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齐文化内核公务员的自我管理研究
人之性寿,物者抇之,故不得寿。“腐”,外物引起事物本身变质;“败”,内心不足以抗拒欲望。腐败频仍,失德甚嚣,可谓今有疾,究其因,固本不足,内修不够,此为当今公务员问题之最。何得良方愈今疾?古书大贤者,不知凡几,“修齐”重于内,成德于心。本文作著,鉴修身、齐家、古之良方,因今世而制宜,或增或减,求同存异,以正其心、守其心为修身之阶;以笃孝、姻亲、教子为齐“小我之家”,以校友、同乡、同事为齐“大我之家”,分章别述,教化于今,冀公务员抱元补缺,心行合一,德政予民。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Abstract1
Key words1
引言(或绪论)1
一、修身篇2
(一)持正2
1.德而任官2
2.持正以廉 2
3.持正以勇 3
4.持正以公 4
5.持正以学 4
(二)自守5
1.曰慎 5
(1)慎独5
(2)慎微5
(3)慎权5
2.曰敬 6
(1)敬法6
(2)敬贤6
二、齐家篇6
(一)齐“小我之家”6
1.笃孝 7
2.姻亲 7
3.教子 7
(二)齐“大我之家”7
1.校友 7
2.同事 8
3.同乡 8
三、结语篇8
致谢9
参考文献9
基于“修齐”文化内核公务员的自我管理研究
引言
纵看古今,横贯中外,朝代更迭,山河易主,每每之际,总有一批忠贞爱国之士,他们力挽大厦之倾颓,狂揽国柱之即倒,不计个人之荣辱,不论合家之安危,为国尽忠,虽败犹荣,虽死犹生。有人谓之迂腐,不懂顺天应命,度势逐波,我不亦然,爱国何错?吾之浅论,士子无错,咎在君,在制,在运。何谓士子?官为中坚,学子为盾,古之学子,官之后继,旨在做宰,志在治世,可谓“非官之官”。因此,士子释为古之官,今之公务员。
中华沃土封疆,幅员众众,国之日富,民之益强。人常说盛世思危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此虽非敢妄言盛世,亦可称繁荣。然近年以来,事务冗杂,委吏派官,繁不胜繁,人不可众,众则杂,则乱。明珠蒙尘,瓦砾登堂,则吏治不清,世风不靖,官不尽节,民不思善。千里之堤,恐毁于蚁穴,虽非危世,不可不察情,不可不思变。
儒学于世,历经波折,先贤大作,又不知凡几。时值今日,仍有人视之为帝制残余,我之浅论,正此社会转型之时,与其念国外之“圣经”,不若求本土之“真理”。科学待儒,取其经世致用之良言,去其封建礼教之繁俗,弘扬古代文明,镌刻今世箴言。文治天下,四合八荒,何其昭昭。儒学核心修身,齐家,有人奉之若瑰宝,有人弃之如鄙履。孰是孰非,不论,不断,吾仅知身修不错,身修以家齐,家齐不错,家齐则天下治。修身,齐家,士子(今公务员)以达内圣,挺傲骨,守气节,有打不垮的脊梁,心中存磨不灭的赤帜。纵使国之临危,民之将亡,倘若士子(今公务员)诚诚,民心相拥,则山河永固。
一、修身篇
《礼记大学》有言:“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由此可观,修身为育人之崇鼎,其同样也是公务员自我管理不可或缺且奠为基础的,小人逐利,君子崇德,公务员当近君子远小人,努力以达内圣,才能看的更远,走的更长。士子常言:居庙堂之高则施德政于民,处江湖之远则抚民以教化,定国安邦,不外如是。而今的公务员也正当有如此胸怀和操守,才能对得起国家,对得起人民,对得起自己的良知。《荀子荣辱》言:“尧、禹者,非生而具者也”。换言之,尧、禹之人,古之圣贤,然其德昌誉隆,绝非应天承运,与生俱来的,而是修身以德,后世而获。恰如篆刻璞玉,取精弃糟,不夺其本性,却使其更光耀于世。修身何如?古之名家大贤,或口述,或笔谈,论及修身,综其所述,其宗为,内省、自悟。公务员虽是常人,却又有别于常人,求同存异,公务员修身,一曰持正,一曰自守。
(一)持正
修身一阶,于公务员而言,吾谓之“持正”,何为持正?
1.德而任官
先学做人而后为官,公务员亦属常人,为人处世,理当先修德。那何为德呢?曰仁,曰义,曰信,浅而谈之,只是知其字却未解其意,有人怀疑,有人困惑,只识“仁”字而不知何为“仁”,同理,“义”、“信”二字亦此。幸好古人有解释,存恻隐怀仁,知羞恶崇义,心坦诚笃信。以上为解其心,而有心无为不过镜月水花,终究无用。于行而言,何为仁?己不为恶,扬己善是为仁;何为义?惩他恶,助他人是为义;何为信,言必守,诺必践是为信。有人质疑,修德有何用?存恻隐则万事恕容,终留一线,于人,更是于己。但物有度,过则生变,容恶非仁,而是错。知羞恶则使命自足,正义于心,积极于世。心坦诚则无愧,无愧则无惧,无惧则立于不败。
2.持正以廉
现今社会,公务员腐败甚嚣,党中央指示正廉风。那何为清官呢?我之浅见,不是沽名钓誉的人,亦有别于奉“清苦一生即为廉”为箴言的庸官,而是律己以守其本心,持端守节,不义之财,虽秋毫而不取。修德以正其官声,知民疾苦,不仁之名,虽些微而不为。守心修德便是清官?有人疑之,也有人言便是如此,吾不亦然,国之擢吏选官,旨在理政。守心修德者,可称君子,做干吏能臣却显不足。国之良臣,一贵在守节,承平之际持端,身危之时,不改其高山之心,不坠其青云之志。二贵在为政,施政以律,省盗察颂,不冤一人;知人善用,功以金赏,职以任用,不以天下奉一人,不以一人私天下。一言总之,为人守节,为官秉德,为政以能者可称廉。
为官者有的人短于才能,有的人疏于学,有的人不获于上,政事止及于一时一隅之间。称廉者,古今少数,但于成龙之廉不可谓不尽善,因此本文以于清端公为例证,节选其为人守节,为官秉德,为政以能论述其清廉,启示今人。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Abstract1
Key words1
引言(或绪论)1
一、修身篇2
(一)持正2
1.德而任官2
2.持正以廉 2
3.持正以勇 3
4.持正以公 4
5.持正以学 4
(二)自守5
1.曰慎 5
(1)慎独5
(2)慎微5
(3)慎权5
2.曰敬 6
(1)敬法6
(2)敬贤6
二、齐家篇6
(一)齐“小我之家”6
1.笃孝 7
2.姻亲 7
3.教子 7
(二)齐“大我之家”7
1.校友 7
2.同事 8
3.同乡 8
三、结语篇8
致谢9
参考文献9
基于“修齐”文化内核公务员的自我管理研究
引言
纵看古今,横贯中外,朝代更迭,山河易主,每每之际,总有一批忠贞爱国之士,他们力挽大厦之倾颓,狂揽国柱之即倒,不计个人之荣辱,不论合家之安危,为国尽忠,虽败犹荣,虽死犹生。有人谓之迂腐,不懂顺天应命,度势逐波,我不亦然,爱国何错?吾之浅论,士子无错,咎在君,在制,在运。何谓士子?官为中坚,学子为盾,古之学子,官之后继,旨在做宰,志在治世,可谓“非官之官”。因此,士子释为古之官,今之公务员。
中华沃土封疆,幅员众众,国之日富,民之益强。人常说盛世思危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此虽非敢妄言盛世,亦可称繁荣。然近年以来,事务冗杂,委吏派官,繁不胜繁,人不可众,众则杂,则乱。明珠蒙尘,瓦砾登堂,则吏治不清,世风不靖,官不尽节,民不思善。千里之堤,恐毁于蚁穴,虽非危世,不可不察情,不可不思变。
儒学于世,历经波折,先贤大作,又不知凡几。时值今日,仍有人视之为帝制残余,我之浅论,正此社会转型之时,与其念国外之“圣经”,不若求本土之“真理”。科学待儒,取其经世致用之良言,去其封建礼教之繁俗,弘扬古代文明,镌刻今世箴言。文治天下,四合八荒,何其昭昭。儒学核心修身,齐家,有人奉之若瑰宝,有人弃之如鄙履。孰是孰非,不论,不断,吾仅知身修不错,身修以家齐,家齐不错,家齐则天下治。修身,齐家,士子(今公务员)以达内圣,挺傲骨,守气节,有打不垮的脊梁,心中存磨不灭的赤帜。纵使国之临危,民之将亡,倘若士子(今公务员)诚诚,民心相拥,则山河永固。
一、修身篇
《礼记大学》有言:“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由此可观,修身为育人之崇鼎,其同样也是公务员自我管理不可或缺且奠为基础的,小人逐利,君子崇德,公务员当近君子远小人,努力以达内圣,才能看的更远,走的更长。士子常言:居庙堂之高则施德政于民,处江湖之远则抚民以教化,定国安邦,不外如是。而今的公务员也正当有如此胸怀和操守,才能对得起国家,对得起人民,对得起自己的良知。《荀子荣辱》言:“尧、禹者,非生而具者也”。换言之,尧、禹之人,古之圣贤,然其德昌誉隆,绝非应天承运,与生俱来的,而是修身以德,后世而获。恰如篆刻璞玉,取精弃糟,不夺其本性,却使其更光耀于世。修身何如?古之名家大贤,或口述,或笔谈,论及修身,综其所述,其宗为,内省、自悟。公务员虽是常人,却又有别于常人,求同存异,公务员修身,一曰持正,一曰自守。
(一)持正
修身一阶,于公务员而言,吾谓之“持正”,何为持正?
1.德而任官
先学做人而后为官,公务员亦属常人,为人处世,理当先修德。那何为德呢?曰仁,曰义,曰信,浅而谈之,只是知其字却未解其意,有人怀疑,有人困惑,只识“仁”字而不知何为“仁”,同理,“义”、“信”二字亦此。幸好古人有解释,存恻隐怀仁,知羞恶崇义,心坦诚笃信。以上为解其心,而有心无为不过镜月水花,终究无用。于行而言,何为仁?己不为恶,扬己善是为仁;何为义?惩他恶,助他人是为义;何为信,言必守,诺必践是为信。有人质疑,修德有何用?存恻隐则万事恕容,终留一线,于人,更是于己。但物有度,过则生变,容恶非仁,而是错。知羞恶则使命自足,正义于心,积极于世。心坦诚则无愧,无愧则无惧,无惧则立于不败。
2.持正以廉
现今社会,公务员腐败甚嚣,党中央指示正廉风。那何为清官呢?我之浅见,不是沽名钓誉的人,亦有别于奉“清苦一生即为廉”为箴言的庸官,而是律己以守其本心,持端守节,不义之财,虽秋毫而不取。修德以正其官声,知民疾苦,不仁之名,虽些微而不为。守心修德便是清官?有人疑之,也有人言便是如此,吾不亦然,国之擢吏选官,旨在理政。守心修德者,可称君子,做干吏能臣却显不足。国之良臣,一贵在守节,承平之际持端,身危之时,不改其高山之心,不坠其青云之志。二贵在为政,施政以律,省盗察颂,不冤一人;知人善用,功以金赏,职以任用,不以天下奉一人,不以一人私天下。一言总之,为人守节,为官秉德,为政以能者可称廉。
为官者有的人短于才能,有的人疏于学,有的人不获于上,政事止及于一时一隅之间。称廉者,古今少数,但于成龙之廉不可谓不尽善,因此本文以于清端公为例证,节选其为人守节,为官秉德,为政以能论述其清廉,启示今人。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xzgl/1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