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中学校园景观规划设计
校园景观设计是校园整体环境发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于塑造学校的良好形象方面,形成学生完美人格,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谐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随着教育观念的变化,教学方式的发展和体制的改革,人们对校园建设提出了更高和更新的要求。本设计通过对校园景观设计要素、功能分区及其理论的探讨,提出校园规划设计的要点和原则,将其应用于温州中学校园规划设计,以此探讨校园规划设计的技术方法。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Abstract1
Key words 1
引言1
1 综述1
校园景观规划设计要素 1
1.1.1 气候 1
1.1.2水体2
1.1.3 地形2
1.1.4 植被2
1.1.5 建筑2
1.1.6 标志物3
1.2 校园规划设计功能分区及其设计要点3
1.2.1 入口景观区3
1.2.2 教学科研区3
1.2.3 行政办公区4
1.2.4 学生生活区4
1.2.5 体育运动区4
1.2.6 生态休闲区4
1.3 校园规划设计理论基础与原则4
1.3.1 基本原理4
1.3.1.1 景观生态学原理5
1.3.1.2 园林美学原理5
1.3.1.3 环境行为心理学原理5
1.3.1.4 中国古代风水理论5
1.3.2 基本原则5
1.3.2.1 地域性原则5
1.3.2.2 生态平衡与可持续发展原则5
1.3.2.3 公众参与性原则6
1.3.2.4 文化协调性原则6
1.3.2.5 经济性原则6
2 设计说明6
2.1 前期分析与研究 6
2.1.1 项目背景 6
2.1.2 项目位置与范围 6
2.1.3 周边环境分析 7
2.1.4 基地分析 7
2.2 总体策略 7
2.2.1 设计依据 7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2.2.2 设计目标7
2.2.2 设计原则7
2.3 景观设计 8
2.3.1景观结构 8
2.3.2交通规划 8
2.3.3 功能分区 8
2.3.4竖向规划 9
2.3.5 历史文化要素分布 9
2.4 经济技术指标 10
3 结语10
致谢 10
参考文献 10
附图
图1 区位及周边环境分析11
图2 现状建筑分析12
图3 现状景观分析13
图4 历史文化分析15
图5 设计目标17
图6 总平面图18
图7 鸟瞰图19
图8 交通分析图20
图9 功能分区分析图21
图10 景观结构分析图22
图11 竖向设计分析图23
图12 文化要素分布分析图24
图13 种植设计分析图25
图14 入口及小品设计27
图15 艺术看台及小品设计30
图16镜面水池及小品设计33
图17观水平台及小品设计36
图18 水台阶及小品设计41
图19 文化广场及台地广场小品设计43
图20 照明意向43
浙江省温州中学校园景观规划设计
引言
引言
校园景观规划设计不同于其他商业性、文化性场所的规划设计,它具备传承与更新、接纳与输出的双重属性,不仅蕴含着庄重、典雅的文化意蕴,更包含着朝气与创新的时代精神。校园作为一个兼有学习、生活、工作、文娱等多种功能并存的场所,其往往体现出兼收并蓄的多元性、文化性与自由性。校园不仅是传授知识的教育场所,也是陶冶性情全面发展的生活环境。如何在满足以视觉为主的感官享受的同时,通过环境的景观化处理使得校园环境满足校内师生娱乐、休闲、交流的要求,使之成为舒缓压力、放松心理的场所,创造具有人文气息的景观,改善校园办学环境,发掘校园的文化潜力,成为当今校园景观规划设计的重要课题。
综述
校园景观规划设计要素
景观是一个多种自然人文要素综合作用形成的结果[1],校园景观所具有的多元文化及功能,正是通过人们对具体要素的总体感知而得出的一种实质和精神上的理解。这些要素贯穿整个设计的过程及其结果,是校园的“场所精神”的来源和载体。
气候
气候包括温度、湿度、降水量、风速风向和日照时间、日照强度[2]。如此种种的自然界生物能源能够对自然生态产生反作用,因此也对校园景观环境起着决定性的影响。从宏观上看,气候对整个校园景观的选址及规划中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微观上,营造良好的小气候是局部场地构建一个重要的环节。
水体
校园水体景观的设计取决于水的特性,水体具有可塑性强的特点,从功能及形式等角度都可以对其进行不同的分类。校园中的水体景观从其形式上可以分为静态和动态两种形式,其中动态水体常见的又包括流水、落水及喷泉三种类型。如北京大学的未名湖就属于静态水体。另外,落水景观因其形式多样、视觉效果佳,喷泉景观因其变化多端、造型新奇,也在校园景观规划设计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水体的静态与动态形式均能够软化景观、增强空间的流动性,而大部分校园在水体景观设计时多会采取动静结合的方式,并且不会拘泥于某种单一的形式,方法手段也随着技术方法的成熟而日益丰富。
地形
地形是地球表面三度空间的起伏变化。从校园景观的尺度来看,其所涉及的多为小地形(包括土丘、台地、斜坡等)及微地形。规模较大的校园结构是由地形决定的,地形的设计手法包括回填、削平、嵌入。美国马萨诸塞州的卫斯理学院的alumnae valley,设计师巧妙地利用其独特的冰河地形和地方植被,一改原来受严重污染的环境,使之成为校园生活的节点和人们关注欣赏的对象[3]。苏黎世大学在8公顷的土地上建造了一个多功能的大学运动场,建造场地、人工湖、小土岗,营造出了自然的氛围,与传统的运动场迥然不同,突出了本来的地形特征。
植被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Abstract1
Key words 1
引言1
1 综述1
校园景观规划设计要素 1
1.1.1 气候 1
1.1.2水体2
1.1.3 地形2
1.1.4 植被2
1.1.5 建筑2
1.1.6 标志物3
1.2 校园规划设计功能分区及其设计要点3
1.2.1 入口景观区3
1.2.2 教学科研区3
1.2.3 行政办公区4
1.2.4 学生生活区4
1.2.5 体育运动区4
1.2.6 生态休闲区4
1.3 校园规划设计理论基础与原则4
1.3.1 基本原理4
1.3.1.1 景观生态学原理5
1.3.1.2 园林美学原理5
1.3.1.3 环境行为心理学原理5
1.3.1.4 中国古代风水理论5
1.3.2 基本原则5
1.3.2.1 地域性原则5
1.3.2.2 生态平衡与可持续发展原则5
1.3.2.3 公众参与性原则6
1.3.2.4 文化协调性原则6
1.3.2.5 经济性原则6
2 设计说明6
2.1 前期分析与研究 6
2.1.1 项目背景 6
2.1.2 项目位置与范围 6
2.1.3 周边环境分析 7
2.1.4 基地分析 7
2.2 总体策略 7
2.2.1 设计依据 7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2.2.2 设计目标7
2.2.2 设计原则7
2.3 景观设计 8
2.3.1景观结构 8
2.3.2交通规划 8
2.3.3 功能分区 8
2.3.4竖向规划 9
2.3.5 历史文化要素分布 9
2.4 经济技术指标 10
3 结语10
致谢 10
参考文献 10
附图
图1 区位及周边环境分析11
图2 现状建筑分析12
图3 现状景观分析13
图4 历史文化分析15
图5 设计目标17
图6 总平面图18
图7 鸟瞰图19
图8 交通分析图20
图9 功能分区分析图21
图10 景观结构分析图22
图11 竖向设计分析图23
图12 文化要素分布分析图24
图13 种植设计分析图25
图14 入口及小品设计27
图15 艺术看台及小品设计30
图16镜面水池及小品设计33
图17观水平台及小品设计36
图18 水台阶及小品设计41
图19 文化广场及台地广场小品设计43
图20 照明意向43
浙江省温州中学校园景观规划设计
引言
引言
校园景观规划设计不同于其他商业性、文化性场所的规划设计,它具备传承与更新、接纳与输出的双重属性,不仅蕴含着庄重、典雅的文化意蕴,更包含着朝气与创新的时代精神。校园作为一个兼有学习、生活、工作、文娱等多种功能并存的场所,其往往体现出兼收并蓄的多元性、文化性与自由性。校园不仅是传授知识的教育场所,也是陶冶性情全面发展的生活环境。如何在满足以视觉为主的感官享受的同时,通过环境的景观化处理使得校园环境满足校内师生娱乐、休闲、交流的要求,使之成为舒缓压力、放松心理的场所,创造具有人文气息的景观,改善校园办学环境,发掘校园的文化潜力,成为当今校园景观规划设计的重要课题。
综述
校园景观规划设计要素
景观是一个多种自然人文要素综合作用形成的结果[1],校园景观所具有的多元文化及功能,正是通过人们对具体要素的总体感知而得出的一种实质和精神上的理解。这些要素贯穿整个设计的过程及其结果,是校园的“场所精神”的来源和载体。
气候
气候包括温度、湿度、降水量、风速风向和日照时间、日照强度[2]。如此种种的自然界生物能源能够对自然生态产生反作用,因此也对校园景观环境起着决定性的影响。从宏观上看,气候对整个校园景观的选址及规划中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微观上,营造良好的小气候是局部场地构建一个重要的环节。
水体
校园水体景观的设计取决于水的特性,水体具有可塑性强的特点,从功能及形式等角度都可以对其进行不同的分类。校园中的水体景观从其形式上可以分为静态和动态两种形式,其中动态水体常见的又包括流水、落水及喷泉三种类型。如北京大学的未名湖就属于静态水体。另外,落水景观因其形式多样、视觉效果佳,喷泉景观因其变化多端、造型新奇,也在校园景观规划设计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水体的静态与动态形式均能够软化景观、增强空间的流动性,而大部分校园在水体景观设计时多会采取动静结合的方式,并且不会拘泥于某种单一的形式,方法手段也随着技术方法的成熟而日益丰富。
地形
地形是地球表面三度空间的起伏变化。从校园景观的尺度来看,其所涉及的多为小地形(包括土丘、台地、斜坡等)及微地形。规模较大的校园结构是由地形决定的,地形的设计手法包括回填、削平、嵌入。美国马萨诸塞州的卫斯理学院的alumnae valley,设计师巧妙地利用其独特的冰河地形和地方植被,一改原来受严重污染的环境,使之成为校园生活的节点和人们关注欣赏的对象[3]。苏黎世大学在8公顷的土地上建造了一个多功能的大学运动场,建造场地、人工湖、小土岗,营造出了自然的氛围,与传统的运动场迥然不同,突出了本来的地形特征。
植被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nongxue/yy/4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