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备制造业竞争力分析(附件)
摘 要装备制造业是陕西省的支柱产业,对推动陕西省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装备制造业和陕西省其他产业相比具有比较优势。随着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的推动,陕西省装备制造业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文中以企业单位数、工业总产值、固定资产原值、全部从业人员人数、主营业务收入与利润总额这六项指标作为标准,结合近年来各省(西藏除外)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得出陕西省装备制造业竞争力水平从全国来看并不高,行业本身还存在:企业创新体系不健全,企业集群化未形成,政府与企业协调不到位、权责区分不清楚,社会文化引导不到位等诸多问题。本文从企业、政府、社会三个方面提出增强陕西省装备制造业竞争力的对策,包括推动企业创新,建立健全企业创新体系;继续推动企业集群化发展;加强政府支,持强化政企协调;改革发展国防工业管理体系,将其作为提升陕西省装备制造业竞争力的突破口。目 录
1绪论
1.1研究背景 1
1.2研究意义 1
1.3研究现状 1
2陕西省装备制造业所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2.1陕西省装备制造业发展现状 3
2.2陕西省装备制造业与其他省份同行业竞争力对比 3
2.4陕西省装备制造业存在问题 6
2.5陕西省装备制造业发展前景分析 6
3提高陕西省装备制造业竞争力的对策
3.1改革发展军工业,突破中高端市场 8
3.2大力推动企业自主创新,打造新型科研体系 8
3.3促进国防工业转型,加快民用工业发展 8
3.4推动产业集群化形成与发展 9
3.5加强政府政策支持,政企协调 9
结论 10
参考文献 11
致谢 13
1绪论
1.1研究背景
2014年国家开始大力推动丝路建设,陕西省作为丝路经经济带的关键节点,迎来新的发展机遇。装备制造业作为陕西省支柱产业之一,其本身发展基础雄厚,市场范围广阔,未来发展大有可为。但其本身还存在诸多的挑战,问题很多。例如:在企业组成结构、产品研发方面存在经营范围过大,企业“大而全、小而全”,研发体系不健全,产品竞争力不强等问题。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行业、企业发展,本文结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1.1研究背景
2014年国家开始大力推动丝路建设,陕西省作为丝路经经济带的关键节点,迎来新的发展机遇。装备制造业作为陕西省支柱产业之一,其本身发展基础雄厚,市场范围广阔,未来发展大有可为。但其本身还存在诸多的挑战,问题很多。例如:在企业组成结构、产品研发方面存在经营范围过大,企业“大而全、小而全”,研发体系不健全,产品竞争力不强等问题。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行业、企业发展,本文结合与国内其他省份同行业竞争力比较分析陕西省装备制造业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通过协调企业、政府、社会三方面力量破解陕西省装备制造业的瓶颈。
1.2研究意义
伴随国家近年来提出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大战略,并加大对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宣传与投入。因而可以预见,在国家大力支持的丝路建设,以及更早提出的西部大开发战略共同作用下,西部地区的发展将迎来新的机遇。与此同时,在新的市场条件下,也将面临更大的竞争压力。陕西省作为西部地区重要的工业中心,研究其支柱产业装备制造业的发展现状及对其竞争进行分析,对于提高陕西省的国际竞争力,促进陕西省经济发展,乃至促进西部地区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3研究现状
近年来国内的学者,在陕西省装备制造业竞争力的研究上,做出了很多努力,得出很多重要的成果:
李晓军(2009)详细的展示了,通过主成分分析来研究装备制造业的竞争力,这为文中对陕西省准备制造业进行竞争力分析,提供了重要的研究方法[1]。
李雪茹,白少君(2009)以航空产业和能源化工产业为例,对陕西省装备制造业优势及问题进行分析,得出行业存在布局不合理,产品结构单一,研究人才匮乏,行业服务体系不健全的问题。并提出提高企业创新能力,推动产业集群化,促进大型企业集团的发展壮大的对策。这对本文研究具有重要参考价值[2]。
杨嵘,颜鹏(2008)利用主成分分析对陕西省装备制造业竞争力进行评价,他认为陕西省在该行业的竞争力一般,从全国来看处于中下游水平,但是在个别子行业中例如: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和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陕西省具有一定的竞争力优势[3]。并根据分析,提出组建企业集团,建立新型技术创新体系,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的对策。
齐阳,王英(2014)运用因子分析法,从空间布局上,对我国不同区域的装备制造业进行对比研究,他们指出了,西部地区由于受限于经济发展水平,地理位置和政府政策,产业竞争力较弱,还指出西部地区制造业发展,不能照搬东部地区或西方国家的经验,应从自身入手,因地制宜,利用自身的资源、政策、产业供应等优势,走出一条西部特色之路[4]。这为本文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角度。
林岚(2009)从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化的角度,探讨了陕西省在该行业发展状况。他认为,陕西省当前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发展还处于最初级阶段,还存在狠多的问题。此外,要提高集群化水平,必须从政府、市场两个方面入手,优化企业组织、布局结构,走一条“由点到面、由面到群”的发展思路[5]。这对文中解决产业集群化的相关问题,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综上所述,从当前的研究成果来看,陕西省装备制造业的竞争力水平不高,行业有一定的发展基础,但也面临组织结构不合理,产业集群化发展滞后,企业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文中也从企业、政府两个方面给出了解决对策,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2陕西省装备制造业所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2.1陕西省装备制造业发展现状
2013年陕西省装备制造业在汽车制造业快速增长的拉动下,增速较去年同期加快7.7个百分点,运行质量不断提高,转型升级不断加快,总体呈现平稳增长的良好态势。全省制造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2664.42亿元,同比增长19.8%,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9.62%,拉动全省工业增长3.67个百分点,增速比上年加快0.2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加快7.7个百分点高于全省平均水平6.8个百分点。9个分行业全部实现增长,汽车制造,专用设备制造业,金属制品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及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等6个行业增速均高于全省工业平均水平。其中占装备制造业比重近三分之一的汽车制造业完成产值749.25亿元,同比增长26.6%,比去年加快1.2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加快19.1个百分点。全省汽车产量31.46万辆,增长25.9%。(
从数据中可以看出,陕西省的装备制造业整体发展速度较快,快于同期全省平均水平,且所占比重较大,其中汽车制造占据主要地位。从总体上看陕西省装备制造业各个主要行业之间的发展并不均衡,各行业之间的发展速度与所占比例差别较大,其中与其它行业相比汽车行业所占比重过大,不利于行业的整体壮大。
2.2陕西省装备制造业与其他省份同行业竞争力对比
为了更真实的反映陕西省装备制造业竞争力水平。我将使用主成分分析的方法对本行业进行分析。所谓主成分分析是指:构成产业竞争力的因素是多样的,我们在不影响主要信息量前提下,选取差异性较大的指标进行分析[6]。文中我们借鉴张晓棠在《陕西省
1绪论
1.1研究背景 1
1.2研究意义 1
1.3研究现状 1
2陕西省装备制造业所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2.1陕西省装备制造业发展现状 3
2.2陕西省装备制造业与其他省份同行业竞争力对比 3
2.4陕西省装备制造业存在问题 6
2.5陕西省装备制造业发展前景分析 6
3提高陕西省装备制造业竞争力的对策
3.1改革发展军工业,突破中高端市场 8
3.2大力推动企业自主创新,打造新型科研体系 8
3.3促进国防工业转型,加快民用工业发展 8
3.4推动产业集群化形成与发展 9
3.5加强政府政策支持,政企协调 9
结论 10
参考文献 11
致谢 13
1绪论
1.1研究背景
2014年国家开始大力推动丝路建设,陕西省作为丝路经经济带的关键节点,迎来新的发展机遇。装备制造业作为陕西省支柱产业之一,其本身发展基础雄厚,市场范围广阔,未来发展大有可为。但其本身还存在诸多的挑战,问题很多。例如:在企业组成结构、产品研发方面存在经营范围过大,企业“大而全、小而全”,研发体系不健全,产品竞争力不强等问题。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行业、企业发展,本文结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1.1研究背景
2014年国家开始大力推动丝路建设,陕西省作为丝路经经济带的关键节点,迎来新的发展机遇。装备制造业作为陕西省支柱产业之一,其本身发展基础雄厚,市场范围广阔,未来发展大有可为。但其本身还存在诸多的挑战,问题很多。例如:在企业组成结构、产品研发方面存在经营范围过大,企业“大而全、小而全”,研发体系不健全,产品竞争力不强等问题。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行业、企业发展,本文结合与国内其他省份同行业竞争力比较分析陕西省装备制造业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通过协调企业、政府、社会三方面力量破解陕西省装备制造业的瓶颈。
1.2研究意义
伴随国家近年来提出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大战略,并加大对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宣传与投入。因而可以预见,在国家大力支持的丝路建设,以及更早提出的西部大开发战略共同作用下,西部地区的发展将迎来新的机遇。与此同时,在新的市场条件下,也将面临更大的竞争压力。陕西省作为西部地区重要的工业中心,研究其支柱产业装备制造业的发展现状及对其竞争进行分析,对于提高陕西省的国际竞争力,促进陕西省经济发展,乃至促进西部地区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3研究现状
近年来国内的学者,在陕西省装备制造业竞争力的研究上,做出了很多努力,得出很多重要的成果:
李晓军(2009)详细的展示了,通过主成分分析来研究装备制造业的竞争力,这为文中对陕西省准备制造业进行竞争力分析,提供了重要的研究方法[1]。
李雪茹,白少君(2009)以航空产业和能源化工产业为例,对陕西省装备制造业优势及问题进行分析,得出行业存在布局不合理,产品结构单一,研究人才匮乏,行业服务体系不健全的问题。并提出提高企业创新能力,推动产业集群化,促进大型企业集团的发展壮大的对策。这对本文研究具有重要参考价值[2]。
杨嵘,颜鹏(2008)利用主成分分析对陕西省装备制造业竞争力进行评价,他认为陕西省在该行业的竞争力一般,从全国来看处于中下游水平,但是在个别子行业中例如: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和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陕西省具有一定的竞争力优势[3]。并根据分析,提出组建企业集团,建立新型技术创新体系,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的对策。
齐阳,王英(2014)运用因子分析法,从空间布局上,对我国不同区域的装备制造业进行对比研究,他们指出了,西部地区由于受限于经济发展水平,地理位置和政府政策,产业竞争力较弱,还指出西部地区制造业发展,不能照搬东部地区或西方国家的经验,应从自身入手,因地制宜,利用自身的资源、政策、产业供应等优势,走出一条西部特色之路[4]。这为本文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角度。
林岚(2009)从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化的角度,探讨了陕西省在该行业发展状况。他认为,陕西省当前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发展还处于最初级阶段,还存在狠多的问题。此外,要提高集群化水平,必须从政府、市场两个方面入手,优化企业组织、布局结构,走一条“由点到面、由面到群”的发展思路[5]。这对文中解决产业集群化的相关问题,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综上所述,从当前的研究成果来看,陕西省装备制造业的竞争力水平不高,行业有一定的发展基础,但也面临组织结构不合理,产业集群化发展滞后,企业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文中也从企业、政府两个方面给出了解决对策,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2陕西省装备制造业所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2.1陕西省装备制造业发展现状
2013年陕西省装备制造业在汽车制造业快速增长的拉动下,增速较去年同期加快7.7个百分点,运行质量不断提高,转型升级不断加快,总体呈现平稳增长的良好态势。全省制造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2664.42亿元,同比增长19.8%,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9.62%,拉动全省工业增长3.67个百分点,增速比上年加快0.2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加快7.7个百分点高于全省平均水平6.8个百分点。9个分行业全部实现增长,汽车制造,专用设备制造业,金属制品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及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等6个行业增速均高于全省工业平均水平。其中占装备制造业比重近三分之一的汽车制造业完成产值749.25亿元,同比增长26.6%,比去年加快1.2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加快19.1个百分点。全省汽车产量31.46万辆,增长25.9%。(
从数据中可以看出,陕西省的装备制造业整体发展速度较快,快于同期全省平均水平,且所占比重较大,其中汽车制造占据主要地位。从总体上看陕西省装备制造业各个主要行业之间的发展并不均衡,各行业之间的发展速度与所占比例差别较大,其中与其它行业相比汽车行业所占比重过大,不利于行业的整体壮大。
2.2陕西省装备制造业与其他省份同行业竞争力对比
为了更真实的反映陕西省装备制造业竞争力水平。我将使用主成分分析的方法对本行业进行分析。所谓主成分分析是指:构成产业竞争力的因素是多样的,我们在不影响主要信息量前提下,选取差异性较大的指标进行分析[6]。文中我们借鉴张晓棠在《陕西省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cwgl/51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