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居民养老模式选择意愿研究以山西平定县部分农村为例

:由于农村人口老龄化问题、年轻劳动力外流、农村基础设施的落后等原因,农村老年人的养老出现了空巢老人生活上无人照料、经济上困难、精神上寂寞孤独等问题,而这些问题便成了完善社会养老保障体系所必须解决的关键所在,了解老人的养老现状和意愿则是解决养老问题的第一步。在山西省特殊的经济社会发展背景下,本文在山西省平定县农村地区进行了老年人养老模式选择意愿的调查研究,具体从个人因素、家庭因素、地域环境因素以及老年人对养老机构的认识这四个方面,深入基层了解农村老人的养老意愿,分析适合当地的养老模式,增加相关研究在地区范围上的全面性,进一步发现当地农村养老存在的问题,最后针对当地的一些养老问题提出相应改善建议。
目录
摘要 1
关键词 1
Abstract 1
Key words 1
引言 2
一、养老意愿的调查和分析 2
(一)个人方面 3
1.性别差异 3
2.年龄差异 3
3.学历差异 4
4.生活自理能力差异 4
5.心理感到孤独的程度差异 5
6.经济条件差异 5
(二)家庭方面 5
1.婚姻差异 5
(三)地域环境方面 6
1.农村便利程度差异 6
(四)农村老人对养老机构的认识 6
1.农村老人对机构养老的了解程度 6
2.农村老人对养老院的认识 7
(五) 调查结论 7
二、 当地农村养老问题探究 7
(一)养老保障体系不健全 7
(二)土地保障功能弱化 7
(三)医疗保障体系不完善 8
(四)精神保障匮乏 8
三、改善当地养老问题的建议 8
(一)健全养老保障体系 8
(二)实现农村土地保障功能 9
(三)完善医疗保障体系 9
(四)因地制宜地推广集体养老模式 9
(五)加快农村的城市化建设 9
(六)弘扬传统孝道美德 9
致谢 10
参考文献 11
附录 1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2
图1 年龄差异在养老意愿上的体现 4
图2 个人收入能否满足生活在养老意愿上的体现 5
图3 农村生活便利程度在养老意愿上的差异 6
表1 性别差异在养老意愿上的体现 3
表2 学历差异在养老意愿上的体现 4
表3 生活自理能力在养老意愿上的差异 4
表4 心理孤独的时间在养老意愿上的差异 5
表5 婚姻因素在养老意愿上的差异 6
表6 农村老人对机构养老的了解程度 7
农村居民养老模式选择意愿研究
——以山西省平定县部分农村为例
引言
引言
随着经济与社会的发展,中国老龄化问题逐渐显现出来,受到家庭规模日益缩小、年轻人生活方式及价值观念的转变、老龄人口的增多等各种因素的影响,我国农村老人的养老面临的问题越来越多,形势日益严峻。
普遍来说,农村地区发展落后,经济条件远不如城市,生活配套设施也很不完备。随着现代生活的进步,思想观念的改变,农村大部分的年轻人都会选择外出打工或者读书。而农村的老年人们受传统居家养老观念的影响或经济条件和身体条件的限制,仍然在农村生活,于是形成很多空巢家庭、独居老人等社会现象,出现农村老人无人照料、经济困难、寂寞孤独等养老问题。然而,居家养老仍然是大多数农村老年人的首选养老模式,机构养老、社区养老等多种社会养老模式并未在农村地区得到普遍认可和发展[1]。因此,面对日益突出的农村养老问题,尽快建立一套完善的农村养老保障体系便显得尤为迫切,而建立有效的养老保障体系的第一步就是要先了解农村老年人的目前的养老状态和养老需求,而本文就从这一点入手,重点研究农村老年人的养老意愿。
本文将采用文献研究、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的方法,通过研究山西省平定县张庄镇农村老年人的基本信息、健康状况、子女情况、生活便利程度以及老人对机构养老的看法,来分析老人的养老意愿及其影响因素,补充相关研究在地域上的不全面性,了解当地农村老年人的养老现状,发现当地农村的养老需求,最终分析适应当地农村养老的模式,并针对当地的养老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议。
前人研究的区域范围大多数都集中在江浙沪一带经济比较发达的区域,而经济相对落后的西北地区等几乎没有[2],自己家乡山西地区的相关研究也很匮乏,关于山西的养老意愿研究在中国知网只能找到一篇文献即《新时期参保农民养老意愿的调查分析》,而其采用的数据也只有大概三分之一是来自山西吕梁的一个小村庄。基于此笔者便利用自己的家乡便利和语言优势,选择了自己的家乡山西省平定县为研究范围,深入最基层农村老年人群中进行养老模式选择意愿的调查,弥补相关研究在地域上的不全面性。
另外,前人有的是研究某一地区范围的群体整体对不同养老模式的选择倾向,并体现不出个体差异[3];有的是研究某一具体特征群体的养老模式选择意愿[4],比如《我国农村中年独生子女父母养老意愿研究》,但这样对于研究某一地区的养老意愿来说又不具有全面代表性。于是笔者将以上两种思路综合了一下,选定山西省平定县张庄镇为调查范围,具体研究该农村地区老年人多方面的个体差异在养老意愿上的体现,从而切实了解当地的养老需求。
一、养老意愿的调查和分析
在明确研究内容的基础上,笔者根据对当地基本情况的了解设计出了科学可行的问卷。2016年4月初是调研的主要时间段,山西省平定县张庄镇有若干个村庄,重点选择的调研地点有上马郡头村、下马郡头村、宁艾村、新城村、古贝村和南后裕村,用1到2天的时间走访一个村庄,每天选择下午或者傍晚老人多出来散步聊天的时候进行调研。在地点上,则选择老人多聚集的小广场,然后去和老人聊天,带着提前准备好的问卷让老年人帮忙填写,访谈过程会做简单的记录。
经过为期10天左右的实地调研,共获得有效问卷126份,数个个例访谈,后期进行了数据的统计与分析,下面将从个人、家庭、地域环境和对机构养老的认识四个方面来进行老年人养老意愿个体差异的分析。
(一)个人方面
1.性别差异
本调查对象中男女比例大约为1:1,男性61人,女性65人,将性别因素和养老意愿进行交叉分析,结果为如表一所示,从中可以看出:大多数老年人还是会选择居家养老,除了8%的人选择其他之外,只有6.26%的人选择机构养老,而选择居家养老的人高达85.74%。其中男性选择独居的比例比女性高一倍,男性选择与配偶居住的比例也比女性高出7.03%,而选择同时与配偶和子女居住的比例中,女性几乎是男性的二倍,由此很明显的显示出男性相对与女性的独立性更强一些。在选择机构养老的老人中,女性占到了75%的比例,说明了女性比男性更容易接受机构养老的养老模式。
在调查过程中,曾访问过一位独居的老爷爷,他有一个儿子在县城里已经成家立业,当询问爷爷为啥不跟着儿子去城里生活的时候,爷爷表示他在农村住习惯了,不适应城里的生活,在楼房里住着反而会有孤独感,白天儿子儿媳会外出工作,他一个人在家很无聊,出去散步也不知道去哪里,外面都很喧嚣,不够清净,而在农村,他自己生活的自在舒适,自己能够照顾自己,平时可以在家门口的树荫下坐着和邻居的老人们聊聊天,有共同话题,心情舒适,所以他会选择在农村过独居生活。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xzgl/207.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