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言传承现状分析(附件)【字数:13489】

摘 要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而且大多数民族都具有自己的方言,这些方言都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痕迹。方言作为人类文明中的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去保护、去传承。苏州方言的继承、保护和大力推广对苏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全面保护有着重要的意义。在最近的十几年时间里,随着社会的发展、人口的流动、普通话的推广,导致苏州方言面临巨大的危机。本文通过对苏州方言传承现状的分析和苏州方言传承的重要性的阐述,突出强调苏州方言传承的历史渊源、传承意义在传承中的重要作用以及通过政府、媒体、家庭等方面的措施,让苏州方言能够恒久顺利传承流传下去,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独特的瑰宝之一。
目 录
引 言 1
第一章 苏州方言传承式微 2
1.1年轻一代对苏州方言的忽视 2
1.2外来人口增加 3
1.3国家推行普通话 3
1.4苏州各地区方言略有不同难以统一 5
第二章 苏州方言传承溯源及意义 7
2.1历史追溯 7
2.2苏州方言的传承意义 9
第三章 传承措施 11
3.1政府方面应采取的措施 11
3.2媒体方面应采取的措施 11
3.3家庭方面应采取的措施 12
结束语 13
致 谢 14
参考文献 15
引 言
苏州作为一个有着两千五百多年朝代更替,历史文化厚重的文化名城,这座古老城市所使用的传统方言蕴含着丰富多彩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信息。苏州方言一般也可以称为“苏州闲话”,(“闲话”在苏州话里就是“话”的意思,讲话就是“讲闲话”)是吴语方言中的一种,和上海和嘉兴等地的吴语属于同一种。长期以来提起吴语区肯定首先想到的是苏州地区,所以苏州方言在方言史上具有极高的地位。苏州方言素有“吴侬软语”的美称,这当然与之“软糯”密不可分。与其他地区的方言不同的是,它更独具一格,魅力非凡。苏州方言以其独特的历史背景和语言特色使得它在传承中也面临许多问题。在最近的十几年时间里,社会发展以一种难以追赶的速度在进行着,与此同时大量的人口流动涌入苏州,还有国家正在推广的普通话,种种因素都影响苏州方言传承,使之面临巨大危机。首先,社会现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状呈现的就是能够流利的说一口标准苏州方言的人是比以前大量减少了,但是完全听不懂苏州方言的人数刚好相反呈上升趋势。其次,平时使用普通话进行交流的人数逐年增加,尤其是儿童。最后,虽然能讲苏州方言的人数减少了,但是积极采取保护措施的话,还是较为乐观的。所以说我们刻不容缓的需要年轻人能够了解传承苏州方言的重要性,让更多的年轻人能够自觉的学习并传承苏州方言是苏州方言传承的首要问题,与此同时教育者们也要积极的开展新的苏州方言学习课程,将独具韵味的方言带入到文化历史课程当中去。
普通话是国家规定的通用语言。正是这个原因,所以绝大部分没有文字只有方言及一些拥有自己文字方言的少数民族都开始使用普通话。幼儿在开始学习之初,接触的就是普通话,单一的语言环境使他们难以学习苏州方言,苏州方言面临式微。因此政府或教育部门必须认识到苏州方言传承的重要性,从而用不同的措施来使得苏州方言能够顺利的传承下去。
在研究课题的过程中,我参照了一些前人的研究基础,比如说对部分苏州市民进行苏州方言使用情况的调查以及普通话和方言的社会功能,苏州方言的传承历史。我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选取了几个较为重要的朝代来进行分析。我们要研究的是苏州方言传承的重要性以及我们需要怎样去让年轻人接受、理解并且认同苏州方言,让苏州方言能够在当今社会更好的传承。
苏州方言传承式微
1.1年轻一代对苏州方言的忽视
从十年前的调查数据就可以看出苏州方言使用人数在减少,特别是年轻一代。在2007年的时候就有两位学者就认识到了方言保护的重要性,所以她们对部分苏州市民进行了一个调查。在她们题为“苏州方言使用情况”的调查中,我们能够从中清楚的知道并不是所有的苏州本地市民都会讲苏州方言。“首先明确自己不会说苏州方言的有11.5%,但是还有一部分是不太会说的,一起加起来就有30%了。最明显的是在接受调查的儿童中,十四岁以下的儿童半数都不会说苏州方言或者不太会说”。在另一组数据中40.5%的苏州人认为苏州话那种软糯的味道越来越淡了;52%的土生土长的年轻人更趋向于说大家都能听懂的普通话;接近90%的外来新移民则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说普通话。从中我们可以清楚的认识到十年前的苏州社会就面临着方言传承危机,而导致这个危机的就是社会发展、人口流动和普通话推广。
多年以后的今天,笔者在2007年调查问卷的基础上,结合现实情况对苏州市民进行随机调查。调查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阶级的苏州市民的苏州方言使用情况。
从调查结果中分析出的数据来看:能够流利的说一口标准苏州方言的人是比以前大量减少了,但是完全听不懂苏州方言的人数刚好相反呈上升趋势。
其次,使用普通话交流的人数一年多于一年。这其中特别是儿童。即便是在一个纯正的土生土长的苏州家庭,父母和祖父母都会苏州方言的情况下,儿童处于一个良好的学习苏州方言的环境中,但是这些儿童大多数在学校和在家里都是用普通话交流的。他们很多都只能听懂零星的苏州方言词汇,甚至完全不会用完整的苏州方言句式进行交流,只能用 “洋泾浜”苏州方言来交谈。然而长辈们并不一定能够听懂这种“洋泾浜”苏州方言,这样也打击了儿童使用苏州方言的信心,从而养成用普通话交流的习惯。据笔者的经历来看,苏州的中小学在教学过程中或者是学生课间交流也基本不用苏州方言。这一点在95后和00后之间的青少年们能够很直接的体现出来。他们受学校教育影响在家里也用普通话与家长进行对话。当然传统的家长即便是希望自己的孩子用苏州方言进行对话,也敌不过孩子一句“学校老师都让我们说普通话的。”所以大部分家长就放弃了让孩子们说苏州方言,在家也使用普通话。在一些00后的潜意识中,“讲方言”可能是一种老土且不文明的做法,所以他们都不愿意讲。即便如此,值得让人稍感欣慰的是,95后大部分还是能听懂且会一点苏州方言的,但是00后能听懂且会讲的则是有限的。95后,00后的同龄人中有超过95%的人不会使用苏州方言来交谈的,他们更喜欢用大家都能听懂的普通话。(事实上,语言传承的关键在同龄人发日常交际之中。)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ysl/gbdsxwx/178.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