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离子树脂纯化黄连总生物碱的工艺研究(附件)

摘 要目的是为了挑选最好的树脂用以分离纯化黄连总生物碱,从而确定它的最佳工艺条件。方法:其考察的对象是黄连总生物碱吸附量、流速和PH值,首先采用静态吸附的分离方法从三种树脂(D001、D72、001*7)中筛选并确定最合适的阳离子树脂;其次利用动态吸附的分离办法确定出分离的最佳条件(流速、pH值);最后得出最好的分离纯化工艺。结果:树脂型号为001*7对黄连总生物碱具有更好的吸附分离功能。黄连总生物碱的动态分离纯化工艺条件是:上样的药液浓度是含有原生药的0.1 g/ml,最佳流速是2 mL/min,药液PH值等于4洗脱。结论:采用阳离子交换树脂分离纯化黄连总生物碱的方法,拥有可行性高、简单方便、快捷高效等特点,对黄连总生物碱的吸附纯化具有重大意义。
目 录
1 绪论 1
1.1 黄连生物学特征描述 1
1.2 黄连的性状鉴别 1
1.3 黄连的化学成分 2
1.4 黄连的药理作用 2
1.5 黄连的临床应用 4
1.6 离子交换法概述 5
1.6.1 离子交换法概念 5
1.6.2 阳离子交换树脂的组成 5
1.6.3 离子交换法类型 5
1.6.4 离子交换树脂的优点 7
1.6.5 黄连的研究目的与意义 7
2 实验部分 9
2.1 实验仪器与试药 9
2.2 方法和结果 9
2.2.1 试剂的配制 9
2.2.2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10
2.2.3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10
2.2.4 黄连总生物碱含量测定 10
2.2.5 黄连总生物碱静态吸附考察 11
2.2.6 黄连总生物碱动态吸附考察 12
2.3 讨论 14
结 论 15
参 考 文 献 17
致 谢 19
附 录 20
1 绪论
黄连(其学名为:Coptis chinensis Franch.)又名:味连、川连和鸡爪连,为常用的大宗中药材,原植物分布较广,多数分布在陕西、湖北、四川和贵州等地方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其最佳的采收时间是黄连植物栽后5年到6年的1011月份左右。它的加工炮制方法有很多,例如酒制黄连、姜制黄连、萸黄连等等。它的特别的苦,有句鄙谚这样说道:“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就说出了其中的苦味道。黄连的药效成分为生物碱类物质,具有抗菌作用,消炎作用,抗病原微生物作用,抗癌作用,增强机体免疫力作用,保护胃黏膜作用等等药理作用[1]。
1.1 黄连生物学特征描述
黄连隶属于毛茛科、多年生的草本植物,植株高一般在14~24 cm之间,根状茎,是黄颜色的,分枝,多数是簇状或者束状,还密生许多的须根。叶基徨,有长柄,叶柄长约512 cm左右,没有绒毛;叶片像纸质般坚硬(老叶稍微带点革质),形状是卵状三边形,三边全都是裂开的,中间有裂片,呈卵菱形状,且羽状深裂,边沿又是坚锐锯齿,侧边生长的裂片呈不等二深裂状,叶子的表面是绿色,并且带有一定的光泽;有野生品,也有栽培品,野生的黄连多数生长在海拔高度在1000 m到1900 m左右的山谷中或者是荫凉潮湿的密蔽树林里[2]。(见附录图A1)
1.2 黄连的性状鉴别
黄连(也叫鸡爪连)的根茎并非只有一根主根,还常常伴有分枝,多数根枝常常生长成簇,形状特别像鸡爪,故有鸡爪连之称。主根的根茎不是笔直的,略带弯曲,长在2~6 cm左右,通常以40 mm左右居多,直径在0.31~0.81 cm左右,其表面凹凸不平,黄褐色,并且有不连续的横纹和连珠状的疙瘩,还会有坚硬的、刺手的,没有去净的些许须根,残留在很多枝根簇生团抱的中央。常常会残留没有去净的少数须根,独个根枝根茎中间有时能够见到枝状茎枝,一般我们把它叫做“过桥”,它的最顶部呈芦状的地方经常会残留鳞叶片,质地非常坚硬,韧皮部的断面外部有一圈的棕黄色,里面的木质部呈金黄色或红黄色,有纹理,为放射状的,最中间是髓部,红棕色的,有时呈中空状[2]。(见附录图A2)气微,味道极苦。
1.3 黄连的化学成分
黄连的有效成分包括生物碱类成分和非生物碱类成分,小檗碱(黄连素,berberine)是其根茎的主要有效成分,占5.56 %到7.25 %,其次含有黄连碱(coptisine),表小檗碱(epiberberine),掌叶防已碱(巴马亭,palmatine),非洲防己碱(columbamine),药根碱(jatrorrhizine),木兰花碱(magnoflorine)等等生物碱,非生物碱类成分包括有阿魏酸(ferulic acid),绿原酸(chlorogenic acid),黄柏酮(obakunone),黄柏内酯(obakulactone)等[3]。
1.4 黄连的药理作用
(1)抗病原微生物的作用[4]:
① 抗菌作用:黄连及小檗碱具有广谱的抗菌作用,对很多种菌类生物有抑制或杀灭的作用,如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结核杆菌以及真菌等。
② 抗病毒的作用:黄连能够抵抗流感病毒、单纯疱疹病毒和乙肝病毒等。
③ 抗原虫的作用:黄连可以体外对抗阿米巴原虫、锥虫等。
(2)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4]:
① 抗心律失常:黄连中的小檗碱成分有特别显著的抗心律失常的作用,可以抵抗多种原因所造成的实验性心律失常。它的作用机理可能有:
a、可以延长动作电位时程、延长有效不应期。
b、能够抵抗钠离子通道,并使传导减速,最后达到消除折返的目的。
c、能够抑制钙离子,并且阻止钙离子内流。
d、可以对抗自由基的损伤,并且能够保护细胞膜不受伤害。
另外,药根碱同样也具有抗心律不正常的作用。
② 降压作用:黄连的小檗碱成分有降高血压的作用。它的作用机理是:阻断α受体,使外面的阻力降低,最后达到心率减慢的目的。其作用的特点是:
a、明显降低了舒张压,增大脉压差。
b、不会产生快速耐受的现象。
c、降压的时候,会增大肢体与内脏的容积。
其次,药根碱同样也有降压的作用,作用机理与小檗碱相同。
③ 正性肌力作用:黄连中的小檗碱成分具备正性肌力的功能。其作用机理可能是:
a、阻止了K离子的流出。
b、能够使细胞里面的Ca离子浓度增加。
c、抵制产生自由基,并且能降低脂质的过氧化合物对心肌细胞的伤害。
d、可以降低心肌的耗氧量。
它的作用表现为:兴奋心脏、增强心肌收缩力,强心作用不会受到利血平、心得安等药物的影响,也不受切断迷走神经的影响
(3)解毒作用:
黄连及小檗碱能够抵抗细菌毒素,能够使金黄色葡萄球菌凝固酶的效价降低,同时也能让其溶血素的效价降低,大肠杆菌的毒力也会降低。
(4)抗炎、解热作用:
① 能够抑制对抗多种实验性的发炎症状,起到主要作用的是小檗碱成分,抗炎的机理可能是刺激了促皮质激素释放的缘故。黄连的其余成分如药根碱及黄连碱也有明显的抗炎作用。
② 解热的机理可能是抑制中枢PO/AH区神经元产生环磷酸腺苷,从而达到了解热的作用。
(5)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
黄连中有效成分小檗碱具有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其作用机理为: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yxlw/zyx/384.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