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台集团高派现股利政策问题及其对策
在现代企业财务管理中,合理的股利政策是公司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之一,是公司对投资者的回报体现。本文采用案例分析和文献综述方法对茅台集团股利政策进行分析。茅台集团是白酒行业实行高股利政策的典型代表,连续多年坚持分红,且分红金额逐年增加。本文首先概述了股利政策的相关理论成果,然后分析了茅台集团近十年的股利分配状况以及和同行业的股利分配比较,得出茅台实行的是高派现政策。接着,从公司内部财务因素和外部非财务因素进一步分析了其采用高股利政策的原因以及可能存在的问题。最后针对高派现行为可能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合理化建议。
目录
1.引言 1
1.1研究背景和意义 1
1.1.1研究背景 1
1.1.2研究目的和意义 1
1.2文献综述 2
1.2.1 国外研究现状 2
1.2.2 国内研究现状 2
1.3研究思路和方法 3
1.3.1研究思路 3
1.3.2研究方法 3
2.股利政策相关理论概述 4
2.1股利政策的基本概念 4
2.1.1股利政策的定义 4
2.1.2股利政策的类型 4
2.1.3高派现股利政策的基本概念 4
2.2高派现股利政策理论 4
2.2.1代理成本理论 4
2.2.2“一鸟在手”理论 5
2.2.3股利信号传递论 5
2.2.4股利生命周期理论 5
2.3我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的发展 5
3. 茅台集团基本情况及股利政策分析 8
3.1 贵州茅台集团基本概况 8
3.1.1 公司介绍 8
3.1.2 茅台集团财务状况 8
3.2茅台集团股利政策分析 11
3.2.1近十年股利分配情况 11
3.2.2同行业股利政策比较分析 12
3.2.3结论:茅台集团采用高派现股利政策 13
4.茅台集团实施高派现股利政策原因与问题 15
4.1公司内部原因 15
4.1.1企业良好的盈利能力 15
4.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1.2公司进入发展的成熟阶段,没有合适的投资机会 16
4.2公司外部原因 16
4.2.1向外界释放积极的股利信号 16
4.2.2证监会将再融资需求与股利政策相联系 16
4.3茅台集团高股利政策存在的问题 17
4.3.1研发支出占比减少趋势明显,影响公司的成长性 17
4.3.2茅台集团多项盈利指标下降,增加公司经营风险 17
4.3.3公司股权结构不合理,大小股东之间股利分配不均 18
5.对茅台集团高派现股利政策的建议 20
5.1寻求股利支付和企业长远发展的平衡点 20
5.2股利分配应多样化,现金和股票股利相结合 20
5.3加强对货币资金的管理,提高资金利用率 20
5.4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保护中小股东利益 21
6.结论 22
6.1小结 22
6.2不足之处 22
参考文献 24
致谢 25
1.引言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研究背景
股利政策对企业经营管理的作用不言而喻,关系到公司未来的长远发展,体现了公司保存收益与再投资之间的权衡关系。合理的股利政策向投资者释放了公司未来良好发展的积极信号,吸引投资者的资金注入,同时也提升了公司良好的企业形象。
由于我国资本市场起步较晚,相应的股利政策制定还不太完善。分红少甚至不分红的公司占了一大部分,使得投资者投机氛围浓厚。与此同时,一些上市公司制定了明显高于同行业的股利政策,这引起了大众的广泛关注。贵州茅台集团作为白酒行业的龙头企业,自从其2001年上市起连续多年坚持分红,且其派现金额越来越高,是高派现股利政策的典范,从理论和现实的角度来看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
本文在结合国内外股利政策相关理论前提下,根据茅台集团近十年的股利分配政策,从当时的宏观环境,公司自身盈利状况以及资本市场的发展来探究高股利政策的原因以及可能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股利分配建议。
1.1.2研究目的和意义
股利分配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一方面直接与股东利益相关,另一方面关系到企业的未来可持续发展。根据财务相关理论,恰当的股利政策不仅有利于企业向外界传递信心,提高投资者的信心,还会影响企业的未来发展。由于我国证券市场发展不太成熟,国家对于各项股利政策规定不太完善,国内研究也不及国外,因此研究国内股利政策对于丰富股利分配内容具有重要意义。
茅台集团是白酒制造业实施高派现的典范,同时也是上市公司高股息分配最具代表性的公司。通过对具有代表性高派现的茅台集团进行分析,探究其高派现行为产生的原因,影响,能为以后优化企业股利分配政策提出一些合理化建议。
文献综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资本市场起步较早,因而股利政策理论研究也相对较早。1961年,Miller 和 Modigliani提出股利信号传递概念。他们认为企业发放现金股利可以向投资者释放积极信号,预示企业未来良好的发展前景,以此吸引投资者的资金。1976年, Jensen 和 Meckling首次提出股利代理成本理论,他们认为较高的股利支付能够限制企业高管的投资行为,避免高层管理者过度挥霍企业的闲置资金。2000年,La Porta 和 Rafael 等人在此研究基础上,将股利代理成本理论发展成保护股东权益,这使得在资本市场发展完善的国家更容易发放现金股利。而在2003年,Shelifer 和 Robert指出高股利支付实际上是大股东或管理层为了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将大量的现金分红归自己所有。在2012年,Kevin C.K. Lam 和 Heibatollah Sami提出公司的股权结构决定其股利分配政策。当公司股权性质主要是非流通法人股时,企业倾向于支付较高现金股利和较低的股票股利。
1.2.2 国内研究现状
关于股利信号理论
1998年,陈晓、陈小悦、倪凡等人首次通过股利政策实证研究,研究了40家首次派发现金股利的上市公司的市场反应,得出结论:相比于股票股利和混合股利,现金股利发放后几乎不带来显著的收益率变化。随后在2000年,陈浪南和姚正春采用事件研究方法,观察累计超额收益率在股利发放前后是否发生变化,结果表明现金股利发放不带来正的超额收益。2007年,李宁、陆丁研究表明,现金股利发放与股票价格之间不具有一定的相关性,股息的变化也不能反映公司未来的发展状况。这些研究成果显然与其他成熟资本市场得到的结论存在差异,这表明股利信号理论并不符合我国资本市场发展需要。
目录
1.引言 1
1.1研究背景和意义 1
1.1.1研究背景 1
1.1.2研究目的和意义 1
1.2文献综述 2
1.2.1 国外研究现状 2
1.2.2 国内研究现状 2
1.3研究思路和方法 3
1.3.1研究思路 3
1.3.2研究方法 3
2.股利政策相关理论概述 4
2.1股利政策的基本概念 4
2.1.1股利政策的定义 4
2.1.2股利政策的类型 4
2.1.3高派现股利政策的基本概念 4
2.2高派现股利政策理论 4
2.2.1代理成本理论 4
2.2.2“一鸟在手”理论 5
2.2.3股利信号传递论 5
2.2.4股利生命周期理论 5
2.3我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的发展 5
3. 茅台集团基本情况及股利政策分析 8
3.1 贵州茅台集团基本概况 8
3.1.1 公司介绍 8
3.1.2 茅台集团财务状况 8
3.2茅台集团股利政策分析 11
3.2.1近十年股利分配情况 11
3.2.2同行业股利政策比较分析 12
3.2.3结论:茅台集团采用高派现股利政策 13
4.茅台集团实施高派现股利政策原因与问题 15
4.1公司内部原因 15
4.1.1企业良好的盈利能力 15
4.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1.2公司进入发展的成熟阶段,没有合适的投资机会 16
4.2公司外部原因 16
4.2.1向外界释放积极的股利信号 16
4.2.2证监会将再融资需求与股利政策相联系 16
4.3茅台集团高股利政策存在的问题 17
4.3.1研发支出占比减少趋势明显,影响公司的成长性 17
4.3.2茅台集团多项盈利指标下降,增加公司经营风险 17
4.3.3公司股权结构不合理,大小股东之间股利分配不均 18
5.对茅台集团高派现股利政策的建议 20
5.1寻求股利支付和企业长远发展的平衡点 20
5.2股利分配应多样化,现金和股票股利相结合 20
5.3加强对货币资金的管理,提高资金利用率 20
5.4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保护中小股东利益 21
6.结论 22
6.1小结 22
6.2不足之处 22
参考文献 24
致谢 25
1.引言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研究背景
股利政策对企业经营管理的作用不言而喻,关系到公司未来的长远发展,体现了公司保存收益与再投资之间的权衡关系。合理的股利政策向投资者释放了公司未来良好发展的积极信号,吸引投资者的资金注入,同时也提升了公司良好的企业形象。
由于我国资本市场起步较晚,相应的股利政策制定还不太完善。分红少甚至不分红的公司占了一大部分,使得投资者投机氛围浓厚。与此同时,一些上市公司制定了明显高于同行业的股利政策,这引起了大众的广泛关注。贵州茅台集团作为白酒行业的龙头企业,自从其2001年上市起连续多年坚持分红,且其派现金额越来越高,是高派现股利政策的典范,从理论和现实的角度来看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
本文在结合国内外股利政策相关理论前提下,根据茅台集团近十年的股利分配政策,从当时的宏观环境,公司自身盈利状况以及资本市场的发展来探究高股利政策的原因以及可能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股利分配建议。
1.1.2研究目的和意义
股利分配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一方面直接与股东利益相关,另一方面关系到企业的未来可持续发展。根据财务相关理论,恰当的股利政策不仅有利于企业向外界传递信心,提高投资者的信心,还会影响企业的未来发展。由于我国证券市场发展不太成熟,国家对于各项股利政策规定不太完善,国内研究也不及国外,因此研究国内股利政策对于丰富股利分配内容具有重要意义。
茅台集团是白酒制造业实施高派现的典范,同时也是上市公司高股息分配最具代表性的公司。通过对具有代表性高派现的茅台集团进行分析,探究其高派现行为产生的原因,影响,能为以后优化企业股利分配政策提出一些合理化建议。
文献综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资本市场起步较早,因而股利政策理论研究也相对较早。1961年,Miller 和 Modigliani提出股利信号传递概念。他们认为企业发放现金股利可以向投资者释放积极信号,预示企业未来良好的发展前景,以此吸引投资者的资金。1976年, Jensen 和 Meckling首次提出股利代理成本理论,他们认为较高的股利支付能够限制企业高管的投资行为,避免高层管理者过度挥霍企业的闲置资金。2000年,La Porta 和 Rafael 等人在此研究基础上,将股利代理成本理论发展成保护股东权益,这使得在资本市场发展完善的国家更容易发放现金股利。而在2003年,Shelifer 和 Robert指出高股利支付实际上是大股东或管理层为了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将大量的现金分红归自己所有。在2012年,Kevin C.K. Lam 和 Heibatollah Sami提出公司的股权结构决定其股利分配政策。当公司股权性质主要是非流通法人股时,企业倾向于支付较高现金股利和较低的股票股利。
1.2.2 国内研究现状
关于股利信号理论
1998年,陈晓、陈小悦、倪凡等人首次通过股利政策实证研究,研究了40家首次派发现金股利的上市公司的市场反应,得出结论:相比于股票股利和混合股利,现金股利发放后几乎不带来显著的收益率变化。随后在2000年,陈浪南和姚正春采用事件研究方法,观察累计超额收益率在股利发放前后是否发生变化,结果表明现金股利发放不带来正的超额收益。2007年,李宁、陆丁研究表明,现金股利发放与股票价格之间不具有一定的相关性,股息的变化也不能反映公司未来的发展状况。这些研究成果显然与其他成熟资本市场得到的结论存在差异,这表明股利信号理论并不符合我国资本市场发展需要。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cwgl/13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