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并购绩效的影响因素研究(附件)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为保证生存和扩大企业对周围的控制能力,以及抵抗市场竞争的巨大压力, 并购成为企业最好的选择。企业通过并购能优化资源配置,较快地扩大企业规模,提高市场占有率的同时实现规模经济,从而提升企业的竞争力。此外,并购也能给企业的经营者起到警示作用,督促企业从各方面不断增强自身实力,以防止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被收购。因此,并购是一种实现社会资源分配和再分配的有效手段,对整个市场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本文是在综合当前国内外学者对影响并购绩效的因素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在当前我国企业并购现状方面,通过对青岛海尔并购通用案例的分析,来分析我国企业并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发现哪些是拭待解决的大问题。最后,本文提出了一些提高我国企业并购绩效的措施,这些措施主要是针对并购前战略和计划的明确、并购执行阶段决策者的审时度势、以及并购后整合工作的重视等方面。关键词 我国企业,并购,并购绩效,影响因素
目 录
1 绪论 1
2 企业并购绩效相关理论概述 2
2.1 并购绩效 2
2.2 并购动因 3
2. 3 企业并购绩效评价方法 4
3 我国企业并购绩效影响因素的理论分析 5
3.1 内部控制与并购绩效 5
3.2 支付方式与并购绩效 7
3.3 融资决策与并购绩效 8
3.4 并购后的整合与并购绩效 9
4 青岛海尔并购通用家电案例分析 11
4.1 并购双方基本情况介绍 11
4.2 并购过程 12
4.3 并购中存在的问题 12
5 提高我国企业并购绩效建议 15
5.1 并购的准备阶段 15
5.2 并购的执行阶段 16
5.3 并购的整合阶段 16
结论 18
致谢 19
参考文献 20
1 绪论
并购活动始于19世纪末。20世纪80年代,西方国家兴起了新一轮企业并购浪潮,特别是进入90年代以后,企业并购更是愈演愈烈,规模之大,时间之长,影响之广泛是前所未有的,2017年中国并购市场再创新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高,活跃度与规模量双双突破历史纪录。清科基于2018年1月并购重组事件,对数据进行了基本统计,如下图:
表1 2018年1月并购市场并购类型统计
并购类型
案例总数
比例
披露金额的案例数
披露的金额(US $M)
比例
国内交易
346
94.5%
279
13,998.73
74.1%
海外交易
19
5.2%
16
4,709.66
24.9%
外贸交易
1
0.3%
1
190.39
1%
总计
366
100.0%
296
18,898.78
100.0%
来源: 私募通 2018.01 www.pedata.cn
以上统计结果表明,近年来,我国企业并购热潮仍是未减。由于并购活动本身的复杂性,企业的并购是否能提高企业的经营绩效,为股东创造更多财富,这是一个存在争议的问题。国内外学者对于该问题有过许多深入研究,但至今仍莫衷一是。郑宇豪(2017)通过对国内外文献的分析研究发现:并购重组对公司绩效的影响暂时并没有统一的结论。他提出这不仅是因为并购的复杂性,更主要的是影响并购绩效的因素众多,且对公司并购绩效进行评价的指标体系也大不相同,得出的结果也大相径庭。原因可能是,采用的数据、样本、各评价因素、采用的方法与数据来源均有所差别,这也同样导致了实证结果不同的观点[1]。
此外,当并购的绩效得到衡量后,又是哪些因素对绩效产生了影响?影响程度怎样?这些也都是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由于历史背景、经济环境、研究方法等差异,各类学者对并购绩效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结果差异也很大。余鹏翼(2014)等考察了2005—2010 年进行跨国并购的上市公司并购绩效的影响因素,发现并购方式中的现金支付方式显著促进了收购公司并购绩效的提高[2]。张旭以2007年发生并购活动的国有上市公司作为样本展开研究,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进行分析, 得出并购相关性对并购绩效会产生显著影响的结论[3]。可见,由于历史背景、经济环境、研究方法等差异,各类学者对并购绩效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结果差异也很大。
本文在这种背景下,首先明确了撰写本文的重要意义及本文与时俱进的新特点,致力于对相关研究进展进行梳理,研究各种因素对并购绩效的影响。本研究一方面有助于更好地理解企业并购、理清并购过程中的各项因素关系,另一方面可以为企业未来的管理实践特别是并购实施提供参考和建议。
2 我国企业并购绩效的相关概述和理论基础
2.1 并购绩效
财政部统计评价司对并购绩效做出的解释是:并购绩效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企业经营业绩,二是企业的经营效率。经营业绩主要是指并购前后企业收益的差异,经营效率则主要通过盈利能力、存货周转率、偿债能力、资产运营水平和后续发展能力等方面来体现。企业的经营业绩和经营效率相辅相成,通过对公司盈利、存货周转率的分析,也能反映出企业经营收益的发展变化。
并购绩效实质是指企业完成并购行为并组成新的企业集团,新的企业集团经过一系列整合之后实现并购目标并在并购行为发生后创造的价值大小。这里的价值是并购发生后对其自身产生的经济效果,即1+1>2的协同效应。可以从企业的市场绩效和财务绩效两个方面来衡量企业的并购绩效[4]。财务绩效是对企业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的考量,企业的财务状况能很好地反应企业的业绩,通过对衡量企业财务能力的指标进行对比分析,从而发现并购行为是否给企业的财务经营带来收益。市场绩效则主要考察的是企业并购对证券市场的反映,也就是并购行为发生前后凭借并购,资源在配置方面是否达到优化?股价波动是否为股东创造了财富利润?
从并购的影响规模出发,并购绩效包括:宏观绩效、中观绩效和微观绩效。宏观绩效定义的层面宽泛,从社会角度分析,更多考虑的是并购行为对资源的配置作用。中观绩效较之宏观绩效研究范围缩小,主要是指对所处行业引起的影响;具体是指通过此次并购公司的市场集中度有没有提高,产业结构有没有调整,行业竞争是否受影响等。微观绩效的研究出发点则是企业本身,具体包括到相关的收入、费用、成本和其他非财务方面的影响,如企业盈利能力的提升和运营能力和成长能力的改善[5]。
目 录
1 绪论 1
2 企业并购绩效相关理论概述 2
2.1 并购绩效 2
2.2 并购动因 3
2. 3 企业并购绩效评价方法 4
3 我国企业并购绩效影响因素的理论分析 5
3.1 内部控制与并购绩效 5
3.2 支付方式与并购绩效 7
3.3 融资决策与并购绩效 8
3.4 并购后的整合与并购绩效 9
4 青岛海尔并购通用家电案例分析 11
4.1 并购双方基本情况介绍 11
4.2 并购过程 12
4.3 并购中存在的问题 12
5 提高我国企业并购绩效建议 15
5.1 并购的准备阶段 15
5.2 并购的执行阶段 16
5.3 并购的整合阶段 16
结论 18
致谢 19
参考文献 20
1 绪论
并购活动始于19世纪末。20世纪80年代,西方国家兴起了新一轮企业并购浪潮,特别是进入90年代以后,企业并购更是愈演愈烈,规模之大,时间之长,影响之广泛是前所未有的,2017年中国并购市场再创新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高,活跃度与规模量双双突破历史纪录。清科基于2018年1月并购重组事件,对数据进行了基本统计,如下图:
表1 2018年1月并购市场并购类型统计
并购类型
案例总数
比例
披露金额的案例数
披露的金额(US $M)
比例
国内交易
346
94.5%
279
13,998.73
74.1%
海外交易
19
5.2%
16
4,709.66
24.9%
外贸交易
1
0.3%
1
190.39
1%
总计
366
100.0%
296
18,898.78
100.0%
来源: 私募通 2018.01 www.pedata.cn
以上统计结果表明,近年来,我国企业并购热潮仍是未减。由于并购活动本身的复杂性,企业的并购是否能提高企业的经营绩效,为股东创造更多财富,这是一个存在争议的问题。国内外学者对于该问题有过许多深入研究,但至今仍莫衷一是。郑宇豪(2017)通过对国内外文献的分析研究发现:并购重组对公司绩效的影响暂时并没有统一的结论。他提出这不仅是因为并购的复杂性,更主要的是影响并购绩效的因素众多,且对公司并购绩效进行评价的指标体系也大不相同,得出的结果也大相径庭。原因可能是,采用的数据、样本、各评价因素、采用的方法与数据来源均有所差别,这也同样导致了实证结果不同的观点[1]。
此外,当并购的绩效得到衡量后,又是哪些因素对绩效产生了影响?影响程度怎样?这些也都是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由于历史背景、经济环境、研究方法等差异,各类学者对并购绩效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结果差异也很大。余鹏翼(2014)等考察了2005—2010 年进行跨国并购的上市公司并购绩效的影响因素,发现并购方式中的现金支付方式显著促进了收购公司并购绩效的提高[2]。张旭以2007年发生并购活动的国有上市公司作为样本展开研究,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进行分析, 得出并购相关性对并购绩效会产生显著影响的结论[3]。可见,由于历史背景、经济环境、研究方法等差异,各类学者对并购绩效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结果差异也很大。
本文在这种背景下,首先明确了撰写本文的重要意义及本文与时俱进的新特点,致力于对相关研究进展进行梳理,研究各种因素对并购绩效的影响。本研究一方面有助于更好地理解企业并购、理清并购过程中的各项因素关系,另一方面可以为企业未来的管理实践特别是并购实施提供参考和建议。
2 我国企业并购绩效的相关概述和理论基础
2.1 并购绩效
财政部统计评价司对并购绩效做出的解释是:并购绩效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企业经营业绩,二是企业的经营效率。经营业绩主要是指并购前后企业收益的差异,经营效率则主要通过盈利能力、存货周转率、偿债能力、资产运营水平和后续发展能力等方面来体现。企业的经营业绩和经营效率相辅相成,通过对公司盈利、存货周转率的分析,也能反映出企业经营收益的发展变化。
并购绩效实质是指企业完成并购行为并组成新的企业集团,新的企业集团经过一系列整合之后实现并购目标并在并购行为发生后创造的价值大小。这里的价值是并购发生后对其自身产生的经济效果,即1+1>2的协同效应。可以从企业的市场绩效和财务绩效两个方面来衡量企业的并购绩效[4]。财务绩效是对企业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的考量,企业的财务状况能很好地反应企业的业绩,通过对衡量企业财务能力的指标进行对比分析,从而发现并购行为是否给企业的财务经营带来收益。市场绩效则主要考察的是企业并购对证券市场的反映,也就是并购行为发生前后凭借并购,资源在配置方面是否达到优化?股价波动是否为股东创造了财富利润?
从并购的影响规模出发,并购绩效包括:宏观绩效、中观绩效和微观绩效。宏观绩效定义的层面宽泛,从社会角度分析,更多考虑的是并购行为对资源的配置作用。中观绩效较之宏观绩效研究范围缩小,主要是指对所处行业引起的影响;具体是指通过此次并购公司的市场集中度有没有提高,产业结构有没有调整,行业竞争是否受影响等。微观绩效的研究出发点则是企业本身,具体包括到相关的收入、费用、成本和其他非财务方面的影响,如企业盈利能力的提升和运营能力和成长能力的改善[5]。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cwgl/20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