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及对策分析

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及对策分析[20191212103006]
摘 要
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无论是任何的一个国家,不管处在任何的发展阶段,总是有一部分的中小企业会面临着融资困难的资金问题,这是中小企业在成长过程当中不可避免的阶段。本文就我国中小企业在新形势下所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中小企业融资的问题涉及方面较多,包括中小企业自身内部、银行、信贷担保体系资本市场等各个方面。然后通过中小企业自身内部和外部环境两方面进行分析问题存在的原因。最后结合国外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成功经验并结合我国自身的实际情况,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以此探寻出一条适合我国中小企业实际的融资道路。
 查看完整论文请+Q: 351916072 
关键字: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对策
目 录
ABSTRACT II
目 录 III
第1章 绪论 1
1.1问题的提出 1
1.2研究意义 1
第2章 中小企业融资概述 1
2.1 中小企业的概念 1
2.2 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的特点 2
2.2.1 资金周转能力弱 2
2.2.2 融资渠道单一 2
2.2.3 投资利润率低 2
2.3 融资渠道和融资方式 3
2.3.1 中小企业的主要融资渠道 3
2.3.2 中小企业的主要融资方式 3
第3章 目前中小企业融资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3
3.1企业自身限制因素较多 3
3.2银行的信用贷款比例低 4
3.3信用担保体系不够完善 5
3.4资本市场融资难度大 5
3.5风险投资市场不发达 6
3.6民间借贷依赖较普遍 6
3.7中小企业融资的其他问题 6
第4章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问题成因分析 7
4.1中小企业自身原因 7
4.2银行方面的原因 8
4.3市场原因 8
4.4政策和法律原因 8
第5章 国外中小企业融资经验借鉴 9
5.1 美国的经验 9
5.2 欧盟的经验 10
5.3 日本的经验 10
第6章 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对策 11
6.1提升中小企业整体综合素质 11
6.2为中小企业开发更多金融产品 11
6.3推进并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 12
6.4健全和完善我国的金融机构体系 12
6.5政府加大对中小企业融资的扶持力度 13
参考文献 14
第1章 绪论
1.1问题的提出
不管是在理论还是在实践当中,中小企业融资的问题都是普遍讨论的热门话题,很多的学者都在寻找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以探寻出一条中小企业融资的康庄大道。我国的中小企业竞争力较弱,资本市场发展不够成熟,又受自身因素的限制,融资的难度不言而喻。中小企业融资的问题到底在何处,又将如何去解决?这将是本文的重点。本文将深入分析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及问题的成因,再结合国际上一些成功的经验,最后提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对策。
1.2研究意义
中小企业在经济发展当中的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世界各国政府都越来越重视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在我国,中小企业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增长、扩大就业渠道、推动技术进步、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等作用,所以中小企业的健康稳定发展也就成为了政府和社会关注的重中之重。有关数据表明,在我国注册的企业当中99%以上是中小企业,中小企业给社会新增就业机会的比例更是高达80%。同时,就全国工业总产值及其企业利润而言中小企业创造所占的比例分别达了60%和 40%。但是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日益突出,已成为影响中小企业经济发展、制约经济增长的瓶颈。因此,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探寻出一条中小企业融资可持续发展之路成为发展市场经济的必由之路。
第2章 中小企业融资概述
2.1中小企业的概念
中小企业指的是与所处行业的大企业相比资产规模、人员规模与经营规模都比较小的企业。由于各国各地区之间的发展水平差异过大,统一的标准并不符合实际,因此在实际当中,中小企业规模的大小很难通过一个具体的标准来衡量。
在我们国家,关于中小企业的第一部专门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在九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上审议通过。这部法律从我国的实际出发,首次给出了我国具有法律依据的中小企业定义。《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规定:中小企业是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依法设立的有利于满足社会需要,增加就业,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生产经营规模属于中小型的各种所有制和各种形式的企业。2011年6月18日,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和《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统计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四部委印发了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自发布之日起执行。
新标准把中小企业分为:中型、小型和微型。新规定首次把微型企业列入中小企业的范围之内。其中对于农、林、牧、渔业,工业,建筑业,批发业,零售业,交通运输业,仓储业,邮政业,住宿业,餐饮业,信息传输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房地产开发经营,物业管理,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等行业的中、小、微型企业都进行了划分,而划分的依据是从业人员、营业额和资产总额。本文主要研究的是中小型企业,不涉及微型企业。
2.2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的特点
在我国,中小企业一般都是农村乡镇集体企业、城市集体企业和城乡个体私营企业等新型非国有经济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中小企业和大型企业不同,这些企业涉及的财务管理范围较窄,资金流量快和存量小的特点。还有,许多中小企业是家族企业,财务的决策和控制权高度集中。这种模式的企业也决定了中小企业在财务管理方面有着自己的特点。
2.2.1货币周转能力弱
中小企业由于规模小、资信不足,在进行交易当中一般供应商不愿意给中小企业赊账,因此中小企业只能动用现金和银行存款来支持。这使得中小企业的资金常常处于不足状态。同时中小企业市场竞争力不强,这就使得很多中小企业只能采取赊销的方式,这就导致了高额的应收账款。应收账款坏账或者呆账就使得中小企业资金流周转能力下降。
2.2.2资金渠道单一
有资格发行债权和股票的中小企业不多。中小企业向金融机构取得贷款难度大,一般银行倾向于向大企业发放贷款。因此,很多的中小企业只能依靠投资者投入的资金以及内部的积累等内源融资方式,如留存收益,固定提取更新改造资金等。
2.2.3投资利润率低
中小企业的资金本身不足,而长期投资的过程当中的不确定因素比较多,投
资风险较大,所以中小企业一般倾向于投资时间短,资金回流快的项目。风险低,收益率就低,再加上中小企业的成本费用控制较差,引起成本费用高,利润率低。
2.3主要渠道和融资方式
2.3.1中小企业的主要融资渠道
融资渠道是指企业用于筹措资金来源的方向与通道,体现着企业可利用资金的流量和源泉。融资渠道为企业融资提供了各种可能性,是企业融资的客观条件。认识融资渠道种类,有利于企业正确利用和充分开拓融资渠道。
在目前,企业融资渠道主要是以下几种:银行信贷资金、非银行金融机构资金、民间资金、国家财政资金和企业自留资金等。
2.3.2中小企业的主要融资方式
融资方式指的是企业为了取得资金而采取的形式和具体方法。融资方式不仅仅与融资渠道有关,还会受到企业内外其他因素的制约。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完善、融资渠道的逐渐增多、资金市场的日趋活跃,企业可采用的融资方式也会随着创新而不断增多。
目前中小企业所采用的融资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银行借款、商业信用、内部积累、吸收直接投资、发行股票、租赁融资和发行债券等。
融资渠道解决的是资金来源的问题,融资方式则解决通过何种方式取得资金的问题,它们之间存在一定的对应关系。一定的融资方式可能只适用某一特定的融资渠道,而同一渠道的资金往往却可以采取不同的方式取得。因此企业融资过程中,必须实现两者的合理配合。
第3章 目前中小企业融资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正如上文提到,我国中小企业是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支柱,具有较强的经营灵活性,更容易适应市场环境变化。但是由于中小企业自身及外部因素等原因,中小企业融资上存在着很多的问题,以下是中小企业融资过程当中的主要几个问题。
3.1企业自身限制因素较多
中小企业较为重视自身的资本积累,企业主一般不愿承担过度的负债经营。
当企业主想要扩大生产规模的时候,他们通常采取的方法是在企业内部进行融资,利用个人的原始积累、企业自身的盈余发展生产,因为这些资金不需要偿还利息。虽然这样可以不受时间的约束,使用也比较灵活,但是从企业的长远发展来看,中小企业缺乏长远的融资规划。同时由于经营管理不规范、财务制度不健全、风险意识不足、经营不够稳健等原因造成我国中小企业信用观念差、信用等级低。据2010年统计显示,我国中小企业60%以上信用等级都在3B或3B以下,而银行放款对象主要都集中于信用等级在3A 及2A类企业。
3.2银行的信用贷款比例低
中小企业在融资过程当中,最主要的资金来源就是银行的贷款。但是银行对于中小企业提供的贷款有限,而且信用贷款的比例也很低。
表3.1 2010年境内大型企业和中小企业获得贷款情况
项 目 类型 贷款总数 比 例 信用贷款 信用贷款比例
亿元人民币 % 亿元人民币 %
大型企业 113232.79 45.41 49419.72 43.64
中型企业 81853.98 32.82 14791.85 18.07
小型企业 54310.21 21.77 8569.10 15.78
总计 249396.98 100.00 72780.67 29.18
中小企业合计 136164.19 54.59 23360.95 17.16
注1:本表数据根据《中国金融年鉴2010》中的“境内大中小型企业人民币贷款统计”
注2:本表金融机构包括含国家开发银行及政策性银行、国有商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农村合作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城市信用社和外资银行。
从上表可以看出,中小企业在银行获得的贷款比重虽然高于大型企业,但是我国大型企业的总数占全国企业总数的1%。而且大型企业可以通过发行债券、股票等方式较容易地融资,同时还能得到国家政策性支持。我国中小企业的总数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融资渠道主要是通过银行的间接融资,对于资金的需求远远大于从银行所提供的贷款。再者,在银行信贷资金的贷款结构中,中小企业却处于弱势地位。中小企业获得银行贷款,虽然总数上比大型企业多,但从企业所获得的贷款结构上看:大型企业信用贷款的比例为 43.64%,而中小型企业信用贷款的比例仅为17.16%。其中,中型企业信用贷款的比例为18.07%,而小型企业信用贷款的比例为15.78%。对于大型企业,银行较多发放的是信用贷款,而对中小企业银行发放信用贷款比较少,而且企业规模越小,银行所发放信用贷款的比例也就越低。信用贷款发放比例与规模大小呈正相关。
3.3信用担保体系不完善
要想解决中小型企业的融资贷款困难这一问题,就必须建立属于中小型企业自己的信用担保体系。目前而言,国家已经出台了一些政策,也已经有所成效,一些地区已经成立了中小型企业的信用担保结构,规模大小不同。截止到2012年1月,在全国服务于中小型企业的信用担保机构的数量达到了5400多家,但是这个数量还是远远不够。行业自律与市场准入缺乏统一标准;担保机构受到行政机构干预严重而缺乏独立性;互助担保、商业担保与信用担保的分工不合理;商业银行积极性缺乏也使得效果不明显。此外,中小型企业获得信用担保除了要经过繁琐的程序之外,还要受到苛刻的条件制约,这更加无法满足中小企业的实际资金需求。所以,尽快完善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的建设势在必行。根据国家发改委根据对信用担保机构较多的省份中发展较好中小企业进行的跟踪调查结果显示中小企业有23.9%的贷款被银行拒之门外,主要原因是无法满足银行要求的担保条件。
3.4资本市场融资难度大
中小企业资本市场融资主要是股权融资和债权融资。就从通过股票的方式获得融资的模式来看,现阶段我国针对中小企业的资本市场主要有创业版、中小板和新三板市场。截至2012年底创业板共有355家企业,中小板企业共701家。在创业板和中小板的企业上市都有严格的要求,除了股本总数和发行的比例之外,对于现金流量以及利润这些财务指标都有所要求,这一门槛让很多规模小的却急需资金的中小企业却步。2013年1月6日,被称为新三板的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在北京金融街揭牌诞生。新三板作为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着明显的优势,对挂牌企业的财务指标要求相对较低、审批时间短、挂牌程序便捷,对于中企业特别是发展迅速的高新企业来说很具有吸引力。但是由于新三板的面向的中小企业群体过于少,很难对于缓解中小企业融资困境产生很大的影响。而对于债券融资也有同样的问题。2012年5月22日,沪深交易所双双发布了《中小企业私募债券业务试点办法》,中小企业私募债的推出,给中小企业带来了新的融资渠道。但是中小企业私募债券发行规规模比较小,在融资渠道选择和成本方面与银行或券商的议价能力比较差,这造成了较高的发行成本。而且中小企业私募债发展初期,无论从单笔融资规模还是整体发行数量上均将偏小,对于为数众多而且急需资金的中小企业而言依然是杯水车薪。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kjx/2798.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