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企业成本控制分析以中国邮政物流公司为例(附件)

摘 要物流企业是提供满足客户需求的各种物流活动, 随着物流企业数量的不断增长,,物流企业之间的竞争也日益激烈。这种物流活动在竞争状态下我们不能简单的将其理解为提升自身的竞争能力,更为重要的是要确保实现良好的客户满意度和物流企业业绩,这当中必然涉及服务客户的成本问题。我国物流企业不断进行创新实践,最终目的是在有限资源条件下,降低管理与运输成本,从而提高自身企业利润率。通过对许多资料的查看,本文把物流过程分成了五大部分,分别为仓储部分、装卸搬运部分、包装部分、运输部分、配送部分,并从这五个部分分析了物流企业成本控制。通过对中国邮政物流公司的案例分析,基于中国邮政物流公司的成本控制,分析出其成本控制中的问题,根据问题提出了合理的建议和措施。
目 录
1.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1
1.2国内外关于物流成本的研究现状 1
2.物流企业成本控制相关理论基础
2.1物流成本控制的定义 3
2.2物流企业成本控制影响因素 3
2.3物流成本控制手段 4
3.中国邮政物流公司成本控制现状
3.1中国邮政物流公司概况 5
3.2中国邮政物流公司成本控制现状 5
4.中国邮政物流公司成本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4.1仓储成本高 7
4.2无效装卸多 7
4.3包装浪费 7
4.4运输资源浪费 7
4.5配送不合理 7
5.改善中国邮政物流公司成本控制的建议
5.1节约物流企业仓储成本 8
5.2降低物流企业装卸搬运成本 8
5.3控制物流企业包装成本 9
5.4减少物流企业运输成本 9
5.5缩减物流企业配送成本 9
结论 11
参考文献 12
1.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近几十年来,我国经济呈相当快的增长速度,社会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快,物流业也迅速发展,成为了GNP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引起社会广泛关注。政府对于物流业的发展给予了相当大的重视,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已经把物流业作为重点发展对象列入“十二五”规划中,使得物流服务得到了很大的推动。物流服务不断壮大,各企业之间也出现了相互的竞争。越来越多的企业不断加强物流的成本控制。虽然我国物流企业发展很快,但是我国的物流业兴起的晚一些,和其他国家比,物流水平整体明显低一些,物流成本控制存在不少问题,使物流成本过高。
1.1.2研究目的和意义
当下关于成本控制的分析有很多,但是针对物流企业的还很少,而且从仓储部分、装卸搬运部分、包装部分、运输部分、配送部分的更少。本文的目的是根据学习过的知识和资料的查阅对物流企业五个部分成本控制展开分析,并以中国邮政物流企业为例,找出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对策。对外开放后,许多外国物流公司加入中国,给我国物流业造成了不小的压力,所以我国物流企业必须提高自身竞争力,加强成本控制,可以从资源配置,物流运作效率,物流成本切入,让物流企业先保证服务质量,然后在价格上压过竞争对手,提高市场竞争力。物流成本控制是把其各个部分放在一起来进行控制的,控制每个部分成本支出。而加强物流企业成本控制就是指在提出物流系统中各个环节的问题基础上,分析导致问题的原因,然后采取相对应的解决措施,强化内部的组织和管理,构造出一个完善的物流系统,节约运输、仓储、装卸搬运、包装、配送各个环节中所支出的人力、财力、物力,使各个环节都能够有效的运行,各个环节的成本控制得到了加强以后,从而使物流企业成本与运行环节趋向最优状态。
1.2国内外关于物流成本的研究现状
1.2.1国内研究现状
对外开放后,我国物流产业发展很快。目前,已有不少学者关注了物流成本管理及控制方面的问题。
顾煜(2010)提出了针对怎么评价物流成本控制效果的物流价值实施监控和物流战略决策的评价的相关系统[1]。
曾桂兰(2013)提出了我国中小物流企业存在的一些问题,主要有观念落后、人才缺乏、信息化程度低,她提出了加强物流成本控制的措施建议[2]。
冯夕文(2013)提出从不同的研宄对象,站在整个系统的角度,以整体效益为目标,建立了最佳订货数学模型,该模型更多地是考虑了价格的折扣[3]。
王洋(2013)通过大量企业的定量和定性分析,得出解决这种情况的对策,而且意识到一定时间段内检查缺货数量是有必要的,以便后续补货方便和及时[4]。
习培(2015)建立了五种能够提高企业发展潜力的指标,包括运输、仓储、库存管理、信息化水平、企业发展潜力五方面指标,通过运用模型法,针对每个部分都进行分析,得出有利于各个部分成本控制的方法[5]。
1.2.2国外研究现状
从国际上看,国外的物流业在全世界处于领先地位,在物流成本控制方面的研究比较完善。
Robert(2006)对企业库存成本决策时,深入到考虑零部件的存放成本,同时釆用了博弈论模型进行计算,并按照计算结果将其分配到合作成员之间,使成本控制的效果显著[16] 。
Steven J (2006)年采用了所有权成本方法,首次从整个供应链的环境下,构建供应链物流一体化的成本模型,开创了物流成本控制的新纪元[17] 。
Evens G N(2008)提出目标成本法是一种保证供应链中的上下游企业实现对产品质量、功效和利润既定目标的有效方法[18] 。
Lambort D 和Stock(2013)认为针对不同的客户群里要制定差异化和个性化服务,根据不同的客户群建立了能够提供物流服务差异个性化决策的模型及分析框架[19] 。
近年来,美国的物流成本控制做得很好。但是日本企业在整个生产过程中,充分发挥了第三方物流作用。实现供应链物流管理和整合,使得全社会的物流成本大大降低,提高了整个社会的经济效益。
虽然,中国开始关注物流业,但是相对于美国、日本来说,我国物流业发展比较晚,物流成本研究也比较晚,并且物流成本管理体系也不完善。
2.物流企业成本控制相关理论基础
2.1物流成本控制的定义
1.物流成本控制
物流成本控制:通过运用合理的方法和理论等对物流过程中的每一个部分进行成本费用管理。
2.物流成本控制原则
物流成本控制有五个原则,分别是:
(1)经济原则
(2)全面原则
(3)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
(4)目标控制原则
(5)重点控制原则
21世纪,我国企业面临着全球化的挑战,绝大多数产业出现产能过剩,买方购买力低于市场供给的局面。在这种情况下,制造业和流通业均以降低物流成本,提高服务水平作为获取竞争优势的重要途径。物流系统降低成本并不意味着同时降低服务水平。我国企业应有选择地吸收成功经验,借鉴国际物流管理研究的成果,与理论界开展多方位的合作,加快我国物流的发展步伐。
2.2物流企业成本控制影响因素
1.了解对象。了解服务对象要求并用很好的服务对待。因此要首先知道客户有哪些服务要求,然后根据客户的要求来对待客户,从而提高客户满意度。
2.成本组成。企业的物流成本一般包括仓储成本、运输成本、装卸搬运成本、包装成本,配送成本。
3.分布区域。了解货源、客户、仓库的位置分布区域,进一步分析服务方式,服务情况,服务成本,运输方式等。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cwgl/3263.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