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无线网络的设计与实施
摘要: 0二、设计目标与准备 1(一)设计的基础 1(二)设计的内容 1(三)设计的目的 1三、无线设备原理 1四、用户需求分析 2五、网络设计 2(一)设计原则 2(二)设计过程 3(三)设计步骤 7六、无线设备选型 15(一)交换机选型 15(二)路由器选型 15(三)防火墙选型 15(四)网卡选型 16(五)服务器选型 16七、校园网的管理与安全 16(一)安全问题 16(二)安全防护对策 16(三)管理方案 17八、总结 17九、致谢 17十、参考文献 18学校无线网络的设计与实施摘要:近几年来,无线网络技术越来越多的出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随着这项技术发展的不断成熟,它对人们生活的影响越来越明显。在世界范文内,随着IEEE802.11无线局域网标准的制定成功,无线技术已经没有了以前那种互不兼容的状态,从而解决了有线网络无法涉及的方面。与此同时,笔记本的使用率也愈来愈高,以高校师生最为明显,所以现在的校园对无线网络的需求还是相当大的。
一、引言 1
一、引言
无线网络就是以无线电为传输媒介而构成的无线局域网,它与有线网络最大的区别就在于传输媒介的不同,无线网络不需要网线,也能和有线网络发挥相同的作用。无线网络有很多独特的优势:一是可移动性,它能够不受地域限制,用户可以随时上网;二是容易安装、无需布线,在时间上节约了不少;三是上网灵活,用户只要想上网就能迅速加入网络;四是成本不高,这样的经济预算还是相当划算的。当然,随着无线技术在教育领域的不断的发展,校园网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熟知。在构建上,我们可以简单的把其称之为“数字化校园”,通过计算机网络技术,把所有的与校园有关的教育资源进行一种整合,使之成为一种虚拟的教育环境。在这样的技术支持下,传统的教育模式会有一种质的升华,大大提高了教育的水平。
在这样的目标驱使下,校园无线网络就应运而生了。校园无线网是一个一应用为核心的综合信息系统工程,以安全、稳定、高效为原则,满足校园用户需求,确保高吞吐量的以及有线网络的无缝集成本文主要分为5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是设计目标与准备;第二部分主要是无线设备原理;第三部分主要是用户需求分析;第四部分主要是网络设计;第五部分是无线设备选型;第六部分主要是校园网的管理与安全;第七部分是整篇文章的总结。通过本文的介绍,我们大家都能更加深入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 5 1 9 1 6 0 7 2
、深刻地了解校园无线网。
二、设计目标与准备
(一)设计的基础
1、了解校园的管理模式
2、了解校园的发展目标
3、了解校园网用户对无线网布施的期望
4、在制定相关规划时能够得到学校相关方面的支持与帮助
(二)设计的内容
首先在明确校园发展目标的前提下,以校园网用户对校园信息化建设的期望为基础,勾勒大概的总体目标与建设路线;然后根据校园管理模式以及网络用户的需求分析完成网络布置相关方面的设计。
(三)设计的目的
1、了解学校无线建设的憧憬—实现校园数字化
2、了解学校无线建设的过程与目。
3、了解学校无线建设蓝图
三、无线设备原理
无线网卡:无线网卡主要由网络接口、扩频通信机和天线三个部分组成,是采用无线信号进行数据传输的终端。
无线AP:无线AP简称无线接入点,俗称“热点”,相当于连接有线网络和无线网络的桥梁。无线路由器:无线路由器使用方便,具有动态主机配置协议、防火墙功能等。
无线天线:无线天线用来发射和接收电磁波,当计算机与无线AP距离不太近上网时候,就需要用到无线天线来对接收或发送的信号进行增大。
交换器:交换器是交换式的集线器,它的主要功能包括物理编址、网络拓扑结构、错误校验等功能。
四、用户需求分析
校园内部无论是在室内还是室外,与无线网络的铺设涉及的方面很广,因此对校园环境的影响很大。
1、教学网络
现在的教育教学都广泛借助了无线网络多媒体的平台,在这样一个虚拟教育资源的熏陶下,方便了学生更好地接受教学的内容,大大提升了教学的质量。
2、宿舍网络
把无线网络覆盖到学生以及教师的宿舍,方便他们能够随时随地地访问网络资源。
3、办公网络
在把办公区域覆盖无线网络,满足了教师对网络资源的需求,提高了办公职能的效率。
4、无线应急网络
在突发性的大规模需要网络的场合,提供临时的无线网络服务。
在如今这个信息高速发展的社会,无线网络已经成为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能够随时随地为学生老师提供第一手的教育资源。当然,我们不应该局限在在课堂、在教室,由于无线网络的无缝覆盖,我们更应该把眼光投向室外,比如操场,草坪,宿舍,图书馆等等。校园无线网的出现,能够让学生老师不再受有线网络的束缚,满足随时随地上网的念想,大大提高教育质量。
五、网络设计
(一)设计原则
1、稳定性
相对而言,无线网络比有线网络更需要保证其稳定性,如果无线网接入不稳定,那它带来的反而是负面的影响,所以再覆盖无线网的同时,一定要保证网络运行的稳定可靠,抗干扰能力一定要强,尤其是在人多的时候。
2、安全性
无线网需要设有相关的安全措施,来保证用户的网络安全。
(1)接入安全:用户需要认证才能接入无线网
(2)实时侦测:实时监测未经授权的AP
(3)数据加密:通过加密数据来防止用户数据被非法窃取
3、广泛性
学校面积大,用户密集,所以AP的有效覆盖面积要大,并且在人多的情况下,依旧能保证用户的正常使用。
(二)设计过程
无线覆盖设计在保证面积最大化的同时要确保网络的稳定性,并且要与大多主流网卡兼容。所以需要考虑一下几点
(1)大众化来说室内最大覆盖距离为35~100米 ,室外最大覆盖距离为100~400米。
(2)障碍物
(3)要确定无线覆盖周围有无障碍以及无线路由器的安放位置。
要实现用户最高的无线体验,势必要增大无线覆盖范围,所以需要增加1个AP或多个AP来保证在改变接入AP时能无缝切换。
无线AP工作拓扑图如图11所示
图51 无线AP工作拓扑图
在学校的报告厅等阶梯教室,面积较大,这时需要采用无线中继的方式使两个AP互联从而实现新的覆盖区域,达到大面积覆盖的目的。
无线中继拓扑图如图52所示
图52 无线中继拓扑图
因为每个AP的发射功率都有严格的控制,所以覆盖应该以蜂窝的形式进行。由于IEEE802.11b的规定模式,所以合理安排AP的分布位置就能获得最高质量的无线分布链路。传统的蜂窝系统和信道覆盖系统如表53所示
传统蜂窝WLAN系统
信道覆盖WLAN系统
技术比较
基于AP
基于智能交换机
分布数据处理
集中数据处理
“胖”AP设计
“瘦”AP设计
蜂窝覆盖
层状信道覆盖
一、引言 1
一、引言
无线网络就是以无线电为传输媒介而构成的无线局域网,它与有线网络最大的区别就在于传输媒介的不同,无线网络不需要网线,也能和有线网络发挥相同的作用。无线网络有很多独特的优势:一是可移动性,它能够不受地域限制,用户可以随时上网;二是容易安装、无需布线,在时间上节约了不少;三是上网灵活,用户只要想上网就能迅速加入网络;四是成本不高,这样的经济预算还是相当划算的。当然,随着无线技术在教育领域的不断的发展,校园网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熟知。在构建上,我们可以简单的把其称之为“数字化校园”,通过计算机网络技术,把所有的与校园有关的教育资源进行一种整合,使之成为一种虚拟的教育环境。在这样的技术支持下,传统的教育模式会有一种质的升华,大大提高了教育的水平。
在这样的目标驱使下,校园无线网络就应运而生了。校园无线网是一个一应用为核心的综合信息系统工程,以安全、稳定、高效为原则,满足校园用户需求,确保高吞吐量的以及有线网络的无缝集成本文主要分为5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是设计目标与准备;第二部分主要是无线设备原理;第三部分主要是用户需求分析;第四部分主要是网络设计;第五部分是无线设备选型;第六部分主要是校园网的管理与安全;第七部分是整篇文章的总结。通过本文的介绍,我们大家都能更加深入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 5 1 9 1 6 0 7 2
、深刻地了解校园无线网。
二、设计目标与准备
(一)设计的基础
1、了解校园的管理模式
2、了解校园的发展目标
3、了解校园网用户对无线网布施的期望
4、在制定相关规划时能够得到学校相关方面的支持与帮助
(二)设计的内容
首先在明确校园发展目标的前提下,以校园网用户对校园信息化建设的期望为基础,勾勒大概的总体目标与建设路线;然后根据校园管理模式以及网络用户的需求分析完成网络布置相关方面的设计。
(三)设计的目的
1、了解学校无线建设的憧憬—实现校园数字化
2、了解学校无线建设的过程与目。
3、了解学校无线建设蓝图
三、无线设备原理
无线网卡:无线网卡主要由网络接口、扩频通信机和天线三个部分组成,是采用无线信号进行数据传输的终端。
无线AP:无线AP简称无线接入点,俗称“热点”,相当于连接有线网络和无线网络的桥梁。无线路由器:无线路由器使用方便,具有动态主机配置协议、防火墙功能等。
无线天线:无线天线用来发射和接收电磁波,当计算机与无线AP距离不太近上网时候,就需要用到无线天线来对接收或发送的信号进行增大。
交换器:交换器是交换式的集线器,它的主要功能包括物理编址、网络拓扑结构、错误校验等功能。
四、用户需求分析
校园内部无论是在室内还是室外,与无线网络的铺设涉及的方面很广,因此对校园环境的影响很大。
1、教学网络
现在的教育教学都广泛借助了无线网络多媒体的平台,在这样一个虚拟教育资源的熏陶下,方便了学生更好地接受教学的内容,大大提升了教学的质量。
2、宿舍网络
把无线网络覆盖到学生以及教师的宿舍,方便他们能够随时随地地访问网络资源。
3、办公网络
在把办公区域覆盖无线网络,满足了教师对网络资源的需求,提高了办公职能的效率。
4、无线应急网络
在突发性的大规模需要网络的场合,提供临时的无线网络服务。
在如今这个信息高速发展的社会,无线网络已经成为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能够随时随地为学生老师提供第一手的教育资源。当然,我们不应该局限在在课堂、在教室,由于无线网络的无缝覆盖,我们更应该把眼光投向室外,比如操场,草坪,宿舍,图书馆等等。校园无线网的出现,能够让学生老师不再受有线网络的束缚,满足随时随地上网的念想,大大提高教育质量。
五、网络设计
(一)设计原则
1、稳定性
相对而言,无线网络比有线网络更需要保证其稳定性,如果无线网接入不稳定,那它带来的反而是负面的影响,所以再覆盖无线网的同时,一定要保证网络运行的稳定可靠,抗干扰能力一定要强,尤其是在人多的时候。
2、安全性
无线网需要设有相关的安全措施,来保证用户的网络安全。
(1)接入安全:用户需要认证才能接入无线网
(2)实时侦测:实时监测未经授权的AP
(3)数据加密:通过加密数据来防止用户数据被非法窃取
3、广泛性
学校面积大,用户密集,所以AP的有效覆盖面积要大,并且在人多的情况下,依旧能保证用户的正常使用。
(二)设计过程
无线覆盖设计在保证面积最大化的同时要确保网络的稳定性,并且要与大多主流网卡兼容。所以需要考虑一下几点
(1)大众化来说室内最大覆盖距离为35~100米 ,室外最大覆盖距离为100~400米。
(2)障碍物
(3)要确定无线覆盖周围有无障碍以及无线路由器的安放位置。
要实现用户最高的无线体验,势必要增大无线覆盖范围,所以需要增加1个AP或多个AP来保证在改变接入AP时能无缝切换。
无线AP工作拓扑图如图11所示
图51 无线AP工作拓扑图
在学校的报告厅等阶梯教室,面积较大,这时需要采用无线中继的方式使两个AP互联从而实现新的覆盖区域,达到大面积覆盖的目的。
无线中继拓扑图如图52所示
图52 无线中继拓扑图
因为每个AP的发射功率都有严格的控制,所以覆盖应该以蜂窝的形式进行。由于IEEE802.11b的规定模式,所以合理安排AP的分布位置就能获得最高质量的无线分布链路。传统的蜂窝系统和信道覆盖系统如表53所示
传统蜂窝WLAN系统
信道覆盖WLAN系统
技术比较
基于AP
基于智能交换机
分布数据处理
集中数据处理
“胖”AP设计
“瘦”AP设计
蜂窝覆盖
层状信道覆盖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sj/wljs/5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