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平台的新闻类订阅号研究

摘 要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上阅读逐渐兴起,微信作为一个拥有近10亿用户的重要网络平台,也越来越为传统媒体及新媒体所青睐,微信新闻订阅号成为当下网络新闻传播的重要阵地,但现阶段微信新闻订阅号等自媒体的发展也出现了许多问题。本文通过分析微信新闻订阅号的发展,按照微信订阅号的账号运营主体进行分类,将微信新闻订阅号划分为门户网站类新闻订阅号、传统媒体类新闻订阅号、个人账号主体类新闻订阅号和公司主体类新闻订阅号四大类,并进行特征分析。由于相关立法不完善、监管力度不够以及自媒体的逐利性等原因,微信订阅号出现侵犯版权、过度娱乐化、虚假新闻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应该从完善立法、加强教育和监管入手,规范整个自媒体行业的运营,严厉打击网络谣言等危害社会秩序的行为。通过研究,可以为当下传统媒体的转型以及自媒体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帮助,促进目前日益蓬勃的互联网新闻发展。
目录
一、 前言 1
(一) 研究背景 1
(二) 研究意义 1
二、 微信新闻订阅号发展历程 1
(一) 微信新闻订阅号的诞生 1
(二) 微信新闻订阅号的现状 2
三、 微信订阅号所具备的传播优势 2
(一) 微信拥有大量用户 2
(二) 微信公众平台的优势 3
四、 微信新闻订阅号的类型分析 4
(一) 门户网站类新闻订阅号 4
(二) 传统媒体类新闻订阅号 4
(三) 个人账号主体类新闻订阅号 4
(四) 公司主体类新闻订阅号 5
五、 微信新闻订阅号的特性分析 5
(一) 内容特征 5
(二) 粉丝特征 5
(三) 运营特色 5
六、 微信新闻订阅号存在的问题 6
(一) 相关法规不完善,侵权问题严重 6
(二) 缺乏有力的监管,娱乐倾向严重 6
(三) 新闻质量的下降,虚假新闻泛滥 7
七、 建议与对策 7
(一) 完善相关立法,促进网络新闻业有序发展 7
(二) 规范新闻伦理,提高网络媒体社会责任 7
(三) 加强监督管理,防止不良信息在网络上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扩散 8
(四) 要有明确定位,建立良好的互动机制 8
结论 9
参考文献 10
致谢 11
一、前言
研究背景
截至2017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到7.51亿,占全球网民总数的五分之一。网络也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变得越来越重要,随之而来的便是各种各样的网络经济。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手机等移动终端也取得了巨大的发展,进一步刺激了互联网的普及。人们越来越习惯于通过网络来获取信息。无论是科学知识还是社会态势,网络已经成为输出信息的重要渠道之一。
微信作为一个拥有近10亿用户的网络平台,它旗下的微信公众号也成为新闻宣传和知识普及的重要阵地。其中,新闻类订阅号以其自身的优势逐渐崭露头角,成为人们获取新闻的一个重要渠道,吸引了许多传统媒体和网络媒体的加入。但从现实来看,由于各种主客观原因,新闻类订阅号现阶段还存在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的规范和完善。
研究意义
微信公众号的蓬勃发展得益于微信本身自带的大量用户,这些用户通过手机关注这些新闻类订阅号,可以很便捷的了解最新的社会新闻和政策法规。也正是因为这样,新闻类订阅号的数量也在不断上升,越来越多的传统媒体和自媒体都开始建立自己的新闻类订阅号,但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督和管理,出现了鱼龙混杂的现象。
现阶段主要的新闻类订阅号可以划分成四个不同的类型,通过深入分析他们的特征进一步剖析他们现阶段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从而对当下传统媒体的转型和自媒体的进一步发展提供理论性帮助,促进目前日益繁荣的互联网新闻的良性发展。
二、微信新闻订阅号的发展历程
(一)微信新闻订阅号的诞生
新闻订阅号的产生和微信公众平台的诞生几乎是同时的,随着微信公众平台的诞生和发展,越来越多的个人和企业建立了各自的微信订阅号,来为用户提供各具特色服务和有价值的信息。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吸纳用户成为订阅号的粉丝,进一步实现其宣传目的。
其中,我们将主要提供新闻信息的订阅号统称为新闻订阅号,它们主要为用户提供最新的新闻或者新闻评论。新闻订阅号通过筛选,将与自己的用户群个相关性较大的新闻挑选出来,通过转载或者进一步的图文加工再展现出来,实现新闻信息的二次传播。
(二)微信新闻订阅号的现状
现在,微信用户的数量已经接近10亿,微信新闻订阅号覆盖的群体已经远远超出了传统媒体的影响范畴。作为一个影响力与日俱增的社交平台,越来越多的传统媒体,企业及个人选择加入其中。
申请互联网新闻信息采编发布服务许可的,应当是新闻单位(含新闻单位控股的单位)和新闻宣传部门主管的单位。新闻单位是指经国家有关部门依法批准设立的报刊社、广播电台、电视台、通讯社和新闻电影制片厂。所以,只有拥有采编权的媒体才拥有发布新闻的权利,而新闻订阅号很明显没有发布新闻的权利。从某种意义上而言,这些新闻订阅号大部分属于新闻的搬运工,因为他们本身没有发布新闻的权力。但从实际情况来看,由于监管等原因,部分新闻订阅号出现了违规的情况。
三、微信订阅号所具备的传播优势
微信拥有大量用户
1.腾讯社交王国的诞生
1999年2月,腾讯公司的即时通信服务(OICQ)开通,成为腾讯社交网络的始发点。作为中国互联网发展的初始阶段,国内的网络基础建设还没有完善,网民数量还不是很高的情况下,腾讯率先建立起早期的网络社交平台,这也为以后的发展奠定了很重要的基础。而在国内社交网络还未出现爆发式增长的2000年,QQ的注册用户数就已经突破千万。同年,随着移动手机的发展和普及,“移动QQ”也面世了。
手机最初仅仅拥有通讯功能,但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手机也作为一个重要的移动互联网终端,方便了人们随时随地可以在网络上浏览信息,移动QQ的出现更是方便了人们从电脑到手机的全方位社交需求。腾讯也因此收获了大批刚刚进入网络世界的群体,拥有一个QQ号也变成当时比较时髦的一种表现,也正是如此,QQ的注册人数呈现爆发式增长,腾讯的社交网络王国在QQ的基础上开始蓬勃发展。
2.微信软件的诞生
在2011年1月,腾讯推出了专门为智能手机提供即时通讯的应用程序——微信。最初的微信仅是一款简单的消息和图片分享应用,也并非是腾讯的主要通讯业务,但后来的它可以说重塑了整个中国的消息服务领域。
在当时的中国市场上已经存在拥有500万注册用户的米聊,微信团队意识到必须给用户提供文字信息以外的服务。2011年的5月,微信从国外的社交软件获得灵感,增加语音消息功能,让用户可以发送短音频的消息。微信成为国内首款提供语音、短信和图片全方位服务的社交产品,微信用户数量实现了飞速增长。
腾讯也主动区分开QQ和微信两个平台的不同用户体验:QQ专注于提供了更多的娱乐功能;而微信则侧重于向广大用户提供生活中的日常服务。
3.微信用户群体的扩大
和大多数的社交网络刚开始面临的情况一样,微信需要解决的是用户在一开始使用时没有好友的问题。微信开发了“附近的人”功能,用户可以通过开启这一功能来查找到临近也在使用相同功能的人。
而在开发“附近的人”之后,微信又开发了与腾讯QQ的账户关联服务,让用户可以直接把QQ中现有的社交网络便捷转移到微信中来,而且不影响QQ用户本身的使用,并区分开二者。这一做法更推动了微信用户的快速增加,2011年微信用户便达到了5000万人。随着“摇一摇”功能和“漂流瓶”功能的开发,到2011年11月,微信的每日新增用户数量已经达到20万人,微信成为继QQ之后的又一重要社交工具。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ysl/gbdsxwx/763.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