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分析以中国农业银行公司为例(附件)

摘 要目前,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存在着严重的缺陷,“内部人控制”现象尤其突出。伴随着资金供给制度的不断改革,资本市场的培育,资金融资渠道的拓宽,上市公司融资结构中债权融资远远不及股权融资,上市公司有着较强的股权融资能力,一味的追其送配股等股本扩张型的分配方式。以上这些都表明上市公司效率不高的治理的现状与其自身的融资结构存在紧密的关系,融资结构的不合理直接影响上市公司质量的提高,并且已经直接威胁到上市公司的生存和发展。所以研究我国上市公司融资结构的特征,分析其对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影响,通过优化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提高公司治理效率是当前特别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经过上述本文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目 录
1 绪论
1.1 研究的目的 1
1.2 研究的意义 1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
1.3.1 国外研究现状 2
1.3.2 国内研究现状 2
1.4 研究方法 2
2 现代公司治理现状
2.1 治理结构 4
2.2 公司治理 4
2.3 公司治理结构的作用 4
3 农行治理结构的分析
3.1 农行治理现状 6
3.2 农行治理结构中存在的问题 6
3.2.1 制度不完善 6
3.2.2 产权模糊 7
3.2.3银行债券市场不完善
4 完善农行结构治理的对策
4.1 完善农行制度 8
4.2 完善银行产权 9
4.3 银行债券市场的完善 9
5 农业银行案例借鉴意义
结论 12
参考文献 13
致谢 13
绪 论
1.1 选题的目的
本文的研究目的在于结合上市公司的特征,通过研究中国农业银行的治理结构与治理结构状况,并通过对其治理结构、公司治理与公司价值的实证分析,较客观、较全面、较科学地反映和评价治理结构状况对中国农业银行的公司治理以及公司价值变动的影响和作用的程度;并根据分析的结论,以提升公司价值为目标,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1.2 选题的意义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 5 1 9 1 6 0 7 2 
绪 论
1.1 选题的目的
本文的研究目的在于结合上市公司的特征,通过研究中国农业银行的治理结构与治理结构状况,并通过对其治理结构、公司治理与公司价值的实证分析,较客观、较全面、较科学地反映和评价治理结构状况对中国农业银行的公司治理以及公司价值变动的影响和作用的程度;并根据分析的结论,以提升公司价值为目标,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1.2 选题的意义
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现代企业的核心是对大中型国有企业的公司化改革。目前,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存在严重的缺陷,“内部人控制”现象十分突出。随着资金供给制度的改革,资本市场的培育,融资渠道的拓宽,上市公司有着强烈的股权融资偏好,极端追求送配股等股本扩张型的分配方式[]。这些都表明上市公司效率低下的治理现状与其本身的治理结构存在密切的关系,不合理的治理结构不仅影响到上市场公司质量的提高,而且已经直接威胁到上市公司的生存和发展。研究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特征,分析其对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影响,进而通过优化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提高公司治理效率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使得本文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从公司治理角度研究公司治理结构的较早的论JneosnnadMecklngi,(1996)在论文《企业理论:管理行为、代理成本和所有权结构》中做出的[]。此后詹森(2001)另一篇极具影响里的论文中,指出由于债务和约将迫使经理遵守承诺在将来支付现金流量,因而债务是公司支付红利的一种有效替代物[4]。它通过减少经理可以随心所欲自由使用的现金流量的数目,而减少自由现金流量的代理成本。之后,经济学家从破产成本、信息不对称、交易成本和声誉机制等角度分析了公司融资结构与公司治理的关系,Dimanod(1999,2001)则分析了治理结构与公司治理中的声誉机制之间的关系[5]。他认为,由于债务的偿还是与公司破产相联系的,因而从声誉的角度出发,公司经理往往倾向于选择相对安全,能保证及时偿还债务的项目,而不是真正价值最大化的项目[6]。他认为,经理追求的是项目成功可能性的最大化,而股东毫无疑问追求的必然是期望回报的最大化,从这个角度来说,债务增加了代理成本。综观国外对治理结构与公司治理的研究,主要揭示了“股权契约”和“债权契约”以不同的机制影响着公司治理结构[7]。这也反映了世界公司治理中两种主要的模式:股权人主导模式、债权人主导模式。
1.3.2 国内研究现状
在国内,张春霖(1998)提出我国国有企业的治理方应当监控公司的内部人,也就是说,要重视债权人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8]。张春霖认为我国国有企业面临的问题,根源于从计划经济遗留下来的以国家为唯一中介的融资体制;而解决国有企业的问题,根本出路在于以市场经济的治理体制代替计划经济的融资体制,同时尽早处理国家治理体制遗留的历史欠账问题[9]。在这里,张春霖强调了企业治理结构对治理的影响。
国有企业资本结构的真正问题是投资主体错位,即真正有能力有资格当股东的投资者成了债权人,而没有能力、役有资格的国家却是最大的甚至是唯一的股东[20]。杨肃昌(2000)研究指出,当前我国国有企业资本结构中存在的最大问题是负债率过高和股权的行政化[11]。文宏(1999)认为,资本结构会影响经营者的工作努力水平和其他行为选择,而且由于企业经营者对企业的经营状况比外部投资者有更多的了解,投资者往往根据前者的融资决策判断企业的经营状况从而影响企业的市场价值和治理效率[12]。另一方面,公司治理结构也通过对代理成本的影响而对资本结构的决策和融资方式发生作用。这两者的相互作用对金融市场配置资金的效率和公司治理[13]。
1.4 研究方法
文献调查法:有目的,有计划的系统搜集研究本论文涉及内容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的大量资源,通过查找文献资料对企业财务战略管理的信息进行搜集加工和整理进而了解论文研究的主要方向和目的,并将相关信息汇总融入本论文[14]。
调查研究法:通过对中国农业股份有限公司的考察和了解并直接获取有关资料,并对这些资料进行研究、总结,从而寻求解决方案和针对企业财务战略这一现象寻找出治理对策[15]。
2 现代公司治理现状
2.1 治理结构
所谓治理结构,是指由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组成的一种组织结构,在这种结构中上述各方形成一定的制衡关系[16]。股东大会是公司的权力机构,董事会是公司的决策机构,董事会拥有对高级管理人员的聘用、奖惩和解雇权,高级管理人员受雇于董事会,组成在董事会领导下的执行机构,在董事会的授权范围内经营企业,公司的监事会履行对董事会、经理层进行监督的职责。
2.2 公司治理
根据契约理论,所谓公司治理就是协调股东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相互之间关系的一系列制度,涉及指挥、控制、激励等方面的活动内容。公司治理是一个多角度多层次的概念,很难用简单的术语来表达,但从公司治理这一问题的产生与发展来看,可以从狭义和广义两方面去理解[17]。狭义的公司治理,是指所有者,主要是股东对经营者的一种监督与制衡机制,即通过一种制度来安排,合理地配置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的权利与责任关系,公司治理的目标是保证股东利益的最大化,防止经营者对所有者利益的背离,其主要特点是通过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及管理层所构成的公司治理结构的内部治理[18]。广义的公司治理则不局限于股东对经营者的制衡,而是涉及到广泛的利害相关者,包括股东、债权人、供应商、雇员、政府和社区等与公司有利害关系的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cwgl/5341.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