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棒锤不同生长期不同器官中3种酯型生物碱的含量测定(附件)
摘 要本文以乌头碱、次乌头碱、新乌头碱为指标,测定铁棒锤不同生长期不同器官中生物碱成分的含量,研究铁棒锤在植物体内的动态变化过程,为资源的开发及合理使用提供参考依据。采用HPLC法测定不同生长期不同器官中乌头碱、次乌头碱、新乌头碱的含量。铁棒锤不同生长期、不同器官中酯型生物碱含量均较高,不同器官中酯型生物碱的含量差异较大;块根在果期酯型生物碱的含量最高,茎在花前期酯型生物碱的含量最高,叶在花期酯型生物碱的含量最高;乌头碱在植物体内的含量呈现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花前期乌头碱的含量最高;次乌头碱在植物体内的含量呈现S变化趋势,苗期和花期的含量最高;新乌头碱在植物体内的含量呈现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花前期中乌头碱含量最高。铁棒锤不同生长期、不同器官都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通过本研究,为陕西产铁棒锤合理使用、资源开发及质量评价提供理论依据。 目 录
1 绪论
1.1 药用基源考证 1
1.2药材概述 1
1.3化学成分研究现状 1
1.3.1 生物碱类化合物 1
1.3.2 微量元素 3
1.4药理作用 3
1.4.1抗炎作用 3
1.4.2局部麻醉作用 3
1.4.3镇痛作用 3
1.4.4抗肿瘤作用 4
1.4.5其他药理作用 4
1.5毒性作用 4
1.6提取及含量测定方法研究现状 5
1.7资源开发现状 5
1.8本课题的研究目的意义 6
2实验部分
2.1 仪器及试药 7
2.1.1 仪器 7
2.1.2试药 7
2.2 实验方法及结果 7
2.2.1色谱条件 7
2.2.4线性关系 8
2.2.5精密度试验 10
2.2.6重复性试验 11
2.2.7稳定性试验 12
2.2.8回收率试验 13
2.2.9样品测定 14
2.3讨论 15
3结论与展望
3.1 结论 17
3.2 展望 17
参考文献 18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_5_1_9_1_6_0_7_2
r /> 2.2.4线性关系 8
2.2.5精密度试验 10
2.2.6重复性试验 11
2.2.7稳定性试验 12
2.2.8回收率试验 13
2.2.9样品测定 14
2.3讨论 15
3结论与展望
3.1 结论 17
3.2 展望 17
参考文献 18
致 谢 22
1 绪论
1.1 药用基源考证
铁棒锤因具有明确的镇痛局部麻醉的药理作用而在西北地区被广泛应用,但药典未收载本品。在《全国中草药名鉴》、《中华草本》、《中药大辞典》、《全国中草药汇编》著作中,铁棒锤(Aconitum szechenyianum Gay.)和伏毛铁棒锤(Aconitum flavumHandMazz.)用作药用[1]。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藏药》第1册(1995年版)中,以铁棒锤一名收录的药材为铁棒锤和伏毛铁棒锤的干燥块根和幼苗[2];在《全国中草药汇编》中是以毛茛科乌头属植物铁棒锤和伏毛铁棒锤的块根作记载;在《宁夏中药志》、《回药草本》和《中华藏本草》以及《中药大辞典》中的铁棒锤是以毛茛科植物伏毛铁棒锤的干燥块根入药。
铁棒锤别名较多,如在陕西称为铁牛七,甘肃称为磨三转、两头尖,青海称为乌药,四川称为三转半、一枝箭,宁夏称为草芽子,西藏称为雪上一枝蒿、庞阿那保等。故此可看出,铁棒锤的基源不清,存在同名异物和同物异名的现象,影响了铁棒锤的临床疗效。实现中药材的现代化首要的问题是药材基源品种的认定,基源品种的认定直接关系到该味药材的疗效重现性,从而影响制剂的质量。
1.2药材概述
铁棒锤,别名铁牛七[3]、黑乌草[4]、雪上一枝蒿,来源于毛茛科乌头属植物铁棒锤和伏毛铁棒锤的干燥块根。秋季采集,去须根,洗净晒干,分布于陕、甘、宁、藏等地区。铁棒锤味苦、辛、温、有大毒;具有祛风止痛、散瘀止血、消肿拔毒的功效。主治跌打损伤,骨折瘀肿疼痛,牙痛,风湿关节疼痛,痈肿恶疮,无名肿毒,瘰疬未溃者,毒蛇咬伤,冻疮,刀伤。生于海拔2800~4500 m的山地、草坡或林边,为藏、羌、回等民族的习用药[56]。铁棒锤不仅具有多种生理活性,而且临床上也有广泛应用。
1.3化学成分研究现状
1.3.1 生物碱类化合物
1980年,朱子清等[7]首次报道他们从伏毛铁棒锤中分离出乌头碱(aconitine)和3乙酰乌头碱(3acetylaconitine)。随后几年的研究表明:除了上述2种生物碱外,铁棒锤中还含β谷甾醇(βsitosterol)、华北乌头碱(songorine)、牛七碱(napeuonine)和去氧乌头碱、纳派林碱等生物碱[811]。
刘力敏等[12]用苯渗漉法提取铁棒锤,获得的4个结晶性生物碱分别是去氧乌头碱(hypaconitine)Ⅰ、乌头碱(aconitine)Ⅱ、3 乙酰乌头碱(3acetylaconitine AAC)Ⅲ和雪乌碱。
阎文玫等[13]用浸提法提取伏毛铁棒锤的块根,经柱层析分离后,除得到以上生物碱外外,还得到钠派林碱(napelline)V及一种结构待定的生物碱。
李洪刚等[9]从伏毛铁棒锤地上部分(花、茎、叶)中分离出4个生物碱结晶,鉴定了三种,分别为晶Ⅰ:脱氧乌头碱(oxaonitin),晶Ⅱ为3一乙酞乌头碱(3一aeetylaeonitine),晶Ⅲ为乌头碱。
中科院成都生物研究所采用电喷雾串联质谱和高分辨电喷雾质谱对伏毛铁棒锤根中总生物碱进行分析,伏毛铁棒锤根中的5个主要生物碱成分为12表欧乌头碱(12epinapelline)、3脱氧乌头碱(3deoxyaconitine)、3脱氧乌头碱8亚油酸酯(3deoxyaconine8linoleate)、乌头碱(aconitine)和乌头碱8亚油酸酯(aconine8linoleate)[14]。Chen Zhigang 等[15]从伏毛铁棒锤中分离出5个双萜型生物碱:去氢欧乌头碱(dehydronapelline),12乙酰光泽乌头碱(12acetyllucidusculine),1表欧乌碱(1epinapelline),12表欧乌碱(12epinapelline)和 1去甲基次乌头碱(1demethylhypaconitine)。
宁夏六盘山的伏毛铁棒锤块根中分离出11个生物碱,其中16,17二氢12β,16β环氧欧乌头碱、宋果灵、3脱氧乌头原碱8亚油酸酯、尼奥灵、乌头原碱8亚油酸酯和6O去甲基尼奥灵为首
1 绪论
1.1 药用基源考证 1
1.2药材概述 1
1.3化学成分研究现状 1
1.3.1 生物碱类化合物 1
1.3.2 微量元素 3
1.4药理作用 3
1.4.1抗炎作用 3
1.4.2局部麻醉作用 3
1.4.3镇痛作用 3
1.4.4抗肿瘤作用 4
1.4.5其他药理作用 4
1.5毒性作用 4
1.6提取及含量测定方法研究现状 5
1.7资源开发现状 5
1.8本课题的研究目的意义 6
2实验部分
2.1 仪器及试药 7
2.1.1 仪器 7
2.1.2试药 7
2.2 实验方法及结果 7
2.2.1色谱条件 7
2.2.4线性关系 8
2.2.5精密度试验 10
2.2.6重复性试验 11
2.2.7稳定性试验 12
2.2.8回收率试验 13
2.2.9样品测定 14
2.3讨论 15
3结论与展望
3.1 结论 17
3.2 展望 17
参考文献 18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_5_1_9_1_6_0_7_2
r /> 2.2.4线性关系 8
2.2.5精密度试验 10
2.2.6重复性试验 11
2.2.7稳定性试验 12
2.2.8回收率试验 13
2.2.9样品测定 14
2.3讨论 15
3结论与展望
3.1 结论 17
3.2 展望 17
参考文献 18
致 谢 22
1 绪论
1.1 药用基源考证
铁棒锤因具有明确的镇痛局部麻醉的药理作用而在西北地区被广泛应用,但药典未收载本品。在《全国中草药名鉴》、《中华草本》、《中药大辞典》、《全国中草药汇编》著作中,铁棒锤(Aconitum szechenyianum Gay.)和伏毛铁棒锤(Aconitum flavumHandMazz.)用作药用[1]。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藏药》第1册(1995年版)中,以铁棒锤一名收录的药材为铁棒锤和伏毛铁棒锤的干燥块根和幼苗[2];在《全国中草药汇编》中是以毛茛科乌头属植物铁棒锤和伏毛铁棒锤的块根作记载;在《宁夏中药志》、《回药草本》和《中华藏本草》以及《中药大辞典》中的铁棒锤是以毛茛科植物伏毛铁棒锤的干燥块根入药。
铁棒锤别名较多,如在陕西称为铁牛七,甘肃称为磨三转、两头尖,青海称为乌药,四川称为三转半、一枝箭,宁夏称为草芽子,西藏称为雪上一枝蒿、庞阿那保等。故此可看出,铁棒锤的基源不清,存在同名异物和同物异名的现象,影响了铁棒锤的临床疗效。实现中药材的现代化首要的问题是药材基源品种的认定,基源品种的认定直接关系到该味药材的疗效重现性,从而影响制剂的质量。
1.2药材概述
铁棒锤,别名铁牛七[3]、黑乌草[4]、雪上一枝蒿,来源于毛茛科乌头属植物铁棒锤和伏毛铁棒锤的干燥块根。秋季采集,去须根,洗净晒干,分布于陕、甘、宁、藏等地区。铁棒锤味苦、辛、温、有大毒;具有祛风止痛、散瘀止血、消肿拔毒的功效。主治跌打损伤,骨折瘀肿疼痛,牙痛,风湿关节疼痛,痈肿恶疮,无名肿毒,瘰疬未溃者,毒蛇咬伤,冻疮,刀伤。生于海拔2800~4500 m的山地、草坡或林边,为藏、羌、回等民族的习用药[56]。铁棒锤不仅具有多种生理活性,而且临床上也有广泛应用。
1.3化学成分研究现状
1.3.1 生物碱类化合物
1980年,朱子清等[7]首次报道他们从伏毛铁棒锤中分离出乌头碱(aconitine)和3乙酰乌头碱(3acetylaconitine)。随后几年的研究表明:除了上述2种生物碱外,铁棒锤中还含β谷甾醇(βsitosterol)、华北乌头碱(songorine)、牛七碱(napeuonine)和去氧乌头碱、纳派林碱等生物碱[811]。
刘力敏等[12]用苯渗漉法提取铁棒锤,获得的4个结晶性生物碱分别是去氧乌头碱(hypaconitine)Ⅰ、乌头碱(aconitine)Ⅱ、3 乙酰乌头碱(3acetylaconitine AAC)Ⅲ和雪乌碱。
阎文玫等[13]用浸提法提取伏毛铁棒锤的块根,经柱层析分离后,除得到以上生物碱外外,还得到钠派林碱(napelline)V及一种结构待定的生物碱。
李洪刚等[9]从伏毛铁棒锤地上部分(花、茎、叶)中分离出4个生物碱结晶,鉴定了三种,分别为晶Ⅰ:脱氧乌头碱(oxaonitin),晶Ⅱ为3一乙酞乌头碱(3一aeetylaeonitine),晶Ⅲ为乌头碱。
中科院成都生物研究所采用电喷雾串联质谱和高分辨电喷雾质谱对伏毛铁棒锤根中总生物碱进行分析,伏毛铁棒锤根中的5个主要生物碱成分为12表欧乌头碱(12epinapelline)、3脱氧乌头碱(3deoxyaconitine)、3脱氧乌头碱8亚油酸酯(3deoxyaconine8linoleate)、乌头碱(aconitine)和乌头碱8亚油酸酯(aconine8linoleate)[14]。Chen Zhigang 等[15]从伏毛铁棒锤中分离出5个双萜型生物碱:去氢欧乌头碱(dehydronapelline),12乙酰光泽乌头碱(12acetyllucidusculine),1表欧乌碱(1epinapelline),12表欧乌碱(12epinapelline)和 1去甲基次乌头碱(1demethylhypaconitine)。
宁夏六盘山的伏毛铁棒锤块根中分离出11个生物碱,其中16,17二氢12β,16β环氧欧乌头碱、宋果灵、3脱氧乌头原碱8亚油酸酯、尼奥灵、乌头原碱8亚油酸酯和6O去甲基尼奥灵为首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yxlw/zyx/5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