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介入城镇退休职工社区养老的路径研究以lx社区为例(附件)

2019 年 5 月 5 日摘 要养老问题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随着新媒体的发展,有关老人赡养的问题成为社会广为关注的焦点问题。实际上,养老问题的顺利解决,是政府角色转型的关键,是建成福利社会的主要一步。关注退休职工的生活质量,对于构建和谐社会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主要采用了实地研究法、观察法、访谈法,对笔者实习的济南市LX社区开展的社区养老服务进行了观察研究。首先笔者从LX社区现实情况出发,分析出LX社区退休老人的问题和LX社区养老服务的现状以及存在的一些问题;然后分析出社会工作介入LX社区养老服务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最后,结合观察结果与访谈信息,提出了社会工作介入退休老人心理需求、健康需求和完善社区养老体系三方面的路径,一定程度上为推动社会工作介入社区养老的发展进程和以后的相关研究积累经验。
目录
一、前言 1
(一) 研究背景和意义 1
(二) 国内外研究状况 1
(三) 研究方法 3
二、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4
(一)相关概念界定 4
(二)理论基础 4
三、LX社区老年退休职工问题及养老服务分析 5
(一)LX社区基本情况概述 5
(二)LX社区老年退休职工的问题分析 5
(三)LX社区养老服务的现状 6
四、社会工作介入LX社区的分析 8
(一)社会工作介入LX社区必要性分析 8
(二)社会工作介入LX社区可行性分析 8
五、社会工作介入城镇退休职工社区养老服务的路径 9
(一)社会工作介入退休老人心理需求的路径 9
(二)社会工作介入退休老人健康需求的路径 10
(三)社会工作完善社区养老服务体系的路径 10
六、结论与反思 10
(一)研究结论 10
(二)研究的局限性反思 11
参考文献 12
致 谢 14
一、前言
研究背景和意义
选题背景
2019年01月21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最新的人口数据:我国目前的老年人口数据是:2018年末,60岁及以上的老人有24949万人,占总人口的17.9%,比较2017年末,我国60岁及以上的老人有24090万人,占总人口的17.3%,2018年的老年人口比2017年增长了859万,增长比为0.6%。其中2018年65岁及以上老人有16658万人,占总人口的11.9%,比较2017年增长了827万,增长比为0.5%。根据这些数据和推断出的人口增长速度,估计到2050年中国老年人口数量将达到4亿,占总人口的30%。而城镇退休职工是城镇老年人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满足他们的需要,对于建设福利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
伴随着老龄化快速发展的同时,我国许多城镇家庭结构已经开始以“421”为主体,家庭承担的养老功能在不断减弱,针对这一状况国家颁布了一系列的政策,以此来满足随着经济发展导致的老年人不断提高的需求,缓解养老压力。所以,社区养老在结合了家庭养老和机构养老优势的基础上产生了。同时,近年来社会工作的快速发展,为完善社区养老体系,解决社区养老服务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了机会。山东省也积极出台各种政策,最早一批提出了“四社联动”,在各种服务中引入了社会工作者、志愿者和社会组织,从而建立了服务中的联动机制,能更好的的为社区居民,特别是退休老人群体提供更好的服务。
基于以上种种因素,本文将选取济南市LX社区进行观察,对其提供的社区养老服务进行研究,更好的了解现在的养老现状以及社会工作介入的路径,探索如何以现实情况为依据寻找出一条有效满足我国城镇退休职工各方面需求的路径,为以后的养老问题研究提供经验和解决的方法。
2.理论意义
目前我国面临严峻的老龄化挑战,城市居民的养老问题已经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焦点,但是大多数这方面的研究都是针对政策的解读。本文从现状入手,通过分析LX社区各种已经开展的活动,为社会工作介入城市社区养老服务研究提供方法依据,通过对这些项目在城镇社区养老问题研究中实施效果的评估与反思,探讨社会工作介入城镇社区养老的路径与方式,从退休老人心理需求、健康需求和完善社区养老体系三方面提出一些改进社区养老服务的有益建议和路径,形成的研究结果会进一步完善社区养老的理论体系,为以后相关的社区养老研究提供丰富的资料。
3.实践意义
本研究有助于社工将学到了理论运用于实践,可以使社会工作者更加了解城市社区养老的现状,找到适合我国现阶段发展情况的社区养老服务方式,提高社区养老服务水平。为以后的相关社会工作实践提供一些借鉴和有效的方法路径,对当下社区养老研究工作的整体推进和成果巩固起到推动作用。目前城市社区养老也是社会工作介入的一个主要领域,但是社会工作在介入社区养老过程中还存在很多阻碍因素,而该研究能够解决城市社区养老存在的一些问题,所以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国内外研究状况
1.国外研究状况
(1)国外关于社区养老的研究
国外很多国家有关社区养老的研究和实践要远远早于我国,并且国外社会工作的发展速度和程度也高于我国,已经形成了相对完善的理论体系。早在20世纪20年代,有些学者已经开始探讨社区养老服务的必要性。富兰克林和席斯(1992)认为社区养老服务不仅能让老人参与到社区活动中,而且能减轻家庭养老的压力,使社会能更好更快的发展;查尔斯(2000)提出社区养老服务不仅有利于老人,也有利于增加家庭的幸福观,从而缓解社会矛盾。不过他们只是停留在比较浅显的层面,并没有提出什么具体措施。
20世纪中期,许多西方国家逐渐进入老龄社会,并且开始推行社区照顾,并由此提出社区养老服务,也可以说社区养老是在社区照顾和社区工作的基础上提出的。此后,其他国家纷纷效仿,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社区养老模式趋于成熟,社会工作在介入老人生活质量改善方面也积累了很多的经验。1963年日本颁布了《老人福利法》,以法律政策的形式规定了社区养老的内容,第一次以法律文件的形式明确了老人应受福利的权利和履行的义务,提出老人的福利不仅需要政府的支持也需要个人的帮助,但是并没有得到大多数国家的赞同。随后Turrel(2006)指出应该大力发展养老机构,缓解城市居民的生活压力;肯纳(2016)指出应该发展家庭、社区和机构共同促进养老。标志着西方很多国家的社区养老体系已经逐渐完善。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rwxy/shehuixue/47.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