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割环剥对柿子幼树生长发育的影响

摘要:以阳丰柿子幼树为试料,在其花芽分化集中期采用不同的环割、环剥方式,研究其对柿子幼树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环割、环剥能够显著提高柿子叶片中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且其含量的提高随着环割圈数的增加而提高,其中环剥对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提高作用最明显;环割2圈(不同时期)处理叶片中可溶性糖和淀粉的含量随着环割天数的增加而逐渐上升。环割会降低柿子叶片中叶绿素的含量和蛋白质的含量;环剥能够降低叶绿素的含量但是对蛋白质含量影响不大,而环割2圈(不同时期)对叶片中蛋白质的含量影响较大,与对照相比下降10.92%。

番茄苗期耐低温指标的筛选及耐低温材料

摘 要:为建立番茄苗期耐低温综合评价体系,同时也为快速鉴定优良番茄种质材料和新种质材料的选育提供技术支持,本研究以10份抗寒力不同的番茄为材料,在苗期4℃低温胁迫条件下,测定了幼苗叶片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过氧化氢酶(CAT)活性、O2-产生速率、过氧化氢(H2O2)含量、丙二醛(MDA)含量、电解质渗透率、可溶性蛋白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及叶绿素a/b等12项生理生化指标,利用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隶属函数分析及逐步回归分析法进行了番茄苗期耐低温指标的筛选和耐低温材料的鉴

5个夏菊品种再生体系的建立

摘要:以5个菊花品种‘四季菊’、‘夏黄’、‘白秀芳’、‘夏白’、‘八海’无菌苗的幼嫩叶片为材料,建立了5个品种的再生体系。以MS为基本培养基添加不同浓度的6-BA和NAA,通过一定时间诱导,幼嫩叶片可以通过愈伤产生不定芽,但基因型不同,愈伤诱导率和分化率也不同。结果表明,‘四季菊’的最适愈伤诱导和分化培养基为:MS+6-BA1.0mg/L+NAA0.5mg /L;‘夏黄’和‘白秀芳’的最适愈伤诱导培养基为:MS+6-BA2.0mg /L+NAA0.5mg /L,分化培养基为: MS+6-BA3.0mg /

6个菊花品种的耐寒性评价

摘要:本试验选取了6个菊花品种,对低温处理后脚芽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游离脯氨酸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低温处理后,各品种的酶活性、可溶性物质含量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基本上呈现升高趋势,但变化幅度各品种之间有差异。其中,QX111、QX114和QX106三个品种的酶活性、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整体高于另外三个品种,QX109、QX110和QX116。综合各项指标对抗寒性进行综合评判,得出抗寒性强弱顺序:Q

agpp22基因在芹菜栽培品种中的分离与表达分析

摘要:植物韧皮部蛋白AgPP2-2在物质运输、维持植物形态、抵御外界伤害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本实验以3个芹菜栽培品种‘六合黄心芹’、‘津南实芹’和美国‘文图拉’为试验材料,分别分离出其韧皮部蛋白AgPP2-2的基因,并进行相关研究。序列分析结果表明,3个芹菜品种的韧皮部蛋白AgPP2-2基因全长906bp,有1个540 bp的开放阅读框及196 bp和167 bp的2个内含子,cDNA长540bp。3种芹菜韧皮部蛋白基因AgPP2-2均编码179个氨基酸,在核苷酸水平上有4个碱基的不同,导致其编码的氨基酸

cppu(氯吡脲)对‘夏黑’葡萄果实品质的影响

摘要:以‘夏黑’葡萄为试材,于盛花期 1、2、3、4、5 mg/L CPPU结合50 mg/L GA3处理,花后2周分别使用2.5、5 mg/L CPPU结合 50 mg/L GA3的混合溶液处理,研究鉴定CPPU对夏黑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盛花期和花后2周结合施用一定浓度的CPPU可加果实的单果重,有助于葡萄果实的快速生长;但降低了果实的风味品质,减小了可溶性固形物的含量,增大了可滴定酸的含量,固酸比下降。盛花期施用相同浓度的CPPU和GA3,花后2周施用的浓度 5 mg/L CPPU比施用 2.5

ga3和cppu对阳光玫瑰葡萄果实品质的影响

摘要:以阳光玫瑰葡萄为材料,于盛花期使用浓度25mg/L GA3处理,结合盛花后10天分别用25mg/L GA3+不同浓度(5mg/L,7.5mg/L,10mg/L,12.5mg/L,15mg/L,20mg/L) CPPU处理,研究了不同组合处理对阳光玫瑰葡萄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处理都提高了果实品质,盛花期用25mg/L GA3,花后10天用25mg/L GA3+5mg/L CPPU处理的效果对果实大小及果形指数影响最大,纵、横径,单果重都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组且达到了最大值。盛花期用25mg/L G

ga4解除樱桃和果梅季节性休眠的生理效应

摘要:以甜樱桃(Prunus avium L.)品种‘红灯’,中国樱桃(Prunus psedoerasus L.)品种‘东塘’以及‘丰后’果梅(Prunus mume Sieb. et Zucc) 为试材,在花芽自然休眠的不同阶段对其施用不同浓度的GA4以及1%的“朵美滋”(50%CH2N2)和12%的石灰氮(CaCN2)并在光照培养箱培养。结果表明,在满足需冷量三分之一时采集的材料用200μM GA4处理得到的破眠效果最好。次年以满足需冷量三分之一时的丰后果梅枝条为试材,对其施用200μM GA4,测

nadph氧化酶抑制剂和活性氧清除剂对梨花粉管生长的影响

摘要:本文以‘砀山酥梨’花粉为植物材料,使用四唑硝化蓝(Nitroblue tetrazolium,NBT)染色法检测了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在花粉水合及花粉管生长过程中的分布,研究了NADPH氧化酶抑制剂(Diethyl pyrocarbonate,DPI)和活性氧清除剂(Mn-5,10,15,20-tetrakis(1-methyl- 4-pyridyl)21H,23H- porphin,TMPP)对梨花粉萌发、花粉管生长及微丝骨架的影响。结果表明:(1)RO

七种杭白菊耐盐性评价研究

白色单头切花菊f1代株系抗性评价

摘要:以杂交F1代株系苗期植株(8-9片叶)为材料,分别采用室内人工蚜虫接种试验与盆栽水淹试验对30个株系的抗蚜虫和耐涝性指标进行观测统计。结果表明,不同株系间抗蚜虫性与耐涝性差异显著。抗蚜虫性试验采用蚜量比值作为抗性分级的指标,发现30份切花菊后代株系中有1个中抗株系,3个抗性株系,19个低抗株系,7个不抗株系。耐涝性采用苗期盆栽水淹法,观察植株胁迫过程中水淹寿命、叶色、叶片形态和茎干形态四个表型性状,对各株系进行打分,在不进行加权处理条件下计算各材料的总得分。利用层次分析法和K-Means聚类分析法对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