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茶园土壤质量调查采样方法(案例)研究

摘要:在有机茶园土壤采样中,使用不同采样方法进行采样研究,得到的结果也不尽相同。每个采样方法都各有优劣。正确认识使用每个采样方法导致不同采样结果的原因可以帮助我们选取最佳的采样方法进行采样,从而让得到的数据更加能反映出我们期望的要求。本文选取江苏的几个茶园分别对不同的采样方法进行具体研究,目的在于使用最适合的采样方法得出影响有机种植关键的因素,从而在不影响产品质量的情况下进行有机种植,大大扩展的有机茶园的应用范围。防止有机产业的整体规模因目前的环境污染状况而受限。从而推动我国有机农业的发展,为有机茶园的土

有机葡萄产地环境适宜性评价研究

摘要:有机葡萄种植产业在我国已经兴起多年,但是在发展过程中由于缺乏对产地环境适宜性的评价,出现了种种的问题。本文针对有机葡萄产地环境中,影响有机葡萄生长的各个因素,包括特有的有机生产中对水、土、气质量的要求,同时还加入了环境制约因子、品种制约因子、气候制约因子、生产制约因子和市场制约因子评估到环境适宜性评价的指标体系中,通过各因素的权重计算,得出综合评价值,能更科学和全面指导有机葡萄生产基地的选择,也有利于有机认证过程中对产地环境适宜性的判断。

有机葡萄优势区域划分研究

摘要:本文采用比较优势理论方法,通过分析我国有机葡萄种植适宜地的空间分布,结合各地生产、经济、文化、社会状况,综合考虑环境、气候、地形地貌、资源能源等影响因素的权重,借助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功能,对有机葡萄优势区域进行合理划分,确定已基本形成我国有机葡萄种植的三大优势区域:西北地区(新疆、甘肃)、环渤海湾地区(山东、辽宁)和华北地区(内蒙古)葡萄种植区。同时甘肃及山东由于其良好的生态条件,将成为中国生产有机葡萄酒的主要基地。

植物内生细菌根部定殖对小麦生理生化的影响

摘要:筛选出能高效降解目标有机污染物的植物内生细菌、并将其定殖到植物体内,有望调控植物对有机污染物的代谢作用,规避植物污染风险。基于此研究目的本实验采用小麦水培试验方法,利用降解菌株PW7进行定殖研究,分别进行植物体内芘的提取与测定、培养液中芘的提取与测定及酶活力的测定。结果表明,PW7经过根部定殖到小麦体内,对小麦的生理生化产生了影响——促进了小麦的生长量,提高了小麦对培养液中芘的去除率,促进了小麦对芘的代谢,减少了芘由小麦根部向地上部分的传导,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诱导了小麦的酶活性增强。

氮肥不同施用量对西红柿生长季n2o排放的影响研究

氮肥不同施用量对西红柿生长季no排放的影响研究

摘要:研究氮肥不同施用量配施生物质炭对设施菜地NO排放与土壤无机态氮动态变化过程,阐明氮肥不同施用量配施生物质炭对设施菜地NO的排放特征和排放强度的影响,为合理估算我国菜地NO排放总量提供科学依据,为寻求利于NO减排的蔬菜生产方式提供数据支撑。 以番茄为材料,通过农田小区试验,设置4个施氮处理0、260、400、520 (kg N ha-1),分别用CK、F1、F2、F3表示,各做一组对照,对照组施加生物质碳B(40 t ha-1)。NO的排放量随着氮肥施用量的不断增加而增加,配施生物质炭能减少NO排放量

滨州盐碱地湿地生态公园建设绿化技术的研究

摘要:盐碱地造林绿化和持续利用的根本措施,也是最有效、最经济的措施,就是选育耐盐碱植物材料。在充分利用国内外现有技术的基础上,利用生态位原理等生态工程原理,合理规划布局相应的模式和物种,加强耐盐植物品种的筛选与应用,研究了盐碱地造林绿化和改良利用技术,采用盐土回填就地改造不换种植土,打破用农田耕层土壤“客土种植”来实现滨海盐土回填土绿化的传统做法,盐分显著下降,有效的提高了原含盐量1.0%左右的重度盐碱地园林绿化种植的成活率,达到70%以上,提高了人工生态系统效益。

生物炭液体肥在桔梗种植上的应用

摘要:生物质炭是有机植物残体(如秸秆、木屑等)在无氧或缺氧条件下高温(350-600℃)热裂解制备而成的高含碳稳定物质,具有改良土壤、调控土壤N素循环以及促进植物生长的效果。本研究通过设计特定的工艺,从小麦秸秆制成的生物炭中提取具有促使生作用的有机大分子物质,制成生物质炭能液体肥,并进行块根块茎类中药材桔梗的田间栽培试验。试验采用喷叶(T1)、灌根(T2)、既喷叶又灌根(T3)、对照(CK)等四种不同处理,研究了生物质炭能液体肥对桔梗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对照处理相比,喷叶,灌根,以及既喷叶又

生物质炭不同施用量对设施菜地西红柿生长季n2o排放的影响研究

摘要:农田土壤是N2O最主要的排放源之一,设施菜地作为农田生态系统的一部分,设施菜地的温室气体排放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生物质炭对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有着重要的作用。以不同施用量的生物质炭对设施菜地西红柿生长季N2O排放的影响进行研究,设置CK(空白对照,不施肥处理)、F(N肥处理)、FB1 (N肥处理 + 10 t biochar ha-1)、FB2 (N肥处理 + 20 t biochar ha-1)、 FB3 (N肥处理 + 40 t biochar ha-1)共五种不同处理。采用静态暗箱-气相色谱法原

生物质炭不同施用量对设施菜地西红柿生长季no排放的影响研究

摘要:通过设置生物质炭不同施用量处理,研究其对设施菜地西红柿生长季NO排放变化规律的影响。试验共设5个处理:不施肥(CK);施氮肥,施用量为400kg N ha-1(F);施氮肥和生物质炭,氮肥施用量均为400kg N ha-1,生物质炭施用量分别为10t ha-1(FB1)、20t ha-1(FB2)和40t ha-1(FB3)。结果表明:在一定施加量内,随着生物质炭施用量的增加,NO的排放通量、排放总量和排放系数会先增加后减少,其中FB1最大,排放总量为2.86kg NO-N ha-1,排放系数为0.

生物质炭对不同土壤碳氮矿化的影响

摘要:在不同温度下,分别向南京菜地土壤和河南旱地土壤中加入小麦秸秆生物质炭,通过培养试验,对比研究蔬菜地和旱地土壤碳氮矿化特点及生物质炭对菜地和旱地土壤碳氮矿化的影响。结果表明,生物质炭对两种土壤的CO2排放的影响不同:生物质炭促进了高桥门菜地土壤呼吸,而抑制河南旱地土壤呼吸,但对两种土壤的促进和抑制影响并未达到显著性水平;升温处理增加了两种土壤的氮素矿化速率;生物质炭对土壤氮素矿化的影响略有差异:25℃条件下,生物质炭有降低氮素矿化量的作用。35℃条件下,生物质炭的添加增加了高桥门菜地土壤的无机氮矿化量

好棒文