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联方交易舞弊及审计风险的防范以宏良股份财务造假案为例(附件)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依靠关联方交易的手段进行财务舞弊,关联方交易与正常交易相比,关联方交易舞弊具有形式多种多样、范围比较广泛、结果隐蔽性强、主体地位不平等等特点,正是因为这些特点的存在,以至于加大了审计风险。本文以案例研究的方法,利用宏良股份财务造假案件,介绍关联方交易中虚增企业利润的现象,研究并揭示公司存在的问题和事实真相。经各财务专家调查研究结果表明,上市公司关联方交易舞弊的动机是通过一切手段来虚构利润,例如案例中的隐瞒供应商关联、虚构存货等方式。正是由于公司内部结构的不完善、审计人员不够严谨以及监管机构处罚力度的不足才给了公司钻漏洞谋取不正当利益的机会。因此,企业应加强高管道德建设,加强公司治理;审计人员要加强职业能力,努力提升自我素质;国家监管部门要完善相关制度,加强监管处罚力度。通过一切途径防范上市公司利用关联交易的方式来操纵利润,以最大程度降低审计风险。
目录
一、前言 1
二、国内外现状 1
(一) 国外研究现状 1
(二) 国内研究现状 1
三、关联方及审计风险的相关概述 2
(一)关联方及关联交易概述 2
(二)关联方审计风险的概述分析 2
四、关联方交易审计风险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3
(一)关联方交易的特殊性及审计风险的存在性 3
1. 关联方交易形式难界定 3
2. 关联交易范围广泛 3
3. 关联交易实质上地位不平等 3
(二)审计风险与注册会计师的责任感 4
五、以宏良股份财务造假案为例进行分析 4
(一)宏良股份简介 4
(二)宏良股份存在的问题及事实概述 4
1.存货涉嫌虚构 4
2.涉嫌隐瞒关联关系 5
六、审计风险防范对策和建议 6
(一)被审计单位的对策 6
(二)审计机构及审计人员的对策 7
(三)国家监管机构的相关对策 8
参考文献 9
致谢 10
一、前言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加速发展,公司财务舞弊的案件也频繁发生,最受关注的是关联方交易舞弊,这已经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成为财务舞弊中常用的手段。追溯关联方交易舞弊的发生史,从90年代发生的“银广夏案件”到这几年的发生的紫鑫药业财务舞弊造假案,再到备受媒体关注的宏良股份财务舞弊案等等,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案件频频出现。从大的方面来看,财务舞弊事件经常发生将我国的社会经济导向畸形发展,不利于我国社会经济的繁荣昌盛。从小的方面来看,这些舞弊案件在很大程度加大了审计的复杂程度,给审计人员的工作增添了负担。这些舞弊事件的发生,离不开公司自身不健全的治理制度,但责任更大的是审计机构和监管机构,舞弊的增加必须引起各方部门机构在审计风险防范的问题上加大重视程度。因此,我选择以宏良股份财务造假案为例,对关联方交易的相关概念及财务舞弊的相关特点进行系统的分析和总结,并从各角度为审计风险的防范提供可行性的建议。
二、国内外现状
国外研究现状
随着全球GDP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想尽一切办法增加自身的利益,目前上市公司最常用的方法是利用关联交易舞弊的方式来满足自身的利益。对于这几年经常发生的关联方财务舞弊案件,Hong和Chang两人共同调查发现,越来越多公司选择进行关联方交易以增加获取利益的机会,谋取更多的资金[1]。Schilit用自己的方法,对这二三十年的财务舞弊案进行了合理分析,随后得出了多达30种的舞弊途径,其中最常用的舞弊手段是通过关联方交易获取非法利益 [2]。克雷森斯和他的团队选取了九个国家作为样本进行关联方交易的研究,最终得出上市公司进行关联方交易的可能性更大[3]。
国内研究现状
目前,国内公司利用关联方交易进行财务舞弊的事件多次出现在媒体和各大网络平台上,这必须引起理论学界的重视。理论学家研究表明,审计工作中最重要的环节就是控制审计风险,目前,在关联方交易方面存在的风险是很难发现的,需要我们审计人员加强对其的高度重视。学者任夏仪和王耘农在他们发表的期刊上称,一般情况下,上市公司通过关联方交易所获取的盈利是高于正常交易的,所以关联方交易所获取的利润并不能说明公司的经营情况如何[4]。吴双庆调查表明,关联方交易具有形式复杂和结果隐蔽性强的特点,所以在未对关联方交易进行披露的公司中,审计人员是很难发现关联方交易的[5]。李延坤对上市公司关联方交易的形式和特点进行了专业的总结,并提出了与之对应的建议 [6]。胡淑娟对关联方舞弊的做了总结,就是隐瞒这种关系,然后通过财务报表对关联交易进行错报漏报[7]。吕伟、林昭呈研究表明, 关联方购销金额与注册会计师出具非标准报告是正相关的关系[8]。换句话说, 关联方交易金额越大, 注会的审计风险越大。
三、关联方及审计风险的相关概述
(一)关联方及关联交易概述
我国新会计准则规定:关联方交易指关联方之间转移资源、劳务或义务的行为,而不论是否收取价款。关联方也称关联者,按照我国2007年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36号——关联方披露》中叙述的“一方控制、共同控制另一方或对另一方施加重大影响,以及两方或两方以上同受一方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的,构成关联方[9]。”
简单来讲,关联方就是指存在某种关系的双方,比如说母公司、子公司 、联营、合营、两者之间存在某种控制关系或者是双方公司中的高层人员之间有某种亲属关系等。因为这种关系的存在,所以两个关联方企业之间形成的交易就成为了关联方交易,这种交易不同于正常的交易,关联方之间不论有没有发生金钱的交易,只要有资源或者是义务的产生即表明交易的发生。从一方面说,关联方交易更加节约成本,利润也就能够实现最大化。从另一方面,关联方的地位在法律上是平等的,但是在实际的交易中,控制方依然握有主动权,如果滥用控制权就会导致双方发生不公平的交易,从而可以增加控制者一方的利益。综上所述,如果交易的双方是关联方,那这笔交易就要进行合理的披露,这样既可以免除隐藏关联方的舞弊嫌疑,也可以减轻审计相关人员的工作强度。如果交易双方是关联方却没有进行合理的披露,那审计部门就有权利怀疑企业存在关联方交易舞弊的行为。
(二)关联方审计风险的概述分析
审计风险是对含有重大不实事项的财务报表产生错误判断的可能性。为了把审计风险的可能性降到最低,一般情况下审计人员会增加审计步骤,搜查更多的审计证据,帮助工作人员得出无误的结论[10]。
目前,我国的现状是国家出台的关联方交易准则不够明确,且监管机构对自身的监督职能要求不够严格,再加上关联交易的舞弊成本低,以上情况不仅加大了公司通过关联方交易进行财务舞弊的机会,更加大了审计的风险。在一般的情况下,关联方交易的审计需要对全部的交易进行核对并非抽查,并且要与市场同期的公允价格进行核查,以确保交易的合理性,毫无疑问,这给进行审计的工作人员增添了负担。同时,随着社会经济的繁荣昌盛,关联方交易也变得复杂多样了许多,逐渐出现了新型的关联方交易现象,关联方交易非关联化正体现了关联方交易的复杂多样性。毫无疑问,这种现象的出现更大程度加大了审计人员的工作力度,审计人员更加不易审查到充足的审计证据,增加了审计风险。
目录
一、前言 1
二、国内外现状 1
(一) 国外研究现状 1
(二) 国内研究现状 1
三、关联方及审计风险的相关概述 2
(一)关联方及关联交易概述 2
(二)关联方审计风险的概述分析 2
四、关联方交易审计风险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3
(一)关联方交易的特殊性及审计风险的存在性 3
1. 关联方交易形式难界定 3
2. 关联交易范围广泛 3
3. 关联交易实质上地位不平等 3
(二)审计风险与注册会计师的责任感 4
五、以宏良股份财务造假案为例进行分析 4
(一)宏良股份简介 4
(二)宏良股份存在的问题及事实概述 4
1.存货涉嫌虚构 4
2.涉嫌隐瞒关联关系 5
六、审计风险防范对策和建议 6
(一)被审计单位的对策 6
(二)审计机构及审计人员的对策 7
(三)国家监管机构的相关对策 8
参考文献 9
致谢 10
一、前言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加速发展,公司财务舞弊的案件也频繁发生,最受关注的是关联方交易舞弊,这已经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成为财务舞弊中常用的手段。追溯关联方交易舞弊的发生史,从90年代发生的“银广夏案件”到这几年的发生的紫鑫药业财务舞弊造假案,再到备受媒体关注的宏良股份财务舞弊案等等,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案件频频出现。从大的方面来看,财务舞弊事件经常发生将我国的社会经济导向畸形发展,不利于我国社会经济的繁荣昌盛。从小的方面来看,这些舞弊案件在很大程度加大了审计的复杂程度,给审计人员的工作增添了负担。这些舞弊事件的发生,离不开公司自身不健全的治理制度,但责任更大的是审计机构和监管机构,舞弊的增加必须引起各方部门机构在审计风险防范的问题上加大重视程度。因此,我选择以宏良股份财务造假案为例,对关联方交易的相关概念及财务舞弊的相关特点进行系统的分析和总结,并从各角度为审计风险的防范提供可行性的建议。
二、国内外现状
国外研究现状
随着全球GDP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想尽一切办法增加自身的利益,目前上市公司最常用的方法是利用关联交易舞弊的方式来满足自身的利益。对于这几年经常发生的关联方财务舞弊案件,Hong和Chang两人共同调查发现,越来越多公司选择进行关联方交易以增加获取利益的机会,谋取更多的资金[1]。Schilit用自己的方法,对这二三十年的财务舞弊案进行了合理分析,随后得出了多达30种的舞弊途径,其中最常用的舞弊手段是通过关联方交易获取非法利益 [2]。克雷森斯和他的团队选取了九个国家作为样本进行关联方交易的研究,最终得出上市公司进行关联方交易的可能性更大[3]。
国内研究现状
目前,国内公司利用关联方交易进行财务舞弊的事件多次出现在媒体和各大网络平台上,这必须引起理论学界的重视。理论学家研究表明,审计工作中最重要的环节就是控制审计风险,目前,在关联方交易方面存在的风险是很难发现的,需要我们审计人员加强对其的高度重视。学者任夏仪和王耘农在他们发表的期刊上称,一般情况下,上市公司通过关联方交易所获取的盈利是高于正常交易的,所以关联方交易所获取的利润并不能说明公司的经营情况如何[4]。吴双庆调查表明,关联方交易具有形式复杂和结果隐蔽性强的特点,所以在未对关联方交易进行披露的公司中,审计人员是很难发现关联方交易的[5]。李延坤对上市公司关联方交易的形式和特点进行了专业的总结,并提出了与之对应的建议 [6]。胡淑娟对关联方舞弊的做了总结,就是隐瞒这种关系,然后通过财务报表对关联交易进行错报漏报[7]。吕伟、林昭呈研究表明, 关联方购销金额与注册会计师出具非标准报告是正相关的关系[8]。换句话说, 关联方交易金额越大, 注会的审计风险越大。
三、关联方及审计风险的相关概述
(一)关联方及关联交易概述
我国新会计准则规定:关联方交易指关联方之间转移资源、劳务或义务的行为,而不论是否收取价款。关联方也称关联者,按照我国2007年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36号——关联方披露》中叙述的“一方控制、共同控制另一方或对另一方施加重大影响,以及两方或两方以上同受一方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的,构成关联方[9]。”
简单来讲,关联方就是指存在某种关系的双方,比如说母公司、子公司 、联营、合营、两者之间存在某种控制关系或者是双方公司中的高层人员之间有某种亲属关系等。因为这种关系的存在,所以两个关联方企业之间形成的交易就成为了关联方交易,这种交易不同于正常的交易,关联方之间不论有没有发生金钱的交易,只要有资源或者是义务的产生即表明交易的发生。从一方面说,关联方交易更加节约成本,利润也就能够实现最大化。从另一方面,关联方的地位在法律上是平等的,但是在实际的交易中,控制方依然握有主动权,如果滥用控制权就会导致双方发生不公平的交易,从而可以增加控制者一方的利益。综上所述,如果交易的双方是关联方,那这笔交易就要进行合理的披露,这样既可以免除隐藏关联方的舞弊嫌疑,也可以减轻审计相关人员的工作强度。如果交易双方是关联方却没有进行合理的披露,那审计部门就有权利怀疑企业存在关联方交易舞弊的行为。
(二)关联方审计风险的概述分析
审计风险是对含有重大不实事项的财务报表产生错误判断的可能性。为了把审计风险的可能性降到最低,一般情况下审计人员会增加审计步骤,搜查更多的审计证据,帮助工作人员得出无误的结论[10]。
目前,我国的现状是国家出台的关联方交易准则不够明确,且监管机构对自身的监督职能要求不够严格,再加上关联交易的舞弊成本低,以上情况不仅加大了公司通过关联方交易进行财务舞弊的机会,更加大了审计的风险。在一般的情况下,关联方交易的审计需要对全部的交易进行核对并非抽查,并且要与市场同期的公允价格进行核查,以确保交易的合理性,毫无疑问,这给进行审计的工作人员增添了负担。同时,随着社会经济的繁荣昌盛,关联方交易也变得复杂多样了许多,逐渐出现了新型的关联方交易现象,关联方交易非关联化正体现了关联方交易的复杂多样性。毫无疑问,这种现象的出现更大程度加大了审计人员的工作力度,审计人员更加不易审查到充足的审计证据,增加了审计风险。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cwgl/24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