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酒店管理模式比较分析

目录
引言 1
一、中外酒店管理模式比较分析 1
(一)经营理念比较分析 1
(二)管理方法比较分析 1
(三)服务质量比较分析 2
(四)酒店管理专业人才比较分析 2
(五)酒店竞争比较分析 3
二、我国酒店管理模式的选择 3
(一)转换思想,以顾客为中心 3
(二)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增加员工工作的满意度 4
1.重视员工对管理者的评价 4
2.建立健全奖励制度 4
3.领导要多与员工进行沟通 5
总结 5
参考文献 6
引言
近几年我国的旅游业发展很快,以至于带动了酒店业的发展,星级酒店由小到大很多,中国酒店不仅要面临着本国酒店业的竞争,还要与外国酒店集团竞争。我国酒店虽然在经营效益上取得了好的绩效,但是同外国的饭店集团相比较,还是存在着很大的差距。与外国的酒店业相对比,我国酒店的起步很晚,所以我国酒店的管理模式很不完善,还是在效仿外国酒店的管理模式,还没有自己独特的酒店管理模式。
本文对中国与外国酒店管理模式的比较与分析,从两者的经营理念、管理方法、服务质量、专业人才方面分析了两者之间的差距,以此来发现并改变中国酒店的管理模式,学习外国好的酒店管理模式,为我国酒店业提供可供参考的依据。期望对我国酒店业有很大的帮助和意义。
一、中外酒店管理模式比较分析
(一)经营理念比较分析
中国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历史,一直受着儒家思想的影响,中国人的心中一直都有一个根深蒂固的思想,那就是一直没有创新,不知道向前迈步,现在中国的管理模式还是模仿外国酒店的管理模式,一直都没有属于自己的管理体系。而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 5 1 9 1 6 0 7 2 
且在中国人的眼里,企业的宗旨就是以我为中心,我这里有什么我就卖什么,从未在客人角度考虑客人需要什么。比如中国可以考虑国内人一般喜欢喝白开水,那就没有必要为客人们提供客房送水服务,可以直接在客房里给客人装一个饮水机,让客人自己满足自己的要求。
外国酒店经营者将客人、员工、企业三者的利益结合起来,以满足客人的需要为酒店的出发点,酒店管理者会和员工一起谈谈酒店的发展,确定一个目标,再不断的的传承下去,来酒店第一天工作的员工都会知道这个宗旨、目标,大家共同努力的方向,同时达到了建设酒店团结员工的队伍,大家一起去执行它。
(二)管理方法比较分析
酒店管理是一门艺术,它不仅是技术。简单来说,酒店管理就是照顾客人,照顾员工。中国的酒店管理方法就是那种按规矩办事那种,照着白纸黑字做事,没有一点灵活性。酒店经营者每天只考虑如何保住自己的位置和级别。而且中国的高层不是天天去一线岗位检查。中国酒店的管理是按着制度对员工进行约束和监督,错了就要受到经济和其他方面的处罚。
外国酒店的管理方法是走动管理,它是一个创新的管理方法,就是酒店领导在体察民情,了解具体的酒店情况,与下属一起吃饭聊天,再一起奋斗酒店的宗旨目标。
比如,在对待酒店的清洁卫生上,中外酒店的领导的管理方法就很不一样。中国酒店总经理有一天去一线检查下卫生,他看到地上有张纸,他是不会去捡起来,他是不说话,回去后跟助理或者主管说,批评主管,然后主管会跟当天的领班说,批评领班,领班第二天开会会批评服务员,然后进行处罚。主管抱怨,领班抱怨,服务员委屈,那清洁怎么弄好呢。然后类似的事天天在上演,大家都在推卸,可酒店的清洁状态一直没有改变。这就是中国的管理阶层,一个压一个,从没有想着去从根本解决问题。而外国的酒店总经理他每天必然会抽出时间去一线检查,他会与员工亲切的交流,看到大厅有纸片,他会直接自己弯身捡起来,那旁边的前厅经理会怎么想,以后看到纸片肯定也是直接捡起来吧,那主管怎么做呢?服务员又怎么做呢?大家肯定都是自己捡起来,那酒店的卫生肯定会好起来。
(三)服务质量比较分析
对一个酒店来说,服务质量是它的生命源泉。而且每个酒店的服务都是从标准化的服务迈向个性化服务的,任何一个酒店都不能跳过标准化而直接步入个性化服务。酒店要想在现在激烈的市场中屹立不倒,那就要加强服务质量。
我国酒店的服务是标准化的服务,就是按照酒店的规章制度来规范自己的服务。我国的服务过于情绪化,所以可以通过其他的方式来客服情绪化。可以加强领导与员工的交流,对员工进行奖赏,抓住关键时刻,关键时刻就是客人与员工接触的过程中,服务人员面对面与客人交流的瞬时时间,直接决定了客人对酒店的评价,所以抓住关键时刻很重要。比如在客人入住酒店的时候可以给一杯热水,服务员都是精神饱满的状态,让客人有着下次还要来的想法。
外国酒店相对而言是成熟的,它为提供个性化服务,个性化服务是因人而异的,是建立在人与人之间一种超标准化的服务,为客人提供优质的服务,让客人产生舒服的精神享受,同时生理也得到了享受。
(四)酒店管理专业人才比较分析
我国的酒店业发展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与我国改革开放的时间基本同步。到现在我国的酒店业发展还非常快,但这些酒店一大部分来自于以前的招待所之类,所以它的人才是有限的,都是一些没有经过培训的服务人员,不能和专业的外国酒店企业相比较。而且我国真正意义上受过酒店管理的人也是在改革开放之后。现在的酒店管理学校给学生上的课程专业知识很少,而且所学的内容与实际不着边,全是一些理论的知识。而且学生实习的时间和实习岗位都是学校安排,不是根据自身需求,都是根据酒店的岗位需求,而且没有岗位轮流,让学生丧失了主动性,以至于缺少酒店专业人才。
外国酒店业的发展很成熟,他们最早的培训方法是师徒培养,通过师傅带领新手学习技能。他们在学校的时候所学的酒店管理内容都具有创新意识,并且很是注重学生的应用能力,而他们的实习和见习是最少要了解岗位,让学生有机会轮岗实习,而且国外的酒店怪力有一个完善的实习体系,以便他们以后了解整个酒店进入酒店真正上班的时候可以很快融入。
(五)酒店竞争比较分析
品牌包含的是酒店的知名度、顾客忠诚度、商业信誉以及酒店管理模式等其他商业价值。国外著名的酒店集团注重的是品牌知名度建设,通过建设品牌来占领市场。他们会根据客人以及客人其他的需求建立不同标准的品牌。从豪华来划分酒店,比如雅高饭店系列品牌的有:五星级品牌—索菲特;四星级品牌—诺福特;三星级品牌—宜必思酒店。相比之下,我国的酒店品牌,比如金陵饭店、锦江国际、以及开元旅业等,但是我国酒店品牌国际知名度不高,而且我国的酒店集团都是单一的品牌,所以很多品牌容易模糊,不方便客人识别他们的品牌。而且我国酒店集团大多是经营高档次的商务饭店,导致高端饭店市场过于饱和,竞争过度严重。具体表现有客房剩太多、恶性的减价竞争、饭店资源闲置等。然而会议型酒店、度假型饭店、经济型酒店发展不是很好。而外国酒店集团发展的很好,比如希尔顿酒店就是一个成功的例子,它根据不同需求开发了一些不同的饭店,有商务饭店、机场饭店、主题酒店、希尔顿假日俱乐部等,为不同的客人提供不同的服务,满足不同人的需求。
我国酒店要转换自己的思想,中国人一直以自己为中心,但在酒店服务中要将顾客放在酒店管理的中心位置,不能认为自己有什么就卖什么,而要转换思想,学习外国以顾客为中心,在服务上,处处为客人着想,维护客人的利益。一位顾客的价值,就是该顾客给酒店带来的效益。因此我们要真正做到让顾客满意,就要以顾客为中心,比如从服务角度,首先要服务到位,礼貌待人,规范服务,提高员工的服务本领以及服务意识,还要提供个性化服务、人性化服务,让顾客满意,提升服务水平。做好这些工作不仅有助于留住顾客,而且有助于赢得口碑,给酒店带来经济效益。同时为自己的酒店树立一个宗旨,可以是“顾客第一”或者其他的,并且要让来酒店上班的员工都知道酒店的宗旨。在服务的时候,员工能关心客人,为他们提供需要的服务或者个性化的服务。比如发现来酒店消费的客人那天是他的生日,酒店员工可以将他告诉领导,得到批准后,可以为客人送上生日蛋糕,送上祝福,让客人感受到在家的感觉。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lygl/1460.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