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鲍菇还原型液体菌种制备与工艺优化

杏鲍菇还原型液体菌种制备与工艺优化[20200408174444]
摘要
本文通过液体深层发酵技术制备杏鲍菇菌丝体,分别经过冷冻和常温真空两种不同保藏条件处理后液化还原,研究获得的液体菌种活力。实验对摇瓶发酵培养的杏鲍菇液体菌菌丝体进行过滤达到固液分离,将固体菌丝体分别置于4℃冷藏保藏和常温真空保藏;分别取不同保藏期的菌丝体,研磨打碎后,利用0.9%生理盐水进行液化还原,将得到液体菌种分别进行摇瓶发酵或接种PDA平板培养,分别以发酵菌丝球的密度、直径和生长速度为指标,以未经处理的杏鲍菇菌种为对照,观测液体菌种的生长活力。实验结果表明,在4℃下冷藏保藏4d的液体菌种,培养10d后,菌丝球的平均直径最小为2.3mm/个,且菌丝球密度最大为243个/10mL;常温真空保藏的菌种,在2d的情况下,菌丝的生长活力最强。
 *查看完整论文请 +Q: 3 5 1 9 1 6 0 7 2 
关键字:杏鲍菇液体菌种冷冻保藏真空保藏生长活力
目 录
1、引言 1
1.1 杏鲍菇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 1
1.2杏鲍菇还原型液体菌种制备与工艺优化研究状况 1
1.2.1杏鲍菇液体菌种的固化 1
1.2.2杏鲍菇液体菌种的保藏 2
1.2.3杏鲍菇液体菌种的应用 2
1.3本实验课题研究的意义 2
2、材料和方法 3
2.1 材料 3
2.1.1实验菌种 3
2.1.2 培养基 3
2.1.3 其他材料 3
2.1.4 主要试剂(表1) 3
2.1.5主要仪器设备(表2) 4
2.2 试验方法 5
2.2.1 实验程序路线图 5
2.2.2 杏鲍菇斜面菌种活力测量 5
2.2.3一级摇瓶菌种的制备 5
2.2.4液体菌种的固化 6
2.2.5液体菌种的冷藏保藏和真空保藏 6
2.2.6固化菌种粉碎 6
2.2.7稀释还原成液体菌种 6
2.2.8菌丝球直径的测定 7
2.2.9菌丝球密度的测定 7
2.2.10菌丝球干重的测定 7
2.2.11真空保藏菌种活力测量 7
3、结果与分析 8
3.1杏鲍菇斜面菌种活力测量 8
3.1.1固体生长 8
3.1.2液体生长 9
3.2冷藏时间对液体菌种活性的影响 10
3.3考察液体菌种经不同冷藏期后的特性 11
3.3.1菌丝球直径 11
3.3.2菌丝球密度 12
3.3.3菌丝球干重 13
3.4液体菌种经真空保藏后的活力检测 14
4、结论与展望 16
4.1 结论 16
4.2讨论及展望 17
参考文献 18
致谢 19
1、引言
杏鲍菇[ Pleurotus eryngii ( DC. et Fr. ) Quel. ] 又名“刺芹侧耳”,隶属于担子菌亚门( Basidio-mycotina),层菌纲(Hymenomycetes),无隔担子菌亚纲( Homobasidiomycetidae),伞( Agar-icales) ,侧耳科( Pleurotaceae),侧耳属 ( Pleurotus) 。根据子实体的形态特征,国内外的杏鲍菇菌株大致可以分为五种类型:棍棒形、保龄球形、短柄形、鼓椎状形和菇盖灰黑色形。其中棍棒形和保龄球形在国内栽培较为广泛[1]。
1.1杏鲍菇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
杏鲍菇是近年来开发栽培成功的集食用、食疗、药用于一体的食用菌。营养丰富,富含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维生素及镁、钙、锌、铜等矿物质,质地脆嫩,菌肉肥厚,菌柄组织乳白、结实、致密,可全部食用,菌柄比菌盖更滑嫩、爽口,被称为“干贝菇”、“平菇王”,具有愉快的杏仁香味和鲍鱼的口感,深得人们的喜爱。同时,杏鲍菇还有较高的保健功能,具有降胆固醇、降血脂、增加机体免疫能力、促进胃肠消化、防止心血管等功效。杏鲍菇是一种味美适口、营养丰富的食用菌,也是极具开发潜力的药用真菌。产品在国内外市场畅销[2]。
1.2杏鲍菇还原型液体菌种制备与工艺优化研究状况
现今世界的食用菌行业发展飞快,很多国家的食用菌栽培都采用了工厂化规模生产。荷兰、英国、美国等国家的食用菌生产企业普遍采用还原型液体菌种进行生产以保证产品质量[3]。开辟生产食用菌的另一途径---还原型液态发酵生产势在必行。还原型液态发酵生产食用菌具有如下优点[4]:(1)生产条件较稳定,有利于机械化自动化生产;(2)菌体污染少,菌龄一致;(3)周期短,产量高;(4)占地面积小,便于操作和控制;(5)培养液中同样可以提取多种菌体代谢产物,有较高经济价值。还原型液态发酵是食用菌现代化培养的新方向[5-6]。
但是目前杏鲍菇菌种的生产主要集中在固体培养方面,对杏鲍菇还原型液体菌种研究相对较少,更没有把杏鲍菇还原型液体菌种培养应用到生产中[7],只停留在实验室阶段。
1.2.1杏鲍菇液体菌种的固化
目前国内外对食用菌液体菌种固化的研究并不多。陈文强和邓百万等研究了海藻酸钠包埋保藏对食药用菌种活性的影响[8];王兰青和高玉千[9]等以香菇的液体菌种为研究对象发明了一种新的固化技术;王兰青[10]也对平菇的液体菌种固化技术进行了研究。
1.2.2杏鲍菇液体菌种的保藏
袁建平、郭晓燕、马立芝[11]提出,经速冻保存后的杏鲍菇液体菌种,各项指标与新鲜菌种之间并没有存在明显差异,菌丝球成活率最高,接种栽培萌发最快,满瓶时间最短,产生原基的时间最短,且性能不会随保存时间的延长而降低,是最佳的保存方法。
马立芝[12]提出,较长时间对杏鲍菇液体菌种进行保藏,宜在-45℃条件下进行,保存期最长可达90d;而短时间内保存,因要考虑成本问题,可在0-4℃下冷藏,保存期不应超过30d;保存期在10d左右时,可在室温条件(16-20℃)下保存;-18~-20℃冷冻条件不适合杏鲍菇液体菌种的保存。
由以上可以得出,对于杏鲍菇液体菌种的保藏,需要有较低的温度。
1.2.3杏鲍菇液体菌种的应用
秦艳梅、冀宏、王娟萍[13]对杏鲍菇液体发酵过程中的还原糖、pH和菌丝生物量变化规律的认识以及对液体菌种活力检测结果表明。杏鲍菇液体菌种具有很大优势:发酵所得的菌丝球菌龄一致,生产周期短,菌种质量稳定。液体菌种的生产具有经济价值和技术可行性。通过实际应用,提出了液体菌种应用于杏鲍菇栽培生产在技术上是完全可行的结论。高连超、韩守玉[14]提出,用液体菌种生产杏鲍菇,生物学效益可达80%-100%,头潮菇产量可提高17%,总产量共提高4.25%,产菇集中,利于市场销售。此外,应用液体菌种,使栽培周期大大缩短,从而增加栽培批次,提高了菇房的利用率,其效益远远超过使用固体菌种。根据以上学者的试验研究,液体菌种应用在杏鲍菇种植上,能够大大的提高杏鲍菇的产量,大大提升经济效益。
1.3本实验课题研究的意义
针对国内袋栽杏鲍菇工厂化生产,通过技术集成与转化,研发杏鲍菇还原型液体菌种[15]生产的技术工艺,并应用于袋栽杏鲍菇工厂化生产,降低生产企业生产成本和能耗。本课题主要就杏鲍菇还原型液体菌种的制备展开研究,对杏鲍菇还原型液体菌种的制备工艺以及贮藏条件、贮藏时间进行优化。旨在得出最佳的杏鲍菇还原型液体菌种的贮藏条件与贮藏时间。
2、材料和方法
2.1 材料
2.1.1实验菌种
东张柱状杏鲍菇,实验用斜面菌种由食用菌工程技术实验室转接,保藏。
使用前,先将菌种在PDA培养基(去皮马铃薯20g/100mL,琼脂2g/100mL,葡萄糖2g/100mL,pH自然)上转管活化,以10d菌龄斜面为宜。
2.1.2 培养基
(1).PDA培养基(g/100mL):
马铃薯2,琼脂2,葡萄糖2,pH自然;
(2).一级摇瓶培养基(g/1000mL):
葡萄糖20、黄豆粉10、玉米粉25、KH2PO4 1、MgSO40.5、VB1 0.05。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swgc/spzlyaq/514.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