磺化三聚氰胺尿素甲醛树脂的合成
摘 要
本文以三聚氰胺(M)、尿素(U)、甲醛(F)、氨基磺酸(S)为主要原料,通过四步合成反应制得具有良好水溶性、稳定性的磺化三聚氰胺-尿素-甲醛树脂,并系统讨论了羟甲基化反应阶段的物料比;磺化反应阶段的物料比、磺化温度;缩合阶段的体系pH、缩聚温度;重整阶段的温度对产品性能的影响,确定了合成树脂优化性能的最佳合成工艺条件。
通过试验研究,优化出最佳合成工艺条件为:当n(M):n(U):n(S):n(F)=1:1:3.4:10时,羟甲基化反应阶段:反应温度70℃,反应时间1
稀土元素钐配合物的催化聚合研究
摘 要
本文以SmCl3·6H2O为主要原料,制备了间酯基和吡嗪四唑乙酸基稀土配合物。利用红外光谱、元素分析和X-射线单晶衍射仪对配合物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稀土钐配合物是具有单斜晶系且空间组为C2/c的一维结构。以合成的稀土钐配合物为催化剂,利用光反应仪,在紫外光辐射下对烯类单体催化聚合。研究发现,所合成的有机稀土钐配合物对极性较小的单体有良好的催化效果。聚合物分子量随单体转化率的增大呈逐步上升的趋势,同时聚合物分子量与Mo/I具有线性增长的趋势,即聚合反应表现出较好的可控性特征。催化剂
纳米二氧化硅改性脲醛树脂胶黏剂合成工艺及性能研究
摘 要
用纳米二氧化硅作为改性剂,采用正交试验法探讨了最终n(甲醛或F)∶n(尿素或U)、纳米二氧化硅加入量和反应温度对脲醛树脂游离甲醛含量和胶黏剂胶合强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纳米二氧化硅改性脲醛树脂的游离甲醛含量降低到0.15%、压制的胶合板胶合强度为1.39MPa且耐水性明显提高,此时胶合板甲醛释放量为1.97 mg/L,远低于GB/T 9846.3—2004标准中E2级指标要求,大大满足了环保要求。
聚苯胺二氧化钛复合纳米纤维的合成并研究前驱体比例对性能的影响
摘要
通过静电纺丝技术来制备纳米二氧化钛纤维,并对其添加导电高分子材料来对其进行改性,加强其导电能力,通过不同前驱体配比合成样品,用红外光谱,XRD,SEM对样品进行表征,分析其微观结构和形貌,并通过电池性能测试来研究复合物的性能优劣。经同组人实验发现,同样是纳米二氧化钛纤维中,500摄氏度煅烧所得的二氧化钛形貌最好,性能最优。故本文主要采用的便是500摄氏度下获得的二氧化钛进行制备。此时二氧化钛纳米纤维表面疏松多孔,为锐钛矿。在改用酸性合成条件后,性能接近理论值,其放电平台稳定,倍
自补强三元乙丙橡胶的研究
摘 要
三元乙丙橡胶(EPDM)是由乙烯、丙烯和少量的非共轭二烯烃单体共聚得到。其分子间内聚能低、无极性取代基,有较好的柔顺性,但力学性能很差,无法做制品使用。
本课题选用4725EPDM作为主要原料,选取硫磺硫化体系、过氧化物硫化体系和硫醇-烯交联体系,通过控制促进剂、交联剂等变量,以此来探究不同交联体系及变量对三元乙丙橡胶的硬度、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和凝胶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硫醇-烯交联体系对三元乙丙橡胶的性能提升最好。适当的促进剂和交联剂能使三元乙丙橡胶的强度达到最大
芴基乙基膦酸构筑的多核簇合物研究
摘 要
金属有机膦酸簇合物在分子磁体、催化等方面存在诸多的优越性,对这方面的研究受到广泛关注。本文以单膦酸 [含叔丁基芴基乙基膦酸]与Schiff碱体系为研究对象,成功制备出新型的簇合物,并对其展开性能、结构等方面的进一步研究。
主要研究成果包括以下方面:
1.以水杨醛、乙二胺为原料,合成了Salen,再与高氯酸锰反应生成了 [Mn(salen)(H2O)]2(ClO4)2。
以芴、氯代叔丁烷为原料,合成2,7-二叔丁基芴,经LDA脱质子,碘甲烷
苯胺Ti02复合纳米纤维的合成并研究温度对性能的影响
摘 要
高压静电纺丝是一种简单而又快捷地制备一维纳米-亚微米材料的技术。本文通过静电纺丝技术制备Ti02薄膜材料,在不同温度下煅烧,接着研磨成纳米颗粒加入聚苯胺制得聚苯胺/Ti02复合纳米纤维,利用XRD、SEM、红外等技术对其进行结构和性能的分析,并将其作为锂电池负极材料填装电池测试其充放电容量和循环性能。通过测试分析经过不同温度热处理后的薄膜材料对电池性能的影响,找出二氧化钛/聚苯胺复合纳米纤维材料作为锂离子电池的最佳热处理温度。实验表明,Ti02:PANI=1:1这个比例下,500
苯酚聚乙烯醇改性脲醛树脂胶黏剂合成工艺及性能研究
摘要
以苯酚和聚乙烯醇作为改性剂,采用正交试验法探讨最终n(甲醛)∶n(尿素)、苯酚加入量以及聚乙烯醇(PVA)加入量对脲醛树脂游离甲醛含量和胶合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最终n(甲醛)∶n(尿素)=1.2:1、苯酚加入量为20%,PVA加入量为1%时,苯酚/聚乙烯醇改性脲醛树脂胶黏剂的游离甲醛含量降至0.24%,胶合强度为0.84MPa,达到了Ⅱ类胶合板的使用要求,此时相应胶合板的甲醛释放量为1.70mg/L,远低于GB/T 9846.3-2004标准中E2 级指标要求。
氯甲烷余热回收装置蒸发器的设计
氯甲烷生产余热回收装置包括筒体、汽包、高效传热元件,由直筒和封头构成的筒体筒体上设有甲烷氯化物进口和甲烷氯化物出口,高效传热元件在筒体内沿筒体的轴线布置,高效传热
硫磺制酸过热器的设计和制造工艺
过热:通俗地说就是开水在大气压环境下继续加热就会产生蒸汽,这些蒸汽是饱和蒸汽。就是说在大气压下,通过加热刚好变成蒸汽。而过热蒸汽就是,将饱和蒸汽继续加热,在大气压
氯甲烷预反应器的设计
甲烷氯化物的生产及消费是受政府控制的,大部分发达国家1990年代四氯化碳已经不准再生产。在甲烷氯化物中,氯甲烷可以说是最有前途的。1999年世界主要地区甲烷氯化物的总产量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