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株产脂肪酶菌株的筛选及鉴定【字数:8092】

摘 要本研究首先从虾酱中进行菌种分离得到所需要研究的目标菌株,将其命名为菌株HS22,再将其进行形态学鉴定和生理生化鉴定,进而鉴定菌株HS22的种属。其中以中性红色脂肪培养基和维多利亚蓝培养基作为初筛培养基,继续和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鉴定包括甲基红实验、V-P试验等进行菌株HS22的鉴定,最后与16S rDNA序列进行相应分析,对菌株HS22进行鉴定。最终根据各类实验验证得出,所研究的菌株HS22为一株产脂肪酶的细菌为枯草芽孢杆菌。且其最适的产酶温度为30°C,最适产酶pH为7.0。
目 录
1. 前言 1
1.1 脂肪酶 1
1.1.1 脂肪酶的主要来源 1
1.1.2 脂肪酶的分类 1
1.1.3 脂肪酶的主要功能 1
1.1.4 脂肪酶的主要用途 2
1.1.5 脂肪酶的生产方法 2
1.1.6 脂肪酶的研究前景 2
1.1.7 脂肪酶的研究意义 2
2. 材料与方法 3
2.1 材料 3
2.1.1 主要材料与试剂 3
2.1.2 仪器与设备 3
2.1.3 实验相关培养基配制 3
2.2 方法 4
2.2.1 菌株HS22的初筛 4
2.2.2 菌株HS22的复筛 4
2.2.3 菌株HS22的形态学鉴定 4
2.2.4 菌株HS22的生理生化鉴定 4
2.2.5 菌株HS22的16S rDNA分子生物学鉴定 5
2.2.6 菌株HS22的最佳产酶温度测定 6
2.2.7 菌株HS22的最佳产酶pH测定 6
3. 结果与讨论 7
3.1 菌株HS22的形态学鉴定 7
3.2 菌株HS22的生理生化鉴定 7
3.3 菌株HS22的16S rDNA分子生物学鉴定 8
3.3.1 PCR扩增产物电泳图 8
3.3.2 系统进化发育树 9
3.4 菌株HS22的最佳产酶温度测定 10
3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5 菌株HS22的最佳产酶pH测定 11
4. 结论 11
参考文献 13
致谢 14
前言
1.1 脂肪酶
脂肪酶(Lipase)又称为甘油酯水解酶[1]。脂肪酶是一类羧基酯水解酶,通过在油水表明进行逐步的水解可将甘油三脂最终水解为甘油和脂肪酸[2]。脂肪酶的存在较为普遍,其可以存在在一切具有脂肪组织的动植物中。在各个方面都存在着一定量的脂肪酶,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例如平时的食品、药材等方面都含有一定量的脂肪酶[3]。
1.1.1 脂肪酶的主要来源
在动植物中,脂肪酶的存在较为普遍[4]。在植物中,脂肪酶主要存在于油料作物的种子里[4]。当植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由于各个部分的成长发育都需要营养并且消耗一定的能量。植物在接收土壤、肥料等能量与营养的补充下,其自身所含有的脂肪酶也可以通过与其他酶类进行协同作用,进而分解大部分的油脂类物质转化为糖类,为这一生长过程提供能量[5]。
在动物体中,脂肪酶的存在主要存在于胰脏和脂肪组织中[6],其余较少的部分存在于肠液当中,其主要作用是为了避免胰脂肪酶在对脂肪进行消化时,胰脂肪酶由于缺少而消化不完全,这时候脂肪酶就能代替胰脂肪酶进行消化作用,保证机体的正常平衡[7]。不仅如此,动物体中存在各种各样的脂肪酶,它们根据自身不同的功能作用,调节着动物机体的消化、吸收和代谢等过程。因为微生物类别多样、繁殖能力强且遗产变异能力强,所以可以使用工业方法对其进行集中的培养。脂肪酶在细菌和真菌中占的比例最大,含量也是最高[8]。所以微生物脂肪酶成为了工业脂肪酶的主要来源,并且根据相关研究表明,不同来源的脂肪酶所具有的功能特性也不一样,这使得其能够在不同的研究方面也同时具有不同的研究意义。
1.1.2 脂肪酶的分类
脂肪酶的分类在于其对于指示物的特异性作用,一般情况下可分为脂肪酸特异性、位置特异性和立体特异性三类[9]。由于不同的脂肪酶可以从多种途径获得,因此还可以将其分为动物性脂肪酶、植物性脂肪酶和微生物性脂肪酶。当各种不同类别的脂肪酶作用于同一底物时,所发生的同一催化反应具有反应速度不同和特异性表现不同等特点[10]。
1.1.3 脂肪酶的主要功能
(1)脂肪酶在油水界面上作用时,具有一定的催化性质[11];(2)脂肪酶可以分解油脂而释放出短链脂肪酸,可使食品具有特殊风味;(3)脂肪酶酶制剂作用可以制得动物饲料;(4)能够一定量的提升能量摄入量的作用;(5)脂肪酶可作为许多药物及病症的反应靶细胞;(6)可用于进行油脂的生产改进,制作出更优质的油脂
1.1.4 脂肪酶的主要用途
(1)增强干酪制品的风味;(2)脂肪酶的添加可以使得制作的食品具有独特的牛奶风味[12];(3)在巧克力牛奶的制作过程中,可添加脂肪酶来进行限制水解;(4)焙烤食品在加工过程中,由于各种剧烈的加热作用,其风味可能发生改变,加入脂肪酶后可改善这一现象;(5)脂肪酶进行催化水解的过程中,可大大的减少脱脂过程的用时
1.1.5 脂肪酶的生产方法
脂肪酶的制得主要运用:化学提取法、提取法、发酵法等[13]。
在脂肪酶生产的初筛过程中,主要运用的方法有:平板筛选法、琼脂块培养法等。
在脂肪酶生产的复筛过程中,主要运用的方法有:摇瓶培养法。
1.1.6 脂肪酶的研究前景
目前,对于菌株筛选与鉴定的方法研究已经较为成熟。众多有关研究已经顺利完成,现在已经发现了65属的微生物可以产生脂肪酶[14]。但是在偌大的自然环境中,能产生脂肪酶的微生物肯定远不止这些,所以在对脂肪酶进行新型资源开发等方面依旧具有研究意义。随着酶学的不断发展,脂肪酶的应用已经不在受油水界面水解来产生作用的限制[15]。在脂的合成、生物能源等方面,已经具有了自己的研究方向。之后对于脂肪酶相关研究,可继续探索筛选出高活力、高产量等新特点的脂肪酶菌种。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swgc/spzlyaq/57.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