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额宝的风险防范与控制(附件)

摘 要“余额宝”事实上是进行货币基金的购买,相应资金均由基金公司进行管理。在此刺激之下,腾讯、百度、苏宁等多家电商企业联合基金公司谋求推出理财产品,互联网金融微理财市场抢占之争越来越白热化。“余额宝”的收益也并非“利息”,而是用户购买货币基金的收益,用户若是选择使用余额宝内的资金进行购物支付,则相当于赎回货币基金。跟一般“钱生钱”的理财服务相比,但发展的与此同时,也引发了很多风险,本文对余额宝创新模式及功能进行介绍,分析了余额宝创新模式的风险,提出了防范策略。
目 录
1 导论 1
1.1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
1.1.1 研究目的 1
1.1.2 研究意义 1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4
1.2.1 国外发展现状 4
1.2.2 国内研究现状 5
1.3 研究的内容及方法 6
1.3.1 研究内容 6
1.3.2 研究方法 6
2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7
2.1 余额宝介绍 7
2.2 互联网金融的产生与发展 7
2.3 金融风险 9
3 余额宝与其他相关主体之间的关系 11
3.1 余额宝与支付宝的关系 11
3.2 余额宝与基金公司之间的关系 11
3.3 余额宝与银行的关系 12
3.4 余额宝与其他理财产品的关系 12
3.5 余额宝与监管部门的关系 12
4 余额宝的风险分析 14
4.1 网络风险分析 14
4.2 余额宝业务风险分析 15
4.3 经济环境风险 15
4.4 行业风险 16
4.5 政策风险 16
5 余额宝的风险防范和控制措施 17
5.1加强网络金融系统建设 17
5.2 完善网络金融风险防范和控制的法律体系 17
5.3 预防潜在风险 17
5.4 政府明确监管内容和指责 18
结论 19
参考文献 20
致 谢 21
1 导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1.1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1.1 研究目的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与普及.互联网对金融业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2013 年 6 月 17 日,余额宝正式上线。余额宝是阿里巴巴集团打造的网络支付平台——支付宝的一项增值理财服务。使用这款增值服务的用户在可以随时消费转出的情况下还能获得较高收益。这一全新的网络金融品的出现受到了各个方面前所未有的关注。由 6 月 17 日起,仅 14 天,7 月 1 日余额宝的用户的人均投资额达到 1912.67 元人民币,与此同时,由于其投资人群极为庞大,总额竟达到 251.56 万元人民币。“余额宝”作为一种新兴互联网理财产品,最大的卖点是,它既像银行的活期账户,又像基金账户,还像银行理财产品。它比银行活期账户收益高,比基金账户赎回操作更简单,比银行理财产品门槛低。如此亲民又高收益的网络理财看似面面俱到,但事实上任何一个新生的金融产品都潜在着很多风险。网络金融在我国发展时间短,国民在对网络金融产品的认识上还存在着一定的疑惑和误解。本文希望通过对余额宝的研究,分析出其与银行、基金公司、支付宝、监管部门等的关系,找出其发展过程中的风险并加以控制防范。
1.1.2 研究意义
余额宝上线至今,来自各个方面的话语从未停息,在众多的言论中,始终是赞扬者居多。截至到2013年11月,与余额宝对接的“天弘增利宝”货币基金规模竟突破1000亿元,成为我国有史以来第一个基金规模突破千亿大关的货币基金。很多在此之前从未触碰过任何金融产品,并且对网络金融没有任何概念的青年人成为了余额宝的第一批簇拥者。作为在拥有上亿客户的支付宝这一特殊平台上崛起的被称作“资金碎片”理财产品,余额宝有诸多市场基金所没有的优势。
与此同时,基金业人士也发出声明,余额宝实质上不过是一种可随时赎回的货币基金,所谓的创新根本是无稽之谈。而且,在支付平台上利用交易账户余额认购货币市场基金的这种服务,早在 1999 年,美国知名网络第三方支付公司的Pay Pal就曾经推出过,但自 2008 年金融危机以后,美国货币市场基金收益不断缩水,在2011 年 7 月,Pay Pal 不得不将该货币基金完全清盘。关闭时基金管理的资金有 4.7亿多美元之多。该基金几乎与余额宝一样,是提供网络购买的货币市场基金。这一强有力的例证也说明余额宝的风险隐患是存在的,很多业界资深人士将 Pay Pal 货币市场基金看成是余额宝的命运镜鉴。
虽然近年来我国网络金融业务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对于第三方支付的增值服务的了解与研究还近乎于空白。国家监管及金融立法鲜有关于网络金融的配套法规,这是很多发展网络金融国家的普遍情况,更不用说余额宝。通过余额宝产生让我们看到: 互联网金融就是有两面性的,一面是互联网金融高效率,低成本,方便快捷的优点有力的推动了我国金融业的发展。另一面,网络金融的虚拟性等特点又存在着很多不确定性,带来了新的风险。用怎样的方法去防御这些风险是互联网金融发展途中我们要着重解决的问题。现如今,面对我国国内经济增长放缓、通货膨胀的形势,其他金融机构如何积极调整战略结构,余额宝等类似网络金融产品如何寻求稳健发展的方法和途径的同时,积极寻求如何有效规避风险的措施显得尤为重要。因此,研究其风险防范具有重要的意义。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1.2.1 国外发展现状
美国经济加速繁荣是从 20 世纪 60 年代开始的。随着互联网逐渐融入人们的生活,人们的消费以及交易的范围迅速扩张,支付额成倍数增长,传统的交易方式已不能满足这个社会的需要。此时,美国银行业中各种电子资金转帐系统犹如雨后春笋般争先恐后的蓬勃而出,银行进入联机处理业务的时代[1]。银行联机转帐的方式与传统支付方式相比更加便捷,具有更多的优势。
美国的戴尔 斯塔尔 (Dale O. Stahl) 和安德鲁 温斯顿 (Andrew B. Winston)这三位学者在 1996 年率先出版了《电子商务经济学——在电子市场中经营的基本经济问题》,在《电子商务经济学》一书中对互联网金融产品所产生的风险及防范措施进行了比较详细的分析。著名的英国金融咨询家詹姆斯埃森格在《虚拟银行革命—客户、银行与未来》一书中也深入的探讨了网络金融衍生品的存在的以及潜在风险及防范的措施,并大胆地展望了网络金融未来的趋势,并认为网络金融是现代金融业的发展主要方向,是虚拟现实世界中的一盏明灯,指引着金融未来的发展方向[2]。
美国第三方支付机构 Pay Pal 的功能和我国的支付宝相类似。Pay Pal 于 1999 年11 月推出了利用支付余额进行货币基金买卖理财的服务即 Pay Pal 货币市场基金(Pay Pal Money Market Fund),2011 年 6 月,Pay Pal 公开发布声明表示,其旗下的货币市场基金将在2011年7月29日停止经营。Pay Pal 解释的是,由于当时美国证券市场的条件,保留这一基金将不能再继续给客户带来实惠。美国时代标杆资本金风险投资者格斯菲尔德纳分析表示,Pay Pal 关闭了这一货币市场基金的主要原因就是已经不能继续盈利[3]。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cwgl/2789.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