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矿物风化能力细菌paenibacillussp.720的多相分类研究
[目的]通过对具有矿物风化能力细菌Paenibacillus sp.7-20的多相分类研究证明其分类地位。[方法]形态学检测、生理生化测定以及16S rDNA序列分析。[结论] Paenibacillus sp.7-20初步鉴定为类芽孢杆菌属中的一个新种,属于革兰氏阳性菌,产芽孢,菌体呈杆状。生长温度为15℃、30℃和37℃;盐浓度生长范围0-3%;pH生长范围4-11;生理生化特性试验研究表明,其V-P试验、硝酸盐还原试验、H2S试验、过氧化氢酶试验结果呈阳性;而吲哚试验、甲基红试验、淀粉水解试验、明胶水解试验、Tween 80试验结果均为阴性;16S rDNA序列分析结果也表明菌株7-20为Paenibacillus属潜在的新种。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Abstract.1
Key words..1
引言(或绪论)1
1材料与方法.................2
1.1菌种来源..2
1.2染色液..2
1.3 培养基.2
1.4 试剂.3
1.5 仪器及其它用具.3
1.6 数据库及分析软件.3
1.7 实验方法.3
1.7.1 形态学观察 ......3
1.7.2 革兰氏染色..3
1.7.3 芽孢染色..4
1.7.4 环境因素对微生物的影响..4
1.7.4.1 温度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4
1.7.4.2 盐浓度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4
1.7.4.3 初始pH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4
1.7.5 微生物的生理生化鉴定..4
1.7.6 API系统对菌株720和参比菌株KACC 11540的对比鉴定...5
1.7.7 16S rDNA序列分析.5
2 结果与分析6
2.1 菌株720的形态学检测6
2.2 环境条件对菌株720生长的影响7
2.3 菌株生理生化测定.8
2.4 API系统测定结果...8
2.5 菌株720的1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6SrDNA序列分析.9
3 讨论...........10
4 结论...........11
致谢.......11
参考文献...12
具矿物风化能力细菌Paenibacillus sp.720的多相分类研究
引言
引言:生物风化是指通过活的生物体去侵蚀、分解岩石与矿物过程,是一种常见的地球化学现象[12]。生物风化能从岩石中分解释放出营养物质,与地球气候环境息息相关[1 ,3]。微生物广泛分布于各种地质环境中,是矿物风化、形成土壤的关键的参与者。微生物可以通过产生有机酸、铁载体、胞外聚合物和生物膜等方式,改变微环境pH、络合物浓度及氧化还原电位来加速矿物的溶解,释放矿质元素[46],如P、Si、K,促进植物的生长。研究微生物的矿物风化作用对我们进一步掌握全球气候的调节、土壤的形成过程和土壤中营养的供给等方面都有深刻的意义。
细菌现在已广泛应用于微生物肥料、饲料、矿物开采、冶金中。大部分细菌,如Acidithiobacillus ferrooxidans,Pseudomonas and Burkholderia,Bacillus mucilaginosus, B. circulans and B. edaphicus,能从矿物中分解释放出矿质元素以及其它有用物质,通过抑制植物病原菌、改善土壤的营养结构等方式,进而提高植物的生长能力[711]。因此,分离出更多矿物风化细菌、丰富微生物肥料的种属,对生态农业的发展具有及其重大的意义。
类芽孢杆菌(Paenibacillus.sp),杆状细菌,革兰氏染色结果不同,可能为阴性、阳性或可变,胞囊膨大形成椭圆形的芽孢,形成周生鞭毛进行运动。多粘类芽孢杆菌(Paenibacillus. Polymyxa)是Paenibacillus sp.的模式菌株[12]。该属的细菌具有固氮、抑制植物病原菌、提高土壤的通透性、从矿物中释放P等能力,因此被认为是促进植物生长的微生物中重要的一员[1314]。周跃飞等[1516]人研究发现Paenibacillus属的细菌也能促进岩石分解。
本实验室从扬州市隋炀帝陵墓的土壤中分离到一株具有矿物风化能力的细菌720,初步鉴定属于Paenibacillus,并为该属潜在的细菌新种。本人通过对细菌的16S rDNA序列同源性分析、生理生化特性以及形态观察等方面的研究,初步确定菌株720的分类地位。该研究能够丰富矿物风化细菌的种质资源库、基因库,可并为进一步研究细菌与矿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提供重要的试验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菌种来源
从扬州市隋炀帝陵墓的土壤中分离出一株细菌Paenibacillus sp.720,并将其接种于J斜面培养基上;实验的参比菌株为Paenibacillus larvae KACC 11540,将两株菌进行活化处理,为后面的实验做准备。
1.2 染色液
表1 染色液组成成分
Table 1 the components of each staining fluid
1.3 培养基
表2 培养基组成成分以应用
Table 2 The components and application of each culture medium
配方
应用
J固体培养基
蛋白胨 5.0 g,Yeast Extraction 15.0 g,葡萄糖 2.0 g,K2HPO4 3.0 g,去离子水 1000 ml,琼脂 15.0 g pH 7.37.5
活化、培养菌株
TSB培养基
大豆胨 3.0 g,胰蛋白胨 17.0 g, NaCl 5.0 g,K2HPO4 2.5 g,葡萄糖 2.5 g,去离子水 1000 ml pH 7.3
活化、培养菌株
BHI broth培养基
脱水小牛脑浸粉 12.5 g,蛋白胨 10.0 g,脱水小牛心浸粉 5.0 g,葡萄糖 2.0 g,Na2HPO4 2.5 g,NaCl 5.0 g,去离子水 1000 ml pH 7.4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Abstract.1
Key words..1
引言(或绪论)1
1材料与方法.................2
1.1菌种来源..2
1.2染色液..2
1.3 培养基.2
1.4 试剂.3
1.5 仪器及其它用具.3
1.6 数据库及分析软件.3
1.7 实验方法.3
1.7.1 形态学观察 ......3
1.7.2 革兰氏染色..3
1.7.3 芽孢染色..4
1.7.4 环境因素对微生物的影响..4
1.7.4.1 温度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4
1.7.4.2 盐浓度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4
1.7.4.3 初始pH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4
1.7.5 微生物的生理生化鉴定..4
1.7.6 API系统对菌株720和参比菌株KACC 11540的对比鉴定...5
1.7.7 16S rDNA序列分析.5
2 结果与分析6
2.1 菌株720的形态学检测6
2.2 环境条件对菌株720生长的影响7
2.3 菌株生理生化测定.8
2.4 API系统测定结果...8
2.5 菌株720的1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6SrDNA序列分析.9
3 讨论...........10
4 结论...........11
致谢.......11
参考文献...12
具矿物风化能力细菌Paenibacillus sp.720的多相分类研究
引言
引言:生物风化是指通过活的生物体去侵蚀、分解岩石与矿物过程,是一种常见的地球化学现象[12]。生物风化能从岩石中分解释放出营养物质,与地球气候环境息息相关[1 ,3]。微生物广泛分布于各种地质环境中,是矿物风化、形成土壤的关键的参与者。微生物可以通过产生有机酸、铁载体、胞外聚合物和生物膜等方式,改变微环境pH、络合物浓度及氧化还原电位来加速矿物的溶解,释放矿质元素[46],如P、Si、K,促进植物的生长。研究微生物的矿物风化作用对我们进一步掌握全球气候的调节、土壤的形成过程和土壤中营养的供给等方面都有深刻的意义。
细菌现在已广泛应用于微生物肥料、饲料、矿物开采、冶金中。大部分细菌,如Acidithiobacillus ferrooxidans,Pseudomonas and Burkholderia,Bacillus mucilaginosus, B. circulans and B. edaphicus,能从矿物中分解释放出矿质元素以及其它有用物质,通过抑制植物病原菌、改善土壤的营养结构等方式,进而提高植物的生长能力[711]。因此,分离出更多矿物风化细菌、丰富微生物肥料的种属,对生态农业的发展具有及其重大的意义。
类芽孢杆菌(Paenibacillus.sp),杆状细菌,革兰氏染色结果不同,可能为阴性、阳性或可变,胞囊膨大形成椭圆形的芽孢,形成周生鞭毛进行运动。多粘类芽孢杆菌(Paenibacillus. Polymyxa)是Paenibacillus sp.的模式菌株[12]。该属的细菌具有固氮、抑制植物病原菌、提高土壤的通透性、从矿物中释放P等能力,因此被认为是促进植物生长的微生物中重要的一员[1314]。周跃飞等[1516]人研究发现Paenibacillus属的细菌也能促进岩石分解。
本实验室从扬州市隋炀帝陵墓的土壤中分离到一株具有矿物风化能力的细菌720,初步鉴定属于Paenibacillus,并为该属潜在的细菌新种。本人通过对细菌的16S rDNA序列同源性分析、生理生化特性以及形态观察等方面的研究,初步确定菌株720的分类地位。该研究能够丰富矿物风化细菌的种质资源库、基因库,可并为进一步研究细菌与矿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提供重要的试验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菌种来源
从扬州市隋炀帝陵墓的土壤中分离出一株细菌Paenibacillus sp.720,并将其接种于J斜面培养基上;实验的参比菌株为Paenibacillus larvae KACC 11540,将两株菌进行活化处理,为后面的实验做准备。
1.2 染色液
表1 染色液组成成分
Table 1 the components of each staining fluid
1.3 培养基
表2 培养基组成成分以应用
Table 2 The components and application of each culture medium
配方
应用
J固体培养基
蛋白胨 5.0 g,Yeast Extraction 15.0 g,葡萄糖 2.0 g,K2HPO4 3.0 g,去离子水 1000 ml,琼脂 15.0 g pH 7.37.5
活化、培养菌株
TSB培养基
大豆胨 3.0 g,胰蛋白胨 17.0 g, NaCl 5.0 g,K2HPO4 2.5 g,葡萄糖 2.5 g,去离子水 1000 ml pH 7.3
活化、培养菌株
BHI broth培养基
脱水小牛脑浸粉 12.5 g,蛋白胨 10.0 g,脱水小牛心浸粉 5.0 g,葡萄糖 2.0 g,Na2HPO4 2.5 g,NaCl 5.0 g,去离子水 1000 ml pH 7.4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swgc/swgc/5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