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会计舞弊控制机制研究
摘 要摘 要在过去的十年里,上市公司会计舞弊案件逐渐增多, 使投资者亏损严重、扰乱市场正常运行、影响资本有效配置、打击投资者信心等一系列恶性后果。我国上市公司会计舞弊有与一般违规行为有差别的社会危害性大、活动隐蔽、涉及范围广和监督管理难度大等特点。要加强会计舞弊的监督管理,有效抑止发生会计舞弊的行为,应该从改善制度的建设和执行的方面进行系统分析,建立健全会计舞弊控制机制。论文首先从上市公司会计舞弊的现实状况和特征着手,解析我国会计舞弊控制机制的问题和原因,然后,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并且改进现有的会计舞弊控制机制的方向,并提出上市公司会计舞弊控制机制的总体构想。关键词:上市公司;会计舞弊;控制机制目录
0 引言 1
1 上市公司会计舞弊概述 1
1.1 会计舞弊的基本概念 1
1.2会计舞弊的分类 1
2 上市公司会计舞弊特征 1
3 上市公司会计舞弊常用的手段 2
3.1虚增收入,粉饰报表 2
3.2隐瞒费用,虚增利润 4
3.3利用关联交易 5
3.4掩饰交易或事实 5
3.5虚增资产 5
3.6地方政府援助 6
4上市公司会计舞弊控制机制概述 6
5上市公司会计舞弊控制机制问题及原因分析 7
5.1证券市场内外监督机制不完善、不到位和不健全 7
5.1.1会计市场混乱,社会中介组织监督不到位 7
5.1.2法律和行政监督不健全 8
5.1.3上市公司内部监督不完善 8
5.2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意识不高和业务水平普遍偏低 8
5.3上市公司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主观原因 9
5.3.1符合融资要求 9
5.3.2为了高管人员的个人利益 9
6 上市公司会计舞弊控制机制问题对策 9
6.1构建企业文化导向的舞弊控制机制 9
6.2 财务报告的内部控制 10
6.3 加强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的教育 10
6.4 董事会审计委员应发挥更大的作用 10
6.5 强化公司外部审计独立性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_5_1_9_1_6_0_7_2
3.1符合融资要求 9
5.3.2为了高管人员的个人利益 9
6 上市公司会计舞弊控制机制问题对策 9
6.1构建企业文化导向的舞弊控制机制 9
6.2 财务报告的内部控制 10
6.3 加强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的教育 10
6.4 董事会审计委员应发挥更大的作用 10
6.5 强化公司外部审计独立性和财务舞弊处罚力度 10
6.6 实行有效的公司管理 11
结 论 12
致 谢 13
参 考 文 献 14
上市公司会计舞弊控制机制研究
0 引言
会计舞弊严重地影响了经济秩序,不单损害了债权人和投资者的合法权益,使投资者和社会民众对整个市场和会计行业的信用降低,由此引发新一轮的信用危机。因此,防治舞弊已成为全球化的难题。
1 上市公司会计舞弊概述
1.1 会计舞弊的基本概念
会计舞弊:行为人为了获取不正当利益,有特定目的或针对性地故意违反会计准则,违反国家政策、法律法规和规章规范,因而导致会计信息失真的行为。它主要包括隐瞒或销毁真实的交易账簿;捏造交易记录或凭证;侵占资产;记录虚假的交易行为;故意使用不当的会计政策等[1]。
1.2会计舞弊的分类
依据SAS No.82即美国审计准则公告第82 号对舞弊的分类,舞弊分为两类:一类是资产占用。它实际上指的是员工的舞弊行为。这种舞弊由员工进行即是由一个或几个工作人员损害公司或商业利益的行为。如公司现金的贪污挪用、物品与设备的盗用等。第二类是虚假财务报告,实际上即指管理舞弊。财务报告舞弊是指以骗取财报使用者为目的,从而对财报中列示的数字或其余需披露的事项进行有意识地忽视或错报。根据外部审计师的立场将舞弊分为资产占用和虚假财务报告,换言之,无论是资产占用还是舞弊性财务报告都涉及企业或公司内部人员故意的欺骗行为,并且都影响财务报告的公允性,属于外部审计师应该关注的范围[2]。
2 上市公司会计舞弊特征
(l)我国舞弊的公司一般规模比较小,而且舞弊前盈余和利润情况不佳;制造业、农业和信息技术业是舞弊频发的行业;经济发展靠后的地区舞弊情况也比较普遍。(2)较高的流通股比例;较低的股东大会出席率;较多的董事会次数;股权较低的集中度;第一大股东较低的控制度;高管人员较高的持股数;高管人员较低的平均年龄;高管成员中较高的男性人数是中国大多数舞弊公司常见的特征表现。(3)收入确认问题很严峻,也是中国财报舞弊的最大问题,操纵资产重组和关联方交易是中国舞弊的惯用手段,屡见不鲜。(4)中国上市公司会计舞弊还有数额大,持续时间长,且在上市前或上市后短时间内开始实施舞弊的特点。(5)中国公司舞弊行为被注册会计师觉察的比例非常低,且大多数在舞弊时期曾换过会计师事务所。(6)我国公司被监管部门处罚的数量每年明显递增,但处罚持续时间较长。(7)舞弊公司的被ST、中止上市的概率非常高。(8)中国监督管理部门以批评教育为主要惩罚手段,鲜有舞弊公司会面临实质性的罚款甚至市场禁入的处罚,罚款数额也非常低[3]。
3 上市公司会计舞弊常用的手段
3.1虚增收入,粉饰报表
我国企业普遍认定开具销售发票时为确认收入的时点,而有些企业为了增加当期利润,确认实际上并不满足收入确认条件的收入。这种会计舞弊的手法不仅损害会计信息的公允和客观的特性,还造成财报使用人对企业经营情况、现金流量和财务现状等的误判,这种舞弊行为是完完全全的诈欺行为。天津卡是国内提早确认收入的典型,经有关部门稽查,2000年天津卡虚增利润63,700,000元,提早确认收入是其主要的舞弊手法。
上市公司通过销售合同或购买合同的签订和发票、出库单和凭证的捏造,尽管事实上没有发生任何交付的行为,却依然按照权责发生制确认收入。这种捏造收入的手法通常是企业在年末完不成既定利润目标的情况下常用的。2002年北亚实业的披露的年度报告中运输业务收入为222,100,000元,利用捏造的没有发生的交易虚增收入211,453,000元;2003年年度报告中披露的79,819,000元公司的运输业务收入,利用捏造的没有发生的交易虚增收入72,000,000元。
Mulford and Comiskey通过对191名财务业内人士的考察,解析他们对20种较为常见的财务报表粉饰技术与GAAP之间的关连,具体结果如表1所示。下面的调查为我们判别财务报表粉饰技术是不是属于会计舞弊行为提供了帮助[4]。
表1盈余管理与舞弊
盈余管理技术
加权平均得分
(1)航空公司选用乐观的使用期限估计对航空设备计提折旧
方没有记录预期收益的准备金方没有记录预期收益的准备金方没有记录预期收益的准备金没有记录预期收益的准备金
方没有记录预期收益的准备金
1.63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kjx/1445.html
0 引言 1
1 上市公司会计舞弊概述 1
1.1 会计舞弊的基本概念 1
1.2会计舞弊的分类 1
2 上市公司会计舞弊特征 1
3 上市公司会计舞弊常用的手段 2
3.1虚增收入,粉饰报表 2
3.2隐瞒费用,虚增利润 4
3.3利用关联交易 5
3.4掩饰交易或事实 5
3.5虚增资产 5
3.6地方政府援助 6
4上市公司会计舞弊控制机制概述 6
5上市公司会计舞弊控制机制问题及原因分析 7
5.1证券市场内外监督机制不完善、不到位和不健全 7
5.1.1会计市场混乱,社会中介组织监督不到位 7
5.1.2法律和行政监督不健全 8
5.1.3上市公司内部监督不完善 8
5.2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意识不高和业务水平普遍偏低 8
5.3上市公司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主观原因 9
5.3.1符合融资要求 9
5.3.2为了高管人员的个人利益 9
6 上市公司会计舞弊控制机制问题对策 9
6.1构建企业文化导向的舞弊控制机制 9
6.2 财务报告的内部控制 10
6.3 加强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的教育 10
6.4 董事会审计委员应发挥更大的作用 10
6.5 强化公司外部审计独立性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_5_1_9_1_6_0_7_2
3.1符合融资要求 9
5.3.2为了高管人员的个人利益 9
6 上市公司会计舞弊控制机制问题对策 9
6.1构建企业文化导向的舞弊控制机制 9
6.2 财务报告的内部控制 10
6.3 加强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的教育 10
6.4 董事会审计委员应发挥更大的作用 10
6.5 强化公司外部审计独立性和财务舞弊处罚力度 10
6.6 实行有效的公司管理 11
结 论 12
致 谢 13
参 考 文 献 14
上市公司会计舞弊控制机制研究
0 引言
会计舞弊严重地影响了经济秩序,不单损害了债权人和投资者的合法权益,使投资者和社会民众对整个市场和会计行业的信用降低,由此引发新一轮的信用危机。因此,防治舞弊已成为全球化的难题。
1 上市公司会计舞弊概述
1.1 会计舞弊的基本概念
会计舞弊:行为人为了获取不正当利益,有特定目的或针对性地故意违反会计准则,违反国家政策、法律法规和规章规范,因而导致会计信息失真的行为。它主要包括隐瞒或销毁真实的交易账簿;捏造交易记录或凭证;侵占资产;记录虚假的交易行为;故意使用不当的会计政策等[1]。
1.2会计舞弊的分类
依据SAS No.82即美国审计准则公告第82 号对舞弊的分类,舞弊分为两类:一类是资产占用。它实际上指的是员工的舞弊行为。这种舞弊由员工进行即是由一个或几个工作人员损害公司或商业利益的行为。如公司现金的贪污挪用、物品与设备的盗用等。第二类是虚假财务报告,实际上即指管理舞弊。财务报告舞弊是指以骗取财报使用者为目的,从而对财报中列示的数字或其余需披露的事项进行有意识地忽视或错报。根据外部审计师的立场将舞弊分为资产占用和虚假财务报告,换言之,无论是资产占用还是舞弊性财务报告都涉及企业或公司内部人员故意的欺骗行为,并且都影响财务报告的公允性,属于外部审计师应该关注的范围[2]。
2 上市公司会计舞弊特征
(l)我国舞弊的公司一般规模比较小,而且舞弊前盈余和利润情况不佳;制造业、农业和信息技术业是舞弊频发的行业;经济发展靠后的地区舞弊情况也比较普遍。(2)较高的流通股比例;较低的股东大会出席率;较多的董事会次数;股权较低的集中度;第一大股东较低的控制度;高管人员较高的持股数;高管人员较低的平均年龄;高管成员中较高的男性人数是中国大多数舞弊公司常见的特征表现。(3)收入确认问题很严峻,也是中国财报舞弊的最大问题,操纵资产重组和关联方交易是中国舞弊的惯用手段,屡见不鲜。(4)中国上市公司会计舞弊还有数额大,持续时间长,且在上市前或上市后短时间内开始实施舞弊的特点。(5)中国公司舞弊行为被注册会计师觉察的比例非常低,且大多数在舞弊时期曾换过会计师事务所。(6)我国公司被监管部门处罚的数量每年明显递增,但处罚持续时间较长。(7)舞弊公司的被ST、中止上市的概率非常高。(8)中国监督管理部门以批评教育为主要惩罚手段,鲜有舞弊公司会面临实质性的罚款甚至市场禁入的处罚,罚款数额也非常低[3]。
3 上市公司会计舞弊常用的手段
3.1虚增收入,粉饰报表
我国企业普遍认定开具销售发票时为确认收入的时点,而有些企业为了增加当期利润,确认实际上并不满足收入确认条件的收入。这种会计舞弊的手法不仅损害会计信息的公允和客观的特性,还造成财报使用人对企业经营情况、现金流量和财务现状等的误判,这种舞弊行为是完完全全的诈欺行为。天津卡是国内提早确认收入的典型,经有关部门稽查,2000年天津卡虚增利润63,700,000元,提早确认收入是其主要的舞弊手法。
上市公司通过销售合同或购买合同的签订和发票、出库单和凭证的捏造,尽管事实上没有发生任何交付的行为,却依然按照权责发生制确认收入。这种捏造收入的手法通常是企业在年末完不成既定利润目标的情况下常用的。2002年北亚实业的披露的年度报告中运输业务收入为222,100,000元,利用捏造的没有发生的交易虚增收入211,453,000元;2003年年度报告中披露的79,819,000元公司的运输业务收入,利用捏造的没有发生的交易虚增收入72,000,000元。
Mulford and Comiskey通过对191名财务业内人士的考察,解析他们对20种较为常见的财务报表粉饰技术与GAAP之间的关连,具体结果如表1所示。下面的调查为我们判别财务报表粉饰技术是不是属于会计舞弊行为提供了帮助[4]。
表1盈余管理与舞弊
盈余管理技术
加权平均得分
(1)航空公司选用乐观的使用期限估计对航空设备计提折旧
方没有记录预期收益的准备金方没有记录预期收益的准备金方没有记录预期收益的准备金没有记录预期收益的准备金
方没有记录预期收益的准备金
1.63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kjx/14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