人个人特征对购买行为的影响 8
2.相关产品特征对购买行为的影响 8
3.对银行认知情况对购买行为的影响 8
4.实证结论 9
五、政策建议 9
参考文献 10
附录 11
影响老年人购买银行理财产品行为的因素研究
引言
引言
然而因为老年人自身条件的不允许以及当下的环境普遍存在针对老年人口的金融排斥,不管是商业银行还是其他金融机构都没有真正满足老年人的投资理财需求。此外,由于目前并没有文献专门研究老年人对银行理财产品的购买行为,因此本课题以老年人为主体,探究影响老年人购买银行理财产品的因素以及影响程度,以期为解决我国养老问题、满足老年人的理财和风险防范与控制需求和提高商业银行竞争力提供一些建议。
二、文献综述
(一)老年人资产配置
由于老年人这一群体的分类依据在于年龄,现有文献中,对老年人的资产配置的研究最早是基于生命周期理论,接着需求层次理论和风险态度理论也被广泛地应用。学者们主要基于这三种理论探讨老年人的资产配置特点。
依据生命周期理论,居民的资产配置决策是建立在个人效用最大化的基础上,在不同的生命阶段,居民所偏好的资产配置结构不同。大部分学者认为,在老年阶段居民更倾向安全的资产组合。B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odie(1992)等认为,随着年龄的增长,风险劳动收入和劳动供给弹性是递减的,因此老龄家庭可能更倾向于较为安全的固定收益类资产。周月书(2014)利用Tobit 模型实证分析了居民家庭对于风险资产的持有比例则呈现倒“U”型,老年人风险资产持有比例下降。然而Ghorbani等人(2016)引入两阶段生命周期得到,损失厌恶程度不会直接影响到最优消费和冒险行为。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分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从需求理论角度,Goldman和 Maestas(2013)认为随着居民健康状况的恶化,居民的预防性储蓄需求会增加,以备额外的医疗支出,对风险资产的需求减少,更加偏好于投资安全稳定的资产。陈煌生和陈天玮(2014)认为老年人主要有“以钱生钱”的理财需求,期望养老理财做到“低门槛”和长期限,此外老年人同样看重社交和尊重层面的需求,对金融服务的服务质量较为看重。李朝信(2014)将客户按照不同年龄层划分,得出老年人群体此时的资产配置目标是安度晚年,精神和身体需求第一,获得财富和实现自我价值第二。总的来说,学者们认为老年人最看重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资产配置的第一作用是保障老年生活;老年人同样也有存在社交需求和尊重需求,基本不存在自我实现需求。
从风险态度理论层面,学者们认为,老年人是偏向风险厌恶的。Bakshi(1994)提出生命周期风险厌恶假说,风险厌恶是随年龄的增长而不断上升,老年人风险厌恶高而要求高风险溢价。Guiso和Paiella(2008)发现风险态度与年龄具有较高的相关性。由于偏好的固有属性,难以避免和分散的背景风险可能会使得个体在面对其他可以规避的风险(比如金融资产价格波动的风险)时持更加保守的态度。吴卫星等人(2010)提出从风险性角度讲,居民家庭的投资结构是一个“钟型”结构,年轻人更乐于冒险,而老年人正好相反。王小平等人(2014)采用调查问卷方式,对上海地区老龄人口的投资行为进行了调查分析,调查结果显示老年人大多数是保守型的投资者。而李雅君等人(2015)表明风险态度对中国家庭投资组合的组成有着显著影响,且投资决策者风险厌恶程度与其持有高分散化投资组合的概率为负相关。因此总的来说,老年人的投资行为更为保守,不喜欢冒险,而且他们自身的一些条件也会加重他们的风险厌恶程度。
总的来说,老年人相较于中青年是趋于风险厌恶的,投资行为较为保守,对于比较安全的金融资产配置更加偏好,持有风险资产的比例较低,并且由于自身条件和认知的限制,他们更倾向于低门槛的投资理财方式以及看重金融机构提供的金融服务的质量。
然而目前就我国的金融环境而言,不管从行业总体还是到具体金融机构,老年人的理财和投资需求得不到有效的满足。
(二)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的需求影响因素
因为以往的文献几乎没有直接研究老年人个人理财需求影响因素,所以本文重点回顾了涉及普通居民需求影响因素的文献。相关文献大部分将涉及的影响因素分为居民自身特征以及外界因素,不同的影响因素的影响程度也有较大的不同。
首先从居民的自身基本特征出发。大部分学者采用logistic模型进行回归分析得出结论。徐锐钊和周俊淑(2009)通过问卷调查得到,个人特征对资产组合选择有影响然而影响并不显著。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客户的受教育水平越高,其选择购买理财产品的可能性就越大;随着收入提高,选择购买理财产品的可能性就越小;男性和女性之间的差异不大。张成翠等人(2014)经过调研后得出,学历、月收入对人们的理财投资行为存在显著的影响。周亚玲(2015)以上海居民为调查样本,女性居民购买个人理财产品的可能性高于男性居民,收入、年龄、学历、获取理财知识的难易程度及银行的信誉和实力与居民个人理财需要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朱一帆(2017)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得出影响城市居民对银行理财产品需求的最主要因素有学历、年收入和风险偏好,年龄和性别的影响不显著。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jjymy/718.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