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生长激素对小球藻生长及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附件)【字数:11141】
摘 要摘 要植物生长激素能够促进植物细胞增殖,将其添加到微藻的培养基中能够对微藻的生长产生促进作用。小球藻(Chlorella vulgaris)是一种普生性单细胞绿藻,不仅易于培养,而且营养价值高,应用潜力巨大。本实验选取小球藻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小球藻的细胞密度、光合效率、叶绿素含量、油脂含量、可溶性多糖含量、蛋白含量、氮元素含量、磷元素含量、pH变化等方面,考察了吲哚乙酸(IAA)浓度的不同对小球藻的生长和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小球藻生长的适应期,添加适宜浓度的吲哚乙酸有利于促进藻体生物量的累积和油脂产量的提高,但对于叶绿素含量的影响较小,当加入10-4 mol/L的IAA时,小球藻的生长情况处于最佳状态。细胞个数、油脂产量分别为1.84×107 个/mL和0.38×10-6 mg/个。此时的细胞个数和油脂含量分别是未经IAA处理条件下的2.25倍和1.7倍。并且结果显示浓度过高的IAA,并不能很好的促进小球藻的生长。10-4 mol/L的IAA是本次实验中小球藻的最适生长浓度。关键词小球藻;植物生长激素;油脂含量;细胞个数
目 录
第一章 绪论 1
1.1 小球藻的概述 1
1.2 小球藻主要活性成分 1
1.2.1 小球藻多糖 1
1.2.2 蛋白质 1
1.2.3 色素 2
1.2.4 多不饱和脂肪酸 2
1.2.5 小球藻生长因子 2
1.3 小球藻的主要应用 3
1.3.1 小球藻在农作物方面的应用 3
1.3.2 小球藻在工业方面的应用 3
1.3.3 小球藻在基因工程方面的应用 3
1.3.4 小球藻在医药方面的应用 4
1.4 影响小球藻生长的因素 4
1.4.1 温度 4
1.4.2 光照 4
1.4.3 pH 5
1.4.4 营养盐 5
1.4.5 生物因素 6
1.5 植物激素类物质的概述 6
1.5.1 吲哚乙酸 6
1.5.2 赤霉素 7
1.5.3 乙烯 7
1.5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4 脱落酸 7
1.6 研究目的及研究意义 8
1.7 国内外研究状况 8
1.8 研究内容 9
第二章 实验材料和方法 10
2.1 实验材料及设备 10
2.1.1 藻种及培养基 10
2.1.2 实验试剂 10
2.1.3 主要实验仪器及设备 10
2.2 实验方法 10
2.2.1 微藻培养 10
2.2.2 藻细胞细胞个数的测定 11
2.2.3 色素含量的测定 11
2.2.4 pH的测定 11
2.2.5 油脂的测定 11
2.2.6 小球藻总糖的测定 11
2.2.7 小球藻总蛋白含量的测定 12
2.2.8 藻液中总氮含量的测定 13
2.2.9 藻液中总磷含量的测定 14
2.2.9 非光化学淬灭(NPQ)和量子产率(QY)的测定 15
第三章 结果与讨论 16
3.1 IAA对小球藻生长的影响 16
3.2 IAA对小球藻色素含量的影响 17
3.3 IAA对小球藻pH的影响 18
3.4 IAA对小球藻油脂含量的影响 19
3.5 IAA对小球藻光合作用效率的影响 19
3.6 IAA处理对小球藻可溶性多糖的影响 21
3.7 IAA对小球藻氮磷含量的影响 22
3.8 IAA处理对小球藻的蛋白质的影响 24
结 论 25
致 谢 26
参考文献 28
第一章 绪论
1.1 小球藻的概述
作为单细胞微藻,小球藻(Chlorella vulgaris)是一种光和自养型植物[1]。它可以利用阳光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有机物,并作为自己食物的来源。它属于绿藻门的小球藻科[1]。
小球藻的细胞呈球形或椭圆形,具有细胞壁,叶绿体呈杯状或片状。一般来说小球藻没有蛋白核,但是蛋白核小球藻就有蛋白核。它在一般情况下的生长方式是单生,也有聚集成群的,细胞直径为3~8 μm左右,漂浮或附着生活[1]。小球藻进行无性孢子生殖时,在母细胞中的原生质体能够在短时间内连续发生数次的增殖,使得胞内同时出现2、4、8或16个似亲孢子,导致细胞破裂,内容物释放成为了新的植物体[1]。
小球藻广泛分布于自然界,主要是一些潮湿阴暗的区域,但在一些动物体内也能发现小球藻,如绿草履虫(Paramecium bursaria)[2]、绿色水螅(green hydra)[3]、小球藻绿钟虫(Vorticella chlorellata Stiller, 1940)[4]等。小球藻对温度的适应能力较强,多数小球藻的最适生长温度在25℃左右,甚至某些种类的小球藻能在3842℃良好的生长[5]。
1.2 小球藻主要活性成分
1.2.1 小球藻多糖
小球藻中成分较多的是多糖,一般自养的小球藻的多糖含量较高,从外表看其多糖成品是白色、无味、并且十分细腻的晶体[6],类似于我们生活中常用的绵白糖,它很容易溶解在水中,在热水中能快速的溶解,但不能溶于有机溶剂[7]。
小球藻多糖可以调节机体免疫、抗肿瘤、抗病毒和抗辐射等,其中最值得关注的是抗肿瘤作用。
1.2.2 蛋白质
小球藻蛋白质的含量十分丰富,氨基酸种类也十分齐全,完全能够满足人和动物的生长所需,是丰富的蛋白来源,作为高蛋白食品,小球藻能够迅速补充营养,恢复体能[8]。但是应用时要注意于其他氨基酸相互配合,进一步的提高其营养价值。
1.2.3 色素
植物色素作为天然的优良色素,与人工制成的化学色素相比,更为健康,在食品行业方面应用十分广泛[7]。而且自养的小球藻细胞内总色素含量相当可观[9]。研究表明,叶绿素具有多种功能。比如它可以不断的造血为体内血液循环贡献力量、可以排除体内各个器官中的毒素、可以预防牙齿松动等作用[7]。
小球藻在培养过程中偶尔会出现黄化的现象,这是因为异养的小球藻细胞内叶黄素含量会不断的增加,导致色素积累,颜色变深[7]。研究表明:叶黄素不仅能够延缓慢性疾病的发生、激发免疫反应而且还能够预防白内障、视力减退、黄斑变性等眼部疾病,并且能够防治一些早期的心血管疾病[10]。因此采用异养培养方式来生产叶黄素,是目前开发小球藻保健产品的主要方式[11]。
β胡萝卜素具有很高的抗氧化活性,它不仅能够预防多种退化性疾病,而且经常用于预防癌症、心血管恶化等疾病,而且它还源源不断的为我们提供维生素A,对我们保护视力有很重要的意义[7]。
目 录
第一章 绪论 1
1.1 小球藻的概述 1
1.2 小球藻主要活性成分 1
1.2.1 小球藻多糖 1
1.2.2 蛋白质 1
1.2.3 色素 2
1.2.4 多不饱和脂肪酸 2
1.2.5 小球藻生长因子 2
1.3 小球藻的主要应用 3
1.3.1 小球藻在农作物方面的应用 3
1.3.2 小球藻在工业方面的应用 3
1.3.3 小球藻在基因工程方面的应用 3
1.3.4 小球藻在医药方面的应用 4
1.4 影响小球藻生长的因素 4
1.4.1 温度 4
1.4.2 光照 4
1.4.3 pH 5
1.4.4 营养盐 5
1.4.5 生物因素 6
1.5 植物激素类物质的概述 6
1.5.1 吲哚乙酸 6
1.5.2 赤霉素 7
1.5.3 乙烯 7
1.5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4 脱落酸 7
1.6 研究目的及研究意义 8
1.7 国内外研究状况 8
1.8 研究内容 9
第二章 实验材料和方法 10
2.1 实验材料及设备 10
2.1.1 藻种及培养基 10
2.1.2 实验试剂 10
2.1.3 主要实验仪器及设备 10
2.2 实验方法 10
2.2.1 微藻培养 10
2.2.2 藻细胞细胞个数的测定 11
2.2.3 色素含量的测定 11
2.2.4 pH的测定 11
2.2.5 油脂的测定 11
2.2.6 小球藻总糖的测定 11
2.2.7 小球藻总蛋白含量的测定 12
2.2.8 藻液中总氮含量的测定 13
2.2.9 藻液中总磷含量的测定 14
2.2.9 非光化学淬灭(NPQ)和量子产率(QY)的测定 15
第三章 结果与讨论 16
3.1 IAA对小球藻生长的影响 16
3.2 IAA对小球藻色素含量的影响 17
3.3 IAA对小球藻pH的影响 18
3.4 IAA对小球藻油脂含量的影响 19
3.5 IAA对小球藻光合作用效率的影响 19
3.6 IAA处理对小球藻可溶性多糖的影响 21
3.7 IAA对小球藻氮磷含量的影响 22
3.8 IAA处理对小球藻的蛋白质的影响 24
结 论 25
致 谢 26
参考文献 28
第一章 绪论
1.1 小球藻的概述
作为单细胞微藻,小球藻(Chlorella vulgaris)是一种光和自养型植物[1]。它可以利用阳光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有机物,并作为自己食物的来源。它属于绿藻门的小球藻科[1]。
小球藻的细胞呈球形或椭圆形,具有细胞壁,叶绿体呈杯状或片状。一般来说小球藻没有蛋白核,但是蛋白核小球藻就有蛋白核。它在一般情况下的生长方式是单生,也有聚集成群的,细胞直径为3~8 μm左右,漂浮或附着生活[1]。小球藻进行无性孢子生殖时,在母细胞中的原生质体能够在短时间内连续发生数次的增殖,使得胞内同时出现2、4、8或16个似亲孢子,导致细胞破裂,内容物释放成为了新的植物体[1]。
小球藻广泛分布于自然界,主要是一些潮湿阴暗的区域,但在一些动物体内也能发现小球藻,如绿草履虫(Paramecium bursaria)[2]、绿色水螅(green hydra)[3]、小球藻绿钟虫(Vorticella chlorellata Stiller, 1940)[4]等。小球藻对温度的适应能力较强,多数小球藻的最适生长温度在25℃左右,甚至某些种类的小球藻能在3842℃良好的生长[5]。
1.2 小球藻主要活性成分
1.2.1 小球藻多糖
小球藻中成分较多的是多糖,一般自养的小球藻的多糖含量较高,从外表看其多糖成品是白色、无味、并且十分细腻的晶体[6],类似于我们生活中常用的绵白糖,它很容易溶解在水中,在热水中能快速的溶解,但不能溶于有机溶剂[7]。
小球藻多糖可以调节机体免疫、抗肿瘤、抗病毒和抗辐射等,其中最值得关注的是抗肿瘤作用。
1.2.2 蛋白质
小球藻蛋白质的含量十分丰富,氨基酸种类也十分齐全,完全能够满足人和动物的生长所需,是丰富的蛋白来源,作为高蛋白食品,小球藻能够迅速补充营养,恢复体能[8]。但是应用时要注意于其他氨基酸相互配合,进一步的提高其营养价值。
1.2.3 色素
植物色素作为天然的优良色素,与人工制成的化学色素相比,更为健康,在食品行业方面应用十分广泛[7]。而且自养的小球藻细胞内总色素含量相当可观[9]。研究表明,叶绿素具有多种功能。比如它可以不断的造血为体内血液循环贡献力量、可以排除体内各个器官中的毒素、可以预防牙齿松动等作用[7]。
小球藻在培养过程中偶尔会出现黄化的现象,这是因为异养的小球藻细胞内叶黄素含量会不断的增加,导致色素积累,颜色变深[7]。研究表明:叶黄素不仅能够延缓慢性疾病的发生、激发免疫反应而且还能够预防白内障、视力减退、黄斑变性等眼部疾病,并且能够防治一些早期的心血管疾病[10]。因此采用异养培养方式来生产叶黄素,是目前开发小球藻保健产品的主要方式[11]。
β胡萝卜素具有很高的抗氧化活性,它不仅能够预防多种退化性疾病,而且经常用于预防癌症、心血管恶化等疾病,而且它还源源不断的为我们提供维生素A,对我们保护视力有很重要的意义[7]。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swgc/swgc/1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