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领跑的前端资讯短视频传播策略研究
摘 要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兴起,在移动化、视频化、社交化的新型传播形式下,短视频应运而生,视频内容涉及世间百态,以娱乐性质为主。为寻求新的发展模式,各类新闻资讯短视频的分量也大大增加,呈现出社交化和碎片化的态势,是短视频领域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为透视新闻资讯短视频的现状、问题和传播策略,本文将从“热度领跑”的业内头部短视频入手,结合我国新媒体环境下的短视频的发展情况,通过文献参考、案例分析、总和论证的方法来讨论移动社交时代的新闻资讯类短视频的传播策略。
目 录
一、 引言 1
(一)短视频的概念与兴起概况 1
(二)资讯类短视频的兴起概况 2
二、本论 3
(一)资讯短视频的基本概况 3
1. 资讯短视频的概念与媒体环境
2. 资讯短视频的特点
3. 资讯短视频的发展意义
(二)“热度领跑”的前端资讯短视频的基本现状 6
1. “梨视频”:做最好看的资讯短视频
2.《新京报》——我们视频:不做其他,只做新闻
(三)“热度领跑”的前端资讯短视频的主要传播策略 8
1.“梨视频”的主要传播策略
2.“我们视频”下设栏目——《局面》的主要传播策略
3. 当下资讯短视频平台发展的建议
(四)资讯短视频在娱乐化短视频中的突围 18
结论 19
参考文献 20
致谢 21
一、引言
研究背景短视频的概念与兴起概况
移动互联网技术发展带动移动终端的普及。“2G”升级至如今的第四代通讯技术“4G”,短平快的大流量内容逐渐获得更多的关注与青睐,传播内容和社交方式也从最初的“读字”、“读图”升级为现如今的视频社交。视频社交是指网络用户借用移动端应用制作视频分享在朋友圈、微博等社交渠道,以达成实时分享与交流的一种社交方式。它来源于一种事物兴起——短视频。
短视频即依托于移动智能终端实现快速拍摄和美化编辑,可在社交媒体平台上实时展示与分享的一种新型视频形式。泛娱乐时代和信息爆炸的当下,碎片化使得短视频成为图像文本表现的又一常见载体。这种形式涵盖了文字、语音和视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频,是图片动态化、连续化的延伸,快捷直观,内容精悍,因而更加富有表现力,可以更加立体地满足用户的社交需求。同时,移动传播时代不同场景下的用户分布及其多样性需求也为短视频行业的发展带来了发展契机。
海外短视频行业发展较早,尼尔森关于网络用户数据的统计报告中指出,全球18岁以下的青少年平均每周观看36分钟的移动视频,观看网络视频的时间为21分钟;1824岁的青年平均每周观看移动视频为33分钟,观看网络视频为1小时21分钟。同时有大量调查数据显示,截止2018年,视频占全球移动数据流量的70%。这些都源于Twitter、Facebook等社交媒体内容简短化和碎片化的趋势。以Youtube为代表的一系列定位社交的视频网站,率先进军短视频行业,为各方媒体进驻网站制作资讯类短视频提供了便利。在这样的趋势下,国内研究学者认为,短视频是互联网内容生态发展的新机遇,基于视频发展需要融合、多元和平台化,已成为移动网络媒体投资的重要风口。
在我国,短视频的发展经过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从2005年起,优酷网、土豆网等一系列视频网站开始支持自制视频的上传,是为早期的短视频;
然后是第二阶段,随着“宽带中国”政策在2013年的实行,我国移动网络设施逐渐完善,消费门槛逐渐降低,人们越来越偏向于利用碎片化时间观看短视频来获取新闻资讯,以快手、秒拍为代表的真正意义上的短视频诞生;
第三阶段,社交行业开始对短视频行业进行投资,新浪微博和微信与秒拍等企业达成合作,使得短视频可以实时分享,并参与社交。
2016年,短视频呈现出井喷式的发展状态,制作越愈加完善,优质内容层出不穷,加之各类社交巨头的传播,使得 2016 年成为了中国短视频的“元年”。
直至2018年4月23日,国家版权局网络版权产业研究基地在京发布《中国网络版权产业发展报告(2018)》,《报告》显示,我国短视频产业实现迅猛增长,用户规模突破4.1亿人,同比增长115%。短视频市场用户流量与广告价值爆发,预计2020年短视频市场规模将超350亿元。然而在现今的国内移动短视频应用中,短视频在内容的制作与生产上仍旧以 UGC 模式(“User Generated Content”的缩写,中文译作用户原创内容)为主,内容同质化现象严重,娱乐化倾向明显,其传播内容与深度值得探究。
(二)资讯类短视频的兴起概况
1.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政策的扶持。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与成熟带来了成长空间。碎片化信息时代的当下,网络用户注意力维持度不断减弱,视听阅读习惯也愈加改变,使得短视频在未来的很长一段时间仍会有不可估量的发展。如今这一趋势已影响到视频新闻领域。2014 年 8 月 18 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的融合,要坚持以“内容建设”为发展根本。同时,2017 年 1 月 4 日,刘奇葆同志在《加快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一文中提出了“确立移动媒体优先发展战略”。这就极大地促成了新媒体时代下新闻资讯短视频的产生和发展。
2.短视频与传统媒体的优势互补。
以微博、微信等社交网站为基点,各类媒体人转型投身短视频内容,部分短视频团队也以自身的方式呈现舆论热点,带来了可观的流量与收益,并以简明、直观、生动、丰富、可信度大和易于在社交媒体上传播等特质,在碎片化信息中提高了新闻资讯的吸引力和讨论度,成为了融媒体传播的重要生力军,影响了大批的短视频用户。PGC模式(Professionallygenerated Content,中文译作专业生产内容,也称PPC,Professionallyproduced Content),逐渐从原有的UGC模式中突围。
新闻民生资讯以短视频呈现,是坚持融媒体新闻发展方向,以实现新旧媒体互通双赢有力手段。如拍客网站起家的“梨视频”以“做最好看的资讯短视频”为Slogan,积极创作资讯类短视频而一跃成为行业内首屈一指的短视频企业。更如以纸媒为主要战线《新京报》推出的“局面”系列短视频 ,都是新闻报道从传统媒体平台到新媒体平台上的表达形式的转变,运用其独有的“眼球经济效应”,使得各类信息的优势得到最大程度的互补,提高媒体信息传播效率,丰富信息表现形式,给予新闻产业的发展以更为有力的推动。
二、本论
(一)资讯短视频的基本概况
1. 资讯短视频的概念与媒体环境
资讯类信息对用户具有一定的决策参考价值,并且可以帮其了解社会变动,资讯短视频是将资讯类信息与短视频的简短直观相结合的一种视频类别。
2016年以来,移动短视频市场方向开始精细化、垂直化发展,出现了一批主打新闻资讯类的移动短视频应用,一些主打新闻推送的客户端也增加了短视频的分类。这些大都沿袭了传统媒体的传播思想,放眼于具有强烈新闻价值的时政与社会资讯,在一定的媒体环境中寻求生存。
目 录
一、 引言 1
(一)短视频的概念与兴起概况 1
(二)资讯类短视频的兴起概况 2
二、本论 3
(一)资讯短视频的基本概况 3
1. 资讯短视频的概念与媒体环境
2. 资讯短视频的特点
3. 资讯短视频的发展意义
(二)“热度领跑”的前端资讯短视频的基本现状 6
1. “梨视频”:做最好看的资讯短视频
2.《新京报》——我们视频:不做其他,只做新闻
(三)“热度领跑”的前端资讯短视频的主要传播策略 8
1.“梨视频”的主要传播策略
2.“我们视频”下设栏目——《局面》的主要传播策略
3. 当下资讯短视频平台发展的建议
(四)资讯短视频在娱乐化短视频中的突围 18
结论 19
参考文献 20
致谢 21
一、引言
研究背景短视频的概念与兴起概况
移动互联网技术发展带动移动终端的普及。“2G”升级至如今的第四代通讯技术“4G”,短平快的大流量内容逐渐获得更多的关注与青睐,传播内容和社交方式也从最初的“读字”、“读图”升级为现如今的视频社交。视频社交是指网络用户借用移动端应用制作视频分享在朋友圈、微博等社交渠道,以达成实时分享与交流的一种社交方式。它来源于一种事物兴起——短视频。
短视频即依托于移动智能终端实现快速拍摄和美化编辑,可在社交媒体平台上实时展示与分享的一种新型视频形式。泛娱乐时代和信息爆炸的当下,碎片化使得短视频成为图像文本表现的又一常见载体。这种形式涵盖了文字、语音和视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频,是图片动态化、连续化的延伸,快捷直观,内容精悍,因而更加富有表现力,可以更加立体地满足用户的社交需求。同时,移动传播时代不同场景下的用户分布及其多样性需求也为短视频行业的发展带来了发展契机。
海外短视频行业发展较早,尼尔森关于网络用户数据的统计报告中指出,全球18岁以下的青少年平均每周观看36分钟的移动视频,观看网络视频的时间为21分钟;1824岁的青年平均每周观看移动视频为33分钟,观看网络视频为1小时21分钟。同时有大量调查数据显示,截止2018年,视频占全球移动数据流量的70%。这些都源于Twitter、Facebook等社交媒体内容简短化和碎片化的趋势。以Youtube为代表的一系列定位社交的视频网站,率先进军短视频行业,为各方媒体进驻网站制作资讯类短视频提供了便利。在这样的趋势下,国内研究学者认为,短视频是互联网内容生态发展的新机遇,基于视频发展需要融合、多元和平台化,已成为移动网络媒体投资的重要风口。
在我国,短视频的发展经过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从2005年起,优酷网、土豆网等一系列视频网站开始支持自制视频的上传,是为早期的短视频;
然后是第二阶段,随着“宽带中国”政策在2013年的实行,我国移动网络设施逐渐完善,消费门槛逐渐降低,人们越来越偏向于利用碎片化时间观看短视频来获取新闻资讯,以快手、秒拍为代表的真正意义上的短视频诞生;
第三阶段,社交行业开始对短视频行业进行投资,新浪微博和微信与秒拍等企业达成合作,使得短视频可以实时分享,并参与社交。
2016年,短视频呈现出井喷式的发展状态,制作越愈加完善,优质内容层出不穷,加之各类社交巨头的传播,使得 2016 年成为了中国短视频的“元年”。
直至2018年4月23日,国家版权局网络版权产业研究基地在京发布《中国网络版权产业发展报告(2018)》,《报告》显示,我国短视频产业实现迅猛增长,用户规模突破4.1亿人,同比增长115%。短视频市场用户流量与广告价值爆发,预计2020年短视频市场规模将超350亿元。然而在现今的国内移动短视频应用中,短视频在内容的制作与生产上仍旧以 UGC 模式(“User Generated Content”的缩写,中文译作用户原创内容)为主,内容同质化现象严重,娱乐化倾向明显,其传播内容与深度值得探究。
(二)资讯类短视频的兴起概况
1.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政策的扶持。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与成熟带来了成长空间。碎片化信息时代的当下,网络用户注意力维持度不断减弱,视听阅读习惯也愈加改变,使得短视频在未来的很长一段时间仍会有不可估量的发展。如今这一趋势已影响到视频新闻领域。2014 年 8 月 18 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的融合,要坚持以“内容建设”为发展根本。同时,2017 年 1 月 4 日,刘奇葆同志在《加快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一文中提出了“确立移动媒体优先发展战略”。这就极大地促成了新媒体时代下新闻资讯短视频的产生和发展。
2.短视频与传统媒体的优势互补。
以微博、微信等社交网站为基点,各类媒体人转型投身短视频内容,部分短视频团队也以自身的方式呈现舆论热点,带来了可观的流量与收益,并以简明、直观、生动、丰富、可信度大和易于在社交媒体上传播等特质,在碎片化信息中提高了新闻资讯的吸引力和讨论度,成为了融媒体传播的重要生力军,影响了大批的短视频用户。PGC模式(Professionallygenerated Content,中文译作专业生产内容,也称PPC,Professionallyproduced Content),逐渐从原有的UGC模式中突围。
新闻民生资讯以短视频呈现,是坚持融媒体新闻发展方向,以实现新旧媒体互通双赢有力手段。如拍客网站起家的“梨视频”以“做最好看的资讯短视频”为Slogan,积极创作资讯类短视频而一跃成为行业内首屈一指的短视频企业。更如以纸媒为主要战线《新京报》推出的“局面”系列短视频 ,都是新闻报道从传统媒体平台到新媒体平台上的表达形式的转变,运用其独有的“眼球经济效应”,使得各类信息的优势得到最大程度的互补,提高媒体信息传播效率,丰富信息表现形式,给予新闻产业的发展以更为有力的推动。
二、本论
(一)资讯短视频的基本概况
1. 资讯短视频的概念与媒体环境
资讯类信息对用户具有一定的决策参考价值,并且可以帮其了解社会变动,资讯短视频是将资讯类信息与短视频的简短直观相结合的一种视频类别。
2016年以来,移动短视频市场方向开始精细化、垂直化发展,出现了一批主打新闻资讯类的移动短视频应用,一些主打新闻推送的客户端也增加了短视频的分类。这些大都沿袭了传统媒体的传播思想,放眼于具有强烈新闻价值的时政与社会资讯,在一定的媒体环境中寻求生存。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ysl/gbdsxwx/7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