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运河文化带的特色构建及其实现路径研究【字数:15803】

摘 要自2014年6月中国大运河申遗成功后,政府对大运河文化带建设越发重视。中国大运河是一项凝聚中国智慧、体现创新精神、集经济文化发展于一体的世界文化遗产。在历史发展长河中,运河沿线地区的景观与城市发展都受到运河的滋养和影响。作为大运河城市,苏州的发展与大运河的发展紧密相连。不管是从城市发展的角度,还是从文化遗产的角度,苏州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是苏州发展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本文通过对苏州大运河文化带的建设现状进行深入调查,分析其资源特点、建设优势与挑战,结合对国外运河文化和对国内其他段的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调查研究,从保护生态环境与文化遗产、创新发展模式、开发特色运河旅游、实施联动性的管理体制等方面,提出一系列实现特色构建路径的可行性对策,进而运用到实践中,旨在探索出新的模式和框架,以期对大运河文化带(苏州段)建设有所启发和帮助。
目录
1绪论 1
1.1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
1.1.1选题背景 1
1.1.2研究意义 1
1.2国内研究现状 2
1.2.1从国外大运河建设研究角度 2
1.2.2从国内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研究角度 3
1.3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4
1.3.1研究思路 4
1.3.2研究方法 5
2相关概念阐析 6
2.1大运河文化的概念及特征 6
2.1.1大运河文化的概念 6
2.1.2大运河文化的特征 6
2.2大运河文化带 6
2.2.1大运河文化带的概念 6
2.2.2大运河文化带开发建设的基本原则 7
2.2.3大运河文化带开发建设的主要模式 7
2.3遗产廊道 8
2.3.1遗产廊道的概念 8
2.3.2遗产廊道的基本特征 8
3苏州大运河文化带的建设现状 9
3.1苏州大运河文化带的基本概况 9
3.2苏州大运河文化带的资源及特点 9
3.2.1苏州大运河文化带的资源概况 9
3.2.2苏州大运河文化带的资源特点 11
4苏州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优势和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挑战 13
4.1.苏州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优势 13
4.1.1苏州运河历史源远流长 13
4.1.2丰富多样的特色遗产 13
4.1.3城河人紧密相连 13
4.2苏州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主要挑战 13
4.2.1生态环境与文化遗产保护面临重大挑战 14
4.2.2文化挖掘有待深入 14
4.2.3运河旅游发展有待创新 14
4.2.4管理体制有待完善 15
5苏州大运河文化带特色构建的实现路径 16
5.1 重视绿色发展,保护文化遗产,实现苏州运河可持续发展 16
5.1.1注重景观整体性与遗产串联性,打造绿色廊道与遗产廊道 16
5.1.2完善大运河文化资源数据库,打造数字公共平台 16
5.2 突出特色创新,文旅融合,讲好苏州“运河故事” 16
5.2.1深入开展“大运河文化+”行动,创新发展模式 16
5.2.2重视文化旅游体验的差异性,避免“同质化” 17
5.2.3利用多种形式传播,立体化传播苏州运河古城形象 17
5.3突出联合保护,凝聚各方力量,打造苏州运河古城之美 18
5.3.1制定相关政策,系统规划“因运而美”的发展蓝图 18
5.3.2联动各类社会组织,使其发挥出自身独特的作用 18
5.3.3联动民营企业和社会资本,让其成为保护和开发的重要力量 18
5.3.4联动广大居民,增强其对大运河保护的自觉性 18
6结语 20
参考文献 21
致 谢 22
1绪论
1.1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选题背景
大运河不仅是一条积淀丰厚的文化遗产长廊,更是一条流动的、活着的、发展的经济和文化黄金廊道。[1] 大运河不仅是运河城镇体系建设的重要载体,还是区域经济文化发展的重要纽带。自2014年6月中国大运河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大运河的保护、建设与发展便越来越受政府、学者和公众的关注。2017年,习总书记更是对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提出“三好”要求——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揭开了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序幕。一时间,建设“大运河文化带”的话题引发各界热议,大运河沿线各城市也积极响应国家政策方针,打造自己特色闪亮的一段。其中,扬州段和杭州段建设较为突出。
隋代,苏州大运河便成了中国大运河的重要河段,且目前苏州有7条河道和5个遗产点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除此之外,大运河苏州段有着丰富的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说,整个苏州城就是一座运河文化博物馆。目前苏州政府对大运河文化带的构建也极为重视,做出了一系列规划,成立了苏州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研究院。但是,放眼整个中国大运河各段的文化带建设,苏州段的整体建设与杭州段、扬州段还存在差距,并且对于大运河苏州段文化带的建设研究还比较少,大多是对苏州运河水域水质、城市景观水体、航道等方面的研究。因此,希望通过深入调查研究苏州运河文化构建的现状,借鉴国内外在运河发展方面的成功经验,结合苏州本土优势资源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对策,为苏州大运河的建设添砖加瓦。
1.1.2研究意义
中国大运河是世界上开凿时间最早、工程量最大、流经距离最长的人工运河,有“流动的、活的世界文化遗产”之称。苏州的山塘河、胥江、护城河等河道通过盘门、阊门等水门,将大运河与苏州内城水系融连为一体,苏州古城的历史传承和利用,离不开大运河文化带的构建。本论文从苏州大运河文化带特色构建方面进行调查,挖掘出苏州大运河的特色资源,并提出合适的实现路径,进一步推进苏州大运河文化带的建设。
1.2国内研究现状
1.2.1从国外大运河建设研究角度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rwxy/shehuixue/15.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