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华烟云中姚木兰形象的传统美(附件)
摘 要《京华烟云》是著名作家林语堂的先生的一部长篇小说,描述了清末时期姚、曾、牛三大家的生活变迁和每个人物的不同经历。文章主要通过对姚木兰外表、学识以及思想与性格等方面的细致描写,生动地刻画出了一个博学多识、秀外慧中、豁达包容、坚强勇敢的完美女性形象。通过对木兰这一形象的描写,表现出一个典型的中国传统女性形象,突出其对传统女性观念的巨大冲击,也启示了现代女性要摒弃陈旧思想,全身心的投入到对新思想的学习中。
目 录
引言 6
1《京华烟云》的写作背景 7
1.1《京华烟云》的社会背景 7
1.2传统美的时代烙印 7
2传统美 9
2.1传统美的定义 9
2.2传统美的内涵及表现 9
3《京华烟云》中姚木兰形象的传统美 11
3.1姚木兰的形象 11
3.1.1姚木兰博学多识的形象 11
3.1.2姚木兰秀外慧中的形象 11
3.2姚木兰形象所体现的传统美 12
3.2.1钟灵毓秀的学识美 12
3.2.2豁达包容的气度美 13
4传统美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14
4.1对现代女性观念的影响 14
4.2对男女平等意识的影响 14
结语 16
参考文献 17
致谢 18
引言
文章主要通过对主人公木兰形象进行分析,在她的身上融合了很多新旧思想的教育观念。木兰将中国传统女性的形象进一步的展现在读者面前,母亲从小给她灌输一些传统的教育,然而这些教育给予了木兰很大的帮助,同时也为以后的生活打下来一个很好的基础。母亲给予她优良的教育,让她拥有超人的智慧,而父亲给予她的是过人的知识,因为受父亲的影响,所以木兰在拥有传统教育的基础之下,吸收了一些新时代的教育理念,使她的生活更加的丰富多彩。无论是在现代还是在旧时代木兰体现出来的都是一个才女的形象,她的博学多识与豁达包容,在她的生活中常伴她左右,木兰的一些行为举止与精神品质是被大多数人所喜爱的。与此同时,在旧社会与新社会的一些思想上的碰撞之下,对人们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比如在男女平等观念上,以前女子只有三从四德,受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到的教育也是少之甚少,地位永远低于男子,但是在新思想的影响之下,倡导男女平等,这才是女子在地位上得到了一定的提升,同时也可以跟男子一样可以受到教育,或者比男子能够更加优越,新思想的冲击使一些传统的教育理念所不被大家认可,男女之间也能够平等相待。
1《京华烟云》的写作背景
作者主要通过当时的社会环境下,一些传统的表现与现代社会中所存在的现象做作比较,首先告诉我们故事发生在清朝末期三大富商之间的联系,接着告诉我们传统在每个人身上都有不一样的体现,通过她母亲对男子的教养与女子之间的教育之间的对比,更加形象的向我们展示出当时的旧教育与在婚姻上的一些传统的影响是根深蒂固的。
1.1《京华烟云》的社会背景
《京华烟云》是作者在巴黎时用英文编写的一部长篇小说,英文书名为《Moment in Peking》,后来转译为中文名《京华烟云》。[15]P1作者原本准备用英文给西方读者介绍《红楼梦》,因为没有翻译成功所以才决定仿照其结构来编写一部长篇小说,因此就写出了《京华烟云》这部长篇小说。
《京华烟云》是一部好几篇小说联成的长篇小说,但不因此而成一部散漫无结构的故事,而反为大规模的长篇。其中有佳话,有哲学,有历史演义,有风俗变迁,有深谈也有闲话,加入剧中人物之喜怒哀乐,包括过渡时代的中国,成为现代中国的一本伟大小说。[5]文章主要介绍了在清朝末期富裕商人的女儿姚木兰她由孩童到成熟女性的一个转变,以及与她有联系的京城两个富贵人家在当时的社会情况下的一些生活上的变迁,也表现出了中华民族那种不屈的精神和顽强的信念。1938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赛珍珠说“它实事求是,不为真实而羞愧,对古今中外都给出了正确的解释和评价。”[14]它仅仅是讲述了一桩故事,主要是讲那些男男女女的的一个教养方式以及怎样学着相互依存的生活方式,在爱与恨,争辩与宽恕和忍耐嫉妒之间的如何去正确的对待,或者是他们的生活习惯和思维方式的构成。特别是当时他们所所处的社会环境下,是如何去适应当时的生活与环境,但是在作品中作者将主人公木兰在传统这一方面体现的很到位,同时也能够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1.2传统美的时代烙印
传统这一理念对我们影响至今,当然在书中关于传统的表现在每个人的身上都是与众不同的。在对男孩子的教育方面,因为姚太太不识字加上她嫁到一个富商家里,正因为自己以前没有享受过如此待遇,所以她教儿子的也都是一些恣情享受。但是由于她缺乏一个有教养的妇女的气质与学问,因而导致她不知道该如何去教育这富有之家的儿子,在体仁孩童时代就让他天天围绕在丫鬟之中慢慢长大,甚至纵容儿子在她面前对丫鬟做出一些身体上的伤害。对于管教儿子的问题上姚思安与太太两个人成了南辕北辙,一是顺其自然,二是严加管束,这样不是使他在身体上受到伤害,就是使他心情更加不乐,中国传统的看法是这样:恐惧对身体有害,人若是气血不舒或是吓破了胆子,会引起种种的毛病。[15]P76在对女孩子方面姚太太表现出的是一个“严”字,她对女儿的教育是传统的教育观念,理当如此。同时在这一方面她认为是讲的通的,因为自己的女儿生在富贵之家长在富贵之家,可是她们是不能够在一起生活一辈子的,而是要嫁到别人的家里,所以女子要有她自身必备的美德,她们必须要学会女人在社会上的礼节风俗,在遇到各种节气时要准备不一样的食物,辈分高地的称呼等,但是在内衣方面,木兰姐妹必须的自己亲自动手去洗,丫鬟们可以闲着没事做,洗完的衣服也不可以晒在有男客能看见的地方,必须的晒在隐秘的地方。
同样在结婚方面传统的影响也是根深蒂固的,在没有结婚前男女双方是不可以随便见面,也不可以单独待在一起,必须是在丫鬟的陪伴之下才可以,同样也不可以做一些亲密的举动。同样在遇到节气的时候也会有传统的影响,在五月节的时候都要按照老规矩在房间里面点上艾草来驱虫避邪,孩子们的胸前也都要带一些预防生病的香料,结婚的时候房间里面到处都是喜气洋洋的红色,用来驱除一切不详之气。在结婚的时候男女之间的一些界限可以暂时拆除掉,陌生的男子可以仔细观看日常深居闺中的小姐们,大家闺秀也可以注视附近的男子,同时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在遇到结婚的时候寡妇是不可以进新房的。在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之下,传统社会都认为没有才德的女子才是娴熟的女子。一味地认为女子就应该相夫教子、操持家务,在裹脚方面也是受传统观念的影响。
2传统美
主要通过对传统美概念的阐述以及作品中人物身上所体现出来的传统的美。在当时旧社会教育下,对女子的一些传统的教育及束缚,每个女子都必须在少女时期就涉及一些传统的教育,而且在接受教育的同时必须首先要做到礼貌,还必须每个人都得拥有。
2.1传统美的定义
传统具有阶级性和民族性,是历史发展继承的表现,积极地传统对社会的发展有着促进作用,落后与保守的的传统则对社会的发展与变革有着阻碍的作用。[1]知书达理、浩然诚笃、豁达宽容及聪慧美丽,表现出娴熟端庄和落落大方的美是中国传统女性的美。在当时的社会下女子只适合三从四德并且知道女子无才便是德,但是对此传统的在木兰的身上有着别具一格的体现,母亲给予木兰的教育都是传统的教育,从她们的衣食住行来一步一步的限定并且教育,在穿着上不可以穿太过华丽的衣服,吃东西的时候女子应注意基本的长幼尊卑及含蓄,在住与行之间也有一定的规定。比如在吃饭的时候,女孩子要学正坐,两腿也要紧并在一起,而男孩却不用正坐而是可以随意做,女孩子还要记住每个节气的风俗并且要准备的东西。
目 录
引言 6
1《京华烟云》的写作背景 7
1.1《京华烟云》的社会背景 7
1.2传统美的时代烙印 7
2传统美 9
2.1传统美的定义 9
2.2传统美的内涵及表现 9
3《京华烟云》中姚木兰形象的传统美 11
3.1姚木兰的形象 11
3.1.1姚木兰博学多识的形象 11
3.1.2姚木兰秀外慧中的形象 11
3.2姚木兰形象所体现的传统美 12
3.2.1钟灵毓秀的学识美 12
3.2.2豁达包容的气度美 13
4传统美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14
4.1对现代女性观念的影响 14
4.2对男女平等意识的影响 14
结语 16
参考文献 17
致谢 18
引言
文章主要通过对主人公木兰形象进行分析,在她的身上融合了很多新旧思想的教育观念。木兰将中国传统女性的形象进一步的展现在读者面前,母亲从小给她灌输一些传统的教育,然而这些教育给予了木兰很大的帮助,同时也为以后的生活打下来一个很好的基础。母亲给予她优良的教育,让她拥有超人的智慧,而父亲给予她的是过人的知识,因为受父亲的影响,所以木兰在拥有传统教育的基础之下,吸收了一些新时代的教育理念,使她的生活更加的丰富多彩。无论是在现代还是在旧时代木兰体现出来的都是一个才女的形象,她的博学多识与豁达包容,在她的生活中常伴她左右,木兰的一些行为举止与精神品质是被大多数人所喜爱的。与此同时,在旧社会与新社会的一些思想上的碰撞之下,对人们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比如在男女平等观念上,以前女子只有三从四德,受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到的教育也是少之甚少,地位永远低于男子,但是在新思想的影响之下,倡导男女平等,这才是女子在地位上得到了一定的提升,同时也可以跟男子一样可以受到教育,或者比男子能够更加优越,新思想的冲击使一些传统的教育理念所不被大家认可,男女之间也能够平等相待。
1《京华烟云》的写作背景
作者主要通过当时的社会环境下,一些传统的表现与现代社会中所存在的现象做作比较,首先告诉我们故事发生在清朝末期三大富商之间的联系,接着告诉我们传统在每个人身上都有不一样的体现,通过她母亲对男子的教养与女子之间的教育之间的对比,更加形象的向我们展示出当时的旧教育与在婚姻上的一些传统的影响是根深蒂固的。
1.1《京华烟云》的社会背景
《京华烟云》是作者在巴黎时用英文编写的一部长篇小说,英文书名为《Moment in Peking》,后来转译为中文名《京华烟云》。[15]P1作者原本准备用英文给西方读者介绍《红楼梦》,因为没有翻译成功所以才决定仿照其结构来编写一部长篇小说,因此就写出了《京华烟云》这部长篇小说。
《京华烟云》是一部好几篇小说联成的长篇小说,但不因此而成一部散漫无结构的故事,而反为大规模的长篇。其中有佳话,有哲学,有历史演义,有风俗变迁,有深谈也有闲话,加入剧中人物之喜怒哀乐,包括过渡时代的中国,成为现代中国的一本伟大小说。[5]文章主要介绍了在清朝末期富裕商人的女儿姚木兰她由孩童到成熟女性的一个转变,以及与她有联系的京城两个富贵人家在当时的社会情况下的一些生活上的变迁,也表现出了中华民族那种不屈的精神和顽强的信念。1938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赛珍珠说“它实事求是,不为真实而羞愧,对古今中外都给出了正确的解释和评价。”[14]它仅仅是讲述了一桩故事,主要是讲那些男男女女的的一个教养方式以及怎样学着相互依存的生活方式,在爱与恨,争辩与宽恕和忍耐嫉妒之间的如何去正确的对待,或者是他们的生活习惯和思维方式的构成。特别是当时他们所所处的社会环境下,是如何去适应当时的生活与环境,但是在作品中作者将主人公木兰在传统这一方面体现的很到位,同时也能够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1.2传统美的时代烙印
传统这一理念对我们影响至今,当然在书中关于传统的表现在每个人的身上都是与众不同的。在对男孩子的教育方面,因为姚太太不识字加上她嫁到一个富商家里,正因为自己以前没有享受过如此待遇,所以她教儿子的也都是一些恣情享受。但是由于她缺乏一个有教养的妇女的气质与学问,因而导致她不知道该如何去教育这富有之家的儿子,在体仁孩童时代就让他天天围绕在丫鬟之中慢慢长大,甚至纵容儿子在她面前对丫鬟做出一些身体上的伤害。对于管教儿子的问题上姚思安与太太两个人成了南辕北辙,一是顺其自然,二是严加管束,这样不是使他在身体上受到伤害,就是使他心情更加不乐,中国传统的看法是这样:恐惧对身体有害,人若是气血不舒或是吓破了胆子,会引起种种的毛病。[15]P76在对女孩子方面姚太太表现出的是一个“严”字,她对女儿的教育是传统的教育观念,理当如此。同时在这一方面她认为是讲的通的,因为自己的女儿生在富贵之家长在富贵之家,可是她们是不能够在一起生活一辈子的,而是要嫁到别人的家里,所以女子要有她自身必备的美德,她们必须要学会女人在社会上的礼节风俗,在遇到各种节气时要准备不一样的食物,辈分高地的称呼等,但是在内衣方面,木兰姐妹必须的自己亲自动手去洗,丫鬟们可以闲着没事做,洗完的衣服也不可以晒在有男客能看见的地方,必须的晒在隐秘的地方。
同样在结婚方面传统的影响也是根深蒂固的,在没有结婚前男女双方是不可以随便见面,也不可以单独待在一起,必须是在丫鬟的陪伴之下才可以,同样也不可以做一些亲密的举动。同样在遇到节气的时候也会有传统的影响,在五月节的时候都要按照老规矩在房间里面点上艾草来驱虫避邪,孩子们的胸前也都要带一些预防生病的香料,结婚的时候房间里面到处都是喜气洋洋的红色,用来驱除一切不详之气。在结婚的时候男女之间的一些界限可以暂时拆除掉,陌生的男子可以仔细观看日常深居闺中的小姐们,大家闺秀也可以注视附近的男子,同时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在遇到结婚的时候寡妇是不可以进新房的。在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之下,传统社会都认为没有才德的女子才是娴熟的女子。一味地认为女子就应该相夫教子、操持家务,在裹脚方面也是受传统观念的影响。
2传统美
主要通过对传统美概念的阐述以及作品中人物身上所体现出来的传统的美。在当时旧社会教育下,对女子的一些传统的教育及束缚,每个女子都必须在少女时期就涉及一些传统的教育,而且在接受教育的同时必须首先要做到礼貌,还必须每个人都得拥有。
2.1传统美的定义
传统具有阶级性和民族性,是历史发展继承的表现,积极地传统对社会的发展有着促进作用,落后与保守的的传统则对社会的发展与变革有着阻碍的作用。[1]知书达理、浩然诚笃、豁达宽容及聪慧美丽,表现出娴熟端庄和落落大方的美是中国传统女性的美。在当时的社会下女子只适合三从四德并且知道女子无才便是德,但是对此传统的在木兰的身上有着别具一格的体现,母亲给予木兰的教育都是传统的教育,从她们的衣食住行来一步一步的限定并且教育,在穿着上不可以穿太过华丽的衣服,吃东西的时候女子应注意基本的长幼尊卑及含蓄,在住与行之间也有一定的规定。比如在吃饭的时候,女孩子要学正坐,两腿也要紧并在一起,而男孩却不用正坐而是可以随意做,女孩子还要记住每个节气的风俗并且要准备的东西。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rwxy/hyywx/9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