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事件下决定供应链敏捷力的关键要素研究(附件)【字数:9552】

突发事件的破坏性和供应链的复杂性使得突发事件下如何提升供应链敏捷力成为政府、企业、学界探讨的热点问题。在全面梳理供应链敏捷力的理论内涵基础上,对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苏南地区157家复工复产企业进行调查,分析供应链敏捷力的关键要素以及各要素对供应链敏捷力的直接作用与二阶交互调节作用。研究发现市场响应对供应链敏捷力的正向促进作用不明显,但其有显著的正向调节作用;而物流服务则正向促进作用明显,正向调节作用几乎不存在。协调一致、供应能力、制造能力对供应链敏捷力均起正向作用,其中,协调一致最为显著。研究提出突发事件下,协调一致某种形式上表现出来的是“集中管理”模式,其有助于提高供需匹配的时效性。
目录
引言 1
一、供应链敏捷力的理论内涵 1
(一)基于资源特征的定义 1
(二)基于流程或行为的定义 1
(三)基于目标或结果的定义 1
二、理论与假设 2
(一)市场响应与供应链敏捷力的关系 2
(二)供应能力与供应链敏捷力的关系 2
(三)物流服务与供应链敏捷力的关系 3
(四)协调一致与供应链敏捷力的关系 3
(五)制造能力与供应链敏捷力的关系分析 3
三、数据和研究方法 4
(二)变量测量 5
(三)信度和效度检验 5
(四)假设检验 6
四、研究结论与讨论 8
五、理论意义和实践启示 9
参考文献 10
致谢 12
引言
突发事件通常会对供应链的运作造成很大的影响,引起组织系统紊乱,导致市场需求剧烈波动、对供应商或生产商的需求激增、商品生产成本上升,或者几个供应链要素同时发生突变,使原本正常运行的供应链系统不再有序。当今社会突发事件频发,突发事件一般具有难以预测、不易控制、危害巨大等特点。例如2019年中美贸易战,企业面临的芯片断供及部分专利使用受限,2020年新冠肺炎爆发,口罩、呼吸机、消毒剂等物品缺货均给经济社会造成了无法估量的损失。此外,企业为了巩固或加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将非核心业务外包给第三方,使得其对供应链的依赖性更高。面对市场的高动荡性,提升供应链敏捷力成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为应对市场需求,避免供应链中断的关键。
一、供应链敏捷力的理论内涵
国内外学者将敏捷力视为响应外部动态变化的推进器,对供应链敏捷力(agility)的探索。主要经历从单个企业的敏捷性到整体供应链敏捷力的过程。目前对供应链敏捷力的内涵研究主要从以下三方面。
(一)基于资源特征的定义
部分学者认为,供应链敏捷力的本质属性是通过对供应链资源的合理配置,实现高效快速反应。Kleindorfer等(2005)认为供应链敏捷力是指为应对环境不确定性和高度动荡性,供应链上下游各成员一起快速协同调整,以应对或适应外界市场变化的能力。Christopher等(2004)提出在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中,及时满足顾客导向的产品与服务,应在速度、弹性、创新、积极、质量、生产力等竞争基础上,进行资源整合或重新配置,能够提升供应链敏捷力。LEE(2004)认为供应链敏捷力是指面对未知挑战时能够识别商业环境威胁,且有足够的弹性应变能力,把不确定性转为可控机遇的能力。
(二)基于流程或行为的定义
部分学者认为,从流程优化和行为精简的角度有益于开展对供应链敏捷力的功能研究。Tomlin(2006)认为供应链敏捷力是一种能够涵盖采购供应、生产制造、物流配送、信息系统、财务系统以及思维方式的全业务能力。Qrunfleh等(2013)对供应链敏捷力研究主要源于弹性制造、精益生产和供应链主体关系。类似的,Constantin等(2013)从供应能力、供应链反应速度、信息技术整合、动态能力等视角开展供应链敏捷性的评价研究。从流程或行为的角度,通过采用必要的技术方法并提出解决方案,较大地丰富供应链敏捷力的内涵。
(三)基于目标或结果的定义
随着企业和企业之间的竞争上升到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的竞争,部分学者开始以目标或结果为导向研究供应链敏捷力。Bernardes等(2009)认为敏捷力是快速应对供应链中断风险的能力,其本质是积极响应市场需求,在不断满足客户需求的过程中,达到敏捷制造和精益质量的结合。王海军等(2018)认为敏捷力能够应对供应链中断的风险,并能够推动以时间为基础的竞争,并进行快速的周期创新。Cabral(2006)对汽车供应链进行案例分析,认为敏捷性是保持正常运作最重要的元素,其次是可视性、协作性、及风险管控。
实践发现与理论研究对供应链敏捷力尚未形成共识,但存在一定的共性。首先,绝大部分学者肯定供应链敏捷力能够有效预防与应对供应链中断,其次,供应链敏捷力与系统外部事件联系紧密,与市场需求、供应环境、商业模式、技术方法等变化有关;再次,供应链敏捷力强调供应链内外协调一致,以实现对市场的快速反应与供给。综上所述可以看出,现有对供应链敏捷力的研究,多是在正常市场环境下开展,对供应链敏捷力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研究也存在缺口。突发事件下,市场动荡性可能达到峰值,能够放大供应链的薄弱点,对供应链敏捷力提出巨大考验,是开展研究的较好机会。基于此,本研究对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下苏南地区快速复工复产的企业进行深入调查,以期厘清供应链敏捷力的关键要素与影响机理,并为突发事件下的危机管理提供参考。
二、理论与假设
根据上述供应链敏捷力的三个维度的内涵界定和理论溯源,从资源特征维度提出协调一致(Kleindorfer等)要素;从流程与行为维度提出供应能力、物流服务、制造能力(Christopher等)要素 ;从目标与结果维度提出市场响应(Bernardes等)要素,分析供应链敏捷力的关键要素。
(一)市场响应与供应链敏捷力的关系
突发事件下,相关工业、农业的供应链体系容易遭到系统性破坏。多数学者认为面对变化的市场环境、多样化的客户需求、组织内部的不确定性以及多种复杂的不确定因素,企业首先要能快速察觉并积极响应市场变化。Black (1992)提出“供应链市场响应是企业与企业之间联盟进行销售点预测、物料计划与采购、物流系统规划,以合适库存达到市场需求的合作关系”。同样,Aslam等(2003)认为对市场响应是指在获得和理解市场真实信号的基础上,进行及时回应和适应市场的能力。类似的,Bernardes等 (2009)提出市场响应是供应链中各成员通过有效地交流信息、合作布置设施、以及合作各方的高度信任,达到各成员的利益最大化。基于此,提出假设: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wlgc/25.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