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利润操纵的动机、方式、成因及防范研究

上市公司利润操纵的动机、方式、成因及防范研究[20200210135842]
摘 要
证券市场的建立和发展,中国经济十年的发展,国有企业经营机制的转变,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具有不可磨灭的贡献。
证券市场的建立和发展,对于中国经济持续十几年的增长、国有企业经营机制的转变,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具有不可磨灭的贡献。作为证券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上市公司,上市公司的诚信,质量将影响投资者的信息对股票市场,影响证券市场的发展。
近年来,为什么中国上市公司会计舞弊频频上演?上市公司利润操纵的这个问题日渐受到学术界和社会舆论和政府监管部门的关注。上市公司为了向公众筹集资金,以提高股票价格,以达到配股的资格线,为了避免被摘牌,为了配合庄家操纵股盘寻求共同利益,为了自身的利益等私心,上市公司就人为的利用各种方法来调节企业利润编造财务报告,此行为已经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一大阻碍。上市公司的人为造假歪曲了股票的真正的价值,打乱了资本市场秩序,侵犯了投资者利益,动摇了投资者和公司的信任,最终阻碍证券市场的发展甚至促使证券市场发展停滞。
 *查看完整论文请 +Q: 3 5 1 9 1 6 0 7 2 
关键字:财务报表舞弊原因危害Themotiveofprofitmanipulationoflistedcompanies,methods,causesandpreventionresearch
1.引言 1
1.1研究背景 1
1.2研究内容与意义 1
2. 利润操纵的含义及其影响 3
2.1利润操纵的含义 3
2.2利润操纵的影响 3
3. 利润操纵的动机分析 4
3.1政策性限制因素 4
3.1.1上市的资格 4
3.1.2配股政策的约束 4
3.1.3避免股票被ST和PT 4
3.2规避所得税 4
3.3追求良好的企业形象 5
3.4经营者 5
3.5为了暴力而与庄家合作操纵股票 5
4. 机会——外在的条件使得利润操纵成为可能 6
4.1会计准则制度本身的缺陷 6
4.1.1权责发生制的固有缺陷是形成利润操纵的主要因素 6
4.1.2会计准则的灵活性和滞后性 6
4.2公司治理结构的缺陷 6
4.2.1“一股独大”导致董事会,监事会形同虚设 6
4.3为了地方利益,地方振幅给企业造假开绿灯 7
5. 上市公司操纵利润的手段 8
5.1利用关联方交易调整利润 8
5.1.1关联购销业务 8
5.1.2虚增收入,转嫁费用 8
5.1.3资产转让,置换 9
5.1.4资金拆借 9
5.1.5委托或合作投资 9
5.2利用不当的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来调整利润 9
5.2.1利用资产重组调节利润 9
5.2.2利用股权投资调节利润 10
5.2.3利用时间差来调节利润 10
5.2.4选择不当的借款费用核算方法 10
5.3多种形式的“蓄水池”操纵利润 11
5.3.1通过费用不恰当的资本化虚增公司的利润 11
5.3.2通过对资产减值准备来调整利润 11
5.3.3选用不恰当的折旧方法,进行利润操纵 12
5.4其他利润操纵方法 12
5.4.1非货币交易,货币化 12
5.4.2财政补贴,税收返还 12
6. 上市公司利润操纵行为的识别 13
6.1招招必中:企业财务比率分析 13
6.2冷静头脑,仔细分析:企业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分析 13
6.3破解假象:企业现金流量分析 14
7. 上市公司利润操纵案例分析——达尔曼之谜 16
7.1案例简介 16
7.2达尔曼造假主要手段 16
7.2.1虚增销售收入,虚构公司经营业绩和生产记录 17
7.2.2虚假采购,虚增存货 17
7.2.3虚构往来,虚增在建工程、固定资产和对外投资 17
7.3达尔曼财务舞弊识别 18
7.3.1从盈利能力看 18
7.3.2从现金指标看 18
7.3.3从营业周转指标来看 18
7.3.4从销售客户情况,销售集中度和关联交易 18
7.4结论和启示 18
8. 上市公司利润操纵的防范措施 20
8.1企业内部 20
8.1.1防止内讧: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20
8.1.2树立关卡:加强内部审计 20
8.1.3与时俱进:改善和创新会计人员管理模式 20
8.2外部环境 21
8.2.1完善会计准则及会计制度 21
8.2.2改革资本市场管制措施 22
8.2.3完善外部监督体系 22
8.2.4加强职业道德建设 22
9.结论 23
参考文献 24
致 谢 25
1.引言
1.1研究背景
上市公司是证券市场中最重要的一部分。上市公司的诚信、质量,都影响着投资者对证券市场的信心,影响着证券市场的进一步发展。导致上市公司频频出现会计造假的动机是什么?操纵利润的手段,又是怎样的呢?怎样的进行有效的防范?我们要考虑许多投资者的利益,也要考虑稳健市场的长远发展,政府就要出台一些政策,来整治上市公司的弄虚作假行为,以下是更深一层次的研究上市公司的动机。本文主要探讨上市公司操纵利润的动机、方式、以及来探讨上市公司操纵利润防范的相关问题。
上市公司为了向公众募集资金(上市)、为了提高股票的发行价格、为了达到配股资格线、为了避免被摘牌、为了配合庄家操纵市场、为了管理层自身的利益等目的,上市公司人为的利用各种手段去调节企业现实中的利润去粉饰报表,这种行为已经成为了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一大阻碍。
1.2研究内容与意义
利润操纵最主要根源是经济利益与政治利益的驱动。但也不乏资本市场、管理层相关压力的原因。利润是企业的生命线,企业的利润是经营者最为关注的经济指标,它关乎着一个企业的生死存亡。对于上市公司而言,它的利润指标要受到广大投资者和证券监管部门的热切关注,因为证券监管部门把它作为一项重要的监管指标,用它来判断该上市公司是否具有上市资格或者再融资的能力的依据;并且投资者也用它来分析上市公司的公司成长性和盈利水平,并且以这作为是否进行投资的依据。正因为企业的利润指标对上市公司有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所以利润操纵现象也就不可避免。纵观上市公司利润操纵的目的手段,经分析,有的是为了上市资格、融资,造就不真实利润,以达到规定的条件;有的是为了避免被退市危机而蓄意遮掩;有的则是遮瞒收益,暗箱操作,实现利益输送。有的公司则有意装饰财务报表,为了能保证股权的顺利进行等等。
证券市场的发展有力地推动了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化,成为我国先进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市场组织形式,在国民经济中始终发挥着重要作用。上市公司进行利润操纵的动机不同,手段各异,为了不断完善和净化证券市场,我们必须加强防范,治理利润操纵的现象,提出相应对策,促进和保证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通过对上市公司利润操纵行为的研究,对净化证券市场、维护广大投资者的切身利益、维持证券市场又稳又快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以前,折旧概念还未曾在会计上出现过,而第一次工业革命后,大机器和大工业的不断发展,长期资产的概念在人们的脑海中产生,并且“资本”和“收益”被要求区别开来。因此,折旧费用是不可或缺的费用。
固定资产是一种长期资产,它在整个生产使用过程中物质形态是不会发生变化的,因此固定资产的成本是在它的整个使用过程中逐步转移的。而为了保持费用与收入相配比的原则,就应该把固定资产的投入成本在它的整个使用过程中进行分摊,这就出现了固定资产折旧这个概念。固定资产折旧是一种不需要付现的费用,会直接影响企业的净利润,从而影响到企业资金筹措、设备更新等问题。随着企业发展壮大,伴随的是企业固定资产的投资额的增大。因此,为了能够真实地反映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管理好企业的后续投资,我们必须做到正确合理地核算企业固定资产的折旧,这样才能正确选择折旧方法。
虽然国际上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有很多种,但是我国只采用四种:年限平均法,工作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以及年数总和法。目前,有很多企业从未考虑固定资产折旧方法是否与企业的经营状况相适应,而是普遍采用年限平均法。由于企业使用的年限平均法和企业的实际情况不相符合,从而导致企业的一些真实数据的失实,进而影响企业的财务信息,这样对企业自身发展很不利。并且如今随着科学技术进步和经济迅速发展,加快了固定资产的更新速度。现代企业为了追求生产经营中的最大利润,急切需要采用最新科技成果,不断研究和推出新产品。因此企业要求提高更新固定资产的速度,相应的我们就要考虑固定资产的折旧这一方面,是因为加速计提固定资产折旧可以使资金迅速回收。从以上两个方面可以知道,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选定对于企业的发展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cwgl/6831.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