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界旅游资源整合开发策略研究以霍尔果斯地区为例(附件)【字数:8505】
随着旅游行业的快速发展,我国的旅游行业在市场中日益发达。越来越多的人喜欢体验不同地区的人文风情和民俗文化,这使边界特色跨境游不断发展。但是,边界旅游在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基础设施不够完善、服务体系不够标准化、城市化水平不够高等因素也制约着该旅游形式的发展。边界旅游资源若想要实现整体发展,行政区划起着不容小觑的作用。如何整合开发边界旅游资源是边界旅游业发展中的一大难题。本文以霍尔果斯地区为例,浅谈了政府和旅游企业之间的基本关系概况,提出了整合开发霍尔果斯地区旅游资源的措施,从而进一步推进霍尔果斯口岸地区旅游业的一体化发展。“一带一路”、经济开发区、自由贸易区等一系列的政策优势也为边界旅游提供了保障。 i
目录
引言 1
一、霍尔果斯口岸地区概述 1
(一)该口岸地区历史与经济发展概况 1
(二)该口岸对外通商贸易概况 3
二、霍尔果斯口岸旅游发展对当地影响分析 3
(一)服务体系更加标准化 4
(二)带动教育、文化、卫生等基础设施的发展 4
(三)促进城市形象的提升,增强城市竞争力 4
三、霍尔果斯口岸旅游发展策略分析 4
(一)该口岸旅游发展SWOT分析 4
(二)该口岸旅游发展存在问题分析 5
(三)推动该口岸地区旅游发展的策略研究 6
结论 7
致谢 8
参考文献 9
引言
边界旅游资源在我国旅游资源中占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它的空间跨度非常大,通常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相邻的行政区域,大多分布在我国的边境地区。边境旅游因为它独有的特点,这些年来受到越来越多旅游爱好者的喜爱,但是呢由于行政区划的不统一和一些地方保护主义的影响,它在旅游发展中也存在着许多令人头疼的问题。霍尔果斯口岸的旅游业虽然起步的相对较晚,但正在努力通过中哈跨境旅游、边贸购物等诸多方式,打造着具有独一无二的新疆“味道”的旅游特区。自从1983年霍尔果斯口岸恢复对外开放以来,以旅游、贸易、购物等为主的旅游业发展十分的迅速。经过这些年的不断发展建设,霍尔果斯口岸旅游业已经逐步形成了以国家旅游通道开放、界石参观、商业步行街和中亚小商品市场以及阿力麻里、可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克达拉旅游区为依托的“点面结合”旅游新格局。
一、霍尔果斯口岸地区概述
(一)该口岸地区历史与经济发展概况
1. 霍尔果斯是隋唐时期古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驿站。到了元、明、清时期,这里成为了蒙古十分重要的游牧带。
2. 1881年,晚清名将左宗棠从沙俄手中收回被“代管”了11年的伊犁,并在此设埠。中俄《伊犁条约》中规定两国边境数百里内的贸易不能征税,因此,商业贸易扩大到了新疆和内陆地区,这里也成为了两国商旅往来的重要驿站。十月革命后,新疆和苏联的贸易关系进入冰点,处于中断状态。直到1921 年,塔什干苏维埃政府派代表到新疆,向新疆政府请求临时恢复两国贸易,这才有所好转。
3. 1920年5月27日,新疆省政府与苏联在伊犁签署了《临时地方贸易条件》,双方分别在伊宁、阿拉木图设立商务谈判机构。同时还规定所有进出口的货物都要经过尼堪卡(即霍尔果斯)地区,这使尼堪卡成为当时新疆最重要的对外贸易通道。新中国成立后,尼堪卡正式改为霍尔果斯口岸,双方对外贸易也完全国有化。霍尔果斯口岸也因为自身优越的地理位置,成为中苏贸易里西部地区最大的一个口岸。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中苏双方一致认定霍尔果斯口岸为两国的官方通商口岸。至此,两国在霍尔果斯口岸的贸易也终于迎来了繁荣期。
1962年,两国关系逐渐恶化,进出口贸易量急剧减少,到1967年,港口基本关闭。4年后,霍尔果斯口岸对外贸易机构正式撤销,除维持邮政服务外,进出口贸易完全停止。直到1983年11月16日,经国务院批准,才正式对哈萨克斯坦和第三国恢复开放。1992年8月,中哈双方政府达成协议,向第三国开放口岸。至此,霍尔果斯口岸也具备了国际联运的地位。到了1983 年,霍尔果斯口岸也第一次作为对苏贸易口岸对外开放,这让沉睡了20年的口岸重新焕发活力。
真实的霍尔果斯,是一带一路通往中亚欧洲的桥头堡。那里生活着十余万为中国梦而默默奋斗的人,要将一座原本只有一条街的边陲小镇,打造成具有世界知名度的西部国际口岸。从某种意义上,就如同深圳是从破烂的渔村起步。从北京出发飞乌鲁木齐,坐绿皮火车7个小时经戈壁、绿洲到伊犁,在当地租车自驾一个多小时,抵达霍尔果斯。是的,霍尔果斯在新疆,属伊犁,是边陲,就在中国地图公鸡尾翼,与哈萨克斯坦临河相望。一路秋色如画,心情就更别提有多舒畅了。这里是连霍高速的尽头,这里是始于上海的312国道终点。
霍尔果斯不是避税天堂,但它确实是“税收洼地”。这把尚方宝剑,是国家亲赐的。2011年, 霍尔果斯被指定为新经济特区,国家文件明确其享有10年特权,包括“免五年减五年”“个税减免”等。特权绝不是为影视而生的,到2017年底,霍尔果斯注册的公司2.2万户,其中,影视文化公司不足2000户。只不过今年影视行业整治、明星的眼球效应,明星大逃亡更让吃瓜群众关注。国家让霍尔果斯成为“税收洼地”,既为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又为打造一带一路上的西部国际口岸,与中亚、西亚、甚至欧洲,建立大国崛起的空间链接。除了税收政策,还有金融政策,上市的“即报即审、审过即发”的绿色通道。当年指定了11个要发展的行业,排名第一的是金融,其次是信息科技、专业服务、旅游、生物制药、进口资源深加工等。过分夸大税收,并且解读为“避税”是错误的。其实税收优惠、财政补贴、金融扶植等,是包括新疆、西藏在内的国家支持西部发展的重大国策。霍尔果斯,是深圳特区的缩影,被赋予了“一带一路”、“国际口岸”等标签,是国家级“丝路窗口”、“时代网红”。
作为“时代网红”的霍尔果斯,最大的才艺,不是影视,而是贸易。蒙古语中,霍尔果斯的意思是“驼队经过的地方”;哈萨克语中,则是“积累财富的地方”。毗邻中亚五国,挺进欧洲经济圈,1000公里区域人口近30亿,经哈萨克斯坦通往中亚、欧洲更深处的火车,都将在这里停下转运。2018年18月,经霍尔果斯出镜的中欧班列有738列,同比增幅32%。中欧班列,真的是“一带一路”上的“钢铁驼队”,它的进出口货运量和贸易额在不停的飞速增长。
霍尔果斯,也是世界上唯一的跨境经济贸易区。也就是说,跨境合作区内,中国和哈萨克斯坦凑份子各自拿出一块地,总面积5.28平方公里,其中属于中国的土地3.43平方公里,属于哈萨克斯坦的土地1.85平方公里。两国共有,真可谓是特区中的特区啊。现在这里是全国最大免税购物区之一,在这里,不用签证,拿着护照,无论中国人、哈国人还是第三国人,以及车辆、货物,都可以在这里自由交易。这里有苏新中心、中科商贸城等10个大型商业综合体,免税的商品来自世界各地,不独哈国的巧克力白酒、俄罗斯蜂蜜、波斯地毯,还有法国、韩国、日本的各类商品。在这里,吃喝娱乐,不用签证就能异国风情,连续待上30天都可以。哈萨克斯坦轻工业落后,这也意味着巨大的商机。江浙等内地的五金、食品、服装鞋帽,还有汽配、机械设备、化工品等,都可以拿到中亚、西亚去赚钱。2018年2月,福布斯杂志专栏称“霍尔果斯:新丝路的中心驿站已到来”。
目录
引言 1
一、霍尔果斯口岸地区概述 1
(一)该口岸地区历史与经济发展概况 1
(二)该口岸对外通商贸易概况 3
二、霍尔果斯口岸旅游发展对当地影响分析 3
(一)服务体系更加标准化 4
(二)带动教育、文化、卫生等基础设施的发展 4
(三)促进城市形象的提升,增强城市竞争力 4
三、霍尔果斯口岸旅游发展策略分析 4
(一)该口岸旅游发展SWOT分析 4
(二)该口岸旅游发展存在问题分析 5
(三)推动该口岸地区旅游发展的策略研究 6
结论 7
致谢 8
参考文献 9
引言
边界旅游资源在我国旅游资源中占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它的空间跨度非常大,通常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相邻的行政区域,大多分布在我国的边境地区。边境旅游因为它独有的特点,这些年来受到越来越多旅游爱好者的喜爱,但是呢由于行政区划的不统一和一些地方保护主义的影响,它在旅游发展中也存在着许多令人头疼的问题。霍尔果斯口岸的旅游业虽然起步的相对较晚,但正在努力通过中哈跨境旅游、边贸购物等诸多方式,打造着具有独一无二的新疆“味道”的旅游特区。自从1983年霍尔果斯口岸恢复对外开放以来,以旅游、贸易、购物等为主的旅游业发展十分的迅速。经过这些年的不断发展建设,霍尔果斯口岸旅游业已经逐步形成了以国家旅游通道开放、界石参观、商业步行街和中亚小商品市场以及阿力麻里、可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克达拉旅游区为依托的“点面结合”旅游新格局。
一、霍尔果斯口岸地区概述
(一)该口岸地区历史与经济发展概况
1. 霍尔果斯是隋唐时期古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驿站。到了元、明、清时期,这里成为了蒙古十分重要的游牧带。
2. 1881年,晚清名将左宗棠从沙俄手中收回被“代管”了11年的伊犁,并在此设埠。中俄《伊犁条约》中规定两国边境数百里内的贸易不能征税,因此,商业贸易扩大到了新疆和内陆地区,这里也成为了两国商旅往来的重要驿站。十月革命后,新疆和苏联的贸易关系进入冰点,处于中断状态。直到1921 年,塔什干苏维埃政府派代表到新疆,向新疆政府请求临时恢复两国贸易,这才有所好转。
3. 1920年5月27日,新疆省政府与苏联在伊犁签署了《临时地方贸易条件》,双方分别在伊宁、阿拉木图设立商务谈判机构。同时还规定所有进出口的货物都要经过尼堪卡(即霍尔果斯)地区,这使尼堪卡成为当时新疆最重要的对外贸易通道。新中国成立后,尼堪卡正式改为霍尔果斯口岸,双方对外贸易也完全国有化。霍尔果斯口岸也因为自身优越的地理位置,成为中苏贸易里西部地区最大的一个口岸。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中苏双方一致认定霍尔果斯口岸为两国的官方通商口岸。至此,两国在霍尔果斯口岸的贸易也终于迎来了繁荣期。
1962年,两国关系逐渐恶化,进出口贸易量急剧减少,到1967年,港口基本关闭。4年后,霍尔果斯口岸对外贸易机构正式撤销,除维持邮政服务外,进出口贸易完全停止。直到1983年11月16日,经国务院批准,才正式对哈萨克斯坦和第三国恢复开放。1992年8月,中哈双方政府达成协议,向第三国开放口岸。至此,霍尔果斯口岸也具备了国际联运的地位。到了1983 年,霍尔果斯口岸也第一次作为对苏贸易口岸对外开放,这让沉睡了20年的口岸重新焕发活力。
真实的霍尔果斯,是一带一路通往中亚欧洲的桥头堡。那里生活着十余万为中国梦而默默奋斗的人,要将一座原本只有一条街的边陲小镇,打造成具有世界知名度的西部国际口岸。从某种意义上,就如同深圳是从破烂的渔村起步。从北京出发飞乌鲁木齐,坐绿皮火车7个小时经戈壁、绿洲到伊犁,在当地租车自驾一个多小时,抵达霍尔果斯。是的,霍尔果斯在新疆,属伊犁,是边陲,就在中国地图公鸡尾翼,与哈萨克斯坦临河相望。一路秋色如画,心情就更别提有多舒畅了。这里是连霍高速的尽头,这里是始于上海的312国道终点。
霍尔果斯不是避税天堂,但它确实是“税收洼地”。这把尚方宝剑,是国家亲赐的。2011年, 霍尔果斯被指定为新经济特区,国家文件明确其享有10年特权,包括“免五年减五年”“个税减免”等。特权绝不是为影视而生的,到2017年底,霍尔果斯注册的公司2.2万户,其中,影视文化公司不足2000户。只不过今年影视行业整治、明星的眼球效应,明星大逃亡更让吃瓜群众关注。国家让霍尔果斯成为“税收洼地”,既为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又为打造一带一路上的西部国际口岸,与中亚、西亚、甚至欧洲,建立大国崛起的空间链接。除了税收政策,还有金融政策,上市的“即报即审、审过即发”的绿色通道。当年指定了11个要发展的行业,排名第一的是金融,其次是信息科技、专业服务、旅游、生物制药、进口资源深加工等。过分夸大税收,并且解读为“避税”是错误的。其实税收优惠、财政补贴、金融扶植等,是包括新疆、西藏在内的国家支持西部发展的重大国策。霍尔果斯,是深圳特区的缩影,被赋予了“一带一路”、“国际口岸”等标签,是国家级“丝路窗口”、“时代网红”。
作为“时代网红”的霍尔果斯,最大的才艺,不是影视,而是贸易。蒙古语中,霍尔果斯的意思是“驼队经过的地方”;哈萨克语中,则是“积累财富的地方”。毗邻中亚五国,挺进欧洲经济圈,1000公里区域人口近30亿,经哈萨克斯坦通往中亚、欧洲更深处的火车,都将在这里停下转运。2018年18月,经霍尔果斯出镜的中欧班列有738列,同比增幅32%。中欧班列,真的是“一带一路”上的“钢铁驼队”,它的进出口货运量和贸易额在不停的飞速增长。
霍尔果斯,也是世界上唯一的跨境经济贸易区。也就是说,跨境合作区内,中国和哈萨克斯坦凑份子各自拿出一块地,总面积5.28平方公里,其中属于中国的土地3.43平方公里,属于哈萨克斯坦的土地1.85平方公里。两国共有,真可谓是特区中的特区啊。现在这里是全国最大免税购物区之一,在这里,不用签证,拿着护照,无论中国人、哈国人还是第三国人,以及车辆、货物,都可以在这里自由交易。这里有苏新中心、中科商贸城等10个大型商业综合体,免税的商品来自世界各地,不独哈国的巧克力白酒、俄罗斯蜂蜜、波斯地毯,还有法国、韩国、日本的各类商品。在这里,吃喝娱乐,不用签证就能异国风情,连续待上30天都可以。哈萨克斯坦轻工业落后,这也意味着巨大的商机。江浙等内地的五金、食品、服装鞋帽,还有汽配、机械设备、化工品等,都可以拿到中亚、西亚去赚钱。2018年2月,福布斯杂志专栏称“霍尔果斯:新丝路的中心驿站已到来”。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lygl/1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